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0 毫秒
1.
目的:观察六味地黄合四君子汤对原发性肝癌介入术后,中医辨证属肝肾阴虚兼脾气虚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对细胞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45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后服用六味地黄合四君子汤,对照组TACE后服V itC等。通过观察患者临床总证候、临床症状、生活质量(KPS)变化以及安全性观察明确该方临床疗效,通过检测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NK细胞比例,外周血细胞因子IFN-γ、IL-12的产生明确该方对患者细胞免疫功能调节作用。结果:六味地黄合四君子汤临床总证候治疗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对口干、盗汗、乏力、纳呆症状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可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P<0.05),该方无毒副反应,可明显上调患者CD4+T淋巴细胞,NK细胞比例(P<0.05),提高IFN-γ的产生。结论:六味地黄合四君子汤治疗原发性肝癌介入术后,辨证属肝肾阴虚兼脾气虚证患者,中西医结合可明显提高诊治该病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健脾补肾方联合针灸治疗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后综合征患者的细胞免疫调节作用的影响。方法对80例原发性肝癌行TACE治疗的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术后给予健脾补肾方联合针灸治疗,对照组术后应用常规西药对症治疗,通过比较中医证候疗效、生活质量卡氏评分、细胞免疫、毒副反应指标,评价健脾补肾方联合针灸治疗对以上指标的影响。结果健脾补肾方联合针灸对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的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P<0.05),上调患者CD4、NK细胞比例(P<0.05),术后毒副反应降低(P<0.05)。结论健脾补肾方联合针灸治疗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综合征疗效明显,能增强细胞免疫功能,达到术后减毒增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陕西中医》2014,(7):835-836
目的:观察小柴胡汤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7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治疗组采用小柴胡汤联合TACE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TACE治疗。TACE前及TACE后6周分别测定临床中医证候积分、瘤体大小、血清甲胎蛋白(AFP)水平及卡氏评分。结果:治疗组临床中医证候积分总有效率74.4%,对照组为61.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缓解率为79.5%,对照组为66.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TACE后血清AFP水平较TACE前均下降(P<0.05);治疗组TACE后第6周血清AF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TACE后卡氏评分较TACE前均提高(P<0.05),治疗组卡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柴胡汤联合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临床疗效显著,能提高TACE的治疗效率,并进一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龙胆泻肝汤治疗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栓塞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8例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栓塞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龙胆泻肝汤,2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持续治疗1个疗程。比较2组临床疗效,统计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肝功能相关指标变化,观察2组治疗后临床症状持续时间。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临床症状持续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治疗后2组谷丙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谷氨酰转肽酶(GGT)、总胆红素(TBil)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研究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龙胆泻肝汤可显著缓解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栓塞综合征患者临床症状,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辽宁中医杂志》2017,(5):975-978
目的:观察和评价益脾养肝方联合TACE和3DCRT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51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6例),给予中药益脾养肝方联合TACE及3DCRT治疗;对照组(25例),给予TACE和3DCRT治疗。两组疗程35~42 d(根据3DCRT治疗时间而变化)。观察和比较两组病例在治疗前后中医证候、实体瘤大小、细胞免疫功能、肝功能、生存率等方面的相关指标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经治疗后,治疗组中医疗效总有效率88.0%,对照组中医疗效总有效率32.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在中医证候改善,CD3+、CD3+CD4+变化,降低ALT、AST等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实体瘤大小改变、生存率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脾养肝方联合TACE和3DCRT治疗原发性肝癌,可以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生化指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参芪化瘀解毒方辅助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分为:(1)手术切除组50例(随机分两小组:①对照组:25例肝癌切除后TACE治疗、②治疗组:25例肝癌切除后TACE+参芪化瘀解毒方治疗);(2)姑息TACE治疗组50例随机分两小组:③对照组:25例肝癌TACE治疗、④治疗组:25例肝癌TACE+参芪化瘀解毒方治疗)。分别观察四个小组治疗后患者的肝功能、甲胎蛋白(AFP)、凝血功能、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测定,影像学(CT、MRI或B超),免疫系统的变化(CD3+、CD4+、CD8+T细胞、NK细胞、).结果:结论:参芪化瘀解毒方辅助西医治疗原发性肝癌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益脾养肝方联合TACE、3DCRT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观察。