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的透皮吸收促进剂对玄丹巴布剂中淫羊藿苷体外透皮吸收作用的影响,筛选出有效的透皮吸收促进剂,以提高玄丹巴布剂的疗效。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以淫羊藿苷的透过率为评价指标考察了氮酮、丙二醇、薄荷脑3个因素对玄丹巴布剂透皮吸收影响。结果:薄荷脑用量为2%,氮酮用量为3%时,淫羊藿苷透皮吸收率最高,促透效果最明显,而丙二醇对淫羊藿苷透皮率影响较小。结论:氮酮、薄荷脑可提高玄丹巴布剂淫羊藿苷体外透皮吸收量。  相似文献   

2.
梁颖  杨新建 《中国药房》2008,19(31):2414-2416
目的:研究油酸、1,3-丙二醇、月桂氮酮、丙三醇4种透皮吸收促进剂对盐酸苯海拉明透皮性能的影响。方法:在一定量的盐酸苯海拉明溶液中分别加入4种不同浓度的透皮吸收促进剂,采用改良Franz扩散池进行体外透皮吸收试验,测定不同浓度下不同透皮吸收促进剂的24h累积透过量(Q)。结果:以Q为指标,促透作用油酸>1,3-丙二醇>月桂氮酮>丙三醇,且前三者分别以0.5%、0.5%、0.2%为最佳促透浓度,丙三醇未见有明显的促透作用。结论:4种透皮吸收促进剂在一定浓度下均可增强盐酸苯海拉明局部给药制剂的透皮吸收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小鼠体外透皮实验,探讨不同促透剂对人参皂苷Rg1体外透皮吸收的影响,确定最佳促透剂,为研制新型透皮吸收制剂奠定基础。方法采用改良Franz扩散池法,以离体小鼠皮肤为透皮屏障,以生理盐水为接受介质,加入不同促透剂制备药液样品,以人参皂苷Rg1为定量指标成分进行体外透皮吸收检测,考察人参皂苷Rg1累计透过量。结果无促透剂条件下,人参皂苷Rg1未能透过;单一促透剂中以7%丙二醇效果最好,7%氮酮效果次之,冰片促透作用较小;复合促透剂中,氮酮+丙二醇组各浓度下累计透过量接近,氮酮+冰片组以两者质量浓度各为2.5%效果较好。结论常用促透剂丙二醇、氮酮、冰片均可增加药物中人参皂苷Rg1的透皮吸收量,其中,7%丙二醇为最佳促透剂。  相似文献   

