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腮腺腺淋巴瘤的临床和CT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腮腺腺淋巴瘤的临床和CT表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腮腺腺淋巴瘤患者(均为老年男性)的临床和CT资料。结果:单侧病灶7例(其中2例各具2个病灶),双侧病灶3例(其中1例右侧2个病灶),共16个病灶。病灶较小、较局限12个,位于腮腺后下象限10个,位于前下象限2个;病灶较大累及腮腺多个象限4个。病灶呈圆形、椭圆形13个,呈分叶3个。病灶边缘清楚13个,其中3个可见边缘薄环状影与周围腮腺分隔;病灶边界不清3个,同时伴有同侧腮腺肿胀,密度增高。病灶大小 0.6~4.8cm,平均(2.6±1.5)cm。病灶平扫密度较均匀,增强后12个病灶密度较均匀,4个病灶密度不均,内部可见无强化囊变区。平扫病灶CT值为(58.2±8.1)HU;动脉期(延迟30s)CT值平均为(89.1±18.7)HU,其中病灶轻度强化4个,中度强化7个,明显强化5个;静脉期(延迟90s)CT值平均为(92.6±16.8)HU。5个病灶(31.3%)内可见小血管进入或包绕。无颈部淋巴结肿大。结论:腮腺腺淋巴瘤的临床和CT表现均具备一定特点,仔细分析其临床及CT表现,多数能在术前做出正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2.
病例男,46岁,20天前因外伤胸部拍片发现纵隔占位入院。胸痛、咳嗽、咯痰。查体:气管右偏。胸部CT扫描示:上纵隔不规则肿块,大小约3.5cm×7.0cm×6.5cm,境界清楚,密度不均,内有多发点状及斑片状钙化,邻近血管及气管受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低浓度对比剂双能量CT最佳单能量成像对提高肝静脉成像质量的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研究151例行双能量CT全腹增强扫描的且体质量指数(BMI)>25 kg/m2的患者,按照首诊时间将患者随机分为低浓度对比剂能谱扫描单能量成像组(A组,管电压140 kVp和80 kVp瞬时切换,对比剂浓度为270 mgI/mL)和高浓度对比剂常规扫描组(B组,管电压120 kVp,对比剂浓度为350 mgI/mL),将A组静脉期薄层图像应用最佳对比噪声比(Optimal CNR)技术获得最佳单能量图像。对A组最佳单能量图像和B组图像分别进行肝静脉重建(MIP,VR),分别测量两组图像肝左、中、右静脉和肝实质的CT值、肝实质的背景噪声(SD值),计算肝左、中、右静脉的CNR,对两组图像的肝静脉CNR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由2名观察者盲法对两组图像肝静脉显示情况进行主观质量评分,采用Kappa检验评价两观察者评估一致性,并以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两组肝静脉评分差异。记录两组病例的CTDIvol,以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比较;计算并比较两组对比剂总碘量。结果:A组肝静脉最佳单能图像能量水平集中在49~51 keV。两组肝左静脉、肝中静脉、肝右静脉、肝实质的CT值分别为(335.29±68.45) HU、(343.16±73.95) HU、(327.80±76.22) HU、(187.74±31.98) HU,(194.82±33.60) HU、(196.62±36.11) HU、(190.60±33.61) HU、(115.89±16.94) HU;肝左、中、右静脉与肝实质的CT值差值、肝实质的背景噪声值分别为(147.39±48.91) HU、(155.26±56.68) HU、(139.90±55.19) HU、(39.12±10.04) HU,(78.93±27.92) HU、(80.73±28.44) HU、(74.71±26.03) HU、(33.82±8.94) HU;两组图像的肝左、中、右静脉CNR值分别为3.93±1.80、4.35±2.29、3.91±2.08,2.40±0.85、2.44±0.82、2.26±0.75,以上数据A组均明显高于B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2名观察者对两组图像肝静脉评分的一致性良好(Kappa值均>0.80),两组肝静脉评分为(3.43±0.58)分和(3.48±0.68)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83)。A、B两组CTDIvol分别为(16.87±0.00) mGy和(15.74±5.26) mGy,二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和B组的总碘量分别为27 000 mg和35 000 mg,A组较B组降低22.86%。结论:对BMI>25 kg/m2者,通过双能量CT最佳CNR技术,应用低浓度浓度对比剂在降低总碘含量的同时,可以获得更高质量的肝静脉图像,且不增加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肾嫌色细胞癌(CRCC)的CT表现特征,旨在提高术前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CRCC,14例行CT平扫及皮髓质期、实质期双期增强扫描,5例行平扫及实质期增强扫描,4例直接行皮髓质期、实质期双期增强扫描,观察病灶大小、形态、密度,分析CT增强扫描特点。