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实施临床循证医学教育和实施临床传统教学的学生的比较对实施临床循证医学教育进行评价,以明确临床循证医学教育是否能够使研究生的临床能力和科研能力在临床教学中得到提高。方法:本研究选择2008年9月—2009年6月,在广西中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临床实践的广西中医学院2007级内科学临床硕士研究生95名,随机分入循证组和对照组。主要观察指标为自制的专科循证病历评分表和临床研究生临床实践后问卷调查表。结果:在专科循证病历评分表项目中,临床循证医学教育组和临床传统医学教学组在病案书写(P〉0.05)和提出问题方面(P〉0.05)差异无意义,而在查询证据(P〈0.01)、评价证据(P〈0.01)、应用证据(P〈0.01)、后效评价(P〈0.01)等方面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在临床研究生临床实践后问卷调查表项目上,临床循证医学教育组和临床传统医学教学组在语言表达能力评价方面(P〉0.05)差异无意义,在对疾病诊疗原则的掌握(P〈0.05)方面差异有意义,在对临床教学方式的评价(P〈0.01)、对临床实践内容的评价(P〈0.01)、自学能力的评价(P〈0.01)、查阅文献能力评价(P〈0.01)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评价(P〈0.01)方面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对医学研究生实施临床循证教学有利于提高医学生的循证医学临床实践水平;有利于丰富临床教学内容,培养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有利于提高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临床教学医院开展神经病学循证医学教学模式必要性。方法:选取2007-2010年进入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实习本科生120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60名,通过调查问卷和临床技能考核方法进行研究,采用SPSS 12.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在对神经病学课程兴趣和重要性认识等调查问卷方面明显提高(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在病史采集、体格检查、病历书写、基本操作和病例分析等临床技能考核方面,均明显提高(P〈0.05)。结论:在临床教学医院开展神经病学循证医学教学模式具有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循证医学模式在内分泌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将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115名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循证医学模式和传统模式教学。结果两组理论考试成绩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临床技能考试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循证医学模式应用于临床实习教学中,能显著提高学生的临床技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循证医学对心内科临床教学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泰山医学院2007级六年制临床医学与英语双专业90名实习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地分为实验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实验组采用循证医学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实习结束后,调查实验组学生满意度、比较理论实践考试成绩的差异.结果:实验组满意度调查显示,96%以上的学生认为循证医学教学模式在课程安排与设计、教学内容与模式、文献检索能力培养,临床思维能力培养,医患沟通能力培养、外文文献使用及英语交流与沟通等方面满意.两组学生在基本理论知识、临床实践技能、心电图诊断、病历书写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医学应用于心内科临床教学具有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基于临床路径的教学方法在泌尿外科研究生临床带教中的实施效果。方法将我科实习的36名泌尿外科研究生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18名学生采用临床路径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对照组18名学生采用传统教学方法。6个月临床实习后进行考试。考试内容包括:病史采集、查体和病历书写;临床病例分析;临床操作技能考试;理论考试。结果实验组临床病例分析和临床操作技能考试成绩较对照组高,有统计学意义;病史采集、查体和病历书写、理论考试成绩两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基于临床路径的教学方法可以提高泌尿外科研究生临床病例分析和临床操作技能考试成绩,有利于增强临床思维和工作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在教学医院采用循证医学教学模式对手外科进行教学的效果。方法选取2009至2011年进入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手外科临床实习的40名研究生,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循证医学教学模式,对照组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通过理论考试、病例分析和临床技能考核成绩等指标来比较两组的教学效果。结果理论考试成绩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病例分析和临床技能考核成绩,实验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循证医学教学模式可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增强学生临床实践能力,教学效果优于传统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在临床教学中培养实习医师临床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的效果。