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目的 观察不同剂型灭螺药在湖沼地区水位不稳定沟渠的现场灭螺效果, 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 方 法 法 选择荆州市江陵县一条有螺排水渠作为试验现场, 分为6段; 除一段为空白对照组, 仅观察钉螺自然死亡率外, 其余 5段作为观察组, 分别施用4%杀螺胺乙醇胺盐粉剂、 5%杀螺胺乙醇胺盐颗粒剂、 25%杀螺胺乙醇胺盐悬浮剂、 26 %四聚· 杀螺胺乙醇胺盐悬浮剂、 50%杀螺胺乙醇胺盐可湿性粉剂。施药前后均采用系统抽样法查螺, 观察灭螺药物近期和远期 效果, 并比较水位线上坡面与水位线下沿边水体钉螺死亡率。 结果 结果 各观察组水位线上坡面施药后7 d钉螺死亡率为 79.52%~97.87%, 施药后15 d为90.43%~96.30%, 与灭螺前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1)。各观察组水位线 下水体施药后7 d钉螺死亡率为17.11%~50.00%, 均低于各组水位线上坡面钉螺死亡率,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均< 0.05); 施药后15 d, 钉螺死亡率为9.43%~95.24%, 25%杀螺胺乙醇胺盐悬浮剂、 26% 四聚·杀螺胺乙醇胺盐悬浮剂、 50% 杀螺胺乙醇胺盐可湿性粉剂组钉螺死亡率低于水位线上坡面,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1)。与灭前比较, 灭螺后6 个月各观察组活螺平均密度下降率为70.21%~78.98%。结论 结论 粉剂与颗粒剂适用于无水或有水环境灭螺, 悬浮剂与可 湿性粉剂适用于有水环境灭螺。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50%杀螺胺乙醇胺盐悬浮剂的实验室和现场杀螺效果。方法在实验室和现场采用50%杀螺胺乙醇胺盐悬浮剂浸杀、喷洒法灭螺,并与50%氯硝柳胺乙醇胺盐可湿性粉剂进行效果比较。结果室内浸杀,50%杀螺胺乙醇胺盐悬浮剂24、48 h和72 h LC_(50)值分别为0.092 6、0.062 9 mg/L和0.054 9 mg/L;室内0.25 mg/L浸杀24、48 h和72h,钉螺死亡率均为100%;室内喷洒,0.25 g/m~2 3 d后钉螺死亡率即可达100%。江陵现场,除0.5 g/m~3浸杀24 h钉螺死亡率为96.67%外,其余浓度组钉螺死亡率均为100%。公安现场,0.5 g/m~3及以上浓度组浸杀钉螺2 d后,钉螺死亡率可达100%;江陵现场,0.5 g/m~2喷洒1、3 d和7 d后钉螺死亡率分别为87.5%、92.82%和97.40%。公安现场,0.5 g/m~2喷洒1、3 d和7 d后钉螺死亡率分别为85.94%、86.78%和94.21%,且1.0 g/m~2组钉螺死亡率均高于实验对照组WPN。结论 50%杀螺胺乙醇胺盐悬浮剂具有较好的实验室和现场杀螺效果,为新型高效、使用方便的灭螺药物剂型。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4%螺威粉剂、50%杀螺胺乙醇胺盐可湿性粉剂和26%四聚·杀螺胺悬浮剂在大规模现场应用中的灭螺效果与费用,为科学制订钉螺控制对策与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现场实验与平行比较相结合的方法,选择有螺江滩环境并分为4个实验区,其中3个灭螺实验区、1个空白对照区,每个实验区环境面积均为10 hm2。实验区分别施用4%螺威粉剂、50%杀螺胺乙醇胺盐可湿性粉剂和26%四聚·杀螺胺悬浮剂进行灭螺,每组分别进行3次灭螺、每次间隔1 d,每次灭螺后7 d进行灭螺效果调查。记录各实验组灭螺药物、人工、物料运输、油料消耗和机械损耗等费用。分析比较各药物灭螺费用、钉螺死亡率和钉螺密度、每100 m2环境钉螺死亡率每增加1%的灭螺费用,评价各药物的灭螺效果与费用。结果 灭螺1、2、3次后,4%螺威粉剂组钉螺校正死亡率分别为67.34%、76.55%和84.60%,50%杀螺胺乙醇胺盐可湿性粉剂组分别为64.71%、75.17%和83.89%,26%四聚·杀螺胺悬浮剂组分别为66.55%、76.27%和86.67%。随着灭螺次数的增加,各组药物灭螺效果均显著增高(c2 = 79.333、94.718、117.020,P均 < 0.01),3种药物灭螺相同次数后钉螺死亡率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c2 = 1.590、0.571、3.238,P均 > 0.05)。4%螺威粉剂、50%杀螺胺乙醇胺盐可湿性粉剂和26%四聚·杀螺胺悬浮剂灭螺1、2、3次后,钉螺密度分别较灭螺前下降69.82%~86.60%、68.66%~86.55%和71.89%~88.87%,各组药物灭螺3次后活螺密度降幅均 > 85%。