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褐藻素诱导肝癌HepG2细胞凋亡和自噬的机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通过c-Jun氨基末端激酶(c-jun N-terminal kinase,JNK)信号通路来研究蹄叶橐吾醇化乙酸乙酯萃取物的抗炎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噻唑蓝比色法(MTT法)测定倍比稀释的蹄叶橐吾醇化乙酸乙酯萃取物(浓度区间为0~640 mg·L-1)作用于密度为5×104个/mL的RAW264.7细胞24 h后的细胞活力,计算出药物对细胞的无毒浓度;测定JNK抑制剂SP600125(终浓度分别为25,12.5,6.25 μmol·L-1)作用于细胞密度为5×104个/mL的RAW264.7细胞24 h后的细胞活力,计算出SP600125作用的安全有效浓度;测定蹄叶橐吾醇化乙酸乙酯萃取物(终质量浓度分别为5,2.5,1 mg·L-1)作用于LPS诱导细胞密度为5×104个/mL的RAW264.7细胞12,24,36,48 h后的细胞活力,计算出药物抑制细胞增殖的浓度。采用蛋白质印迹(Western-blot)法测定蹄叶橐吾醇化乙酸乙酯萃取物(5 mg·L-1)作用于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24 h后p-JNK(磷酸化c-Jun氨基末端激酶)蛋白、JNK蛋白和环氧化酶-2(COX-2)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蹄叶橐吾醇化乙酸乙酯萃取物作用于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测定p-JNK,JNK,COX-2相对灰度值分别为:0.12±0.03,0.48±0.03,0.18±0.04,无药物作用的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测定p-JNK,JNK,COX-2,相对灰度值分别为:0.68±0.05,0.83±0.04,0.58±0.04,两组数据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1)。蹄叶橐吾醇化乙酸乙酯萃取物抑制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增殖,下调p-JNK,JNK,COX-2等炎性蛋白的表达。结论:蹄叶橐吾醇化乙酸乙酯萃取物抗炎机制通过JNK信号通路来完成。  相似文献   

2.
目的:本研究主要观察热毒宁及其拆方对脂多糖(LPS)诱导的RAW 264.7炎症模型分泌促炎因子的影响,探讨热毒宁及其拆方的抗炎作用。方法:体外培养RAW 264.7 细胞,热毒宁及其拆方作用于未经刺激的RAW 264.7细胞及LPS(1mg·L-1)刺激后的RAW 264.7细胞,将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LPS模型组、给药组组,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不同相对RAW 264.7细胞增殖活力,硝酸还原酶法测定细胞上清液中一氧化氮(NO)的含量,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细胞上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前列腺素E2(PGE2)的分泌量。结果:与LPS模型组比较,各提取物组,NO、TNF-α、PGE2的表达明显降低;3种不同药材提取物之间比较,青蒿对PGE2的抑制作用较为明显,栀子对TNF-α的抑制较为明显,金银花对NO的抑制作用较为明显,且药材提取物之间有协同作用,热毒宁组合对PGE2、TNF-α、NO的抑制作用最强。结论:青蒿、栀子、金银花提取物均能明显拮抗LPS所致的RAW 264.7细胞炎症反应;不同提取物组合的抗炎作用有差异,热毒宁组合的抗炎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三叶木通茎中的四种酚醇和两种酚醇苷的抗氧化活性及抑制脂多糖诱导生成一氧化氮的活性。方法:通过对氧化自由基吸收能力(ORAC)荧光检测法测定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利用脂多糖(LPS)诱导小鼠单核细胞RAW267.4产生一氧化氮(NO)的含量和细胞增殖检测法(MTT法),确定化合物抑制NO生成的作用。结果:三叶木通中的酚醇及酚醇苷类化合物(1~6)与阳性对照药维生素C(Vitamin C)相比,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活性,其中酚醇类化合物(1~4)比酚醇苷类化合物(5~6)的抗氧化活性更强;化合物(1~6)均没有细胞毒作用;与阳性对照药N-单甲基-L-精氨酸(L-NMMAa)相比,化合物(1~6)显示了中等抑制LPS诱导RAW264.7细胞产生NO的活性。结论:三叶木通茎中四个酚醇类和两个酚醇苷类化合物具有明显的抗氧化活性和对LPS诱导RAW264.7细胞生成NO的中等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4.
