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7 毫秒
1.
目的 分析Ⅰ~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切除修复交叉互补组1(ERCC1)表达水平与患者术后生存期的关系,探讨ERCC1表达与患者预后及顺铂耐药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1992年2月~1994年1月及2002~2005年经根治性手术并获长期随访的152例Ⅰ-ⅢA期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Ⅰ期NSCLC患者术后随机分成不化疗组和化疗组;Ⅱ、ⅢA期术后均采用以顺铂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免疫组化法检测所有肿瘤组织标本的ERCC1表达.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Log-rank检验比较差异性,并行Cox模型多囚素分析.结果 Ⅰ期NSCLC患者ERCC1高表达者,不论化疗与否其预后都明显好于ERCC1低表达者.其中ERCC1高表达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00%、91.30%、86.74%,低表达组则为96.43%、60.71%、57.14%(P=0.0058).不同于Ⅰ期NSCLC,Ⅱ~ⅢA期NSCLC术后化疗患者ERCC1低表达则有较好预后.其中Ⅱ期ERCCI低表达者中位生存期(MST)为60.0 月,而高表达者仅为25.5月(P=0.0442);ⅢA期ERCC1低表达组MST为41个月,高表达组仅为24个月(P=0.0203).结论 ERCC1表达对Ⅰ~ⅢA NSCLC术后患者生存的影响存在双相效应.在Ⅰ期NSCLC中,ERCC1高表达是预后良好的独立指标;而对Ⅱ~ⅢA期NSCLC术后化疗患者,ERCC1高表达更多体现的是对铂类耐药;故采用铂类为基础的辅助化疗可能将无助提高术后长期生存.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Ⅰ~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切除修复交叉互补组1(ERCC1)表达水平与患者术后生存期的关系,探讨ERCC1表达与患者预后及顺铂耐药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1992年2月~1994年1月及2002~2005年经根治性手术并获长期随访的152例Ⅰ-ⅢA期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Ⅰ期NSCLC患者术后随机分成不化疗组和化疗组;Ⅱ、ⅢA期术后均采用以顺铂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免疫组化法检测所有肿瘤组织标本的ERCC1表达.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Log-rank检验比较差异性,并行Cox模型多囚素分析.结果 Ⅰ期NSCLC患者ERCC1高表达者,不论化疗与否其预后都明显好于ERCC1低表达者.其中ERCC1高表达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00%、91.30%、86.74%,低表达组则为96.43%、60.71%、57.14%(P=0.0058).不同于Ⅰ期NSCLC,Ⅱ~ⅢA期NSCLC术后化疗患者ERCC1低表达则有较好预后.其中Ⅱ期ERCCI低表达者中位生存期(MST)为60.0+月,而高表达者仅为25.5月(P=0.0442);ⅢA期ERCC1低表达组MST为41个月,高表达组仅为24个月(P=0.0203).结论 ERCC1表达对Ⅰ~ⅢA NSCLC术后患者生存的影响存在双相效应.在Ⅰ期NSCLC中,ERCC1高表达是预后良好的独立指标;而对Ⅱ~ⅢA期NSCLC术后化疗患者,ERCC1高表达更多体现的是对铂类耐药;故采用铂类为基础的辅助化疗可能将无助提高术后长期生存.  相似文献   

3.
