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5篇
临床医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9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同时应用融合及非融合技术治疗腰椎间盘损伤的远期疗效,对照该术式与非手术治疗的远期疗效。方法对4例由于急性外伤引起的L4/L5及L5/S1椎间盘损伤患者进行影像学评价。根据生物力学稳定性对病变节段分别采用融合和非融合技术。手术全部经前路腹膜外切口。L5/S1采用椎间融合(自体髂骨 cage植入),L4/L5采用人工椎间盘植入。术后随访4年,摄术后X线正侧位、动力位片,术后2年MRI检查,SF36问卷调查。同期8例患者采用非手术治疗作为对照。结果术后6、12、24、36及48个月X线片显示,融合节段正侧位椎体间无移位,全部患者均有明显的骨性融合。非融合节段人工椎间盘假体位置良好,术后2年MRI显示有正常活动。同期8例非手术治疗患者5例缓解,3例因症状加重实施手术。结论前路融合技术可以有效稳定椎节,缓解腰椎不稳所致的疼痛。人工腰椎间盘植入可以有效地维持放射学稳定性,但不能完全替代正常椎间盘的功能。  相似文献   
2.
Pilon骨折的微创治疗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3  
目的探讨微创技术治疗Pilon骨折的手术方法、手术指征及其手术疗效。方法采用微创手术治疗的26例Pilon骨折患,平均年龄46.2岁;骨折类型:Rtiedi—Allgower-Pilon骨折分型Ⅰ型12例、Ⅱ型10例、Ⅲ型4例。3例行空心螺钉固定,14例行MIPPO技术钢板固定,9例应用外固定支架,其中4例使用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术后平均随访18.2个月。结果采用Mazur方法评估手术疗效,26例患,优18例、良7例、可1例,优良率92.3%。术后并发症包括创面不愈合1例、复位不良1例、关节退行性变2例。结论正确选择手术时机,术中良好复位,根据骨折类型选择微创固定方式是治疗Pilon骨折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临床资料 患者 ,女性 ,2 0岁 ,农民 ,2 0 0 1年 2月从 6楼约 8米高处坠落 ,头颈部着地。无昏迷史 ,因头颈部疼痛 ,活动受限来我院。来院时双手托头部 ,可自行行走。查体 :头面部皮肤轻度擦伤 ,头颈后部痛觉过敏 ,吞咽略困难 ,四肢运动、感觉均正常 ,腱反射正常 ,病理反射阴性。 X线片示 C1 后弓骨折 ,C2 棘突骨折。CT示 C1 前后弓骨折 ,C2 棘突骨折。入院后 MRI示 :C2 /3 后纵韧带破裂 ,C1 、C2 椎体轻度向前滑脱 ,脊髓无明显受压。予以颅骨牵引 2周 ,重量 2 kg,床边拍片示位置良好 ,行头 -颈 -胸石膏固定出院。患者在恢复中 ,见图 1…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22岁,学生.左下肢疼痛、不适2个多月,以腰椎间盘突出症入院.查体:腰部生理性前凸变平,L4,5,棘突左侧压痛.双下肢肌力5级,双足(踇)背伸、跖屈肌肌力5级.双下肢感觉正常,双膝腱反射、右跟腱反射正常.左跟腱反射减弱.双Babinski征阴性.左直腿抬高试验30°,加强试验阳性;右直腿抬高试验阴性.会阴区感觉正常.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腰椎MRI显示L4-5椎间盘突出,突出的椎间盘T2加权像呈低信号,T1加权像呈中等信号.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分析采取不同方法处理的90例多发伤患者的治疗结果,探讨早期全面治疗(ETC)与损伤控制治疗(DCS)的合理性.方法 选取2001年6月至2007年6月病情严重程度接近的多发伤患者90例,其中采取DCS方法治疗的患者45例(DCS组),以ETC方法治疗的患者45例作为对照组(ETC组),入选条件为ISS评分25以上、病情严重度评分为创伤极端严重.结果 DCS组的乳酸清除时间、体温恢复时间、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恢复时间较ETC组短,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DCS组比ETC组并发症及病死率低,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在出血量和手术时间方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DCS方法治疗严重多发伤患者,有利于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和病死率,在选择DCS方法时,除根据多发伤患者生理指标外,还要结合创伤机制、创伤复杂性等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6.
