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李健  王阔 《中国民康医学》2023,(15):85-87+91
目的:观察早期感觉统合训练在精神运动发育迟缓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该院收治的100例精神运动发育迟缓患儿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训练,观察组给予早期感觉统合训练,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婴幼儿智能发育量表(CDCC),包括精神运动发育指数(PDI)与智力发育指数(MDI)]评分、运动功能[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PDMS-2)]评分及发育商(DQ)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00%,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DI、MDI等CDCC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粗大运动商、精细运动商及总运动商等PDMS-2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DQ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感觉统合训练应用于精神运动发育迟缓患儿,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神经发育功能,促进运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monosialotetrahexosylganglioside,GM1)治疗婴儿发育迟缓(global developmental delay,GDD)的疗效.方法 采用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将2008年5月~ 2010年7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小儿神经康复中心114例首诊年龄为3~4个月龄的GDD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n=58)和对照组(n=56).治疗组在给予早期干预基础上加用GM1 20mg静脉滴注.对照组给予相同早期干预.随访至12个月龄时,以Gesell发育量表测定发育商(develop-ment quotient,DQ),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儿粗大运动、精细动作、社会适应、语言、个人社交能区的DQ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2个月龄时两组患儿5个能区的DQ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高于对照组.两组患儿治疗前后DQ差值比较发现,治疗组各能区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对GDD患儿的认知运动发育均有显著疗效,有助于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超早期干预对脑瘫高风险儿神经和运动发育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浙江省中医院下沙院区出生并诊断为脑瘫高风险新生儿53例纳入观察组,再将同期至浙江康复医院就诊的脑瘫高风险儿(3~5月龄)46例纳入对照组,另将同期在浙江省中医院下沙院区出生的健康新生儿50例纳入健康组。观察组患儿在诊断后(出生后7 d内)进行干预,重点采用神经发育学疗法(NDT);对照组患儿在诊断后(3~5月龄)接受干预的措施和流程与观察组相同。比较3组间各月龄期发育商(DQ)、GESELL发育量表(GDS)评分的变化,以及随访至24月龄时,观察组和对照组达到正常化、进展为脑瘫和全面性发育落后的比例。结果:在基线、3月龄时,观察组各能区DQ、总DQ、GDS(适应性、大运动、精细动作、语言、个人社交)评分均显著低于健康组(P<0.05);在6月龄、12月龄、18月龄和24月龄时,3组间各功能区DQ、总DQ、GDS(适应性、大运动、精细动作、语言、个人社交)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各功能区DQ、总DQ、GDS(适应性、大运动、精细动作、语言、个人社交)评分均显著低于健康组(P<0.05);而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正常化率高于对照组,脑瘫和全面性发育落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早期干预可改善脑瘫高风险儿的生活质量,提高脑瘫高风险儿正常化率,降低脑瘫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究经颅磁刺激术联合康复训练对脑性瘫痪患儿日常精细动作及认知功能发育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7月-2015年10月徐州市儿童医院康复科收治的脑性瘫痪患儿55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28例)和对照组(27例)。研究组患儿给予经颅磁刺激术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患儿给予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研究组患儿完成治疗情况;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采用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评分评定两组患儿日常精细动作(包括抓握能力评分及视觉-运动综合能力评分),采用Gesell发育诊断量表发育商数(DQ)评定两组患儿认知功能发育情况(包括个人-社交能区、适应性能区、语言能区、精细运动能区、大运动能区DQ)。结果 研究组患儿均完成经颅磁刺激术,少数患儿开始治疗时出现哭闹,2~3次后可安静接受治疗,脑电图复查均未见异常;治疗过程中无患儿出现头疼、头晕、异常病理反射。 