4.
中药复方制剂心安康贴剂的透皮吸收促进剂选择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黄绳武  宋宵宏 《中国药师》2003,6(7):391-393
目的:对中药复方制剂心安康贴剂的透皮吸收促进剂的选择进行研究。方法:采用Franz渗透扩散装置的气相色谱法,进行了大鼠皮肤贴剂的体外释放与渗透试验,对氮酮、十六醇、月桂醇硫酸钠,丙二醇4种透皮吸收促进剂单独应用和任意两种舍用的促进效果进行考察。结果:氮酮和丙二醇以2%:15%褥合,促进效果最强。结论:透皮促进剂对中药贴剂中的成分有较好的促透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考察促透皮吸收剂对菌克软膏中硝酸咪康唑透皮吸收的影响,并筛选最佳透皮吸收剂及用量。方法采用Franz扩散池法,以离体裸鼠皮为透皮屏障,HPLC法测定含量,计算累积透皮量。结果累积透皮量检测表明,不同促渗剂的促渗强弱顺序依次为3%氮酮>5%丙二醇>5%油酸>3%薄荷脑>不加促透剂,不同用量的氮酮促渗作用强弱顺序依次为5%氮酮>3%氮酮>1%氮酮>菌克。结论几种促透剂对菌克软膏中硝酸咪康唑均有促透皮吸收作用,其中氮酮的促透效果最好,且5%氮酮的促透效果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6.
目的考察透皮促进剂对散结止痛巴布膏中次乌头碱透皮吸收的影响。方法建立皮肤渗透液中次乌头碱含量测定的HPLC方法。利用大鼠腹部皮肤和Franz垂直扩散池进行体外透皮扩散试验,比较不同浓度的氮酮和桉叶油对散结止痛巴布膏中次乌头碱透皮速率的影响。结果不加透皮促进剂的散结止痛巴布膏中次乌头碱的透皮速率为0.65mg·cm^-2·h^-1;2%氮酮与10%丙二醇组成的复合透皮促进剂使次乌头碱透皮速率增加9.87倍;2%桉叶油增加次乌头碱透皮速率12.23倍。结论散结止痛巴布膏的透皮促进剂可采用2%桉叶油或2%氮酮与10%丙二醇合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考察不同促透剂对马钱子巴布剂中马钱子碱、士的宁的体外透皮吸收的影响,筛选合适的促透剂。方法:采用改良Franz扩散池对离体大鼠皮肤进行体外透皮实验,RP-HPLC法测定含不同促透剂的马钱子巴布剂中活性成分的累积渗透量(Q_n)和透过率(T)。结果:马钱子巴布剂体外透皮吸收符合零级动力学方程,不同的促透剂对透皮吸收影响的顺序为:DMF>月桂氮芯卓酮(氮酮)>丙二醇>薄荷醇。在给定的范围内(≤5%),氮酮和薄荷醇的促透性能均是随着浓度增大而先升后降,二甲基甲酰胺和丙二醇的促透效果都是随着浓度增大而增强。结论:不同浓度的促透剂均能一定程度促进马钱子巴布剂活性成分的透皮吸收,其中以5%DMF的促渗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不同促透剂对刺山柑果凝胶膏中有效成分体外透皮吸收的影响,筛选有效的促透剂。方法选择不同质量分数的氮酮、丙二醇以及氮酮与丙二醇的不同质量比例组合物为促透剂,采用改良的Franz扩散池,以离体小鼠皮肤为透皮屏障,用HPLC测定接收液中有效成分芦丁的含量,考察不同促透剂对刺山柑果凝胶膏中芦丁的单位面积累积透过量和透皮速率常数的影响。结果 20mg.g-1氮酮促渗效果较好,其促渗倍数为1.26倍,芦丁的透皮速率常数为5.45μg.cm-2.h-1。结论不同促透剂对刺山柑果凝胶膏中有效成分的透皮吸收的影响有差异,其中20mg.g-1氮酮能够有效促进凝胶膏中芦丁的体外透皮吸收,可作为刺山柑果凝胶膏的促透剂。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促透剂对重组人干扰素α-2b体外透皮特性的影响。方法配制不同组成及比例的促透剂,采用改良的Franz扩散池装置,以离体家兔兔皮为透皮屏障,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计算重组人干扰素α-2b的累积透皮吸收量。结果不同促透剂均有不同程度的促透作用,其促透作用强弱顺序为3%薄荷脑+3%丙二醇>3%薄荷脑>3%氮酮+3%丙二醇>1%氮酮+1%薄荷脑>1%薄荷脑>3%氮酮+3%薄荷脑>1%氮酮>1%氮酮+3%薄荷脑>3%氮酮+1%薄荷脑>3%氮酮。结论氮酮、薄荷脑、丙二醇均可作为重组人干扰素α-2b的透皮促进剂。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不同透皮促进剂对环孢素A纳米粒丝素蛋白膜剂(简称环孢素A膜剂)经皮渗透的影响,并优选出其最佳透皮促进剂。方法:以不同浓度的氮酮、油酸、月桂醇、丙二醇、尿素单用及氮酮与其他辅料联用作为透皮促进剂,制备环孢素A膜剂;采用药物透皮扩散试验仪,以离体大鼠腹部皮肤为渗透屏障,40%乙醇-生理盐水为接收介质,高效液相色谱法为接收介质中药物含量的测定方法,比较不同透皮促进剂作用下环孢素A累积透皮量(Q)、稳态透皮速率(Js)、增渗倍数(ER)等。结果:氮酮、月桂醇、丙二醇、尿素对环孢素A膜剂均有透皮促进作用,其中以1%氮酮+2%丙二醇的透皮促进效果最好,令24h内Q提高至2.81倍、Js为6.59μg·cm-2·h-1、ER为2.59。结论:1%氮酮+2%丙二醇更适合作为环孢素A膜剂的透皮促进剂。  相似文献   

11.
促渗剂对复方黄芩巴布剂透皮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丽锋  苏畅  谢茵  任慧 《中国药房》2007,18(33):2582-2584
目的:研究不同促渗剂对复方黄芩巴布剂透皮吸收的影响。方法:在离体透皮实验装置上,以生理盐水为接受液,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释放液中黄芩苷的含量以确定最佳促渗剂配比。结果:几种促渗剂对复方黄芩巴布剂均有促渗作用;采用混合透皮促进剂促渗作用较强,其中以油酸∶丙二醇∶氮酮=2∶2∶1为最强。结论:采用混合促渗剂对复方黄芩巴布剂中黄芩苷的经皮渗透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不同促渗剂对马钱子碱贴剂体外透皮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祁艳  陈军  李磊  蔡宝昌 《中国药房》2011,(3):195-197
目的:研究不同促渗剂对马钱子碱贴剂体外透皮促渗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浓度、不同种类促渗剂制备马钱子碱贴剂;采用改良Franz扩散池,以离体雄性大鼠皮肤为模型,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药物浓度,拟合马钱子碱透皮吸收的累积透过量和透过速率.结果:以3%氮酮制备的马钱子碱贴剂具有较好的体外透过速率及累积透过量;促渗剂合用时...  相似文献   