结果共23个病灶,呈类圆形、椭圆形或轻度分叶状,边界清楚,平均最大径4.7em。12例病灶密度均匀;11例病灶密度不均匀,其中9例可见钙化,6例发生坏死囊变的肿瘤中有4例最大径超过8.4cm。平扫病灶cT值23-48HU;与平扫相比,皮髓质期cT值平均增加34HU,实质期CT值平均增加32HU;实质期与皮髓质期相比,8例表现为密度降低,CT值相差约4-23HU,11例呈持续强化,CT值差约1.13HU。结论CRCC的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术前CT检查对肿瘤的定性诊断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MSCT增强扫描在婴儿肝脏血管内皮细胞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9例婴儿肝脏血管内皮细胞瘤的CT表现,包括形态与分布、病灶大小、密度、病灶边缘、强化特点及有无动脉静脉瘘。结果 肿块呈圆形或类圆形,单发5例,局限于单侧肝叶,最大径15~106 mm,平均(51.40±31.53)mm;多发4例,弥漫分布于肝左、右叶,最大径12~99 mm,平均(45.75±32.89)mm;2例平扫呈等密度,7例呈低密度;CT值25~46 HU,平均(37.78±22.17)HU,2例肿块内有条状、点状钙化。单发病灶边缘欠清楚,多发病灶边缘清晰。增强扫描动脉期7例病灶边缘呈花瓣状、结节状明显强化,内部呈条状、结节状强化,CT值139~263 HU,平均(188.89±98.42)HU,与主动脉密度相似;2例完全强化。门静脉期对比剂逐渐向中心填充。平衡期除2例不完全填充外,7例完全填充,呈等密度或稍高密度。7例动脉期门静脉同时显影,2例肝静脉与肝动脉同期显影;血管VR见肝静脉与病变连接呈“棒棒糖”样。结论 平衡期肿瘤完全充填对比剂是婴儿血管内皮细胞瘤特征性强化表现,增强CT对发现其并发症肝动脉-肝静脉瘘、肝动脉-门静脉瘘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研究背景 门静脉期在肝硬化患者是否伴发肝癌的检查中具有重要地位;同时门静脉期可以更好地显示门静脉及肝静脉的侵犯,为进一步治疗措施的选择提供必要的参考信息。因而,获取高质量的门静脉期图像并得到较高的肝实质-血管浓度差是门脉期检查的主要目标。然而,针对肝硬化患者扫描方法的探讨却鲜见报道,本研究拟通过对比剂剂量和门脉期扫描时间的对比研究探讨肝硬化患者门脉期的合适检查方法。目的 探讨对比剂剂量及扫描时间对肝硬化患者门脉期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 60例临床确诊的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3组:常规剂量常规扫描组(A组)、大剂量常规扫描组(B组)和大剂量延迟扫描组(C组),每组20例;另选20名年龄相匹配的非肝硬化患者为对照组。A组、对照组对比剂剂量为1.5ml/kg体质量,B组、C组剂量为2.5ml/kg体质量,注射速度均为3.5ml/s,A、B组及对照组门脉期扫描时间为60s,C组70s。测量门静脉、肝实质及肝静脉的CT值,并对图像质量进行双盲目测评分。结果 A、B、C组及对照组门静脉CT值分别为(142.16±15.25)HU、(168.29±14.63)HU、(151.42±11.96)HU 和(187.73±9.45)HU;肝实质CT值分别为(87.91±11.16)HU、(98.75 ± 10.86)HU、(93.43 ± 11.48)HU 和(109.20 ± 5.79)HU;肝静脉CT 值分别为(121.09±16.78)HU、(130.54±15.31)HU、(136.92±17.53)HU 和(160.55±14.27)HU。肝硬化患者的门静脉、肝实质、肝静脉CT值及门静脉、肝静脉与肝实质之间的CT值差值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B组门静脉密度高于A 组和C组(P均<0.05),B组肝实质密度高于A、C组,但与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相对于A 组肝静脉CT 值显著增加,同时肝实质密度轻度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图像质量评分高于A 组及B组(P<0.05)。结论肝硬化患者多期增强扫描应增大对比剂剂量,门脉期扫描时间应适当延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腮腺多形性腺瘤的影像学特征,提高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腮腺多形性腺瘤的CT表现,其中男19例,女16例,年龄17~65(平均37.6)岁。结果:35例中,19例呈均匀软组织密度团块,8例密度低于肌肉而高于腮腺组织密度团块,3例均匀囊性低密度团块,5例囊实性团块;病例中。5例见高密度钙化;1例见高密度出血;7例见低密度囊变或坏死。强化检查,瘤体实质部分强化,坏死囊变处不强化。结论:腮腺多形性腺瘤是腮腺最常见的良性肿瘤,结合临床及CT表现可做出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钙化性胃癌的CT表现及其病理基础。方法:对19例钙化性胃癌术前行CT扫描,分析其CT表现的特点,并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19例钙化性胃癌Borrmann分型均为弥漫型,病理类型为黏液腺癌、印戒细胞癌及富含黏液的低分化腺癌。