治疗前两组患儿抓握能力及视觉-运动综合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儿抓握能力及视觉-运动综合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个人-社交能区、适应性能区、语言能区、精细运动能区、大运动能区DQ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语言能区DQ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儿个人-社交能区、适应性能区、精细运动能区、大运动能区DQ均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经颅磁刺激术联合康复训练能改善脑性瘫痪患儿日常精细动作及认知功能发育,简单易行,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经颅磁刺激联合口肌训练治疗语言发育迟缓患儿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1月至2022年11月该院收治的120例语言发育迟缓患儿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口肌训练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经颅磁刺激治疗,两组均治疗8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语言发育[Gesell发育量表语言行为发育商(DQ)]评分、焦虑情绪[Spence儿童焦虑量表-简版(SCAS-S)]评分和言语功能[中国康复研究中心汉语标准失语症检查表(CRRCAE)]评分。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54/60),高于对照组的68.33%(41/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Gesell发育量表语言行为DQ评分和CRRCAE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SCA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颅磁刺激联合口肌训练治疗语言发育迟缓患儿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语言发育评分和言语功能评分,降低焦虑情绪评分,效果优于单纯口肌训练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肝肾不足型儿童全面性发育迟缓运动障碍的治疗方法。方法 将60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患儿给予多指联按推拿法结合现代康复技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推拿结合现代康复技术治疗。观察组2组患儿Gesell发育量表中发育年龄(DA)、发育商(DQ)的粗大运动(GM)评分、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中粗大运动发育商(GMQ)评分。结果 2组患儿治疗后DA、GM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GMQ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提高,且观察组提高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多指联按推拿法结合现代康复技术对肝肾不足型儿童全面性发育迟缓运动障碍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鲁旭文  何莉丽 《浙江医学》2024,46(2):187-190
目的 探讨运动疗法联合语言康复训练对语言发育迟缓患儿的临床效果及对语言发育能力和社会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5月至2023年1月在余姚市妇幼保健院就诊的语言发育迟缓患儿7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患儿采用语言康复训练,观察组患儿在语言康复训练基础上联合运动疗法。两组干预时间均为8周。比较两组干预疗效、治疗前后Gesell发育量表评分和社会生活能力变化。结果 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4.29%,高于对照组的7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精细动作、适应能力、语言能力、个人-社交行为和大运动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上述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两组患儿治疗后运动、交往、作业操作和参加集体活动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上述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运动疗法联合语言康复训练对语言发育迟缓患儿的临床效果显著,且可改善患儿语言发...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靳三针结合鼠神经生长因子(mNGF)治疗全面性发育迟缓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在我院就诊的全面性发育迟缓患儿6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观察组给予靳三针联合mNGF治疗,对照组给予mNGF治疗,均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儿Gesell发育量表中大运动(GM)、精细动作(...  相似文献   

9.
目的全面性发育落后(GDD)患儿应用目标-活动-运动环境(GAME)方案干预的效果及其对智力水平、运动功能及发育商的影响价值。方法选取南阳市中心医院2018年8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113例GDD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56例给予常规康复疗法,观察组57例增加GAME方案,对比两组患儿运动功能[治疗前后采用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粗大运动发育商(GMQ)、精细运动发育商(FMQ)、总体运动发育商(TMQ)的变化],发育商(DQ)[治疗前后DQ总分与各区评分],智力水平[治疗前和治疗4个月智力发育指数(MDI)]。结果治疗4个月后,观察组患儿TMQ、GMQ及FMQ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语言、个人社交、精细运动、粗大运动、适应性评分及DQ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MD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常规康复训练的GAME疗法应用于GDD患儿效果明显,可显著增强患儿运动功能,促进认知功能及智力水平的发育。  相似文献   

10.