外科手术学基础教学中多元化教学法的应用与体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外科手术学基础是以培养临床医学生的无菌技术及外科基本操作技能为主的一门实践课程。采用合作教学法、分站模块式授课、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法和情景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的多元化教学方式,通过教学实践,认为多元化教学法的应用能够突破传统教学的局限性,弥补学生被动接受和被动训练单方授课方式的不足,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有效提高了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椎体间撑开复位辅以短节段固定治疗Ⅱ°峡部型腰椎滑脱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斜向单枚椎间融合器行椎体间撑开复位 ,再附加椎弓根螺钉系统短节段固定治疗 37例Ⅱ°峡部型腰椎滑脱症 ,随访 12~ 6 0个月 ,定期拍摄X线片观察其融合率。结果 所有病例均在术后 12~ 18个月获得骨性融合 ,其中 15例在 1年后即融合。滑移复位情况 :34例术后滑移程度小于 10 % ,3例小于 2 0 %。临床效果评价 :优 2 3例 ,良 14例 ,无改善 0例 ,差 0例。结论 峡部型腰椎滑脱症外科治疗的目的是在彻底的神经根、硬膜囊减压基础上的可靠融合 ,并通过辅以短节段内固定的椎体间撑开 ,恢复腰椎良好力线的前提下行有限复位。  相似文献   
8.
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是一种能够诱导骨形成的活性蛋白质,参与并调控诱导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过程,于2002年被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批准用于单节段腰椎前路椎体融合术。然而在临床使用BMP2过程中,逐渐发现其可导致异位骨化、骨溶解及移植物下沉、骨囊肿形成、炎症反应相关并发症、神经根炎、逆行性射精和肿瘤形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这些不良反应可能与BMP2的超适应证使用、超生理剂量使用存在一定相关性。本文主要对BMP2临床应用的不良反应进行综述,以为临床更加安全、有效地应用BMP2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青少年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及治疗(附4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青少年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原因、临床特点和治疗方式的选择.方法:总结我院1993~2001年间40例21岁以下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保守治疗7例,单侧椎板开窗术治疗16例,半椎板切除术治疗14例,双侧椎板开窗术治疗3例.随访时间3~10年,平均(4.2±0.6)年,并采用JOA评分对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进行评估.结果:40例患者治疗后腰痛及腿痛症状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缓解,手术组治疗后无患者出现原有症状加重情况.随访时发现8例手术治疗患者偶尔有轻度腰痛,但不影响生活;2例非手术治疗患者仍存在感觉麻木;手术组患者未发现明显腰椎退变情况.手术组JOA评分改善优于非手术组,各组治疗前后JOA评分差值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手术方式之间则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青少年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表现与成年人有很大差异,表现为症状较轻但体征较重;在诊断上,体征、影像学改变比症状可靠;治疗上宜采取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0.
人体脊柱解剖结构复杂,对手术操作技术要求高,年轻医师熟练掌握手术技巧需要长期反复的训练。传统的“见一、做一、教一”的师徒带教模式虽然仍是主流,但已无法适应医学的快速发展,术者在手术操作过程中兼顾帮带,无形中亦增加了手术风险[1-2]。尸体训练是过去几十年来实际手术的最佳替代[3],其触觉反馈真实,保真度高,对解剖结构、位置认识直观,但尸体资源紧缺,且容易传播疾病;此外,新鲜尸体的使用时间有限,无法反复练习[4-5],甚至在--些国家还存在伦理等问题[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