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不寐(失眠)是指入睡困难,睡眠障碍(易醒、早醒、再入睡困难),导致睡眠时间减少或质量下降,不能满足个体生理需要,明显影响日间工作或生活质量。在竞争剧烈、社会节奏加快的今天,失眠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国内研究资料显示,成年人失眠发病率5%~45%,老年人失眠率更高,50岁以上失眠者占总失眠数的40%,60~90岁的境遇性失眠或慢性失眠高达90%[1]。目前对失眠的西药治疗主  相似文献   

2.
<正>失眠是指由于入睡困难或早醒、易醒和醒后再入睡困难等睡眠维持障碍,导致睡眠质量差或睡眠时间严重不足,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的一种常见疾病~([1])。据统计全球有睡眠问题的人群已超过27%,而我国约占30%以上,预计到2020年全球失眠患者将超过7亿~([2])。心血管疾病患者失眠的比例较普通人高~([3]),失眠对心血管患者的影响受到心内科医护人员的高度重视。目前西医主要以抗焦虑及镇静、催眠等药物治疗为主,虽然其近期疗效明显,但长期使用易出现诸多不良  相似文献   

3.
正失眠又称入睡和维持睡眠障碍,系指无法入睡或无法保持睡眠状态,进而导致睡眠不足。有研究报告,15%~30%的成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入睡、再入睡困难及早醒等睡眠质量问题[1]。失眠常导致疲倦无力,活动能力下降以致生活质量下降[2]。国内有调查表明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的70.8%患者存在失眠[3],明显高于国  相似文献   

4.
<正>失眠通常是指患者的睡眠时间和(或)质量不能满足并影响日间正常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主要以入睡困难、睡眠时间短、睡眠质量差、早醒且不能再入睡以及日间功能受损等临床表现为主[1]。据统计,全球有15%~30%的人群患有不同程度的失眠,长期失眠会对患者神经、内分泌等多个生理系统功能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5.
失眠的中医辨证应注意什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沛田 《中医杂志》2007,48(9):855-855
答:失眠指入睡困难或持续睡眠障碍(易醒、早醒和再入睡困难),导致睡眠时间的减少或质量下降.中医学称"不寐"、"不得眠"等.[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针灸结合睡眠卫生教育治疗失眠症6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会玲  刘佳林 《河北中医》2006,28(6):457-457
失眠是指入睡困难或维持睡眠障碍,导致睡眠时间减少或质量下降不能满足个体生理需要,明显影响日间社会功能或生活质量.2002~2005年,我们采用针灸结合睡眠卫生教育治疗失眠症68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钱虹 《江苏中医药》2022,54(3):60-62
失眠是指在有良好环境及充足时间的情况下,患者仍然有入睡困难、睡眠持续时间短或睡眠质量差等问题,从而导致日间功能受损的一种主观体验[1].由于生活节奏加快,受失眠困扰的人越来越多,2003年在北京城乡地区开展的一项抽样调查显示:15岁以上人群失眠症的患病率为9.2%[2].有研究发现,成年人的睡眠质量逐年下降,20~39...  相似文献   

8.
正失眠是由各种原因引起入睡困难、睡眠深度或频度过短、早醒及睡眠时间不足或质量差等,是一种常见病。中国成年人失眠的诊断标准如下[1]:失眠表现为入睡困难,入睡时间超过30 min; 睡眠质量下降,睡眠维持障碍,整夜觉醒次数≥2次、早醒、睡眠质量下降;总睡眠时间减少,通常少于6 h。临床上失眠患者常见神疲乏力、头晕头痛、心悸健忘、心神不宁、焦虑抑郁等[2]。影响因素复杂,受现代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竞争激烈等影响,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9.
失眠是很多人都会有的生活经历,偶尔的失眠不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太大影响,但经常性失眠无疑会对生活质量造成严重伤害。现代医学认为,失眠是指无法入睡或无法保持睡眠状态,导致睡眠不足。又称入睡和维持睡眠障碍(DIMS),为各种原因引起入睡困难、睡眠深度过浅或频度过短、早醒及睡眠时间不足或质量差等,是一种常见病。导致失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总结起来主要有环境因素、个体因素、躯体因素、精神因素、情绪因素等等。  相似文献   

10.
正失眠[1]是临床最为常见的睡眠障碍类型,长期失眠对于正常生活和工作会产生严重负面影响,甚至会导致恶性意外事故的发生。2002年全球10个国家失眠流行病学研究(问卷调查)结果显示45.4%的中国人在过去1个月中曾经历过不同程度失眠。失眠属于现代医学中的"神经衰弱"范畴,表现为入睡困难(入睡时间超过30min)、睡眠维持障碍(整夜觉醒次数2次)、早醒、睡眠质量下降和总睡眠时  相似文献   