ERCC1表达与Ⅰ-ⅢA NSCLC患者术后生存及顺铂耐药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Ⅰ~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切除修复交叉互补组1(ERCC1)表达水平与患者术后生存期的关系,探讨ERCC1表达与患者预后及顺铂耐药的相关性。方法收集1992年2月~1994年1月及2002~2005年经根治性手术并获长期随访的152例Ⅰ-ⅢA期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Ⅰ期NSCLC患者术后随机分成不化疗组和化疗组;Ⅱ、ⅢA期术后均采用以顺铂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免疫组化法检测所有肿瘤组织标本的ERCC1表达。Kaplan-M eier法计算生存率,Log-rank检验比较差异性,并行Cox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Ⅰ期NSCLC患者ERCC1高表达者,不论化疗与否其预后都明显好于ERCC1低表达者。其中ERCC1高表达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00%、91.30%、86.74%,低表达组则为96.43%、60.71%、57.14%(P=0.0058)。不同于Ⅰ期NSCLC,Ⅱ~ⅢA期NSCLC术后化疗患者ERCC1低表达则有较好预后。其中Ⅱ期ERCC1低表达者中位生存期(MST)为60.0 月,而高表达者仅为25.5月(P=0.0442);ⅢA期ERCC1低表达组MST为41个月,高表达组仅为24个月(P=0.0203)。结论ERCC1表达对Ⅰ~ⅢA NSCLC术后患者生存的影响存在双相效应。在Ⅰ期NSCLC中,ERCC1高表达是预后良好的独立指标;而对Ⅱ~ⅢA期NSCLC术后化疗患者,ERCC1高表达更多体现的是对铂类耐药;故采用铂类为基础的辅助化疗可能将无助提高术后长期生存。  相似文献   

4.
目的 肿瘤组织中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组1(ERCC1)的阳性表达与铂类耐药的相关性.本研究探讨ERCC1在NSCLC中的表达及其与新辅助化疗疗效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手术切除的113例NSCLC患者肿瘤组织中ERCC1的表达水平,其中58例接受含铂方案的新辅助化疗.采用x2检验、Logrank分析和COX风险模型等分析ERCC1在NSCLC中的表达及其对新辅助化疗疗效的影响.结果 ERCC1在NSCLC中的阳性表达率为35%.ERCCI的阳性率在新辅助化疔组为46.7%要高于对照组21.05%,(x2=3.770,P=0.048).ERCC1阳性表达患者39例,有效率为53.85%.ERCC1阴性表达患者74例,有效率为51.35%.新辅助化疗后ERCC1(-)患者中位生存期(MST)为53个月,ERCC1(+)患者MST为37个月,ERCC1(-)和ERCC1(+)患者的3年生存率分别为48.3%和44.4%,(x2=0.033,P=0.856);5年生存率分别为为22.5%和18.5%,(x2=.096,P=0.757),它们之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COX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组织中ERCC1表达水平和TNM分期是影响患者的预后因素(P<0.05).结论 新辅助化疗可诱导NSCLC表达ERCC1,ERC1高表达患者新辅助化疗客观缓解率低,ERCC1是影响该组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DNA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的表达与铂类化疗远期疗效之间的关系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对63例NSCLC手术切除石蜡包埋病理标本中ERCC1基因表达进行测定,并将患者的化疗疗效和生存资料与上述指标表达进行比较。结果 NSCLC组织中ERCC1阳性表达率为26.9%;pTNM分期、ERCC1表达为影响术后NSCLC预后的独立因素,ERCC1表达阴性者的术后生存优于表达阳性者;ERCC1表达阴性者术后使用铂类药物辅助化疗有延长生存时间的趋势。结论 ERCC1表达与术后生存呈负相关,可作为术后NSCLC生存预测的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ⅢB~Ⅳ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癌组织内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组1(ERCC1)基因的表达与含铂类的化疗方案敏感性的关系。方法入选病理学证实为ⅢB~Ⅳ期NSCLC患者31例,化疗前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其组织学标本ERCC1mRNA的表达水平。患者均接受至少2个周期的含铂类的化疗方案化疗,对患者化疗后的总生存期、肿瘤进展时间及化疗后反应率进行评价。