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对于维持性血液透析(HD)患者而言,建立和维持一个有足够功能的血管通路是保证透析顺利进行和透析充分的关键,因而血管通路被称为HD患者的"生命线".维持性HD患者的血管通路分为:自体动-静脉内瘘、PTFE移植血管瘘、隧道Cuff导管、皮下带孔导管[1].目前国内以自体动-静脉内瘘、隧道Cuff导管应用最多.现笔者通过对近年来收治的维持性HD患者使用自体动-静脉内瘘、隧道Cuff导管作为血管通路的疗效进行比较,以期探讨维持性HD患者理想的血管通路,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张智敏  吴凡  周伟  石晓云  程圣英 《四川医学》2009,30(10):1537-1539
目的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手术方法以及内瘘失功常见原因及其处理。方法回顾性统计1992年12月-2007年12月以动静脉内瘘为血管通路血透患者586例,分别选择自体前臂动静脉内瘘、鼻咽窝动静脉内瘘、移植血管内瘘、人工血管移植内瘘等手术方法。结果586例患者完成统计,共计内瘘手术672例次,前臂及鼻咽窝自体动静脉内瘘手术共611例次,(90.9%),内瘘失功77例,〉2次内瘘手术77例。结论前臂及鼻咽窝自体动静脉内瘘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主要手术方式,贵要静脉经皮下隧道与桡动脉吻合内瘘术及自身大隐脉移植动静脉内瘘为血液透析患者提供了一条新的血管通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自体动静脉内瘘与带隧道带涤纶套导管(TCC)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微炎症状态及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1年3月于我院接受MHD的174例患者为观察对象,以采用自体动静脉内瘘作血管通路的112例患者为内瘘组,以采用TCC作血管通路的62例患者为导管组.比较两组透析前空腹外周静脉血血常...  相似文献   

4.
稳定、可靠、安全的长期血管通路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尤为重要,最佳的血管通路是自体动静脉内瘘[1],然而随着血液透析患者的日益增加,高龄、糖尿病肾病患者等自身血管条件有限、动静脉内瘘闭塞外周血管耗竭、无法建立自体动静脉内瘘的患者也随之增多,对于这些患者行半永久静脉导管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尤其是2009年起随着Tal Palindrome新型导管的应用,使得自身血管条件有限  相似文献   

5.
自体动静脉内瘘是即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最有效的血管通路。它以使用时间长并发症少住院及花费低成为透析患者的第一选择。然而内瘘成熟不良导致内瘘不能有效使用成为临床使用者的一大难题[1]。动静脉内瘘成熟初期是  相似文献   

6.
正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是终末期尿毒症的有效治疗方法之一,稳定可靠的血管通路是保证血液透析顺利进行的基本条件,动静脉内瘘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最理想的血管通路[1]。但对于一些血管条件较差、不适宜行动静脉内瘘或曾行动静脉内瘘但堵塞或发生血栓的透析患者,  相似文献   

7.
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是透析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前提,而自体动静脉内瘘是国际上推荐的最好的血管通路,但多种原因使一些患者无法建立自体动静脉内瘘。  相似文献   

8.
莫国华 《华夏医学》2014,27(1):215-218
自体动静脉内瘘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必须建立的血管通路,是保证血液能顺利进行透析的前提和基础.笔者简要综述老年患者内瘘成熟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肖祥  马荣  奉娅  李琴  王少清 《西部医学》2020,32(10):1504-1508
目的 评估不同类型血管通路对血液透析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血透中心2014年1月~2019年1月进入维持性血液透析的终末期肾脏病患者的基本资料、实验室检验结果、血管通路类型以及患者的预后情况,并分析血液透析患者死亡的风险因素。结果 纳入179名在维持性血液透析之前无其他肾脏替代治疗方式的终末期肾脏病患者。起始使用无涤纶套导管透析治疗患者的平均比例为4804%(86/179),带隧道带涤纶套导管平均比例为1955%(35/179),动静脉内瘘平均比例3241%(59/179)。进入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使用带隧道导管比例2905%(53/179),动静脉内瘘比例7095%(127/179)。使用不同血管通路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相比较,通过Kaplan Meier生存分析提示:与使用带隧道带涤纶套导管患者相比较,使用内瘘维持性透析的患者具有更高的生存率。通过多元Cox回归模型分析提示:使用带隧道带涤纶套导管透析患者的死亡风险较使用内瘘透析患者死亡风险增加2176倍。结论 患者初次血液透析及维持血液透析的动静脉内瘘使用率较低,提高初次血液透析及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的动静脉内瘘比例将是血透医生未来的工作重点之一;使用动静脉内瘘透析的患者具有更好的预后,临床应将动静脉内瘘作为透析患者血管通路的“首要选择”,在此基础之上兼顾“个体化”选择。  相似文献   