11.
单味中药治疗失眠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失眠一症,或称“不寐”、“不得眠”,指入睡困难、睡眠维持困难、早醒而造成睡眠时间减少或睡眠质量降低,从而导致头痛、头晕、胸闷乏力、焦虑抑郁等临床症状,使社会功能受损和生活质量的下降。目前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都有过失眠的问题。据统计,大约30%的人都遭受一过性失眠的困扰。西药治疗失眠存在副作用大、易产生依赖性及广大患者畏惧服用安眠药等缺点,  相似文献   

12.
失眠是指无法入睡或无法保持睡眠状态,导致睡眠不足,又称入睡和维持睡眠障碍(DlMS)。为各种原因引起入睡困难、睡眠深度或频度过短、早醒及睡眠时间不足或质量差等,是一种常见病。失眠在《内经》中称为"目不瞑"、"不得眠"、"不得卧",并认为失眠原因主要有两种,一是病痛影响,使人不得安卧;二是气血阴阳失和,使人不能人睡。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轻者入睡困难,或睡而不畅快,易醒,重者彻夜不眠,影响人们正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严重威胁人  相似文献   

13.
正失眠是指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常见疾病。病情轻者入睡困难,睡后易醒,醒后不能再睡,严重者彻夜不能入睡。因睡眠时间减少和质量下降,不能满足个体生理需要,常导致患者日间工作学习效率下降,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现代医学指出失眠主要是患者对睡眠时间和(或)睡眠质量不能满足并影响日间社会活动的一种主观体验~([1])。失眠表现为入睡困难(入睡时间超过  相似文献   

14.
<正>失眠,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或入睡困难,或睡眠质量不佳,或时睡时醒,或醒后不得入睡等为特征的一类病症,病因复杂,治疗相对棘手。在失眠的临床调查中,患脾胃病者约占13.6%,那么失眠与胃病有什么关联呢?《医宗必读·不得卧不得食》明确指出"胃不和"乃不寐的病因之一,正所谓"胃不和则卧不安",脾胃不和导致的失眠,  相似文献   

15.
失眠是指无法入睡或无法保持睡眠状态,导致睡眠不足,又称入睡和维持睡眠障碍(DIMS),为各种原因引起入睡困难、睡眠深度或频度过短、早醒及睡眠时间不足或质量差等,是一种常见病。近年来,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加大等多种因素使得人们长期处于焦虑状态,久而久之就导致失眠,WHO的一项研究表明,全球约有27%的人存在失眠问题。中药治疗失眠由于副作用较少,疗效确切,越来越为人们所接受,现将近10年来中药治疗失眠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正>由于现代人们生活节奏加快和社会生活压力增加,失眠困扰了越来越多的人,严重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质量。中国睡眠研究会调查表明,我国大城市中成年人失眠的总患病率已高达57%。失眠,中医学上称为"不寐",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症,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短、睡眠浅,入睡困难,或眠而不酣,时睡时醒,或醒后  相似文献   

17.
<正>失眠是以常常不能得到正常睡眠为特点的一类病症,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者彻夜不寐[1]。据统计我国人群失眠率高达10%~20%[2],而全球存在睡眠障碍的人群高达30%~48%,并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失眠对人们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3]。  相似文献   

18.
<正>失眠指尽管有充分的睡眠条件和环境,但患者仍难以入睡、保持连续睡眠、维持足够的睡眠时间或保证良好的睡眠质量,从而导致身体功能下降(难以保持睡眠是指在入睡后于应该醒来之前清醒)。其临床表现为入睡困难,睡眠不深,易醒和早醒,醒后再次入睡困难;部分表现为睡眠感的缺失;有日间残留效应,如次日早晨感到头昏、精神不振、嗜睡、乏力  相似文献   

19.
正失眠是指睡眠时间或质量不足的一种病症,其临床表现以睡眠改变为主,包括入睡困难、睡眠时间短、甚则彻夜不寐,或睡眠不实、醒后难以再睡,或睡眠质量下降、睡时多梦,常伴次日头昏、精神不振、困倦等。一般而言,暂时的失眠不会引起严重后果,但长期失眠可引起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脑血管病等慢性病,或导致精神神经障碍乃至抑郁症的发生;另外,  相似文献   

20.
中药熏蒸疗法治疗失眠症4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失眠症指的是入睡困难,睡眠中易醒及早醒, 或睡眠质量低下,或睡眠时间明显减少。长期失眠会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进而诱发一些心身性疾病。近年来,我科利用中药熏蒸疗法治疗失眠症41 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