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制备银杏叶提取物8环糊精包合物,以增加银杏叶提取物的水溶性,便于制剂应用。方法:用饱和水溶液法制备银杏叶提取物包合物,并尝试采用显微镜下观察所用物料显微性状变化的方法对制备的包合物进行了验证,、结果:制备了浅棕色粉末状银杏叶提取物包合物,通过显微镜观察,验证了包舍物的形成。结论:β-环糊精能很好的包合黄酮类有效成分;显微镜法为一方便、直观的包合物验证方法,能够对包合物的形成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制备氢溴酸右美沙芬-β-环糊精包合物并考察有关性质。方法 采用研磨法制备氢溴酸右美沙芬-β-环糊精包合物。采用显微镜法、差示扫描量热法、溶解性试验、计算机模拟计算法验证包合物的形成并研究其性质。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包合物的载药量和包合率。结果 氢溴酸右美沙芬能够与β-环糊精形成物质的量比为1∶3的包合物。包合物的载药量和包合率分别为9.83%和92.10%。结论 采用研磨法,以物质的量比1∶3可以制备得到载药量和包合率较高的氢溴酸右美沙芬-β-环糊精包合物。  相似文献   

3.
醋柳黄酮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鉴别与测定   总被引:3,自引:5,他引:3  
目的:制备醋柳黄酮β-环糊精包合物,以增加醋柳黄酮的水溶性,改善其制剂制备性能。方法:用β-环糊精饱和水溶液法制备包合物,薄层色谱法对黄酮类有效成分进行鉴别并对形成的包合物进行验证,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原料药及包合物中药物的含量。结果:制备成淡黄色粉末状醋柳黄酮包合物,包合物的收得率为62.17%,平均包合率为9.49%。结论:醋柳黄酮中的黄酮类有效成分能被β-环糊精包合,具有较高的包合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降香挥发油的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包合物的验证。方法采用水溶液搅拌法制备降香挥发油的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采用HPLC法测定降香挥发油和包合物的水溶液中反式-橙花叔醇,并经薄层色谱、差示热分析、相溶解度法、核磁共振、扫描电镜法对包合物进行验证。结果降香挥发油已和羟丙基-β-环糊精形成包合物。结论羟丙基-β-环糊精可以包合降香挥发油,使降香挥发油溶解度提高41倍。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降香挥发油的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包合物的验证.方法采用水溶液搅拌法制备降香挥发油的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采用HPLC法测定降香挥发油和包合物的水溶液中反式-橙花叔醇,并经薄层色谱、差示热分析、相溶解度法、核磁共振、扫描电镜法对包合物进行验证.结果降香挥发油已和羟丙基-β-环糊精形成包合物.结论羟丙基-β-环糊精可以包合降香挥发油,使降香挥发油溶解度提高41倍.  相似文献   

6.
尼群地平-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应用β-环糊精制备尼群地平-β-环糊精包合物, 以提高尼群地平的溶解度。方法:以尼群地平利用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设计方法研究饱和溶液法制备包合物的最佳处方工艺。用紫外光谱验证包合物的形成并测定对比其溶解度。结果:最佳包合条件为尼群地平与β-环糊精摩尔比为1∶2, 包合时间为4 h, 包合温度为50℃。尼群地平经β-环糊精包合后,溶解度约为原料药的10.5倍。结论:β-环糊精包合技术可提高尼群地平的溶解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异槲皮苷-甲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方法:采用搅拌法制备异槲皮苷-甲基-β-环糊精包合物,利用红外光谱法和核磁共振法鉴定包合物的形成,并利用相溶解度法对其增溶效果进行研究.结果:通过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图谱对比分析显示异槲皮苷-甲基-β-环糊精包合物已形成;甲基-β-环糊精对异槲皮苷的增溶效果显著.结论:该制备方法合理、稳定可行且异槲皮苷经甲基-β-环糊精包合后,其溶解度得到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甲硝唑-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工艺,提高甲硝唑的溶解度。方法用饱和溶液法制备包合物,并用正交设计法优化甲硝唑-β-环糊精包合物的最佳制备条件。结果以包合物的收率和包合率为指标筛选出甲硝唑-β-环糊精最佳包合条件为:甲硝唑β-环糊精为12,包合时间4h,包合温度50℃。结论甲硝唑与β-环糊精可形成稳定的包合物,该制剂制备简单,包合工艺稳定可行,可进一步制成较理想的其他剂型。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羟丙基-β-环糊精(Hydroxypropyl cyclodextrin,HP-β-CD)对龙胆草提取物的包合工艺及掩味作用.方法:采用研磨法制备龙胆草提取物/HP-β-CD包合物,以包合物的苦味为评价指标,通过正交试验设计,确定最佳制备工艺.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紫外分光光度法(UV)对包合物进行鉴定.结果:提取物用量为5 mg/ml,HP-β-CD用量为20%(W/V),研磨时间为25 min,水浴温度为55℃,水浴时间为6h时,包合效果较好,掩味效果较好.DSC及UV法确证形成了包合物.结论:HP-β-CD可与龙胆草提取物形成包合物,包合物对龙胆草液体制剂有很好的掩味效果.  相似文献   

10.