青蒿琥酯对内毒素诱导的一氧化氮合成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目的 :探讨青蒿琥酯对内毒素诱导的巨噬细胞一氧化氮 (NO)合成的影响。方法 :①用内毒素 (LPS)或LPS合并γ 干扰素作为巨噬细胞 (RAW 264.7)的NO合成诱导剂 ,加入不同浓度的青蒿琥酯 ,培养后取上清液 ,用Griess试剂测定NO产生量。②Balb/c小鼠肌肉注射青蒿琥酯 5 0mg·kg-1·d-1×3d ,收集腹腔巨噬细胞 ,测定LPS对细胞的NO诱生能力。结果 :LPS 1.0 ,0.2μg·ml-1γ-干扰素 100u合并LPS 1.0 ,0.2 ,0.04μg·ml-1作用于RAW 264.7细胞 ,均可诱导大量NO合成。青蒿琥酯对LPS或LPS合并干扰素诱导的NO合成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其抑制作用具有明显的量效关系。经青蒿琥酯治疗后的小鼠 ,其腹腔巨噬细胞对LPS的反应性降低 ,其受LPS刺激后产生的NO量明显降低。结论 :青蒿琥酯可降低LPS诱导的炎性因子的产生 ,减轻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5.
王团委  王振中  王秋红  耿剑亮 《中草药》2022,53(23):7317-7323
目的 研究华南忍冬Lonicera confusa干燥花蕾(山银花)的化学成分。方法 综合应用HP-20、硅胶、ODS、Sephadex LH-20和半制备液相等多种色谱学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核磁共振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采用LPS诱导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模型,以抑制炎性细胞因子一氧化氮(NO)的分泌为评价指标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体外抗炎活性评价。结果 从华南忍冬干燥花蕾7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5个化合物,分别为8-[α-L-arabinopyranosyl-(1''→6'')-β-D-glucopyranosyl]-2,6-dimethyloct-1,2''-lactone(1)、天师酸(2)、黄麻脂肪酸F(3)、天师酸甲酯(4)和黄麻脂肪酸F甲酯(5)。结论 化合物1为新的单萜苷类化合物,命名为忍冬单萜A,化合物25为首次从忍冬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对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中NO的分泌均无显著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茺蔚子中的化学成分及其抗炎活性。方法 采用大孔吸附树脂、硅胶柱色谱以及半制备HPLC等多种色谱方法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结合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及NMR和MS等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通过测定化合物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 LPS)诱导RAW 264.7巨噬细胞释放一氧化氮(NO)的抑制能力来评价化合物的抗炎活性。结果 从茺蔚子正丁醇提取部位中共分离得到4个萜类化合物,含1个新化合物,结构分别鉴定为(-)-(5R,6S,8R)-5,6-二羟基-二氢猕猴桃内酯(1)、蜜柑苷A(2)、淫羊藿次苷C3(3)、益母草宁素K(4)。活性筛选结果表明,化合物4对LPS诱导RAW264.7细胞释放NO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 化合物1是新化合物,化合物3是首次在益母草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和4是首次从茺蔚子中分离得到。化合物4可以显著抑制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的NO释放,具有潜在的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7.
肖瑾  李小军  黄建军  高圣权  陆昌洙  刘向前 《中草药》2020,51(22):5781-5787
目的 研究细柱五加Acanthopanax gracilistylus W.W.Smith中impressic acid(IA)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264.7的抗炎作用。方法 以LPS诱导RAW264.7细胞建立炎症模型;使用EZ4U细胞增殖与细胞毒性分析试剂盒检测IA对RAW264.7细胞的毒性作用;Griess法测定一氧化氮(NO)水平;ELISA法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水平;RT-PCR法检测TNF-α、IL-1β mRNA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蛋白表达;ELISA法细胞质和细胞核的核因子-κB(NF-κB)水平。结果 Impressic acid可以显著抑制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中TNF-α、IL-1β水平和HMGB1蛋白表达,并抑制NF-κB从细胞质向细胞核的转移(P<0.05、0.01)。结论 细柱五加中IA对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具有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8.
