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82年底以来我们采用人工乳头式间位空肠胆管十二指肠吻合术治疗6例先天性胆管扩张症病人,随访2~5年,效果满意。临床资料:本组男2例,女4例,平均年龄19.7岁,病史1月~2年。有腹疼、黄疸、腹部包块5例,体检中发现腹部包块而无症状1例。5例 B—US 检查发现右上腹有直径大于180mm 的囊性包块,4例 PTC 检查证实为胆总管囊性扩张。均为首次手术,术中测量囊肿积胆汁量800~1800ml。手术方法2例为囊肿切除肝管空肠吻合,4例为保留喇叭口状囊肿上端与空肠吻合。术后恢复顺利,  相似文献   

2.
胆管扩张症是一类少见的胆管先天异常。本文通过对我院收集的 16例胆管扩张症 ( 9例肝外胆管囊状扩张 ,5例肝内胆管囊状扩张 ,2例腹合型扩张 )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本组病例是我院自 1995年以来部分门诊及住院病人 ,均经临床或手术病理证实。其中男 6例 ,女 10例 ,年龄 8月~ 6 0岁 ,平均 36岁。主要临床表现为右上腹包块、疼痛 ,黄疸。采用BK-35 35和Au EPI型超声仪 ,探头频率为 3 5MHz ,患者均禁食 8h以上 ,取仰右前斜位等多个切面扫查。结  果9例先天性胆总管囊状扩张症。B超表现为胆总管局部呈囊状或梭…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告了21例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病例,均为彩超检查诊断,经手术及病理证实.资料和方法本组21例,男性6例,女性15例,男:女为1:25,最小年龄9个月,最大年龄35岁,14岁以下者19例.临床表现特点:有不同程度的腹痛,伴间歇性黄疸者12例,为55%,间断发热17例,48%,右上腹包块6例,为29%,兼有腹痛,黄疸,腹块三联征2例,为8%.使用ATL-UM9型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MHz.结果超声显像以胆总管扩张为主,在胆总管部位出现囊肿,多呈球型、椭圆型或纺锤型,可延及肝门或胰头,囊壁清晰、较薄,囊肿扩张范围15~20cm者4例,10~14cm者6例,10cm以下  相似文献   

4.
胆管囊性扩张症是指胆管异常扩大,但其远端未见明显梗阻、结石、肿瘤、单纯狭窄或胰腺病变的病症。笔者报告8例,其中,男5例,女3例;年龄最小4岁,最大42岁,25岁以下者共5例。有黄疸者2例,有腹痛者6例,有腹块者6例,以腹痛与腹块为最多见。6例行囊肿——空肠Roux-y吻合术;2例行囊肿——十二指肠吻合术。全部均经病检证实为总胆管囊性扩张症。一例并发有腺癌。  相似文献   

5.
石家仁  张嘉越  刘勤 《临床荟萃》2001,16(5):205-205
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本组 8例中 ,男 6例 ,女 2例 ,年龄 31~ 6 3岁 ,平均 5 1岁。发病至入院时间 4天至 14个月。有上腹胀痛 5例 ,右上腹触及肿块 3例 ,胆囊肿大 1例 ;以黄疸为主要症状 7例(其中 2例伴腹痛、发冷、发热 ) ,无症状的 1例为肝癌切除术后1年 ,CT发现单纯胆总管占位 (癌栓 )。1.2 实验室检查 甲胎球蛋白 >30 0 ng/ L 3例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 7例 ,血清总胆红素 40 .2~ 30 2 .8μmol/ L 7例 ,其中血清直接胆红素、尿胆原及尿胆素试验均符合梗阻性黄疸。1.3 影像学检查 本组行 B超检查 8例 ,诊断为肝癌合并胆总…  相似文献   

6.
胆总管下段、Vater壶腹是胆管癌和结石最常发生的部位,为了清楚显示胆总管下段病变的形态,提高CT检出率,作者对5 3例患者应用低张饮水法进行上腹部CT扫描,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与方法本组5 3例中,男2 4例,女2 9例,年龄2 9~76岁。临床表现为右上腹不适或伴有疼痛者49例,轻度黄疸1 9例,中度黄疸1 6例,重度黄疸5例;1 2例有发热史。病史3d~38年。所有病例经超声检查,均未能作出明确诊断。超声诊断为胆总管不同程度扩张、胆总管下段梗阻2 7例,疑为胆总管下段占位性病变1 7例,9例未见异常。使用德国西门子SomatoAR型CT…  相似文献   

7.
我院自1981年8月至1987年12月,对8例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病儿进行了手术治疗,并经6个月至6年随访观察,现结合文献总结分析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8例,女性7例,男性1例;年龄最小者8个月,最大6岁,1岁以下1例,1~3岁4例,4岁以上3例。发病至住院时间短者3天,长者20天,多在5~7天。主要症状为腹痛者6例,右上腹肿块者3例,黄疸4例,呕吐5例,黄疸伴腹痛者4例,右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告经B超检查及术后病理诊断证实的胆总管囊肿5例,男1例,女4例,年龄18~40岁,5例均有右上腹疼痛,黄疸伴发烧3例,右上腹扪及包块3例,并发胰腺炎2例.B超检查所见:于胆囊内后方探及15.0×  相似文献   