方法 将2019年1月—2020年6月在医院治疗的10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及三维适形放疗(3DCRT)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使用益脾养肝方治疗,对比两组的近期疗效、中医证候积分、T淋巴细胞亚群、肝功能指标、肿瘤大小及AFP水平、1年生存率及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47.06%、临床控制率为80.3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3.53%、62.75%(P<0.05);观察组治疗后胁痛、脘闷、腹胀、神疲乏力、纳差等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但在发热、痞块等中医证候积分上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CD+3、CD+3CD+4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CD+3CD+8相比无明显差异(P>...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二黄扶正汤配合介入(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均接受TACE,治疗组在TACE的基础上加服二黄扶正汤。两组均治疗3个月后观察中医临床证候改善情况、2年生存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临床证候改善率,治疗组为89%,对照组为5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2年生存率,治疗组为72%,对照组为37%,治疗组2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出现腹痛、呕吐或体温超过38℃的并发症情况,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减少,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原发性肝癌在TACE的基础上加服二黄扶正汤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证候、减少并发症及提高患者2年生存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槲芪方加减对原发性肝癌正气不足、毒瘀内结证患者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6年1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明确诊断为原发性肝癌并经TACE治疗的病例,按照是否服用中药斛芪方加减治疗将患者分为治疗组88例和对照组89例,对照组术后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斛芪方加减,每日1剂,两组共治疗24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生活质量评分(QOL)、肝功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谷氨酰转肽酶(GG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白蛋白(ALB)]及甲胎蛋白(AFP)水平,并判定中医证候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 0. 01)。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60. 23%,对照组为7. 86%,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 0. 01)。治疗组治疗后QOL评分较治疗前升高,并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P 0. 01)。两组患者治疗后ALT、AST、ALP、DBi L、TBi L较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后治疗组GGT水平低于对照组,ALB水平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组54例患者中AFP下降13例(24. 07%),对照组83例中下降29例(34. 9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槲芪方加减能够明显改善原发性肝癌正气不足、毒瘀内结证患者TACE后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陕西中医》2015,(8):944-945
目的:通过观察益脾养肝法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7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6例给予中药配合TACE治疗,对照组36例采用TACE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体征、肝功能、血清AFP、肿瘤大小、1年生存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综合疗效为88.9%,治疗组ALT、AST和AFP的降低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肿瘤大小和1年生存率的改善比较,治疗组较对照组稍好,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脾养肝方联合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可明显提高临床综合疗效,减轻肝脏炎症,降低肿瘤标志物的表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青蒿琥酯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抑瘤效果和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原发性肝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予青蒿琥酯+西药灌注化疗栓塞;对照组予单纯西药灌注化疗栓塞。具体给药方案2组均为吡柔比星(THP)50 mg、顺铂针(DDP)10 mg、丝裂霉素(MMC)10 mg和碘油20 mL;治疗组加青蒿琥酯120 mg,经肝肿瘤区靶动脉注药,1次为1个疗程。2组均给予必要的一般输液和对症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2组瘤体、AFP、淋巴细胞亚群及肝功能、肾功能、白细胞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在提高机体免疫力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在缩小瘤体、降低AFP方面2组大致相似(P均>0.05)。在介入不良反应方面,2组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青蒿琥酯联合介入治疗能提高原发性肝癌患者的机体免疫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抗肝癌合剂配合肝动脉化疗与栓塞(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采用抗肝癌合剂配合TACE治疗;对照组43例单用TACE治疗.结果:抗肝癌合剂配合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较单纯TACE治疗有效率提高,AFP转阴率增加,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毒副反应减少,生存期延长.结论:抗肝癌合剂配合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较单纯TACE治疗更能明显提高疗效,减轻并发症及化疗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3.
