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目的 检测PI3K和Akt蛋白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组织中的表达,观察两者的相关性并探讨其在食管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40例食管鳞癌组织、20 例癌旁组织中PI3K(SP法)和Akt(PV法)的表达情况,并分析蛋白表达与性别、年龄、分化、转移的关系和两蛋白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ESCC中PI3K和Akt蛋白的阳性表达水平分别为77.5%(31/40)和65.0%(26/40),与对照组(食管癌旁组织和正常组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者间表达呈正相关(r=0.358,P<0.05). 结论 PI3K和Akt蛋白在食管鳞癌组织中高表达,且与分化程度、转移情况相关,提示PI3K和Akt基因在食管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肝癌组织中p70S6K和eIF4E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5例肝细胞肝癌及癌旁硬化肝组织中p70S6K和eIF4E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两者的相关性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p70S6K和eIF4E在肝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5.5%和90.9%,高于癌旁硬化肝组织(P<0.05),其表达与肝癌的分化程度、临床分期以及有无门静脉癌栓有关,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大小以及有无包膜无关,并且在肝癌组织中p70S6K和eIF4E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s=0.375,P=0.005).结论 p70S6K和eIF4E蛋白的异常表达与肝癌的发生发展及浸润转移有关,并且两者之间可能存在某种协同关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癌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8(IL-18)、促肝再生磷酸酶蛋白3(PRL-3)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丝苏氨酸蛋白激酶B(AKT)蛋白水平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行同期切除术的85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肝转移组)的癌组织样本及癌旁正常组织(距肿瘤切缘4 cm),以及同期65例未发生肝转移结直肠癌患者(未肝转移组)的癌组织为研究对象。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不同组织中IL-18、PRL-3阳性表达率,Western blot检测癌组织中PI3K、p-AKT相对表达水平,分析IL-18、PRL-3与患者临床病理的关系及其与PI3K、p-AKT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与未肝转移组比较,肝转移组TNM分期IV期、低分化程度比例较高(P<0.05)。肝转移患者癌组织中IL-18、PRL-3、PI3K、p-AKT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其癌旁正常组织和未肝转移患者癌组织,且未肝转移患者癌组织中IL-18、PRL-3、PI3K、p-AKT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肝转移患者癌旁正常组织(P<...  相似文献   

4.
RUNX3蛋白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RUNX3蛋白在肝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RUNX3蛋白在肝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结果 RUNX3蛋白在肝癌组织、癌旁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49.02%(25/51)、82.35%(42/51),两者间有显著差异(χ2=12.5706,P<0.01)。RUNX3蛋白在分化程度、门静脉癌栓、肝内转移等病理因素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性别、肿瘤直径、肿瘤部位、癌肿出血坏死、组织分型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UNX3蛋白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癌旁组织。RUNX3蛋白表达下调可能对肝癌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作用,RUNX3基因可能是肝癌的抑癌基因。  相似文献   

5.
VR1受体在原发性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辣椒素受体-1(VR1)主要表达在神经元细胞上,但也参与肿瘤形成过程.为了阐明其在人类原发性肝细胞癌形成过程中的作用,该实验检测VR1在原发性肝细胞癌样本中癌组织和非癌组织中的表达.方法 收集62例原发性肝细胞癌病例的病理标本和临床资料.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实验来检验VR1受体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 (1)原位杂交实验结果:VR1 mRNA在肝癌的癌组织和非癌组织中高表达的百分率为40.0%(6/15)、60.0%(9/15).(2)免疫组织化学实验结果:62例肝癌的非癌组织中,VR1表达显著多在肝硬化组织中[31/38(81.6%)];在肝癌组织中VR1受体的高表达30例30/62(48.4%).(3)临床病理评估结果:VR1受体的高表达与肿瘤细胞分化程度(P=0.001)二者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结论 辣椒素受体-1在原发性肝细胞癌的非癌组织和癌组织中均有高表达,VR1受体的高表达与肝癌临床病理特征的肿瘤细胞分化程度二者之间存在显著性的相关.本组结果表明:VR1可能在原发性肝细胞癌的发生过程中起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2(ERK2)和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在人脑神经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42例人脑神经胶质瘤组织标本和6例正常脑组织标本,采用免疫蛋白印迹技术(Western 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联合检测ERK2和PI3K蛋白在神经胶质瘤组织及正常脑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二者的相关性。结果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ERK2和PI3K蛋白主要分布于细胞质。ERK2和PI3K在正常脑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低于神经胶质瘤组织(χ2=32.576,P<0.05;χ2=43.688,P<0.05)。ERK2和PI3K在Ⅰ级神经胶质瘤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均高于正常脑组织(P<0.05)。