方法编写PBL教学案例,以2010年度临床医学专业72名实习医师为实验组,开展PBL教学。以传统临床教学方式带教的2009年度临床医学专业55名实习医师作为对照组。对2组问临床思维型客观题理论考试成绩和病历书写质量评比成绩行t检验。同时,通过专家组对实验组点评与考核、对教师和学生行问卷调查,评价PBL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理论考试成绩和病历书写成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问卷调查显示,师生均认为PBL在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效果优于传统教学方式。结论临床实习阶段实施PBL的效果较好,PBL对提高临床实践教学质量和推动临床实践教学改革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在儿科实习中应用基于PBL教学法的循证医学教育效果。方法将进入儿科实习的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119人,分为对照组(59人)和实验组(60人),分别按LBL和基于PBL的循证医学教育法进行实习带教,通过出科考试、解决临床实际问题、自学以及问卷调查评价带教效果。结果学生出科考试成绩两组无差异;学生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自学能力实验组优于对照组;通过问卷调查,所有实验组学生均赞成其教学方法,认为对临床实践能力和自学能力的提高有帮助,与对照组差异显著。结论在儿科实习中应用基于PBL教学法的循证医学教育,对学生解决临床实际问题能力和自学能力的提高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得到学生的肯定。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循证医学(Evidence Based Medicin,EBM)对口腔临床教学的影响及如何在口腔临床教学中建立EBM的教学模式。方法:通过对两组学生分别进行EBM教学模式(实验组)和传统医学教学模式(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学生在自我评价,评教及理论实践考试成绩等方面的差异。结果:实验组自我评价问卷调查显示87%以上的学生认为循证医学教学模式在文献检索能力,资料阅读能力,知识更新能力,临床思维能力,医患沟通能力等方面对自己有帮助。两组学生对口腔科教师教学效果测评结果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学生口腔科实习出科理论及临床实践技能考试成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BM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对口腔医学知识的兴趣和对网络信息技术广泛运用;有利于医患沟通,改善医患关系;且对临床实践行为的规范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临床路径式教学在胃肠外科研究生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2年7月~2013年7月于解放军总医院普通外科实习的42名研究生随机分为临床路径组和常规教学组,每组各21名.临床路径组采用临床路径式教学法进行胃肠外科培训,常规教学组中采用常规方法进行培训,6个月临床实习后进行考试,考试内容包括病历书写、病例分析、临床操作、理论知识,比较两组的培训效果.结果 病例分析考试,临床路径组分数[(89.95±4.25)分]高于常规教学组[(83.86±5.07)分],两组相比,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病历书写、临床操作及理论知识考试,临床路径组分数分别为(90.43±4.25)、(87.23±5.13)、(85.52±5.84)分,常规教学组分别为(89.62±4.26)、(84.38±4.73)、(83.33±4.75)分,两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临床路径式教学能提高胃肠外科研究生病例分析考试成绩,有利于增强临床思维和工作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不同的临床护理培养方式对护理学硕士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培养效果。方法 随机把护理硕士按临床培养方式的不同分为4组,A组护理硕士单独培养、B组护理硕士带教高职生、C组护理硕士带教本科生、D组护理硕士带教本科生和高职生;分别予以标准化病人行护理实践,最后用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对护理临床实践效果进行考核并比较。结果 D组在病史采集、护理体检、急救技能操作、书写护理病历和综合能力等考核明显优于A组、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硕士对不同培养方式在促进教学内容的掌握、提高交际合作能力、增强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的反馈D组优于A组、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硕士带教本科兼高职生的培养方式优于护理硕士单独培养,护理硕士带教本科以及护理硕士带教高职,护理硕士带教本科兼高职生的培养方式在护理硕士培养中值得提倡。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对临床医学本科实习生进行微创外科理念培养的必要性,并以腹腔镜外科技术为微创外科代表,辅以临床思维能力培养,探讨其在教学应用中的可行性。方法抽取2011年01月-2013年12月南通大学临床医学本科实习生60名,随机分为试验组(n=30)和对照组(n=30),试验组进行临床思维能力培养、微创外科基础知识学习、腹腔镜技能训练、动物实验、手术演示及现场观摩等培训,对照组未进行相关培训。比较培训后两组临床思维能力及腹腔镜操作能力以评估培训效果。结果试验组临床思维能力考核成绩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腹腔镜导航能力、有效动作能力、器械操作能力、感知能力及电刀使用能力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剪切能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医学本科生教育中,微创外科理念培养、腹腔镜基本技能培训并辅以临床思维能力培养的微创外科教学体系不仅有助于提高他们在该领域的认识水平及临床基本技能,同时也可启发科研思维并有利于其今后的研究生教育。