格列齐特-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制备格列齐特-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增加其溶解度.方法采用喷雾干燥法、冷冻干燥法、研磨法等不同方法制备格列齐特-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经相溶解度图法、红外分光光度法、热分析以及溶解度测定、铵限量检查法等对包合物进行测定.结果格列齐特-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在三种方法中均可形成,主、客分子比为1:1;但冷冻干燥法包合物有铵残留.结论采用研磨法和喷雾干燥法可制备格列齐特-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并明显提高格列齐特的溶解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虾青素-羟丙基-β-环糊精的包合,寻找改善虾青素水溶性和稳定性的方法。方法:利用紫外光谱法研究水溶液中虾青素和羟丙基-β-环糊精的包合作用;采用研磨法制备虾青素-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并用红外光谱法验证包合物的形成;于60℃,5 000 lux条件下对包合物进行了稳定性加速实验。结果:在水溶液中虾青素和羟丙基-β-环糊精能够形成摩尔比1∶2的包合物,包合后虾青素的溶解度由0.21 mg/L上升到3.74 mg/L,稳定性提高了约20倍。结论:环糊精包合技术显著提高了虾青素的溶解度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红外分光光度法及核磁共振法研究β-环糊精对异穿心莲内酯的包合作用。方法采用微波辅助饱和水溶液法制备异穿心莲内酯-β-环糊精包合物,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包合物的包合常数,并确定异穿心莲内酯-β-环糊精的包合比例,红外分光光度法和核磁共振法确证包合物的形成且验证包合比例。结果异穿心莲内酯与β-环糊精形成了包合物,包合常数为140.845 L/mol,包合比例为1∶1。结论β-环糊精可以包合异穿心莲内酯,且包合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3.
布洛芬/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及体外释药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瑛 《卫生职业教育》2009,27(21):94-96
目的为增加布洛芬的溶解度及体外溶出度,制成布洛芬,β-环糊精包合物。方法采用研磨法制备布洛芬,β-环糊精包合物,通过X射线衍射法、差示扫描量热仪验证包合物的形成。结果形成包合物后布洛芬溶解度明显增加,在布洛芬、布洛芬与β-环糊精相应比例的物理混合物、布洛芬,β-环糊精包合物3种不同形式的比较中,包合物相对于其他2种形式更适于体外的释放。结论形成布洛芬,β-环糊精包合物可明显增加布洛芬的溶解度及体外溶出度。  相似文献   

14.