4%螺威粉剂、50%杀螺胺乙醇胺盐可湿性粉剂和26%四聚·杀螺胺悬浮剂每100 m2的灭螺费用分别为19.57、11.97元和10.47元;灭螺1、2、3次每100 m2钉螺死亡率每增加1%的费用分别为0.30、2.08、2.38元,0.20、1.10、1.32元和0.17、1.04、0.97元,均以第1次灭螺的费用?效果最高。结论 4%螺威粉剂、50%杀螺胺乙醇胺盐可湿性粉剂和26%四聚·杀螺胺悬浮剂在江滩现场大规模应用的灭螺效果相近,但费用?效果随着灭螺次数的增加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4%氯硝柳胺乙醇胺盐粉剂在山丘地区杀灭钉螺效果。方法在石台县山丘地区选择沟渠和坡地等有代表性的有螺环境,分别采用4%氯硝柳胺乙醇胺盐粉剂喷粉(50g/m2)不清理环境施药和50%氯硝柳胺乙醇胺盐可湿性粉剂喷洒(2g/m2)法分别进行清理环境和不清理环境施药灭螺,于施药后3、7、15天观察钉螺死亡情况。结果在沟渠环境中,灭螺后3d、7d、15d,粉剂灭螺效果显著高于可湿性粉剂不清障喷洒灭螺效果(χ2=20.8362~77.8524,P<0.005),与可湿性粉剂清障喷洒灭螺效果无显著差异(χ2=0.1542~3.2426,P>0.05);在坡地环境中,灭螺后3d、7d、15d,粉剂灭螺效果均显著高于可湿性粉剂不清障喷洒和清障喷洒灭螺效果(χ2=60.3545~212.8355,P>0.005)。结论氯硝柳胺乙醇胺盐粉剂喷粉灭螺效果在不清障的情况下与可湿性粉剂喷洒灭螺效果相当,但在清障的情况下其效果显著高于可湿性粉剂喷洒灭螺,且适用于水源缺乏地区灭螺,因此具有显著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50%和80%杀螺胺乙醇胺盐可湿性粉剂及26%四聚杀螺胺悬浮剂在山丘型流行区的应用效果与成本,为该类流行区选择灭螺药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20年9月选择江西省玉山县岩瑞镇关山桥村一片荒田为实验区,分成5个区块,设4个实验组(A1、A2、B、C组)和空白对照组(D组),其中A1组和A2组分别喷洒1 g/m2和1.5 g/m2 80%杀螺胺乙醇胺盐可湿性粉剂,B 组喷洒2 g/m2 50%杀螺胺乙醇胺盐可湿性粉剂、C组喷洒4 g/m2 26%四聚杀螺胺乙醇胺悬浮剂进行灭螺,D组不施用任何灭螺药物。灭螺前及灭螺后1、3、7、15 d,采用系统抽样法查螺,观察药物灭螺效果;统计各项灭螺费用,计算每组1 m2灭螺成本及活螺平均密度每下降1%的成本。结果 实验组施药7 d内,钉螺死亡率最高可达78.95%,活螺密度最低可降至0.238 8只/0.1 m2;7 d后,钉螺死亡率最高可达94.74%,活螺密度最低可降至0.058 0只/0.1 m2;施药后1、3 d和15 d,A1、A2、B组和 C组钉螺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d = 2.250、[χ2]3d = 1.779、[χ2]15d = 2.286,P均> 0.05),施药后7 d,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d = 7.990,P = 0.046)。A1组和A2组在施药后1、3、7、15 d钉螺死亡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1d = 0.724、[χ2]3d = 0.584、[χ2]7d = 0.400、[χ2]15d = 0.251,P均> 0.05)。A1、A2、B组和C组平均每1 m2灭螺成本分别为0.58、0.60、0.64元和0.73元,各组活螺平均密度每下降1%的成本分别为19.29、20.44、21.68元和23.53元。结论 在山丘型流行区使用80%杀螺胺乙醇胺盐可湿性粉剂灭螺成本较低、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现场评价50%杀螺胺乙醇胺盐悬浮剂(50%SC)在山丘地区灭螺效果,并与传统灭螺药物相比较。方法选择泥沟环境采用喷洒法,分别按50%SC 1 g/m~2和2 g/m~2的浓度施药、设50%氯硝柳胺乙醇胺盐可湿性粉剂(50%WPN)和清水进行对照试验。灭螺3 d、7 d和15 d后观察钉螺死亡率、活螺密度等变化,比较不同浓度药物的现场喷洒杀螺效果。结果灭螺3 d、7 d和15 d后,1 g/m~2的50%SC试验组的钉螺校正死亡率分别为73.71%、78.81%和83.25%。2 g/m~2的50%SC试验组的钉螺校正死亡率分别为88.57%、91.87%和95.30%;WPN对照组的钉螺校正死亡率分别为82.91%、87.38%和89.04%。结论 50%SC在山丘地区灭螺试验效果较好,喷洒推荐剂量为1~2 g/m~2。  相似文献   

7.