结果 ERCC1 mRNA高表达者化疗后反应率、总生存期、肿瘤进展时间为41%、8.8个月及5.8个月,ERCC1 mRNA低表达者为86%、13.7个月及8.6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RCC1 mRNA表达水平是评估晚期NSCLC患者应用铂类药物化疗疗效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回顾性的分析ERCC1和P53的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术后铂类药物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免疫组化法检测53例手术切除NSCLC患者石蜡包埋标本中ERCC1和P53蛋白的表达,所有患者接受4~6周期铂类为基础的辅助化疗,分析蛋白表达与患者中位生存时间(MST)和无病生存时间(DFT)的关系。结果①ERCC1和P53的阳性表达率为42.8%和39.6%,与患者的临床特征无关。②单一蛋白阴性组的MST及中位DFT均长于阳性组。③两种蛋白均阴性表达组的MST及中位DFT均长于阳性表达组。结论检测ERCC1和P53蛋白的表达能预测铂类药物化疗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组1(ERCC1)在胃癌中的表达水平及其对于生存的预后意义。方法:对85例完全切除的I~III期胃癌患者进行临床病理回顾性分析和随访,免疫组化分析采用PV-9000二步法。结果:(1)ERCC1蛋白在不同性别(P=0.364)、年龄(P=0.296)、PS评分(P=0.279)、病理组织分化程度(P=0.229)和TNM分期(P=0.154)患者中的表达均无差异。(2)ERCC1蛋白表达阴性组中位生存期(31个月)明显高于阳性组(23个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8)。(3)ERCC1蛋白表达阴性患者中化疗组中位生存期(35个月)高于未化疗组(25个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4)。(4)COX多因素分析显示ERCC1蛋白表达水平(P=0.041)、TNM分期(P=0.000)为胃癌术后患者生存期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ERCC1蛋白可预测胃癌术后患者对铂类为主辅助化疗的敏感性;ERCC1蛋白表达水平是胃癌术后患者独立的生存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表达与基于顺铂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入组的81例Ⅲ B期及Ⅳ期NSCLC患者按1:2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基因组,基因组按肿瘤组织中ERCCI蛋白表达分成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对照组和低表达组接受紫杉醇+顺铂化疗,高表达组接受紫杉醇+吉西他滨化疗,并对化疗疗效及生存时间进行分析。结果:完成试验的79例患者中,对照组化疗有效率(CR+PR)为30.8%(8/26),低于基因组54.7%(29/53)和ERCC1阴性组60.7%(17/28),P值分别为0.045和0.027,各组中位生存期(OS)和无进展生存期(PFS)差别无显著性,P均〉0.05。结论:NSCLC患者肿瘤组织中ERCC1表达水平可作为顺铂化疗疗效的标记物,根据ERCC1表达水平选择个体化化疗方案可提高NSCLC患者化疗有效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组(ERCC1)基因蛋白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顺铂辅助化疗之间的关系及铂类药物在NSCLC辅助化疗中发生耐药的机制。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对112例NSCLC患者手术切除标本石蜡包埋组织切片ERCC1基因蛋白表达进行了测定,并结合患者年龄、组织病理学类型、TNM分期、化疗及生存情况尤其是ERCC1基因蛋白表达与NSCLC患者铂类药物辅助化疗之间的生存情况进行分析。结果ERCC1基因蛋白表达阳性NSCLC患者,应用顺铂辅助化疗,其生存时间明显低于未用顺铂辅助化疗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RCC1基因蛋白表达阴性NSCLC患者,应用顺铂辅助化疗其生存时间与未用顺铂辅助化疗者的生存时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前者有优于后者的趋势。在排除了ERCC1基因蛋白表达的影响后,NSCLC患者不同年龄、TNM分期、组织病理学类型与生存时间关系的分析显示,NSCLC患者年龄与生存时间之间无明显相关性(χ2=1.008, P=0.297);TNM分期与生存时间之间呈明显相关性(χ2=51.326, P=0.000);组织病理学类型与生存时间之间有相关性(χ2=6.339, P=0.012),腺癌的生存时间要高于鳞癌。分析结果显示,ERCC1基因蛋白表达阳性患者无论在年龄、TNM分期、病理类型等方面,其生存时间均都明显长于阴性者。结论① ERCC1基因蛋白表达阴性患者应用顺铂辅助化疗可能获得生存受益;② ERCC1基因蛋白表达阳性提示对于铂类药物耐药而言,ERCC1基因蛋白表达可能成为NSCLC患者是否应用顺铂辅助化疗的指标之一;③ ERCC1基因蛋白表达可能成为NSCLC患者的一个重要的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