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性大脑中动脉(MCA)主干闭塞患者的脑血流变化、侧支循环代偿能力和血管再通情况。方法对78例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或磁共振血管成像证实的MCA主干闭塞患者,在急性期和随访期行经颅多普勒超声(TCD)监测。结果发病24h内TCD检测,78例(100%)病侧MCA血流信号消失,72例(92%)病侧大脑前动脉血流速度代偿性增快,6例(8%)病侧大脑后动脉血流速度代偿性增快。56例(72%)患者血管再通,21例再通1、2d,21例再通3-7d,14例再通〉7d。结论TCD有助于了解急性MCA主干闭塞患者的脑血流改变和血管再通情况,为评价治疗效果和预后提供了重要的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经颅多普勒超声( TCD)动态评价阿托伐他汀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通过TCD检查60例首次诊断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脑血流动力学,根据患者是否规律服用阿托伐他汀分为服药组和非服药组各30例,发病3个月后再次随访TCD。结果:发现服药组患者发病3个月后双侧大脑中动脉(MCA)收缩期血流速度、平均血流速度均较发病1周内有上升(P﹤0.05),搏动指数(PI)较发病1周内有下降(P﹤0.05)。非服药组患者发病3个月后双侧MCA 的PI、血流速度均较发病1周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血流动力学改善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老年糖尿病患者颅内血管TCD检查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使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查老年糖尿病患者颅内血管状况。方法:对75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与80例非糖尿病者进行TCD检查,观察大脑中动脉(MCA)、颈内动脉(ICA)终末端、大脑前动脉(ACA)、大脑后动脉(PCA)的血流速度和频谱信号。结果:老年糖尿病患者颅内动脉血流速度明显增快,其血管狭窄发生率高于非糖尿病者。结论:TCD检查对老年糖尿病患者颅内血管状况的评价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应用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TCD)研究精神分裂症患者颅内动脉血流动力学的状况。方法:用TCD检测4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病例组)颅内动脉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前动脉(ACA)、大脑后动脉(PCA)的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病例组的MCA、ACA、PCA的收缩期峰值速度(Vs)、舒张期峰值速度(Vd)和峰值平均血流速度(Vm)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颅内动脉血流动力学发生改变,表现为血流速度降低。  相似文献   

5.
伍婷婷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15):102-104
目的观察连续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在急性脑梗死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47例急性脑梗死发作小于24h的患者进行连续TCD检查,时间点分别为发病后24h、24~48h、4~8d,选取同期年龄相似的21例健康人对照。结果首次TCD检查中17例患者脑血流结果正常,10例大脑中动脉(MCA)血流减少,7例MCA流速增加,2例大脑后动脉无血流,11例MCA流速减慢,而通过连续不同时间的第2、3次TCD检查,进一步提供了这些患者的脑血流变化信息。结论连续TCD可以揭示脑梗死前后脑血流的动态变化。对脑梗死的诊断、治疗和愈合判断都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首发精神分裂症经颅多普勒检查结果情况。方法对105例首发精神分裂症和75例正常人进行经颅多普勒对照检查,并将其大脑前动脉(ACA)、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后动脉(PCA)、椎动脉(VA)、及基底动脉(BA)的血流速度等指标进行比较分配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经颅多普勒阳性检出率为78.3%,异常的TCD主要表现为大脑双侧动脉供血不足及动脉血管痉挛。患者组两侧大脑前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侧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大脑后动脉、基底动脉及椎动脉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精神分裂症病人大脑前额叶、额叶、额顶叶等脑区供血减虫长期缺氧缺血可致该区域组织功能下降,是导致精神障碍出现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7.