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ERK2和PI3K的表达与神经胶质瘤的恶性程度呈正相关(r=0.711,P<0.05;r=0.825,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ERK2和PI3K在神经胶质瘤组织中均有过度表达,与正常脑组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I3K与ERK2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r=0.867,P<0.01)。结论 ERK2、PI3K蛋白在人脑神经胶质瘤组织中的过表达可能与神经胶质瘤细胞的恶性增殖及发生、发展关系密切。联合检测ERK2和PI3K可较准确地评价人脑神经胶质瘤的病理特征,对判断人脑神经胶质瘤的恶性程度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PI3K、Akt、PTEN信号转导途径与肾细胞癌之间的关系,为临床寻找新的治疗肾细胞癌的靶点提供一定的方向和理论依据。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0例肾透明细胞癌及癌旁组织标本中PI3K和Akt蛋白表达;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40例肾透明细胞及癌旁组织中PI3K、AKT、PTEN mR-NA。结果 PI3K和Akt蛋白在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呈高表达,在癌旁正常组织中均低表达;PI3K和AKT蛋白在肾细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呈正相关;PTEN蛋白在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均呈低表达,在癌旁正常组织中均呈高表达。结论 PI3K、Akt蛋白在肾细胞癌中的异常表达,说明两者可能与肾细胞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内在的联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胆管癌、肝硬化和正常肝组织中的PI3K/AKT转导通路与肝细胞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经10%中性甲醛固定后石蜡包埋的70例符合要求的肝癌手术切除标本﹑10例肝硬化标本﹑10例胆管癌标本以及10例正常肝标本的PI3K、AKT蛋白的表达情况,探讨两蛋白间的相互关系及其与肝细胞癌患者临床表现间的关系。结果在70例肝细胞癌中PI3K、AKT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7.1%、75.7%。PI3K、AKT显著高于正常肝组织、肝硬化和胆管癌(Fishers Exact TEs T Value=27.653、23.336,P0.01)。(1)PI3K与肿瘤包膜的完整性和血管侵犯有关。(2)AKT肿瘤包膜的完整性和血管侵犯有关。(3)PI3K与AKT呈正相关(R=0.270,P0.05)。结论 PI3K、AKT、蛋白的表达与肝细胞癌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与肝细胞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研究表明:PI3K、AKT、在肝细胞癌组织中呈高表达,在判断肝癌的预后和临床治疗中有重要价值,提示我们,它们在肝癌的发生发展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ERK2蛋白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探讨肝癌组织中ERK2的表达。方法:用免疫组化快捷法检测50例肝癌组织和15例正常肝组织中ERK2蛋白的表达,并分析与肝癌临床病理特征,侵袭性的关系。结果:HCC中ERK2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肝组织,其与HCC组织侵袭性有关(p〈0.05),而与HCC组织分化程度、性别、术前AFP水平无关(P〉0.05)。结论:ERK2的表达一定程度上反映HCC侵袭性强弱。  相似文献   

10.
王彬  庞志刚  刘超  尚闯 《中原医刊》2011,(10):46-48
目的探讨Kail、E—cadherin蛋白表达与肝细胞性肝癌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5例肝细胞性肝癌,伴有癌旁组织12例,7例正常肝组织中的Kail、E—cadherin蛋白表达,结合临床病理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肝癌组织中Kail、E—cadherin蛋白表达较癌旁、正常肝组织明显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Kail、E—cadherin蛋白低表达或缺失在高侵袭组较低侵袭组阳性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两者间存在正相关性。结论Kail、E—cadherin蛋白低表达或缺失表达与肝癌的分化程度、侵袭转移能力相关,通过检测两者表达将对肝细胞性肝癌临床转归的评估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乳腺癌及其不同亚型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oinositide 3 kinase,PI3K)及其磷酸化蛋白p-H3K的表达特点,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相关性,探讨PI3K信号通路中PI3K及其磷酸化在乳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05年1月至2010年6月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初诊的女性浸润性乳腺癌117例,按照免疫组化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human epidermalgrowth factor receptor-2,HER2)结果分子分型(HER2++者进一步行FISH检测明确状态),其中三阴型乳腺癌组(TN组)28例,HER2过表达型乳腺癌组(HER2+组)12例和管腔上皮型乳腺癌组(Luminal组)77例.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乳腺癌及其癌旁组织中EGFR、PI3K和p-PI3K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在乳腺癌及其不同亚型中的表达特点,以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 ①PI3K和p-PI3K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及程度均高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Х^2=27.589,P <0.001;Х^2=49.327,P<0.001).同样,EGFR在乳腺癌与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Х^2=10.920,P=0.004).②TN组和HER2+组中PI3K和p-PI3K的阳性表达率相似,但显著低于Lumin-al,而EGFR在TN组中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其他2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Х^2=9.842,P=0.037;Х^2=13.423,P=0.006;Х^2=12.410,P=0.012).PI3K、EGFR仅在TN组与Luminal组间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Х^2 =7.835,P=0.020;Х^2=11.791,P=0.003),p-PI3K在TN组与Luminal组间及HER2+组与Lu-minal组间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Х^2=9.336,P =0.009;Х^2 =7.361,P=0.025),其余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③与PI3K相比,乳腺癌中p-PI3K的阳性表达率显著升高,2者呈显著正相关(r=0.324,P<0.001).但不同亚型中PI3K和p-PI3K表达的相关性却存在不同,?  相似文献   

12.