赵岩 《光明中医》2016,(15):2212-2213
目的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是治疗不能手术的原发性肝癌的主要方法,但其严重发热及消化道症状等不良作用,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患者肝癌栓塞化疗后生活质量是需要面对的课题。方法将收治的9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常规应用TACE治疗,治疗组则在TACE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参芪扶正注射液。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及卡氏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不良反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参芪扶正注射液能够改善肝癌TACE治疗后患者躯体症状及生活质量,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癌清软肝煎合羟基喜树碱(Hydroxycamp-tothec ine HCPT)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5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9例、对照组29例,治疗组口服癌清软肝煎合肝动脉插管局部灌注HCPT;对照组以肝癌介入的常规疗法经导管动脉内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作为标准对照。结果:治疗组瘤体有效率为20.7%,稳定率为82.7%,对照组分别为17.2%,79.3%,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中位生存期治疗组为332天,对照组为273天。6个月、12个月及24个月生存率治疗组分别为79.31%,37.93%,13.79%,对照组分别为62.07%,24.14%及6.89%,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前后的白细胞下降、血小板下降、血红蛋白下降和恶心呕吐等毒副反应,治疗组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癌清软肝煎合羟基喜树碱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有较好的疗效,毒副反应轻,患者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15.
杨铁骊 《中成药》2007,29(10):1416-1419
目的:探讨治疗肝硬化(LC)腹水的治疗措施。方法:将98例LC腹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用西药治疗,如维生素类、保肝类、利尿剂,必要时应用人血白蛋白(ALB)等,观察组50例服用中药鼓胀方,疗程均为1年,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肝功能、乙肝病毒标志物的变化,部分患者进行肝活检等。结果:治疗后两组症状体征均有改善,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ALT均降低,ALB均上升,但观察组ALT降低和ALB上升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停药后3个月两组ALT和ALB无显著变化;HBsAg、HBeAg、HBV-DNA阴转率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组织病理学改变稍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鼓胀方有较明显的消退腹水、改善肝功能、抗纤维化、抑制HBV等作用。  相似文献   

16.
王浩 《亚太传统医药》2013,9(6):138-139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36例给予经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治疗,实验组38例给予经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超声引导微波凝固(PMCT)介入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实验组总有效率分别为66.67%、92.1l%,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原发性肝癌患者给予TACE+PMCT介入治疗,可提高临床疗效,促进疾病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四君子汤合小建中汤缓解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手术和辅助化疗后虚证临床证候及其免疫调节作用。方法:90例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采用四君子汤合小建中汤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在改善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虚证证候、提高和调节免疫功能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与对照组之间有显著或较显著性差异(P<0.01或0.05)。结论:四君子合小建中汤能较好地缓解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由于手术和化疗等因素引起的虚证证候,并能提高或调节其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8.
健脾理气方联合介入疗法治疗肝癌远处转移25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健脾理气中药对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促转移的干预作用.方法:50例原发性肝癌随机分为TACE组和TACE 健脾理气方组,于TACE前后测定血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水平,观察生存率和远处转移率.结果:TACE治疗前后及两组间VEGF差异无显著性(P>0.05),TACE组1、2年生存率分别为76%、40%,TACE 健脾理气方组1、2年生存率分别为72%、64%,两组2年生存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1、2年远处转移率分别为28%、52%和8%、24%,2年远处转移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健脾理气中药对TACE促肝癌转移有一定的阻断作用,但TACE后短期内并未明显抑制VEGF的表达.  相似文献   

19.
李丹  赵飞  王树庚 《陕西中医》2021,(6):728-731
目的:探讨疏肝健脾散结汤联合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对原发性肝癌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原发性肝癌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在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后行常规西医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疏肝健脾散结汤。比较两组患者总缓解率、中医证候积分、肝功能和免疫功能。结果:观察组总缓解率为55.00%,高于对照组的32.50%; 观察组中医证候总积分为(8.10±1.42)分,低于对照组的(12.92±2.16)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肝功能和免疫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甲胎蛋白、免疫球蛋白A和免疫球蛋白G水平低于对照组,自然杀伤细胞和CD4+水平则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原发性肝癌患者给予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联合疏肝健脾散结汤治疗,临床疗效较好,可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对患者肝功能、免疫功能改善作用也较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疏肝补肾化痰汤治疗乳腺增生病的疗效。方法:将90例乳腺增生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0例,予以口服疏肝补肾化痰汤2个月经周期,对照组30例口服消结安口服液,每次2支,1日3次,服用2个月经周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对照组总有效率80%,总体疗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疏肝补肾化痰汤对患者乳房疼痛及月经异常有明显改善作用(P<0.05)。结论:疏肝补肾化疾汤治疗乳腺增生病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