4%氯硝柳胺乙醇胺盐粉剂现场杀灭钉螺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评价4%氯硝柳胺乙醇胺盐粉剂现场灭螺效果。方法4%氯硝柳胺乙醇胺盐粉剂采用机械喷粉的方法,分为25g/m^2、50g/m^2、75g/m^2 3个浓度组;同时设50%氯硝柳胺乙醇胺盐可湿性粉剂作为对照,采用喷洒的办法,浓度分别为1g/m^2、2g/m^2、4g/m^2,分别于施药后3d、7d、15d观察钉螺的死亡率和活螺密度。结果4%氯硝柳胺乙醇胺盐粉剂现场喷粉3d后3个浓度剂量组钉螺校正死亡率分别为84.56%、93.56%、98.02%,同50%氯硝同柳胺乙醇胺盐可湿性粉剂相应浓度组分别为72.20%、95.96%、91.11%;施药15d后,4%氯硝柳胺乙醇胺盐粉剂3个浓度剂量组钉螺校正死亡率分别为94.16%、98.79%、96.69%,与同期50%氯硝柳胺乙醇胺盐可湿性粉剂棚应浓度组的95.64%、97.67%、97.65%、相比,钉螺死亡率均达90%以上。结论4%氯硝柳胺乙醇胺盐粉剂现场使用具有很好的杀螺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杀螺胺乙醇胺盐不同“干”施剂型江滩现场灭螺效果。方法 选择南京市浦口区有螺江滩为试验现场,分别用杀螺胺乙醇胺盐粉剂、粉粒剂和颗粒剂对有螺环境进行喷粉法灭螺,比较3种杀螺胺乙醇胺盐剂型的现场灭螺效果。结果 杀螺胺乙醇胺盐粉剂、粉粒剂和颗粒剂在江滩现场施药后3、7 d,钉螺死亡率分别为66.67%、67.24%、66.87%和75.36%、79.73%、73.9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 = 0.006、0.895,P均 > 0.05);施药后15 d,钉螺死亡率分别为86.92%、72.86%、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9.709,P < 0.01),粉剂组钉螺死亡率显著高于粉粒剂组和颗粒剂组。粉剂组钉螺校正死亡率和活螺密度下降率曲线呈稳定上升,而粉粒剂组和颗粒剂组则在15 d时出现下降。结论 杀螺胺乙醇胺盐粉剂在江滩现场喷粉灭螺效果较稳定,不同剂型尚需进一步研究完善。  相似文献   

9.