竹节参醇提物对LPS诱导RAW264.7细胞炎症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观察竹节参醇提物对脂多糖(LPS)刺激小鼠单核巨噬白血病细胞RAW264.7细胞炎症保护作用的初步 探讨。 方法: 用不同质量浓度的竹节参醇提物处理RAW264.7细胞,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活性;检测LPS刺激的RAW264.7细胞一氧化氮(NO)释放量以及竹节参醇提物干预后RAW264.7细胞NO释放量;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白介素1β(IL-1β)分泌;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mRNA的表达;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胞浆胞核核转录因子-κB(NF-κB)蛋白表达。 结果: 竹节参醇提物作用RAW264.7细胞的安全范围<100 mg·L-1;LPS的用药质量浓度为1 mg·L-1;与LPS模型组相比,竹节参醇提物0.1,1,10,40 mg·L-1能有效抑制NO释放(抑制率分别为31.2%,41%,46.1%,55.2%)和抑制TNF-α,IL-1β的分泌(P<0.05或P<0.01);竹节参醇提物10,40 mg·L-1能下调LPS模型组iNOS mRNA表达且抑制NF-κB的核移位。 结论: 竹节参醇提物对LPS刺激的RAW264.7细胞炎症具有保护作用,其保护机制可能与调控NF-κB通路,进而抑制NO的释放,降低TNF-α,IL-1β,iNOS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身痛逐瘀胶囊对LPS诱导RAW264.7细胞释放NO的抑制作用。方法:以脂多糖诱导RAW264.7细胞,观察不同浓度的身痛逐瘀胶囊(1、5、10、20 mg/ml)处理RAW264.7细胞,MTT法检测细胞活性;同时检测LPS诱导RAW264.7细胞释放NO量以及身痛逐瘀胶囊和12味单味中药水提物干预后RAW264.7细胞释放NO量。结果:身痛逐瘀胶囊作用RAW264.7细胞的安全范围<20mg/ml,与LPS组相比,身痛逐瘀胶囊(1、5、10mg/ml)能有效抑制NO释放,12味单味中药水提物无效。结论:身痛逐瘀胶囊对LPS诱导RAW264.7细胞产生的炎症具有保护作用,其保护机制与抑制NO的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建立基于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吞噬及分泌功能的清金化痰汤水提物冻干粉生物限值测定方法,从生物活性层面对清金化痰汤进行质量控制。方法 建立巨噬细胞RAW264.7吞噬模型和炎症模型,以清金化痰汤水提物冻干粉对巨噬细胞RAW264.7吞噬指数和白细胞介素-6(IL-6)分泌量的抑制率为指标,考察清金化痰汤水提物冻干粉的生物活性,并寻找生物限值。结果 巨噬细胞优选接种密度为3×105个/mL,药物作用时间24 h,脂多糖(LPS)质量浓度1 mg·L-1;当清金化痰汤水提物冻干粉质量浓度为500 mg·L-1时,对RAW264.7巨噬细胞既无毒性也无明显促增殖作用,在此浓度下,对RAW264.7巨噬细胞吞噬中性红有明显促进作用,吞噬指数均>113%,且对LPS诱导RAW264.7巨噬细胞分泌IL-6呈现出显著且稳定的抑制作用,抑制率>45%。结论 结合清金化痰汤抗炎及免疫调节的药理活性,建立了基于RAW264.7巨噬细胞吞噬及分泌功能的生物限值评价方法,在设定的实验条件下,确定500 mg·L-1为限值浓度,在该限值浓度下,清金化痰汤水提物对巨噬细胞的吞噬指数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或对LPS诱导的RAW264.7巨噬细胞IL-6的分泌量有明显抑制作用,均可判断为质量合格。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白苞蒿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多种色谱方法,对白苞蒿的体积分数95%乙醇提取物的石油醚部位进行分离纯化,根据波谱学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为去氢吐叶醇(1)、3-羟基-1-(4-羟基-3,5-二甲氧基苯基)-1-丙酮(2)、chrysindin D(3)、山茶皂苷元A(4)、4’-O-甲基高山金莲花素(5)、5-羟基-3’,4’,6,7,8-五甲氧基黄酮(6)、狭叶墨西哥蒿素(7)、3β-hydroxy-5α,6α-epoxy-7-megastigmen-9-one(8)、假虎刺酮(9)、(E)-3β,4α-二羟基-2-(2’,4’-己二炔亚基)-1,6-二氧杂螺[4,5]癸烷(10)。结论化合物1~5为首次从蒿属中分离得到,化合物6~10为从该植物中首次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2.