范华军  韩永才  宋存红 《当代医学》2021,27(17):113-114
目的 探讨神经节苷脂(GM1)联合认知知觉障碍训练在小儿精神发育迟缓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目的抽样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86例小儿精神发育迟缓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3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康复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GM1联合认知知觉障碍训练,比较两组治疗前后Gesell评分、S-M评分.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Gesell发育量表评分、S-M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GM1联用认知知觉障碍训练治疗小儿精神发育迟缓效果显著,可促进患儿智力发育,提升社会生活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任务导向结合生物反馈训练对痉挛型脑瘫(spastic cerebral palsy,SCP)患儿手功能、格塞尔婴幼儿发展量表评分(Gesell)及平衡能力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66例SCP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干预方法不同分组,对照组(n=33)采用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n=33)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任务导向结合生物反馈训练,干预6个月后,比较两组干预前后改良Ashworth量表(MAS),Berg平衡量表(BBS),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MFM)中站立、行走功能评分,手功能评估量表(AHA),Gesell量表评分,患儿监护人康复治疗满意度。  结果  两组干预后MAS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BBS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P<0.05);观察组干预后MAS评分低于对照组,BB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后站立、行走功能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P<0.05);观察组干预后站立、行走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后AHA评分、Gesell量表发展商数(developmental quotient,DQ)均较干预前升高(P<0.05);观察组干预后AHA评分、Gesell量表DQ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监护人康复治疗满意度(90.91%)高于对照组(60.61%)(P<0.05)。  结论  任务导向结合生物反馈训练应用于SCP患儿,可改善患儿平衡能力与肌痉挛程度,提高患儿手功能与发育水平,改善患儿站立、行走功能,提高患儿监护人康复治疗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高未  陈翔 《中华全科医学》2016,14(12):2076-2079
目的 分析与比较综合康复治疗对于不同儿童的运动能力与智力的治疗效果。 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间在温州育英儿童医院接受综合康复医治的偏瘫型脑瘫患儿共计69名,将患儿分为2组:对照组34例仅接受传统手段进行康复治疗,试验组35例接受综合康复治疗,对比他们在接受综合康复治疗前后智力水平与行动能力的变化。 结果 对照组患儿动作能发育商为(54.78±27.37)分,明显低于试验组患儿的(67.24±26.34)分,P<0.05;对照组治疗后的应物能、语言能、应人能发育商分别为(54.38±9.23)、(55.08±9.37)、(53.87±26.12)分,明显低于试验组的(65.24±8.34)、(67.24±26.34)、(66.19±25.54)分,P<0.05;接受综合康复治疗的脑瘫患儿运动能力与智力水平的恢复优于接受传统康复治疗的患儿,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统计结果还表明智力水平轻度缺陷及以下的患儿行动能恢复效果优于智力水平中度、重度、极重度缺陷的患儿,行动水平轻度缺陷及以下的患儿智力水平恢复效果优于行动能力中度、重度、极重度缺陷的患儿,首次接受治疗时间在6个月以下的患儿治疗效果显著优于首次接受治疗时间在6个月以上的患儿。 结论 综合康复治疗能够有效地促进偏瘫型脑性瘫痪患儿的智力水平与行动能力的恢复,应当更加广泛地应用于临床的康复治疗中。越早接受康复治疗越能够得到更有效的治疗结果,因此患有偏瘫型脑瘫疾病的患者家长应尽早带孩子接受综合康复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石菖蒲配合针刺疗法对脑瘫患儿的康复治疗作用。方法:石菖蒲联合针刺治疗组(52例),治疗组采用内服煎汤提取液和头针、体针,对照组(52例)单纯用针刺治疗,观察评估患儿的发育商(developmental quotient,DQ),头颅CT检测,采用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ross motor function measure,GMFM)评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结果:治疗后,治疗组脑血液动力学指标显著改善(P<0.05)。治疗组CT结果显示恢复率较显著增高(P<0.05)。治疗组治疗后DQ显著提高(P<0.05),治疗组GMFM评估总分显著提高(P<0.05)。联合治疗组血清TNF-α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石菖蒲发挥其通关复苏、益智健脑的功效,能够加强针刺治疗的效果,通过降低炎症反应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减缓脑瘫带来的脑损伤,改善肌张力和肌力,对脑瘫患儿起到较好的康复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帕金森病(PD)新型管理模式对早期PD患者运动症状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20例PD患者(Hoehn-Yahr分级标准为I期、II期),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单纯西药(美多芭125 mg,3次/d,餐前1 h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PD新型康复管理模式(加用PD康复操治疗,每次训练30 min,5次/周;并使患者成为PD康复俱乐部会员,定期参加俱乐部活动);2组患者均治疗12周,所有患者均于治疗前后分别采用统一PD评定量表(UPDRS III)、Berg平衡量表进行效果评定。