CT表现为病灶胃壁弥漫性增厚,增厚的胃壁内见带状低密度灶或全层呈带状低密度,低密度灶内可见弥漫性分布、大小不一的钙化颗粒。低密度带的CT值为(22.34±3.24)HU,CT值经t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病理表现为肿瘤组织及间质内含有丰富的黏液,其内可见多发钙化灶弥漫分布。结论:钙化性胃癌具有特征性的影像表现及病理基础,其恶性程度高,预后较差,这对于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腮腺病变中的CT表现 ,为临床诊治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 2 2例腮腺肿块的CT表现 ,并与病理检查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2 2例腮腺肿块中 ,3例双侧呈弥漫性肿大 ,密度增高 ,19例单侧腮腺内有软组织块影 ,其中 11例肿块较弥漫 ,密度不均 ,边界模糊 ,4例肿块较局限 ,密度均匀 ,边缘模糊 ,2例腮腺体积缩小。结论 :CT对大部分腮腺炎能作出正确诊断 ,对治疗方案的选择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MSCT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1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影像学资料,观察病灶的部位、形态、大小、MSCT表现及周围组织结构的关系,并测量平扫、动脉期、静脉期、延迟期的CT值。结果 所有病例均为单发病灶,其中4例病灶位于左侧肾上腺,6例位于右侧肾上腺,与周围组织结构分界清晰,2例呈椭圆形,6例呈水滴形,2例呈不规则分叶状。MSCT平扫病灶均表现为低密度,3例病灶内部见点状高密度钙化灶;增强扫描动脉期均未见明显强化,静脉期及延迟期病灶边缘或内部可见渐进性强化。平扫、动脉期、静脉期及延迟期病灶的CT值分别为(29.71±9.93) HU、(31.76±9.91) HU、(37.86±10.18) HU及(41.04±10.89) HU。结论 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MS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有助于该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腮腺结核病的CT征象,提高对该病的认识与诊断水平。方法搜集2009年8月-2012年12月期间经手术病理及实验室检查证实的腮腺结核病患者9例,回顾性分析其CT表现并与病理检查结果对照。结果 9例患者均单侧发病,其中左侧7例,右侧2例。腮腺淋巴结结核病8例,均位于浅叶,3例单发,5例多发,共30枚病灶,直径约0.5~4.5 cm;平扫呈均匀稍低密度,增强后呈中等密度均匀实性强化25枚,环状强化4枚,花边状强化1枚,其中6例临近颈阔肌、皮下脂肪及皮肤不同程度增厚,6例伴颈部淋巴结增大。腮腺实质结核病1例,为弥漫性实质受累,累及深浅叶,平扫呈不均匀稍低密度,内见斑片状低密度影及结节状钙化灶,增强后整个腮腺实质弥漫性强化,局部见不规则液化、坏死,临近颈阔肌及脂肪层稍肿胀,不伴颈部淋巴结增大。结论腮腺结核病的CT征象与其病理改变密切相关,对于单侧腮腺浅叶占位病变,呈均匀实性强化、环状强化或花边状强化,临近颈阔肌、皮肤及皮下脂肪层增厚,伴颈部淋巴结增大,应考虑到腮腺淋巴结结核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估基于双源CT双能量扫描模式低管电压联合迭代重建(SAFIRE)技术诊断泌尿系结石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双源CT双能量扫描模式对56例疑诊泌尿系结石患者行全腹部CT平扫。设定权重因子M为0.5、1.0,采用线性融合技术获得类似于标准管电压(120 kVp)的融合图像(A组)和低管电压(80 kVp)图像(B组),分别行滤波反投影重建(FBP)及SAFIRE。以A组图像作为参考标准,比较2组图像所示结石数目、大小、CT值和肾实质CT值及噪声,并比较其图像质量评分及肾实质信号噪声比(SNR)。结果 A、B组均检出189枚结石,其中肾结石136枚,输尿管结石51枚,膀胱结石2枚。A组与B组间结石大小[0.86(0.57,1.39) cm vs. 0.85(0.59,1.34)cm]、肾实质噪声[(11.64±2.30) HU vs.(11.81±2.29) HU]及肾实质SNR[(3.09±0.72) vs.(3.08±0.73)]、图像质量评分[5.00(5.00,5.00)分vs.5.00(4.63,5.00)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石CT值[(802.67±398.08) HU vs.(1 003.18±513.98) HU]及肾实质CT值[(34.55±3.18) HU vs.(34.92±3.91) HU]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容积剂量指数和辐射剂量长度乘积分别为(12.28±2.38) mGy及(530.86±119.25) mGy·cm。结论 双源CT双能量扫描模式低管电压联合SAFIRE图像质量与标准管电压图像大致相当,可用于诊断泌尿系结石。  相似文献   

13.