10.
长期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管通路是进行血液透析的必备条件,更是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自体动静脉内瘘作为一种理想的永久性血管通路,能为长期血液透析患者提供足够的血流量,真正解决了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永久性血液透析问题,所以做好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护理工作是极其重要的,本文就自体动静脉内瘘的护理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血液透析患者建立动静脉内瘘术后的护理经验和体会。方法:回顾性84例建立动静脉内瘘行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护理措施。结果:动静脉内瘘术(AVF)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常用的血管通路,具有安全、方便、血流量充分、感染机会少、可反复使用等优点。结论:做好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术后护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建立血液透析血管通路10年经验总结(附2000例报告)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总结2 000例(2 280次)血液透析血管通路建立的经验,探讨自体动静脉内瘘术前血管评估、术式选择、操作要点及并发症处理。方法:根据患者血管条件及其他状况选择自体动静脉内瘘、人工血管移植动静脉内瘘成形术或永久双腔导管中心静脉置入术。结果:自体动静脉内瘘成形术2 219次,近期通畅率达98.56%。人工血管移植动静脉内瘘成形术36例,术后均正常使用。结论:自体动静脉内瘘仍然是最佳的血管通路,与其他的血管通路相比,具有通畅率高、使用时间长、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隧道带涤纶套颈内静脉导管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为15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留置经隧道带涤纶套颈内静脉导管并作为其血透用血管通路。结果:透析血流量均达200 mL/min以上,导管平均使用时间为(4.87±2.88)个月,最长为11个月,并仍在继续使用。结论:对于无法建立"自体动静脉内瘘"这一传统的长期血管通路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而言,带涤纶套深静脉导管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选择。  相似文献   

14.
维持性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并发症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主要并发症及治疗效果。方法:对319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内瘘手术要点、穿刺方法、主要并发症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319例内瘘主要在非优势侧前臂行端-端吻合、采用"扣状和绳梯式穿刺法"穿刺。并发症发生率最高的是血栓(26%),主要有吻合口血栓(19.7%)、穿刺部位附壁血栓(6.3%),其次是血管通路狭窄发生率(10.3%)(包括吻合口、静脉解剖本身存在的狭窄、穿刺部位狭窄);第三位是血管瘤,发生率3.8%(主要发生在吻合口及穿刺部位)。319例中234例使用3年以上。结论:造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血管通路失功的三个原因,依次是血栓、狭窄、血管瘤。手术治疗仍然是纠正血管通路并发症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自体动静脉内瘘是肾功能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常用的血管通路,为了提高动静脉内瘘手术成功率,我们2003~2005年对45例动静脉内瘘术后患者使用山莨菪碱及低分子右旋糖酐静脉滴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正>血管通路是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一个功能良好的血管通路对于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具有重要意义。与其他血管通路相比自体动静脉内瘘使用时间长、创伤小、并发症少、住院花费低。我院肾内科80%以上使用自体动静脉内瘘,自2009年5月-2011年11月共收治了68例动静脉内  相似文献   

17.
<正>血液透析是终末期肾病患者最常用的肾脏替代治疗方法,而功能良好的血管通路是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先决条件。目前,自体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fistula,AVF)是我国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最主要的血管通路类型~([1])。在临床工作中,MHD患者常因严重并发症和(或)合并症需入住专科监护室接受专科治疗,这部  相似文献   

18.
<正>血液透析是终末期肾脏病患者进行肾脏替代治疗的最主要方式之一,血管通路是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患者的"生命线",良好的血管通路是透析质量和透析生命的最基本保证[1]。自体动静脉内瘘是维持性血液透析首选的血管通路[2]。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需每周透析3次,这意味着要用16号的粗针每周穿刺6针。随着血液透析患者生存期的逐渐延长,如何选择一种最佳的穿刺方法,如何能够减轻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疼痛,如何保护动静脉内瘘延长它的使用寿命,是临床最关注的  相似文献   

19.
血管通路是进行有效血液透析的重要前提,最理想的通路为动、静脉内瘘,但相当一部分患者由于周围血管条件的限制,无法行自体血管造瘘手术,而且有些内瘘长期使用会发生血流量减少和闭塞。我院2004年9月-2008年8月为2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行长期颈内静脉置管术,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慢性肾衰竭患者需要进行长期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建立和维护理想的血管通路是进行有效血液透析的重要条件之一。采用自体动静脉内瘘是大多数透析患者长期维持治疗的主要方式。但慢性肾衰竭患者由于自身血管硬化或内瘘闭塞以及糖尿病患者常存在血管病变等原因使动静脉内瘘无法建立。因此人造血管搭桥内瘘是这类靠血液透析维持生命的患者的另一透析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