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为了探讨PAF受体阻断对脊髓损伤后脊髓组织花生四烯酸代谢的作用及PAF受体拮抗剂对脊髓损伤的治疗作用机制。方法:应用PAF受体拮抗剂BN52021造成猫体内脊髓损伤前、后PAF受体部分阻断,分别采用微量滴定法、^125I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脊髓损伤后6h脊髓组织PLA2活性及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TXB2、6-keto-PGF1α)含量。结果:伤后脊髓组织PLA2活性、TXB2、6-keto-P  相似文献   

2.
PAF受体拮抗剂治疗颈髓损伤的早期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全血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受体拮抗剂BN52021对颈髓损伤患者早期治疗的效果及其机制。方法:颈髓损伤患者分为地塞米松组和BN52021组(n=18),观察两组颈髓损伤患者PAF、血浆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1α(6-Keto-PGF1α)含量的变化、多系统器官衰竭(MSOF)发生率及脊髓神经功能恢复状态。结果:BN52021组血液中PAF、TXB2含量、T/K值、伤后MSOF发生率较地塞米松组明显降低,而脊髓神经功能恢复优于地塞米松组。结论:PAF受体拮抗剂对颈髓损伤后神经功能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并且是早期治疗脊髓损伤的潜在理想药物  相似文献   

3.
低渗透压反应液促进甲状腺细胞合成cAMP机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FRTL-5大鼠甲状腺细胞研究了无氯化钠低渗透压反应液促进促甲状腺激素(TSH)刺激的甲状腺细胞合成环磷酸腺苷(cAMP)的机理。结果:无氯化钠低渗液组细胞内和细胞外液cAMP浓度均高于含氯化钠等渗液组。无氯化钠低渗液组细胞外液cAMP与总cAMP比率高于对照照。低渗液组细胞内和细胞外液cAMP浓度随反应时间延长持续升高;等渗组细胞内cAMP浓度在反应10min后达最高水平,以后无增加。结果表  相似文献   

4.
应用FRTL-5大鼠甲状腺细胞研究了无氯化钠低渗透压反应液促进促甲状腺激素(TSH)刺激的甲状腺细胞合成环磷酸腺苷(cAMP)的机理。结果:无氯化钠低渗液组细胞内和细胞外液cAMP浓度均高于含氯化钠等渗液组。无氯化钠低渗液组细胞外液cAMP与总cAMP比率高于对照组。低渗液组细胞内和细胞外液cAMP浓度随反应时间延长持续升高;等渗组细胞内cAMP浓度在反应10min后达最高水平,以后无增加。结果表明,无氯化钠低渗反应液可能对提高甲状腺细胞膜cAMP的通透性,增强TSH受体后反应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5.
选用健康成年SD大鼠110只,落体致伤法造成脊髓损伤(spinalcordinjury,SCI),测定了伤后2h,6h伤区脊髓组织中血栓素B2(TXB2)与6-Keto-PGF1α(6-酮)的含量;以及伤后2h,6h,24h,72h的丙二醛(MDA)...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NO)在继发性脊髓损伤中的作用。方法:伤前30min鞘膜内注射不同剂量的一氧化氮合酶(NOS)抑制剂亚硝基左旋精氨酸甲酯(L-NAME),观察其对伤段脊髓血流量及神经功能的影响。结果:小剂量的L-NAME降低了伤段脊髓早期局部血流量,但改善了损伤脊髓的神经功能;而大剂量的L-NAME则长时间内严重地减少了伤段脊髓血流量,加重了伤段脊髓神经功能损伤。结论:脊髓损伤早期伤段脊髓NO适度产生有利于神经功能恢复,而其过度产生则加重继发性脊髓损害  相似文献   