郑琪    蒋超  袁媛  曹亮    金艳 《中国药学杂志》2015,50(1):23-28
 目的 建立一种基于特异性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及荧光染料检测快速鉴别西红花真伪品的方法。方法 通过对叶绿体基因片段测序和比对分析,找出西红花与其常见掺伪品序列差异,针对差异碱基设计特异性引物,构建并优化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反应体系,使用荧光染料法检测聚合酶链式反应产物,实现西红花的快速鉴别。结果 建立了基于psbA-trnH序列的西红花鉴别体系,优化后的聚合酶链式反应反应条件为90 ℃预变性1 min,90 ℃变性5 s,58 ℃延伸5 s,26个循环。在聚合酶链式反应反应产物中加入染料SYBR Green I,西红花正品出现强烈绿色荧光,而伪品无荧光。结论 位点特异性聚合酶链式反应方法可以简单快速鉴别西红花及其掺伪品。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檵木叶的化学成分。方法药材采用丙酮提取,利用大孔树脂柱、ODS反相柱、硅胶柱、Sephadex LH-20等色谱技术进行提取分离,根据波谱数据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檵木叶中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β-Dglucopranosyl(Z)-3-hexenol(1)、ampelopsisionoside(2)、红景天苷(3)、2-hydroxy-5-[3-hydroxybutyl]phenyl-β-D-glucopyranoside(4)、杨梅素-3-O-α-L-鼠李糖苷(5)、6″-O-galloylsalidroside(6)、绿原酸甲酯(7)、绿原酸(8)、杨梅素-3-O-β-D-葡萄糖苷(9)、alangionoside-A(10)、benzyl-α-L-rhamonopyranosyl-(1→6)-β-D-glucopyranoside(11)。结论化合物1~4、6、10、11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快速准确地测定维生素D3微生物转化液中骨化二醇的含量。方法 采用依利特Hypersil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水(85∶15),流速2.0 mL·min-1,柱温50 ℃,检测波长265 nm,外标法定量。结果 骨化二醇在10.1~2 020 μg·mL-1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9,定量限0.6 ng,检出限0.3 ng,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1.06%(RSD 1.44%,n=9)。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分离度好,可用于VD3微生物转化生产中定量骨化二醇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了深入研究油茶枯化学成分及其药理活性,为其进一步开发利用奠定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各种柱色谱手段对油茶枯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部位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采用现代波谱手段鉴定其结构;并采用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巨噬细胞RAW264. 7建立体外炎症筛选模型,评价其抗炎活性,为其进一步开发利用奠定科学依据。结果:从油茶枯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部位中分离获得10个化合物,其中8个为酚酸类化合物,2个为黄酮类化合物,分别为对羟基苯甲酸(1),原儿茶酸(2),没食子酸(3),没食子酸甲酯(4),没食子酸乙酯(5),异香草酸(6),3,4-二羟基苯甲酸乙酯(7),2-(3',4'-二羟苯基)-1,3-胡椒环-5-醛(8),槲皮素(9),芦丁(10),其中化合物4~8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获得。上述化合物对LPS诱导巨噬细胞RAW264. 7产生炎症因子NO均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剂量依赖性明显,其中化合物8的活性最强。结论:油茶枯中的酚酸和黄酮类化合物在抗炎药物的开发、应用上具有良好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建立胆固醇抑制吸收剂依折麦布及其R-对映体的超临界流体色谱手性拆分方法。方法 采用Chiralcel OD 色谱柱(4.6 mm×250 mm, 10 μm);以超临界二氧化碳-含0.1% 三氟乙酸-0.1% 三乙胺的甲醇(90∶10)为流动相,背压为15 MPa,进样量为5 μL,柱温为35 ℃,流速为3.0 mL·min-1,于235 nm波长处分离依折麦布及其对映体。结果 依折麦布与R-对映体在15 min内依次出峰,分离度为1.6;两者分别在0.010~0.100 mg·mL-1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为0.999 9(n=7)。依折麦布及其R-对映体的定量限分别为34、32 ng (S/N≥10),检测限分别为10、9 ng(S/N≥3)。原料中R-对映体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4%(n=9)。结论 超临界流体色谱作为一种绿色环保的色谱方法,分离效率高,重现性好,可有效用于依折麦布原料及制剂中R-对映体的测定及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7.