<正>病例女,75岁,主诉:确诊面部基底细胞癌1周。既往肺结核病史20年余,治疗史不详,高血压史9年。体格检查:血压126/79 mmHg(1 mmHg≈0.133 kPa),胸部查体无异常。实验室检查:肺结核抗酸染色阴性,其余实验指标也未见异常。因患者确诊面部基底节细胞癌,完善术前胸片X线检查,胸片提示:右肺门区病变,建议CT检查。胸部CT平扫(图1)提示右肺上叶结节状密度增高影,密度均匀,边界清晰,直径约1.70 cm,CT值约46 HU,邻近肺内可见条索影、钙化灶及支气管扩张征象;CT增强(图2,3)后右肺上叶结节均匀显著强化,病变强化程度与同层大动脉相仿,动脉期CT值约382HU,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腮腺腺淋巴瘤增强前后的CT表现,以提高其诊断的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0例腮腺腺淋巴瘤增强前后的CT表现,观察病灶的部位、形态、大小、密度、边界、强化程度及方式。结果:20例腮腺腺淋巴瘤单侧单发的13例,单侧多发的3例,双侧发病的4例,共29个病灶,其中22个(75.9%)病灶位于腮腺的后下象限;男17例,女3例,50岁以上14例(70%);病灶呈类圆形、椭圆形或分叶状软组织肿块,边界清晰,密度均匀或不均匀,囊变区呈液性密度,CT增强双期扫描,早期病灶实性部分CT值上升约20~72 HU,其中11个(37.9%)病灶见包绕血管和(或)贴边血管征;晚期19个(65.5%)病灶强化减退,CT值下降约10~39 HU,呈“快进快出”表现,其中3个(10.3%)病灶与周围腮腺组织呈等密度,囊变部分无强化。结论:根据腮腺腺淋巴瘤CT增强前后的表现及发病年龄、性别、部位,可以对腮腺腺淋巴瘤术前作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干燥综合征(SS)腮腺病变的血流动力学特征及对柠檬酸刺激试验的反应。 方法 对43例SS患者(SS组)、32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进行双侧腮腺多普勒超声检查,分别在基础状态和柠檬酸刺激试验中检测腮腺段颞浅动脉和腮腺实质内小动脉的峰值流速(PSV)和阻力指数(RI),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基础状态下,SS组腮腺实质内小动脉RI低于对照组(P<0.01);柠檬酸刺激试验中,对照组颞浅动脉和实质内小动脉PSV均高于基础值,RI均低于基础值(P均<0.01);SS组各测值较基础值均无明显变化。酸刺激后,对照组颞浅动脉PSV升高(10.81±16.66)%,实质内小动脉PSV升高(46.36±37.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SS腮腺病变的实质小动脉RI减低,腮腺供血动脉对酸刺激的反应性降低。多普勒超声有助于评价腮腺功能受损的程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腮腺结核的CT影像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6例腮腺结核,术前均行CT平扫和增强扫描。结果 ①13例累及腮腺淋巴结,2例同时累及腮腺淋巴结和实质,共检出35个淋巴结结核,另1例为弥漫性累及腮腺实质。②13例为单侧,3例为双侧。③9例淋巴结型累及浅叶,7例同时累及浅叶和深叶。④13例病灶密度均匀,3例病灶密度不均匀;增强扫描13例淋巴结型中,均匀强化2例、环形强化11例,1例整个腮腺实质弥漫性强化,2例大部分腮腺实质弥漫性强化并合并淋巴结环形强化。⑤12例腮腺周围皮肤增厚,其中3例病灶与皮肤穿通形成窦道。13例只有同侧颈部淋巴结肿大,3例肺结核患者表现为双侧颈动脉鞘周围淋巴结肿大。结论 腮腺结核的CT表现多样、无明显特征性,正确认识腮腺结核CT表现有助于腮腺结核与其他疾病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7.