7.
2-氯腺苷对大鼠脊髓损伤后脊髓血流量和神经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腺苷受体激动剂2-氯腺苷对大鼠脊髓损伤后神经功能和脊髓血流量的影响,探讨腺苷在继发性脊髓损伤中的作用。方法:脊髓腹侧压迫法造成T13脊髓损伤,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检测损伤前后的脊髓血流量、治疗组于伤前15例min蛛网膜下腔注射不同剂量的非特异性腺苷受体激动剂2-氯腺苷(2-CADO),对照组注射同量的生理盐水。伤后24h观察神经功能评分、倾斜平面临界角和组织学变化。结果:脊髓损伤后脊髓血流量立即下降,而治疗组较对照组显改善(P<0.05,P<0.01)。大剂量(500μmol/L)的2-CADO能显改善损伤后的神经功能,小剂量(50μmol/L)则对脊髓损伤无明显神经保护作用,大小剂量的作用有显差异(P<0.01)。结论:腺苷通过改善脊髓血流量,从而对脊髓损伤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马西  杜鹏程  宁登  刘秋梦  陈劲  程琪  陈孝平  姜立 《广东医学》2020,41(16):1637-1641
目的 探讨 IL-13、COX2和 PI3K/Akt信号通路与结肠癌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 以体外培 养结肠癌细胞株 HCT-8为研究对象,分为 3组,A组经 IL-13单独作用,B组无 IL-13或 IFN-γ作用,C 组经 IFN-γ单独作用。RT-PCR法检测 3组细胞 IL-13、COX2、PIK3CA、Akt1、磷酸化蛋白激酶 B(p- AKT)的蛋白表达水平,并通过 Transwell小室侵袭实验观察比较 3组细胞的侵袭能力以及划痕实验观察比较 3组细胞的 48h转移能力状况。结果 与 B组比较,A组 IL-13处理后细胞 COX2的 mRNA相对表达量以 及 IL-13、COX2、p-AKT蛋白表达水平均提高,C组 IFN-γ处理后细胞 IL-13、COX2的 mRNA相对表达量 以及 IL-13、COX2、p-AKT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P<0.05)。与 C组比较,A组 IL-13处理后细胞 IL-13、 COX2的 mRNA相对表达量以及 IL-13、COX2、p-AKT蛋白表达水平均较高(P<0.05)。与同组处理前比 较,A组 IL-13处理后细胞 COX2的 mRNA相对表达量以及 IL-13、COX2、p-AKT蛋白表达水平均提高,C 组 IFN-γ处理后细胞 IL-13、COX2的 mRNA相对表达量以及 IL-13、COX2、p-AKT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 (P<0.05)。3组中,处理后,A组 48h细胞迁移距离最长且 Transwell穿膜细胞数最多,其次为 B组增加,再 次为 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 IL-13作用后细胞 48h细胞迁移距离和 Transwell穿膜细胞 数增加,C组 IFN-γ处理后 48h细胞迁移距离和 Transwell穿膜细胞数减少(P<0.05)。结论 IL-13、 COX2和 PI3K/Akt信号通路均与结肠癌侵袭转移相关,其中可能机制为 IL-13调控 COX2和 PI3K/Akt信号 通路促进结肠癌侵袭转移。  相似文献   

9.
兴奋性氨基酸在脊髓继发性损伤中作用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本实验以Alen法造成脊髓损伤模型,伤后不同时间分别:(1)取伤段脊髓,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脊髓组织谷氨酸、天门冬氨酸的含量变化;(2)给予不同剂量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拮抗剂4-(3-磷酸基丙基)-2-哌嗪磷酸,48h后取伤段脊髓以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其离子改变及水含量。  相似文献   

10.
腺苷对大鼠脊髓损伤后内源性阿片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外源性腺苷对脊髓损伤后β-内啡肽(β-EP)、强啡肽A(Dyn A)的影响,探讨腺苷对脊髓继发性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 腹侧压迫法造成大鼠T13脊髓中度损伤,伤后24h观察神经功能,处死后取出伤段脊髓,放射免疫法测定β-EP、Dyn A的含量。治疗组于伤前30min腹腔内分别预注射腺苷A1受体激动剂环己基腺苷(CHA)和腺苷重吸收阻断剂HWA285,对照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结果 对照组伤后24h β-EP、Dyn A含量显升高,而治疗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神经功能显改善。结论 腺苷对内源性阿片肽的抑制作用可能是腺苷对脊髓损伤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脑脊液中兴奋性氨基酸(EAA)含量性急性脊髓损伤的关系。方法;采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检测26例生脊髓损伤患者脑脊髓(CSF)中天门冬氨基酸(Asp)、谷氨酸(Glu)等EAA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脊髓损伤后24h内CSF中Asp、Glu显著升高,其升高幅度与脊髓损伤的程度成正相关,即脊髓损伤越重;Asp、Glu升高越显著,且预后就越差;结论;伤后CSF中EAA含量可作为衡量脊髓损伤程度和预  相似文献   