13.
透皮促渗剂对醋酸地塞米松壳聚糖凝胶透皮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娜  段同华  西传坡  俞发  何彬 《医药导报》2011,30(5):573-577
目的观察透皮促渗剂对醋酸地塞米松壳聚糖凝胶透皮特性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无促渗剂组和促渗剂组。无促渗剂组为0.75%药物5%壳聚糖凝胶剂;促渗剂组根据含促渗剂不同又分为月桂氮酮+丙二醇、月桂氮酮、丙二醇+二甲亚砜、二甲亚砜+月桂氮酮组。以无毛大鼠皮肤为渗透屏障,进行体外渗透实验,分析该凝胶稳态透皮速率(Js)和Js提高率。结果无促渗剂组①Js为(3.75±0.56) μg•(cm2) 1•h 1。促渗剂组效果明显,其中二甲亚砜+月桂氮酮组②Js为(8.12±0.58) μg•(cm2) 1•h 1,月桂氮酮+丙二醇组③Js为(5.41±0.74) μg•(cm2) 1•h 1,丙二醇+二甲亚砜组④Js为(4.31±0.42) μg•(cm2) 1•h 1,月桂氮酮组⑤Js为(4.35±0.36) μg•(cm2) 1•h 1。与①比较,②的Js提高率为2.17%(P<0.01),与③④⑤比较,②的Js分别为1.51,1.89,1.87倍(P<0.05或P<0.01)。结论混合促渗剂具有比单一促渗剂更好的促渗效果。  相似文献   

14.
白藜芦醇三甲醚乳胶体外经皮渗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制备白藜芦醇三甲醚(BTM)乳胶,考察载药量、促渗剂及其组合对BTM经皮渗透性的影响,评价药物透皮给药的可行性。方法以卡波姆940为凝胶基质制备BTM乳胶,选用改良Franz扩散池,以离体乳猪腹部皮肤为屏障进行体外经皮渗透实验,用HPLC-UV法测定各时间点接收室中药物浓度,计算经皮渗透动力学参数。结果载药量由1%增加到2%时,BTM 24 h单位面积渗透量增加1倍,2%与4%乳胶渗透量没有统计学差异(P>0.1)。促渗剂均可显著促进BTM透皮吸收,其透皮速率为:2%香叶醇>2%肉豆蔻酸异丙酯>2%油酸>2%氮酮>2%橙花叔醇>无促渗剂;香叶醇的浓度大小对BTM的透皮吸收无明显影响(P>0.05);与单用2%香叶醇相比,促渗剂联用(2%香叶醇+2%丙二醇、2%香叶醇+2%肉豆蔻酸异丙酯)未显示出显著协同促渗作用(P>0.05),而2%香叶醇+2%异丙醇则显示弱拮抗促渗作用(P<0.05)。结论常用促渗剂均能不同程度促进BTM经皮渗透,载药量为2%、促渗剂为2%香叶醇时,BTM体外透皮可达最大吸收。但BTM体外透皮吸收具有饱和性,该结果为BTM经皮给药研究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薄荷醇和氮酮对吲哚美辛体外促透作用的比较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以吲哚美辛为模型药物,对薄荷醇和氮酮的促透特性进行比较,并探讨两种促透剂合用时的促透效果。方法:在离体透皮实验装置上进行透皮试验,由浓度计算累计透过量,透皮速率,稳态流量,滞后时间等指标。结果:用促透剂后,吲哚美辛的透皮速率均极显增加,分别比对照组增加6.21,4.91和6.92倍,当两种促透剂联合应用时,透皮速率比单独应用时显增加(P<0.01),促透剂可使吲哚美辛透皮吸收的时滞均明显缩短,薄荷醇组对时滞的缩短作用比薄荷醇和氮酮联用组更为显(P<0.01),对吲哚美辛透皮吸收稳态流量的影响,氮酮单独应用不明显,而薄荷醇则表现为降低作用,但当两种促透剂联合应用时,则表现为明显的增强效应,比单独应用时分别增加2.78和1.38倍,结论:薄荷醇和氮酮对吲哚美辛的体外经皮吸收具有显的促进作用,联用效果更理想。  相似文献   

16.
三乙醇胺复合物促进氟比洛芬体外经皮透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合成氟比洛芬三乙醇胺复合物(Flu-TEA),考察氟比洛芬(Flu)及Flu-TEA的体外经皮透过性。方法采用双室水平扩散池,大鼠腹部全皮为渗透膜,分别以增塑剂柠檬酸三乙酯或经皮穿透促进剂为溶剂,测定药物的体外经皮透过性。结果Flu-TEA的体外经皮透过系数均高于Flu,氮酮、肉豆蔻酸异丙酯(IPM)、1,2-丙二醇3种经皮穿透促进剂中,氮酮与1,2-丙二醇联用对药物的促透效果最佳。结论Flu与三乙醇胺成复合物盐后可明显增加体外经皮透过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