薛晓馥  邰贺  王宏宾  杨清 《武警医学院学报》2012,21(8):620-622,F0004
[目的]测定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2(extracellular singnal-regulated kinase,ERK2)和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I3K)在正常子宫内膜组织、子宫内膜癌及癌前病变中的表达,探讨其在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和相互关系.[方法]良恶性子宫内膜石蜡标本共66例,其中子宫内膜腺癌43例,非典型增生子宫内膜12例,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11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检测ERK2和PI3K蛋白的表达,采用SPSS11.5软件系统进行数据分析.[结果]PI3K与ERK2蛋白在增生期子宫内膜细胞中均以阴性表达为主,PI3K蛋白在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子宫内膜癌的阳性率分别为33.3%、81.4%,其中Ⅰ+Ⅱ期、Ⅲ+Ⅳ期子宫内膜癌阳性率分别为78.9%、90%;ERK2蛋白在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子宫内膜癌的阳性率分别为33.3%、65.1%,其中Ⅰ+Ⅱ期、Ⅲ+Ⅳ期子宫内膜癌阳性率分别为60.6%、80%,两者在增生期子官内膜、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差异显著(P<0.05),而在子宫内膜癌不同手术病理分期间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ERK2和PI3K的表达与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关系密切,且两者表达呈正相关(γ=0.3651).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PI3K/AKT和MAPK/ERK1/2信号通路对人胰腺癌PANC-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抑制剂LY294002和PD98095分别处理人胰腺癌PANC-1细胞,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VEGF蛋白表达。结果:分析表明LY294002和PD98095处理后的PANC-1细胞的磷酸化AKT、磷酸化ERK1/2及VEGF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VEGF(P<0.05)。结论:抑制PI3K/AKT和MAPK/ERK1/2细胞信号通路能够下调VEGF蛋白表达,进而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的生成及浸润转移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 mRNA结合蛋白3(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II mRNA-binding protein 3,IMP3)、磷酸肌醇三磷酸激酶-丝氨酸(phosphatidylinsitol 3-OH kinase-RAC-alpha serine,PI3K)、苏氨酸蛋白激酶(threonine-protein kinase,AKT)蛋白在人脑胶质瘤组织及细胞中的表达及相关性。 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3例人脑胶质瘤组织及20例非瘤脑组织中IMP3,PI3K及AKT蛋白的表达情况;采用Westen-Blot及RT-PCR方法检测瞬时干扰IMP3基因后的胶质瘤U138细胞株IMP3、PI3K的蛋白及基因表达情况;检测抑制剂LY294002抑制U138细胞株的PI3K/AKT信号通路后相关蛋白IMP3、PI3K的表达情况。 结果 人脑胶质瘤组织中IMP3(P均=0.000), PI3K(P均=0.000)和AKT(P均=0.000)蛋白的表达均高于非瘤脑组织中的表达,且表达程度(中重度阳性表达率,P均=0.000)随肿瘤病理级别升高而增高。胶质瘤U138细胞株干扰IMP3基因后,IMP3蛋白(P=0.038)及基因(P=0.031)的表达均降低,PIK3蛋白(P=0.019)及基因(P=0.023)的表达均降低,LY294002抑制U138细胞株的PI3K/AKT信号通路后,PI3K蛋白(P=0.039)及基因(P=0.035)的表达均降低,而IMP3的蛋白(P=0.907)及基因(P=0.102)表达没有明显变化。 结论 IMP3、PI3K、AKT蛋白的表达与胶质瘤的组织病理分级、肿瘤细胞增殖密切相关,IMP3与PI3K/AKT具有相关性,且有望成为治疗胶质瘤的一个新靶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p57kip2基因在人体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不同阶段的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以探讨HCC发生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运用原位分子杂交和免疫组化技术分别检测30例正常肝组织、30例癌周肝硬化和30例肝癌组织中p57kip2mRNA及P57kip2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p57kip2mRNA表达:正常肝组织组未见表达,癌周肝硬化组与肝癌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3.33%和16.67%。肝癌组分化好和分化差阳性表达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相关分析呈正相关。