12.
睫状神经营养因子对大鼠创伤性脊髓水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睫状神经营养因子 (CNTF)对大鼠创伤性脊髓水肿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 方法 :采用改良Allen打击法致SD大鼠T8脊髓损伤 ,分别于术前及术后 3天用干湿法测定脊髓组织水含量、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脊髓组织中Ca2 的含量。 结果 :脊髓损伤后局部组织含水量、Ca2 含量均显著增加 (P <0 .0 1) ,用CNTF治疗后水含量、Ca2 含量有明显下降 (P <0 .0 1) ,但和正常组相比仍有明显差异。 结论 :CNTF可能是通过阻止Ca2 内流、稳定细胞内外Ca2 平衡而起到减轻创伤性脊髓水肿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Objective To detect the effect of excitatory ammo add (EAA) in the secondary damage following spinal cord injury (SCI). Methods Glutamate (Glu) and Aspartate (Asp) on the injury site (T8) were studied using a rat SCI model induced by Allen's weight drop method (10g×2. 5cm). The result suggested that Asp and Glu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in 10 mm. Results Glu wa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from 2 h to 24 h,while Asp was a tittle reduced in 2 h,and slightly rose in 4 h as 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 Though elevated in 8 h,it dropped again in 24h as 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 Conclusion The result indicates that the rise of EAA following SCI could be the cause of the secondary spinal cord damage.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比性观察甲基强的松龙(MP)与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uEPO)对急性脊髓损伤(ASCI)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以及对损伤后脊髓组织中IL-10表达的影响。方法:以改良Allen’s撞击法制作ASCI大鼠模型后随机分为实验对照组、rHuEPO干预组、MP干预组,28d后测量大鼠斜板试验临界角度与运动诱发电位(MEP),并进行脊髓组织病理形态学观察与IL-10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结果:与实验对照组相比,rHuE-PO干预组、MP干预组大鼠斜板试验临界角度出现明显增加,MEP波幅变化率明显增加,脊髓组织病理损伤减轻、IL-10表达明显上调,结果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rHuEPO干预实验性大鼠脊髓损伤可上调脊髓组织中抗炎性细胞因子IL-10的表达,但与MP干预相比其结果仍有一定差距;二者对ASCI后大鼠的神经功能损伤均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Theprimarylossofneuronsresultingdirectlyfromtraumaatthetissuedamagesiteisfollowedbyasecondaryneuronalnecrosisextendingtoaconsiderabledistancefromthelesionepicenter.ThissecondaryInjurycausedmoreneuronallossthaninitialtraumaLIJ.Butthemechanismofsecondaryinjuryhasbeenelusive.Manyfactorsmaybeinvolved.Recently,theneurotoxicltyofexcitatoryamlnoacids(EAA)onneuronshasbeenrecognizedandmayplayanimportantroleinsecondaryinjury.Increasedextracellularlevelsofexcitatoryaminoacidswerefoundfollowingexperim…  相似文献   

16.
Excitatoryaminoacidonsecondaryspinalcordinjury:effectanmechanism¥(叶晓健)(李家顺)(王家林),(李明)YeXiaojian,LiJiashun,WangJialinLiMing(De...  相似文献   

17.
大鼠脊髓急性损伤后内皮素-1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检测大鼠脊髓急性损伤后内皮素-1(ET-1)的含量变化,探讨ET-1在脊髓继发性损伤中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用35g负荷压迫大鼠胸段脊髓(T8-9)5min,造成大鼠胸段脊髓急性损伤,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大鼠脊髓急性损伤后早期血浆和伤段脊髓组织中ET-1的含量。结果:脊髓损伤后30min,血浆,伤段脊髓组织中ET-1水平显升高,4h达最高峰,并分别持续至48h和72h。结论:ET-31参与脊髓继发性损伤,可能是伤后4-24h重要的损害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脊髓损伤(SCI)后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aFGF)的变化规律。方法:应用S-P免疫组化染色方法,观察SCI前后脊髓中aFGF的动态变化,并以图像分析技术对这种变化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在正常脊髓中,aFGF定位于前角运动神经元胞浆中;SCI后aFGF明显增高。结论:SCI后,脊髓自身产生大量的aFGF,这种自身保护机理可能在SCI后的自身修复与再生方面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内皮素受体拮抗剂PD142893对大鼠损伤脊髓血流及功能的影响,探讨内皮素在继发性脊髓损伤中的作用机制。方法:35 g物体后路压迫大鼠胸段脊髓5 min造成脊髓急性中度损伤。应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检测对照组、损伤组及PD142893治疗组(蛛网膜下腔注射给药50 μg)大鼠局部脊髓血流的动态变化,并观察伤后一周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PD142893蛛网膜下腔注射能明显改善脊髓压迫伤早期(30 min至8 h)的低血流灌注;且能部分恢复损伤大鼠脊髓功能。结论:内皮素可能是脊髓继发性损伤的重要损害因子之一; 蛛网膜下腔注射内皮素受体拮抗剂PD142893能部分逆转脊髓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