目的 目的 观察5%杀螺胺乙醇胺盐颗粒、 4%螺威粉剂 (TDS) 和50%氯硝柳胺乙醇胺盐可湿性粉剂 (WPN) 3种灭螺药 物枯水期在湖沼地区采用不同方法的现场灭螺效果, 为选择安全、 高效的灭螺药物和方法提供依据。 方法 方法 选择钉螺密 度较高的有螺环境, 将3种灭螺药物分别按5%杀螺胺乙醇胺盐颗粒30 g/m2 、 TDS 6 g/m2 、 WPN 2 g/m2 的浓度, 采用喷洒法和 撒粉法灭螺, 比较3种灭螺药物施药后3、 7、 15 d的灭螺效果。结果 结果 施药后15 d ,3种药物采用喷洒法灭螺的钉螺校正死 亡率分别为79.00%、 82.29%、 84.83%, 采用撒粉法的钉螺校正死亡率分别为97.42%、 95.27%、 96.62%, 撒粉法效果优于喷洒 法。结论 结论 撒粉法较喷洒法灭螺效果好, 该方法可在湖沼地区秋季退水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目的 观察5%杀螺胺乙醇胺盐颗粒剂的江滩现场杀螺效果。方法 方法 在江苏省扬中市选择3块有螺江滩, 采用 5%杀螺胺乙醇胺盐颗粒剂40 g/m2 喷撒法灭螺, 以26%四聚·杀螺胺悬浮剂4 g/m2 和清水为对照进行对比观察, 统计比较 现场杀螺效果。结果 结果 喷撒7 d后, 5%杀螺胺乙醇胺盐颗粒剂组钉螺死亡率为85.42%, 26%四聚·杀螺胺悬浮剂组为 82.35%, 清水组为2.86%。结论 结论 5%杀螺胺乙醇胺盐颗粒剂杀螺效果较好, 适合在江滩现场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目的 评价10%氯代水杨胺可湿性粉剂 (LDS) 在我国主要血吸虫病疫区现场杀灭湖北钉螺效果。 方法 方法 在云南、 四川、 湖南、 湖北、 江西、 安徽、 江苏、 浙江等8省选择有螺环境, 开展LDS现场浸杀、 喷洒和喷粉灭螺试验。现场浸杀法: 将LDS配成有效含量分别为0.1、 0.2、 0.4、 0.6、 0.8、 1.0 g/m3 等6个浓度组, 同时设50%氯硝柳胺乙醇胺盐 (WPN) 有效含量为1.0 g/m3 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 (清水), 分别观察LDS现场浸杀湖北钉螺24、 48、 72 h灭螺效果; 现场喷洒法和喷粉法: 将LDS配成有效剂量分别为0.2、 0.4、 0.6、 0.8、 1.0 g/m2 等5个浓度组, 同时设1.0 g/m2 WPN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 (清水), 分别观察LDS现场喷洒及喷粉后1、 3、 7 d的灭螺效果。 结果 结果 0.1 g/m3 LDS在四川、 江西、 江苏、 浙江, 0.2 g/m3 LDS在云南、 湖南、 湖北, 0.4 g/m3 LDS在安徽现场浸杀钉螺72 h, 钉螺死亡率均>95%; 0.2 g/m2 LDS在湖南、 湖北、 江西、 浙江, 0.4 g/m2 LDS在四川、 安徽, 0.6 g/m2 LDS在云南、 江苏现场喷洒后7 d, 钉螺死亡率均>85%; 0.6 g/m2 LDS在云南、 四川、 湖北、江西、 安徽、 江苏、 浙江7省现场喷粉后7 d, 钉螺死亡率均>85%。按照 《农药登记用杀钉螺剂药效试验方法和评价》(NY/ T 1617?2008) 中的标准, LDS为合格灭螺药。 结论 结论 LDS现场浸杀、 喷洒或喷粉均有较好的杀螺效果, 适用于我国血吸虫病流行区各种有螺环境灭螺。现场使用推荐剂量: 浸杀法为0.1~0.2 g/m3 , 喷洒法为0.2~0.4 g/m2 , 喷粉法为0.4~0.6 g/m2 。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氯硝柳胺乙醇胺盐不同剂型在江滩地区的灭螺效果。 方法 选用25%氯硝柳胺乙醇胺盐悬浮剂(25%悬浮剂)、50%氯硝柳胺乙醇胺盐可湿性粉剂(50%可湿性粉剂)、4%氯硝柳胺乙醇胺盐粉剂(4%粉剂)等3种剂型灭螺药,在江滩有螺环境开展现场灭螺实验,比较不同剂型灭螺效果,并进行费用?效果分析。 结果 25%悬浮剂灭螺后3、7、15、30 d钉螺校正死亡率和活螺密度下降率分别为54.37%、91.70%、92.76%、79.50%和59.55%、95.93%、97.63%、94.15%,4%粉剂分别为59.10%、91.83%、95.56%、93.34%和65.03%、94.93%、97.61%、97.28%,50%可湿性粉剂分别为76.29%、91.68%、93.12%、81.59%和81.24%、97.02%、97.84%、95.27%。25%悬浮剂、4%粉剂和50%可湿性粉剂的灭螺成本分别为0.21、0.39元/m2 和0.23元/m2,钉螺校正死亡率每上升1%的平均费用分别为22.68、40.63元和25.17元,活螺密度每下降1%的平均费用分别为21.54、39.78元和23.95元。 结论 3种氯硝柳胺乙醇胺盐剂型现场灭螺效果均较好,均可用于江滩现场灭螺。