9.
先天性胆管囊状扩张症属罕见疾病。笔者就8例患者超声诊断和误诊原因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3例,女5例,年龄3~41(平均16.5)岁。临床表现右上腹痛6例;无症状体检中发现2例。查体:肝、脾增大3例,肝大1例,腹水征阳性1例,肝区叩击痛6例,体检正常1例。化验检查:白细胞总数或中性粒细胞分类增高5例,血沉增快4例,黄疸指数增高4例,血清总蛋白减少并清、球蛋白比倒置2例;化验正常3例。1.2误诊情况1例先天性胆总管囊状扩张癌变误诊为先天性胆总管囊状扩张合并炎症,2例肝内胆管囊状扩张(C aro li氏病)误诊为肝脏多发性囊肿,1例先天性胆总管囊状扩张症合并炎症误诊为肝脓肿。1.3检查方法使用西门子公司G-20超声诊断仪,GE公司V iv id-7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使用探头频率2~5MH z。患者空腹平卧或左侧卧位,肠内气体干扰常显示不清晰,可采取口服葡萄糖溶液的方法(检查前口服50%葡萄糖溶液20 m l,待30m in后,饮水300 m l进行检查)。其中5例做了PTC,2例做了ERCP,1例做了M RCP。2结果8例患者中,胆总管囊肿5例,肝内胆管囊肿2例,肝内外胆管多发囊肿1例。4例超...  相似文献   

10.
对我院1993~2005年收治经手术确诊的Mirizzi综合征21例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8例,女13例;年龄26~68(平均51.5)岁。病程3个月~19a,16例有反复上腹部疼痛史,3例仅有间隙性右上腹隐痛;2例无明显腹痛病史。14例病程中出现过黄疸或胆管炎症状;ALT、AST升高8例,胆红素升高9例。ALP、GGT升高10例。1.2辅助检查本组均行B超检查,提示胆囊颈部结石或胆囊管结石15例,胆囊萎缩11例,肝总管扩张5例。6例行ERCP检查,8例行MRCP检查,4例提示肝总管受压、狭窄,确诊Mi-rizzi综合征。1.3分型及术式根据术中所见,按Csendes分型[1],型:胆…  相似文献   

11.
本文回顾性分析经超声检查诊断 ,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壶腹癌 16例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6例壶腹癌均为我院 1992 .1~ 1999.4的住院患者 ,男 11例 ,女 5例 ,年龄 43~ 68岁 ,平均 5 4.4岁。临床表现 :全部病例均有黄疸 ,呈逐渐加重性或波动性 ,其中出现黄疸 2~ 7天者 6例 ,10~ 2 0天者 8例 ,2~ 3月者 2例。上腹胀痛或隐痛者 12例 ,无腹痛 4例 ,反复发热 1例。采用ALOKASSD -680型和ACUSON -12 8XP10c型超声诊断仪 ,探头频率 3 .5MHz。空腹、排例后行常规肝、胆系及胰扫查 ,发现胆系扩张时沿扩张的胆总管…  相似文献   

12.
1996年以来 ,我们对 6例 70岁以上老年胆管口壶腹部癌患者采用了局部切除术 ,取得了较为满意效果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6例 ,男 4例 ,女 2例 ;年龄 70岁以上 ,平均 73岁 ,均有进行性黄疸伴皮肤搔痒 ,病程 0 .5~ 4.0月 ,其中 2例伴发热 ,2例右上腹绞痛 ,肝大 5例。并发心脏病 4例 ,其中 1例高血压 ,3例冠心病 (1例为频发室性早搏 ) ;糖尿病 3例 ,梅尼埃综合征、肾功能不全、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各 1例。实验室检查 :B超和 (或 ) CT和 (或 )十二指肠镜检查提示为“胆管口壶腹部癌”,均有胆总管、胰管扩张。 AL T2 0 33…  相似文献   

13.
我院1998—06~2005—10胆总管阴性探查12例,其中因为Mirizzi综合征Ⅰ型致胆总管阴性探查5例,现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4例.女1例,年龄23~65(平均43)岁。均以急性腹痛伴黄疸人院。既往有2~4次发作史,病程3个月~5a,3例有胆源性胰腺炎病史。本组术前均行B超检查,诊断结石性胆囊炎、胆总管结石。  相似文献   