结果:治疗组UPDRS III、Berg平衡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1),对照组UPDRS III评分和Berg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治疗后治疗组UPDRS III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Berg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进一步对治疗前后UPDRS III分项进行比较,结果显示,2组治疗后言语表达、面部表情、强直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组静止性震颤、手部动作性或姿势性震颤、手指拍打试验、手运动、轮替运动、腿部灵活性、起立、姿势、步态、姿势稳定性、躯体少动评分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新型康复管理模式可有效提高早期PD患者的手部及下肢运动控制能力和平衡能力,提高患者的姿势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弹性绷带的应用对脑瘫儿立位及步行功能的影响。方法:立位及步行功能异常的脑瘫患儿71例,随机分为矫正组50例和对照组21例,两组均采用以Bobath技术为主的综合康复治疗,矫正组同时据患儿情况配备弹性绷带进行训练。2组治疗前后用粗大运动功能评定量表(GMFM)对爬和跪、立位、步行等项进行功能评定。结果:治疗3个月后2组患儿GMFM得分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01),矫正组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配备弹性绷带并采用神经生理学疗法为主的综合康复治疗更有利于患儿立位及步行功能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综合康复治疗对脑瘫患儿的认知能力、神经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80例脑瘫患儿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联合基础训练治疗方案;治疗组患儿采用综合康复治疗方案。治疗12个月后,记录患儿智能发育指数(MDI)和运动发育指数(PDI);记录患者的治疗有效率、Ashworth痉挛评定结果及评价患者的综合功能。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80.00%明显高于对照组6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儿的Ashworth痉挛评定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儿的语言能力、认知能力、社会适应性、运动功能及自理动作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儿的PDI评分、MD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综合康复治疗脑瘫患儿,能明显提高患儿治疗疗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和认知功能,提高患儿的PDI评分及MDI评分,对临床应用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神经节苷脂( GM1)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6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在给予相同的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加用神经节苷脂(GM1)注射液60 mg溶于250 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2周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的变化,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疗程结束后,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其神经功能障碍明显改善,未出现毒副作用.结论:神经节苷脂(GM1)应用于急性脑梗死早期治疗可以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早期言语康复训练对脑性瘫痪患儿智力发育及言语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128例脑性瘫痪合并语言障碍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4例.对照组患者单纯给予针灸治疗,观察组患者在针灸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早期言语康复训练,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儿认知及言语功能评分、适应智龄、语言智龄及相应发育商(DQ).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儿认知功能和言语功能评分、适应智龄和语言智龄均较前提高,观察组的评分及智龄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适应DQ值、语言DQ值明显高于治疗前,且高于对照组(均P<0.05);但治疗后对照组的语言DQ值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 采用针灸结合早期言语康复训练治疗脑性瘫痪,能明显提高患儿智力水平、改善其言语功能,疗效优于单纯针灸治疗.  相似文献   

19.
夏敏  高美哲 《济宁医学院学报》2012,35(4):265-267,269
目的探讨早期综合干预对脑瘫高危儿神经心理发育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我院收治的160例小儿脑瘫高危儿,分为干预组(125例)和对照组(35例)。干预组给予运动疗法(PT)、作业疗法(OT)、言语疗法(ST)以及药物疗法相结合的综合治疗,全部脑瘫高危儿在干预前和1岁时进行智测,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1)干预组在1岁时发育商为102.49±9.60,明显高于对照组87.09±10.02,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并且干预组高危儿治疗后发育商明显高于治疗前的92.13±9.34,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2)干预组脑瘫发病率1.60%,低于对照组20.00%,且病情程度较轻,有显著性差异(P<0.01);干预组神经运动检查结果显示异常神经征象仅2例未消失,而对照组仍有12例未消失;3)神经心理发育等级评价表明干预组84.0%正常,11.2%聪明,仅2.40%偏低,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早期干预可改善脑瘫高危儿的神经心理发育情况,有效预防脑瘫发生,并减轻残障程度。  相似文献   

20.
文琼仙  韦定敏 《华夏医学》2012,25(4):581-583
目的:探讨早期随访干预对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VLBWI 72例,按住院号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养育,干预组实施常规养育加随访干预,并定期对两组患儿进行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NBNA)和发育商数(DQ)、智能发育指数(MDI)、心理运动发育指数(PDI)的测定。结果:两组NAB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月龄时干预组大运动、精细运动、适应行为、语言和个人-社会性行为5大功能区评分较对照组明显升提高;10,12,24月龄时干预组MDI评分较对照组明显升高;6,10,12,24月龄时干预组PDI评分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随访干预可以明显提高VLBWI的DQ、MDI、PDI,提高VLBWI远期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