石斛多糖抗肿瘤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金乐红  刘传飞  唐婷  沈礼 《中国药学杂志》2010,45(22):1734-1736
 目的 观察石斛多糖(Dendrobium candidum polysaccharides, DP)对在体肿瘤和离体培养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探讨其抑制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 以接种肉瘤( S180)的小鼠为模型,观察DP对接种肉瘤瘤体生长的抑制作用,分析荷瘤小鼠内脏指数的变化。ELISA法检测小鼠外周血中细胞因子白介素-2(IL-2)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以人肝肿瘤细胞(SMMC27721)为模型,采用cell counting kit-8(CCK-8)检测DP的体外抗肿瘤活性。结果 DP处理能够有效抑制小鼠肉瘤(S180)瘤体生长和离体肝肿瘤细胞生长(P<0.05);有效提高荷瘤小鼠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提高外周血中IL-2和TNF-α含量(P<0.05)。结论 DP具有显著的抗肿瘤效应,其抑瘤机制可能与DP促进免疫器官功能和提高细胞免疫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9个不同引种柴胡地上部不同器官、不同生长期总黄酮含量变化规律,探讨最佳采收期及最优品种。方法 采用微波辅助优化提取条件,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黄酮含量。结果 最佳提取条件:乙醇浓度80%,每次微波时间40 s,微波10次;不同生长期不同器官总黄酮含量差异较大,呈上下波动趋势;花中含量最高,在4.65%~16.75%内,平均为7.59%,营养生长期总黄酮含量:叶>茎,花期含量:花>叶>茎;果期:甘肃陇西、辽宁沈阳、山东菏泽和河北安国柴胡:果>叶>茎,其他柴胡:叶>果>茎;9个引种柴胡在花期和果期总黄酮含量较高,以甘肃陇西柴胡(初花期)含量最高,可达27.41%。结论 柴胡地上部分含有较高黄酮,建议在花期或果期进行采收,对其进行综合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九龙藤总黄酮对缺氧/复氧乳鼠心肌细胞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建立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模型,给予不同剂量九龙藤总黄酮(终质量浓度分别50、100、200 mg·L-1)预处理,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心肌细胞形态学变化;酶联免疫法测定肿瘤坏死因子活性;免疫组化方法观察Bcl-2、Bax、NF-κB蛋白的表达;Annex v-FITC/PI双染法测定心肌细胞凋亡率。结果与模型组相比,九龙藤总黄酮预处理能减轻心肌细胞损伤,降低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维持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水平,上调Bcl-2、下调Bax、NF-κβ蛋白表达,抑制心肌细胞凋亡(P<0.01或P<0.05)。结论九龙藤总黄酮对缺氧/复氧心肌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节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核转录因子-κβ信号通路,上调Bcl-2、下调Bax和核转录因子-κB蛋白表达,抑制心肌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价多黏菌素E(colistin)分别与米诺环素和磷霉素联用对临床分离得到的73株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ultidrug-resistant Acinetobacter baumannii,MDR-Ab)的联合体外抗菌活性,探讨两药联用的抗MDR-Ab效应。方法 采用棋盘法设计,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不同浓度组合的抗菌药物对73株临床分离Ab最低抑菌浓度,并计算FIC指数判定联合效应。FIC指数的判定标准:FIC ≤0.5为协同作用,0.5结果 多黏菌素E与米诺环素联用后,FIC指数分布情况:FIC≤0.5占6.85%,0.5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