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双中心”教学模式在神经病学见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临床专业见习生随机分为实验组(采用“双中心”教学模式)和对照组(沿用传统教学模式),采用问卷调查、理论考核和三站式临床实践考核评估2组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学生的课前预习时间长,翻阅书籍多,辛苦程度也较高,但实验组在课堂气氛、师生互动、调动学习兴趣、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自学能力、培养临床思维、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巩固理论知识及增强个人成就感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而且实验组的案例分析题得分、采集病史及临床思维考核成绩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2组在体格检查方面的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神经病学临床见习教学中,“双中心”教学模式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模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双导师"在内科实习教学中对医学生学习的影响。方法:选取2007年及2008年在我院临床实习的昆明医学院临床医学本科生120人,进行"双导师"教学法实习,与2005年和2006年入我院临床实习的昆明医学院临床医学本科生的成绩进行比较。结果:与前两级医学生相比,研究组医学生的出科考试、内科理论、生产实习考试平均成绩显著提高(P〈0.05)。结论:"双导师"教学法能显著提高实习生的学习成绩。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社会互动教学在医学生临床内科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探索可提高医学生临床内科实习质量的教学方法.方法 选择2012年7月至2013年6月在内科各临床科室实习的临床医学专业学生261人为研究对象,入科后随机分至2个不同的教学小组,传统教学组130人,社会互动教学组131人.实习结束后比较两组学生理论考试、技能考核、病历书写及医学人文知识考核成绩;并通过问卷调查了解社会互动教学组学生对社会互动教学效果的评价.数据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互±s)表示,两个样本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传统教学组与社会互动教学组学生的理论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8);社会互动教学组的病历书写成绩、医学人文成绩明显高于传统教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13和0.009).与传统教学组比较,社会互动教学组书写甲级病历人数明显增多,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并且在临床技能考核中其体格检查、心肺复苏、常用穿刺操作合格人数明显多于传统教学组(P<0.05).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社会互动教学组学生对社会互动教学持肯定态度.结论 社会互动教学有助于提高临床内科实习质量,尤其能提高医学生的临床实践技能,培养其医学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临床路径在老年骨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0年3月至2011年12月进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骨科实习的80名临床医学本科生随机平均分为2组,分别采用传统教学和临床路径教学进行以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经皮穿刺微创强化治疗为代表的老年骨科临床教学。运用标准化试题库在教学前后对2组学生实施理论考试和操作考试。数据使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前后测与组间考试成绩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2组学生在教学前测试成绩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理论成绩:P=0.81,操作成绩:P=0.65)。教学实施后,2组学生理论及操作测试成绩均提高(P<0.05),其中临床路径教学组成绩优于传统教学组(理论考试:P=0.02,操作考试:P=0.01)。结论在老年骨科临床教学中应用临床路径取得良好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理论与实习一体化教学法在外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100名医学生随机分理论与实习一体化教学法组和传统教学法组各50人,对两组考试成绩进行综合比较。结果:两组外科理论考试成绩无显著差异(P〉0.05),而理论与实习一体化教学法组临床技能考试成绩显著高于传统教学法组(P〈0.001)。结论:理论与实习一体化教学法能显著提高医学生的临床综合技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研究心肺和腹部模拟人在诊断学教学中的教学效果,评价模拟教学在实践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科生随机分为试点班(模拟教学)和非试点班(传统方式教学),以理论和操作测试及调查问卷的方式比较教学效果。结果理论测试:试点班成绩(92±20.6)分,与非试点班成绩(93±15.2)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操作测试:试点班成绩(94±14.3)分,优于非试点班成绩(68±21.2)分(P<0.05)。调查问卷显示:对实践教学整体、基本操作训练的满意度,试点班明显高于非试点班( P<0.05)。结论模拟教学提高了教学效果,得到大部分学生的认可,从心肺腹部模拟教学开始全面推进模拟化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