病例报告:患者男,32岁,右鼻塞,流血涕5月而就诊。体直:右鼻腔内结构紊乱,鼻甲腐烂,鼻腔及鼻咽部充满粉红色息肉样新生物,右上颌窦区压痛。x线检查:右侧鼻腔内密度增高,鼻中隔向左偏移。右上颌窦窦腔内密度增高,窦壁显示较模糊。CT检查;右侧鼻腔及上颌窦见软组织样肿块,密度均匀,*T值42HU,右筛窦及鼻咽部亦有肿块侵犯,右上颌窦内可见斑片状钙化。右侧上颌算内室及鼻中隔骨质均有破坏。诊断:右鼻腔占位性病变,累及鼻咽部,右上颌窦及筛窦(附图)。X线意见:以内翻性乳交状瘤可能性大。病理检查报告:内翻住乳突状店并…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CT影像学特征在儿童腹膜后神经母细胞瘤和神经节细胞瘤鉴别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收集2012年1月—2020年12月于济南市第八人民医院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为神经母细胞瘤的24例患儿为观察组,并选取良性神经节神经母细胞瘤(GBN)27例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CT影像学特征。结果:两组间比较,对照组钙化位置多为偏心型,观察组钙化位置分布相似(P <0.05);对照组钙化形状更多见微钙化和粗大钙化,观察组钙化形状更多见混合钙化(P<0.05);对照组微钙化密度多为很高,观察组均稍高(P <0.05);对照组钙化清晰,观察组钙化多为模糊及部分清晰(P <0.001)。两组患者肿块最大径、肿块截面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钙化位置、形态、微钙化密度分级、清晰度、钙化灶数目、平均钙化密度、肿块最大径、肿块截面积均是NB的独立影响因素(P <0.05)。结论:CT影像学特征在儿童腹膜后神经母细胞瘤和神经节神经母细胞瘤中具有差异表现,CT影像学特征在儿童腹膜后神经母细胞瘤和神经节神经母细胞瘤鉴别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病例 男,22岁,自幼右额部头皮下可复性包块,质软,无搏动感及透光性,包块皮肤颜色及温度正常.包块平卧及低头时出现,抬头及站立时缩小或消失,压迫颈静脉或屏气用力时增大,挤压后可缩小.患者无明确外伤史,因头晕、头痛就诊.CT平扫及增强影像表现:右额部头皮下片状密度增高影,平扫CT值约63 HU,动脉期及静脉期CT值分别约72 HU、93 HU,病变范围约62 mm×94 mm,局部颅骨变薄,VR重建示右侧额骨多个大小不等小骨孔影,并见蚓状额中缝(图1).平扫示右额叶一类圆形略高密度影,CT值约58 HU,边界清晰,直径约9 mm,内见点状钙化灶,病变动脉及静脉期无明显强化.病人于外院手术,随访病理为静脉血管样扩张,未见动脉成分(图2).一年后随访,无复发.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节段性自身免疫性胰腺炎(Autoimmune pancreatitis,AIP)CT双期扫描的强化模式与胰腺癌及内分泌肿瘤(Pancreatic endocrine tumor,PECT)的差异,提高AIP的诊断水平。方法:收集9例节段性AIP患者、25例胰腺癌及16例PECT患者的CT平扫和双期动态增强资料以及25例性别、年龄与AIP相似的正常对照组,分析双期扫描3种病变的影像特点以及与正常胰腺的密度差异;测量4组的双期扫描平均CT值,分别比较AIP组与胰腺癌、PECT组的平均CT值差异,同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动脉期,在图像上,与同病例正常胰腺比较,9例AIP患者的病变胰腺均表现为相对低密度,25例胰腺癌患者呈明显低密度,16例PECT患者均呈高密度;AIP组、胰腺癌组、PECT组的平均CT值分别为72.7HU、49.2HU、115.6HU,正常组的平均CT值为93.4HU。门脉期,在图像上,与同病例正常胰腺比较,9例AIP患者的病变胰腺均为等或偏高密度,25例胰腺癌患者的病变胰腺均为明显低密度;16例PECT患者呈偏高密度;AIP组、胰腺癌组、PECT组的平均CT值分别为86.6HU、57.6HU、104.2HU,正常组的平均CT值为83.9HU。结论:AIP与胰腺癌、PECT的强化模式不同,不同时相,病变与正常胰腺的对比度不同,CT双期扫描在节段性AIP与胰腺癌、PECT鉴别诊断中有重要价值,通过CT双期扫描可作出AIP的倾向性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