但各药物起效时间、药效特点、现场喷施方法、灭螺成本等均有不同,应根据不同环境特点和使用条件合理选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目的 评价植物杀螺剂4%螺威粉剂 (TDS) 在汉川市湖沼型现场的灭螺效果。方法 方法 选择5条有螺沟渠和一片有 螺河滩分别进行浸杀试验和喷洒试验, 比较不同剂量 TDS、 50%氯硝柳胺乙醇胺盐 (WPN) 和26%四聚杀螺胺悬浮剂 (MN? SC) 在不同时间的现场杀螺效果。结果 结果 浸杀试验72 h后, 2.5 g/m3 和3.0 g/m3 TDS组、 2.0 g/m3 WPN组、 2.0 g/m3 MNSC组钉 螺死亡率依次为99.33%、 100%、 100%和100%, 各施药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喷洒试验15 d后, 3.0 g/m2 和5.0 g/m2 TDS组、 2.0 g/m2 WPN组、 2.0 g/m2 MNSC组钉螺死亡率分别为86.10%、 90.26%、 87.45%、 91.86%, 5.0 g/m2 TDS组与MN? SC组、 3.0 g/m2 TDS组与WPN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均> 0.05)。 结论 结论 TDS的现场灭螺效果与WPN和MNSC相当, 在 现场灭螺中以浸杀法2.5 g/m3 、 喷洒法5.0 g/m2 的推荐剂量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目的 评价植物杀螺剂4%螺威 (TDS) 在山丘地区现场灭螺效果, 为现场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方法 在南京市江 宁区湖山村选择钉螺密度相对较高的环境, 采用5 g/m2 TDS和2 g/m2 50%氯硝柳胺乙醇胺盐 (WPN) 进行喷洒灭螺试验, 比 较不同时间不同药物的现场灭螺效果。结果 结果 灭螺后1、 3、 7、 15 d TDS组钉螺死亡率为56.47%、 57.32%和90.58%、 93.41%, WPN组钉螺死亡率为49.22%、 53.37%、 95.92%和97.26%, 灭螺后1、 7 d和15 d两组钉螺死亡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 (P均<0.05); 灭螺后15 d, TDS组和WPN组活螺密度分别由20.30±16.20只/0.1 m2 和23.67±21.22只/0.1 m2 下降至 2.28±2.17只/0.1 m2 和1.27±0.76只/0.1 m2 , 钉螺密度下降率分别为88.77%和94.63%。结论 结论 TDS可作为山丘地区的备选灭 螺药物之一, 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目的 观察土埋氯硝柳胺缓释法在云南山区梯田环境的灭螺效果。方法 方法 在云南山区选择一块梯田, 分隔后随机分成A、 B、 C、 D 4组, 其中A、 B、 C 3组为实验组, D组为对照组。实验组分别按剂量6、 12、 24 g/m2 实施土埋氯硝柳胺缓释法灭螺, 对照组50%氯硝柳胺乙醇胺盐可湿性粉剂2 g/m2 喷洒灭螺。结果 结果 施药6个月和1年后活螺平均密度下降率、 土埋氯硝柳胺缓释法24 g/m2 组分别为89.90%和96.80%, 对照组为40.35%和59.11%, 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 0.5年 = 151.24,χ2 1年 =117.14, P均<0.01)。结论 结论 土埋氯硝柳胺缓释法灭螺效果较好, 适用于缺水的山区梯田等环境灭螺。  相似文献   

16.
山丘型血吸虫病流行区沟渠环境地膜覆盖灭螺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地膜覆盖法在山丘型血吸虫病流行区沟渠环境的灭螺效果。方法选择有螺沟渠作为试验现场,分设施药覆膜组(采用50%氯硝柳胺乙醇胺盐可湿性粉剂按2 g/m2的剂量喷洒后覆盖地膜)、单纯覆膜组(不施药直接覆盖地膜)和对照组(不采取任何灭螺措施)。于覆膜后7、10、40、60 d和90 d,分别进行灭螺效果调查,并每天测定地膜内外环境温度。结果覆膜后膜内温度显著高于膜外(t=4.12,P〈0.01);覆膜7 d后施药覆膜组和单纯覆膜组的活螺密度较实验前分别下降99.01%和67.71%,10 d后分别下降96.58%和93.06%,40 d后均可达100%。多因素回归模型显示,施药覆膜、延长覆膜时间、提高膜内累积温度等均能有效提高灭螺效果。结论地膜覆盖法具有较好的灭螺效果,短时期施药加覆膜作用强于单纯地膜覆盖,随着覆膜时间增加,单纯地膜覆盖同样具有理想的灭螺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