缺血性脑卒中( ischemic stroke,IS)是最常见的脑卒中类型,而颅内动脉的狭窄增加 IS 的发生率和复发率。经颅多普勒( transcranial doppler,TCD)技术对颅内动脉狭窄具有较高的诊断特异性,广泛用于 IS等缺血性脑血管的诊断。本文从TCD技术在发现早期脑血管狭窄、评估IS预后、动态监测IS患者脑血管血流动力学进展情况以及TCD技术的优缺点等方面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应用经颅多普勒(Transcranial Doppler,TCD)检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脑血流力学改变,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104例有神经系统症状,并经CT证实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神经系统检查及TCD检查。结果:所有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均有脑动脉硬化TCD改变。根据TCD的收缩期血流速度改变分为三种类型:高流速型占26.9%;低流速型占53.9%;受累血管TCD信号缺如型占19.2%。不同类型的TCD反映了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不同的血流动力学改变。TCD的异常发现与患者的偏瘫症状及治疗后恢复程度有关。结论: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TCD检测有助于发现血流动力学改变,有助于为临床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杨珈玲  郭清 《广西医学》2009,31(4):529-530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经眼窗与经颞窗检测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前动脉(ACA)血流速度的差异,以寻求经眼窗检测途径来提高脑血管血流信号检出率。方法使用TCD仪,分别经眼窗与颞窗检测双侧MCA、ACA血流速度。结果经眼窗检测MCA峰值流速Vs(74.77±15.16)cm/s低于经颞窗者(84.80±13.83)c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眼窗检测ACA峰值流速Vs(76.65±14.01)cm/s与经颞窗者(74.85±16.37)cm/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由于经眼窗与经颞窗检测MCA时,探头与血管之间的夹角不同,所以经眼窗检测到的MCA血流速度一般低于经颞窗检测,在做出TCD结论时应结合频谱形态和杂音、临床症状考虑,以提高TCD检测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二维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2D-CDFI)与经颅多普勒(TCD)检测双侧椎动脉(VA)对椎-基底动脉系缺血性眩晕临床诊断的意义。方法:对38例临床诊断为椎-基底动脉系缺血性眩晕的患者的双侧椎动脉2D-CDFI和TCD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D-CDFI与TCD检测均可简便、准确、直观地测量VA相关数据。VA缺血性眩晕异常主要超声表现:脉冲多普勒各参数异常;多普勒频谱波形异常;二维图像异常。异常结果有交叉互补性。两者结合能更全面地检测VA颅外段、颅内段的二维图像或(和)血流状态。结论:2D-CDFI与TCD检测双侧椎动脉能对椎-基底动脉系缺血性眩晕的临床诊断提供依据。两者有互补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脑梗死老年患者康复治疗期的脑血流动力学变化。 方法 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仪检测30例脑梗死康复期老年患者治疗前后以及 2 0例老年健康对照组的双侧大脑中动脉 (MCA)血流参数 :收缩期血流速度 (Vs)、舒张期血流速度 (Vd)、平均流速 (Vm)、阻力指数 (RI)、搏动指数 (PI)。 结果  (1)与对照组比较 ,脑梗死组 MCA流速 Vs、Vd、Vm显著降低 ,RI、PI显著增高 (P<0 .0 1) ;(2 )体疗组经海水浴体疗运动 4疗程后 MCA流速 Vs、Vd、Vm明显增高 (P<0 .0 1) ,RI、PI显著降低 (P<0 .0 1) ,而休养组患者则改变不明显 (P>0 .0 5 )。 结论 脑梗死老年患者恢复期脑循环及血管贮备功能尚差 ,海水浴体疗运动一定疗程后可改善患者心脑血氧供应和脑血流动力学状况。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大鼠脑缺血再灌注不同时相不同脑区胞间粘附分子1(ICAM-1)的方法。方法 采用双侧颈总动脉阻断+全身低血压法建立SD大鼠脑缺血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24,48,72,96,168h)组,于规定时间取脑组织石蜡包埋切片,常规苏木精-伊红染色、亚甲蓝染色及ICAM-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标本进行检测。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缺血组海马CA1区神经元尼氏体缺失明显,缺血脑区微血管肿胀变形,白细胞粘附、浸润;缺血再灌注后24h皮质及海马ICAM-1表达均显著升高,48h达高峰。可维持7d。结论 ICAM-1在脑缺血再灌注时表达明显上调,介导白细胞和脑血管内皮细胞粘附,参与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13.
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细胞bcl-2和p53 mRNA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①目的 探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细胞bcl 2和p5 3mRNA表达的变化规律。②方法采用原位杂交技术分别观察缺血 1.5h再灌注后 2h ,6h ,12h ,1d ,2d ,3d ,7d和 14d神经细胞bcl 2 ,p5 3mRNA的表达。③结果 脑缺血再灌注 2h在缺血周围区bcl 2mRNA开始表达 ,1d达高峰 ,之后逐渐减弱 ,14d达接近假手术组水平 ;p5 3mRNA于再灌注 6h出现 ,1~ 2d达高峰 ,7d达假手术组水平。④结论 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bcl 2和p5 3mRNA的表达与缺血性损伤有一定关系 ,bcl 2和p5 3mRNA参与了神经细胞凋亡的调节。  相似文献   

14.
川芎嗪与尼莫通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c-fos蛋白表达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目的 探讨 c- fos蛋白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脑损伤过程中的表达 ,以及川芎嗪和尼莫通对其影响。2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脑缺血再灌注不同时间内 c- fos蛋白表达的水平 ,以及川芎嗪和尼莫通干预后c- fos蛋白表达的变化。3结果 脑缺血再灌注时缺血侧脑皮质和基底核区均有 c- fos蛋白阳性表达 ,其阳性表达率随再灌注时间长短不同而不同 ,于缺血 30 min再灌注 1h时阳性表达达高峰 (34 .6 1% )。缺血 30 m in再灌注 30 m in和1h时 ,川芎嗪干预组和尼莫通干预组大鼠脑皮质和基底核区 c- fos蛋白的表达均明显下降 (χ2 =2 40 .45 6~719.96 6 ,P<0 .0 0 1)。4结论  c- fos蛋白参与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时缺血细胞损伤的发生 ,川芎嗪和尼莫通可明显下调 c- fos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15.