响应曲面法优化姜黄素包合物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姜黄素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curcumin HP-β-cyclodextrin inclusion complex,CUR-HP-β-CD)的包合工艺。方法:以包合物的产率为考查指标,考查温度、搅拌时间、乙醇浓度对产率的影响。采用响应曲面法对实验进行设计,采用饱和水溶液法制备包合物,通过紫外扫描和差示扫描量热法对包合物进行验证。结果:制备姜黄素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最佳条件为乙醇浓度为40%,饱和温度50℃,反应时间4 h。紫外扫描和差示扫描量热法证明了所得产物为包合物;结论:本工艺适用于制备姜黄素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改善丹参酮ⅡA的水溶性。方法 采用饱和水溶液法制备丹参酮ⅡA-β-环糊精包合物,研究时间、温度、质量比对收率的影响。用正交试验优化实验条件,接着用荧光光谱法对包合物进行表征,最后检测包合物水溶性。结果 时间3h、温度55℃、丹参酮ⅡA与β-环糊精质量比1∶4为最佳制备条件,荧光光谱法证明了包合物的形成。与丹参酮ⅡA相比,包合物的溶解度提高了24.5倍。结论 用饱和水溶液法制备丹参酮ⅡA-β-环糊精包合物,使丹参酮ⅡA溶解度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异槲皮苷-甲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方法:采用搅拌法制备异槲皮苷-甲基-β-环糊精包合物,利用红外光谱法和核磁共振法鉴定包合物的形成,并利用相溶解度法对其增溶效果进行研究.结果:通过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图谱对比分析显示异槲皮苷-甲基-β-环糊精包合物已形成;甲基-β-环糊精对异槲皮苷的增溶效果显著.结论:该制备方法合理、稳定可行且异槲皮苷经甲基-β-环糊精包合后,其溶解度得到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7.
苯丙醇/β-环糊精包合作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苯丙醇与β-环糊精包合作用,探讨乙醇和硬脂酸镁对其包合作用的影响,为改进苯丙醇药物剂型提供理论基础.方法: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苯丙醇/β-环糊精包合常数及乙醇、硬脂酸镁对其包合常数的影响;沉淀法制备包合物;1H NMR法验证包合物以及乙醇、硬脂酸镁对包合的影响.结果:中性条件下,苯丙醇/β-环糊精的包合常数为1 772 M-1(251 nm),加入微量乙醇或硬脂酸镁后,其包合常数分别降为791 M-1,1 225 M-1(251 nm);增加乙醇和硬脂酸镁浓度后,包合常数又分别降为377 M-1、774 M-1(251 nm);1H NMR图谱显示苯丙醇与β-环糊精形成了1∶1二元包合物,乙醇、硬脂酸镁分别与苯丙醇/β-环糊精形成了三元包合物.结论:β-环糊精技术可改进苯丙醇药物的剂型;乙醇和硬脂酸镁可降低β-环糊精对苯丙醇的包合作用,故制备包合物时不宜用乙醇助溶或添加硬脂酸镁.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制备难溶性药物山奈酚一种环糊精包合物,提高山奈酚的溶解度,拓宽山奈酚的给药途径.方法 利用研磨法制备山奈酚羟丙基-β-环糊精、山奈酚β-环糊精包合物,通过粉末X射线衍射分析、差示扫描量热分析和红外光谱分析等方法对制备的山奈酚环糊精包合物进行鉴定和表征分析.结果 山奈酚与羟丙基-β-环糊精、β-环糊精分别形成了包合物,包合前后水溶解性考察表明形成包合物后山奈酚的溶解度分别增加了26.7与9.7倍.结论 山奈酚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方法简捷实用,达到了增加药物溶解度的目的,有助于山奈酚的进一步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9.
醋柳黄酮包合物的X-射线衍射法鉴别及其脱包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所制备的醋柳黄酮β-环糊精包合物利用X-射线衍射法验证包合物的形成,并探索出脱包合的良好方法,以改善其制剂的制备性能。方法:综合包合技术与脱包合技术,建立利用包合材料分子结构中的空穴对中药有效成分进行分离纯化的“分子空穴法”。采用X-射线衍射法对饱和水溶液法制备的D-环糊精包合物进行验证;用不同有机溶剂萃取法对包合物进行脱包合研究。结果:制备了醋柳黄酮β-环糊精包合物,脱包合后醋柳黄酮原料药中的总黄酮含量提高至36.5%。包合物的X-射线衍射图谱与原料药、13-CD、原料药和13-CD混合物的X-射线衍射图谱明显不同。结论:X-射线衍射法能快速准确鉴别出包合物的生成,脱包舍效果较好,“分子空穴法”能够起到提纯醋柳黄酮有效成分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探讨陈皮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方法 及鉴定,得出结论 :薄层层析法验证了包合物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