14.
盆腔粘连性包块因其症状、体征不典型 ,B超检查不具特异性 ,临床医生诊断有一定困难。现将我科 1 998- 0 5~ 2 0 0 1 - 1 0因盆腔粘连性包块误诊为卵巢肿瘤 8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年龄最小 1 8岁 ,最大 46岁 ,平均 30岁。其中 7例已婚 ,1例 1 8岁未婚有性生活史 ,既往有人流史 3例 ,自然流产 1例 ,不孕症 1例 ,慢性盆腔炎 2例 ,有腹部手术史 1例。各例均以腹痛为主症就诊 ,伴发热 2例 ,阴道流血 2例 ,腹痛 3例 ,白带增多 2例。 4例全腹压痛及反跳痛 ,3例压痛不明显。妇检均可触及一巨大囊实性包块 ,压痛 ,活动欠佳 ,边界不清。血象…  相似文献   

15.
我院1988年10月~1997年12月收治先天性胆总管囊肿33例,其中12例采用囊肿横断重建胆管与空肠Roux-Y吻合术,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l一般资料本组12例,男4例,女8例;年龄6个月~45岁。术前均经B超检查,5例行CT检查,均发现肝内外胆管扩张或右上腹肿块来源于胆总管。术中见全部患者胆总管呈囊状扩张,大小为10cmX8cmX7cm~25cmX25cmX2(k,吸出胆汁200~1200ml。其中1例因囊肿继发感染,吸出脓性胆汁850ml。1.2手术方法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或气管内插管全麻。取右上腹腹直肌切口进腹。穿刺证实为胆汁并送检。常规切除阻…  相似文献   

16.
医源性胆道损伤是胆囊切除术的严重并发症[1 ] ,其重要原因是胆囊三角区解剖不清 ,胆囊管、胆总管、肝总管走行不能辨清 ,或解剖结构异常。 Mirizzi综合征 (MS)是胆囊结石较少见现象 ,对此类患者处理不当 ,易损伤胆管 ,造成不良后果。现就我院 1983~ 2 0 0 3年 Mirizzi综合征 2 5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 12例 ,女 13例 ,年龄 4 5~ 75岁 ,平均 6 0岁 ,反复发作胆绞痛 2 1例 ,伴阻塞性黄疸 2 2例 ,其中 Charcot 3联症 19例 ,Reynold5联症 4例。实验室检查多数有梗阻性黄疸表现 ,其中血清胆红素、GPT、AKP均有升高。本组均行 B…  相似文献   

17.
内镜下胆道支架引流术治疗难治性胆总管结石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目的观察内镜下胆道支架引流术(ERBD)治疗难治性胆总管结石的疗效。方法对9例反复腹痛、发热、黄疸、结石最大直径20mm以上、伴基础疾病或因乳头胆管解剖因素行EST或高风险手术的难治性胆总管结石病例行ERBD,并随访6~18个月。结果9例完成ERCP+ERBD,术后1周内腹痛发热消失,黄疸明显减轻。随访观察6例未再发生腹痛、发热、黄疸,3例偶尔出现畏寒发热,B超复查9例肝内外胆管扩张明显回缩,8例胆总管结石有不同程度缩小,1例结石大小无变化。结论ERBD治疗胆总管结石具有溶石碎石作用,对高龄、伴基础疾病、难治性胆总管结石行ERBD是明智的选择。  相似文献   

18.
临床资料本组8例,男性6例,女性2例,年龄42~55岁,平均47.6岁。发病时间20天~2月,皮肤巩膜黄染时间7天~1月,肝肿大肋下3.0cm3例、5.0cm5例,胆囊肿大8例。实验室检查:血清胆素含量最低51.3umol/L,最高342umol/L。B—us8例均显示肝内胆管或胆总管扩张,胆囊肿大积液,胰头占位5例,胆管下段占位2例,ER-CP3例,2例插管失败,1例胰管显影,CT 检查5例均显示肝内外胆管扩张,胆囊肿大,胰头实性占位3  相似文献   

19.
胆总管囊肿根治性切除 胆道重建术为目前治疗胆总管囊肿的首选术式 ,但该手术操作较复杂、创伤大 ,特别是囊肿巨大伴有全身虚弱、局部严重感染时。作者对 2 3例胆总管囊肿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 ,其中 1 0例作了根治性切除 ,疗效较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 5例 ,女 1 8例 ,男女之比约为 1 :3 5。年龄最大的 53岁 ,最小的 1 4个月。其中 3岁以内 2例 ,3~ 1 0岁 6例 ,1 0~ 2 0岁 1 0例 ,2 0岁以上 5例。有上腹部及右上腹疼痛 2 1例 ,占 91 3% ;黄疸 1 5例 ,占 65 2 % % ;腹部包块 1 3例 ,占56 5% ,伴有畏寒发热 ,白细胞计数增高…  相似文献   

20.
1 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本组男性2 7例,女性5 7例,年龄2 5 - 76岁,平均5 5 .5岁,其中腹腔镜胆囊切除(LC)术前诊断为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74例,LC术后发现胆总管结石8例,其他2例。2 ) 方法与结果:本组病人均行LC术,其中4例B超检查提示胆囊结石、胆总管下端结石或胆总管增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