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局灶脑缺血再灌注改良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目的 介绍一种简便可靠的插线法,可用于制作SD大鼠大脑中动脉(MCA)闭塞局灶脑缺血再灌注模型。方法 结扎并游离颈外动脉,用2-0丝线悬吊翼腭动脉,用插入端蘸不饱和聚酯的白色鱼线从颈外动脉切口处插入,经颈内动脉,可逆性阻断大鼠一侧大脑中动脉。随后进行神经病学评分、TTC染色、亚甲蓝染色以观察模型的可靠性,将此改良法与经典的Longa法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大鼠MCA阻断2h后进行再灌注,模型成功则出现Horner’s征阳性、神经病学评分≥1分,TTC染色显示梗死范围,亚甲蓝染色提示MCA供血区神经元大量缺失。与经典的Longa法模型对比,改良模型的成功率高、死亡率低。结论 该改良模型简便可靠,稳定性好,是研究MCA局灶脑缺血再灌注较为理想的实验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经颅多普勒 (TCD)在诊断和预测糖尿病患者脑血管病变中的临床意义。 方法 采用TCD诊断仪对 6 4例 5 0岁以上 2型糖尿病患者及 5 9例同年龄段正常对照组进行脑血流检测。 结果 糖尿病组的 PI值增高 (P<0 .0 1~ 0 .0 5 ) ;血流速度亦增高 ,其中 MCA、ACA、PCA的 Vs、Vm、Vd及 VA的 Vs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0 .0 1~ 0 .0 5 ) ,BA的 Vs、Vm、Vd及 VA的 Vm、Vd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 ;糖尿病组颈内动脉系统血管 PI值较椎基动脉系统血管 PI值明显增高 (P<0 .0 1)。 结论  TCD对糖尿病颅内动脉血流动力学的改变灵敏度较高 ,在诊断糖尿病患者脑血管病变、预测和减少脑血管意外方面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脑梗死大脑中动脉狭窄患者随访观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脑梗死大脑中动脉 (MCA)狭窄的转归和预后。方法 采用德国DWL公司生产的经颅多普勒 (TCD)检测仪 ,对经CT或MRI证实的脑梗死患者进行TCD检查 ,依据TCD血管狭窄诊断标准 ,筛选有MCA狭窄的脑梗死患者 60例。间隔 6个月后复查TCD ,记录 6个月内任何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根据前后 2次检查狭窄MCA血流速度的变化 ,判断狭窄MCA的转归。结果 首次检查时有 73条MCA狭窄 ;间隔 6个月TCD复查时 ,73条狭窄的MCA有 1 5条 ( 1 5 / 73 ,2 1 %)狭窄好转或恢复正常 ,4 6条 ( 4 6/ 73 ,63 %)狭窄稳定 ,1 2条 ( 1 2 / 73 ,1 6%)狭窄进展或闭塞。 6个月内1 0例患者 ( 1 0 / 60 ,1 7%)有脑血管事件再发 ,在 1 0例再发患者的 1 0条症状性MCA中 ,7条狭窄进展 ,3条狭窄稳定 ,狭窄进展组患者再次发生脑血管事件的几率高于狭窄稳定组 (t =1 7 91 ,P <0 0 1 )。Kendall等级相关分析显示脑血管事件的再发与血管狭窄的严重程度有关 (CI =0 2 96,P <0 0 1 )。 结论 TCD随访检查可用于评价狭窄MCA的转归和预后 ,并可预示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脑血管事件的再发与MCA狭窄进展有关 ,狭窄程度越高 ,再发脑血管事件的危险性越大。  相似文献   

18.
脑栓塞急诊溶栓与颅内支架成形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探讨脑栓塞急诊溶栓与支架联合应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方法:全部选择2001年5月-2002年8月急诊溶栓后行支架治疗的19例病例患者。其中大脑中动脉9例,基底动脉10例。先行大脑中动脉或基底动脉溶栓,然后用心脏支架,行溶栓后血管狭窄段的支架成形术。结果:19例溶栓术后显示血管狭窄,平均狭窄85%;术后影像学显示血管形态良好,无残留狭窄,临床症状好转或消失。1例术后24h支架内血栓形成。余18例再无TIA发作,TCD复查血流正常。结论:急诊溶栓后进行 支架治疗可有效的预防血管的再度闭塞,降低TIA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神经细胞凋亡的形态学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①目的 观察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细胞凋亡的形态学特征。②方法 应用苏木精-伊红染色、甲基绿-派诺宁染色和透射电镜技术观察凋亡神经细胞的形态结构特征。③结果 苏木精-伊红染色:缺血半影区神经细胞数量减少,细胞核染色质凝聚,未见到典型的凋亡细胞。甲基绿-派诺宁染色:缺血半影区细胞数量减少,结构完整,可见到少数胞浆呈紫红色且胞核呈绿色的凋亡细胞。透射电镜:在缺血半影区,神经细胞细胞核固缩、染色质凝聚,胞膜完整、胞质减少,线粒体和内质网结构清晰,可见到不典型的凋亡小体。缺血中心区细胞核染色质溶解、核膜破坏,细胞浆线粒体和内质网等细胞器溶解,细胞轮廓不清。④结论 脑缺血再灌注缺血中心区神经细胞主要表现为坏死特征,缺血半影区主要表现为凋亡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