P57kip2蛋白表达:正常肝组织组未见表达;癌周肝硬化组与肝癌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6.67%和63.33%。肝癌组分化好者与分化差者阳性表达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相关分析呈正相关。【结论】p57kip2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缺失或下降与HCC分化程度低呈正相关,提示p57kip2基因的失活可能是进展期HCC的晚期分子事件,并可能是一个新的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在人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和癌旁正常黏膜组织中检测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5(ERK5)蛋白和mRNA表达情况,对照临床病理参数,探讨ERIC5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食管鳞癌组织(食管鳞癌组)和癌旁正常组织(正常组)各115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两组ERK5蛋白表达,RT—PCR法检测ERK5mRNA相对表达量,并分析ERK5蛋白、mRNA表达与食管鳞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食管鳞癌组及正常组ERK5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90.4%和68.6%,两组ERK5蛋白表达有显著差异(P〈0.05);食管鳞癌组及正常组ERK5m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O.82±0.07、0.61±0.02,两组ERK5mRNA表达有显著差异(P〈0.05)。不同的病理分级分期的食管鳞癌ERK5蛋白、mRNA表达有显著差异(P〈0.05)。而不同的性别、年龄的食管鳞癌ERK5蛋白、mRNA表达无显著差异(P〉0.05)。ERK5蛋白和mRNA表达呈正相关。结论ERK5蛋白和mRNA表达在癌组织中较癌旁正常组织高;分期越高分化程度越低及发生淋巴结转移的食管鳞癌组织中ERK5蛋白和mRNA的表达水平越高。提示高表达的ERK5和食管癌的恶性程度和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检测肿瘤干细胞标志物CD133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组织中表达及其与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ERK1)的关系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TMplus法检测68例PTC组织和4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组织中CD133和ERK1的表达情况。结果:在结节性甲状腺肿组织和PTC组织中,CD133和ERK1的阳性率分别为10.0%与50.0%和12.5%与63.2%,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CD133的表达水平在PTC组织的不同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PTC组织的分化越差,淋巴结发生转移及临床分期越高,ERK1的阳性率亦越高(P〈0.01)。CD133与ERK1的表达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CD133和ERK1的异常表达参与了PTC的发生、发展、浸润及转移;早期联合检查CD133和ERK1对PTC的进展及预后判断均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 inositol 3-kinase,PI3K),磷酸化蛋白激酶B(phosphorylated Akt B,p-AKT)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rcinoma,NSCL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87例晚期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鳞癌组37例,腺癌组50例,并收集16例肺癌癌旁正常肺组织标本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PI3K和p-AKT蛋白在癌组织和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与患者临床资料变量的关系及其对预后的影响。结果:PI3K和p-AKT在晚期NSCLC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肺组织(P=0.001,0.005)。p-AKT表达与肿瘤的TNM分期呈正相关(P=0.016),而与肿瘤的性别、年龄、病理类型、分化程度、体力状态(PS)评分无关。PI3K表达与上述临床特征无关。PI3K阴性表达组的中位数生存时间明显优于阳性表达组[17.699月(95%CI 15.114-20.283)/13.426月(95%CI 11.832-15.021),P=0.004],p-AKT阴性表达组的中位数生存时间明显亦优于阳性表达组[17.134月(95%CI 14.927-19.341)/13.067月(95%CI 11.316-14.817),P=0.007]。多变量Cox回归分析显示PI3K (HR=2.128,P=0.009),p-AKT (HR=0.501,P=0.045),TNM分期(HR=4.808,P〈0.001),PS评分(HR=3.277,P〈0.001)是晚期NSCLC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PI3K、p-AKT与晚期NSCLC不良预后因素密切相关,PI3K、p-AKT是晚期NSCLC预后的独立不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