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7 毫秒
1.
明星  张媛媛 《循证护理》2020,(4):364-368
[目的]验证护理研究课程教学改革的成效,为提升本科护生的科研思维和科研能力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改革护理研究课程:整合课程内容,将医学文献检索、医学统计学、护理研究、循证护理4门课整合形成一门课程;调整教学模式,采取"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调整师资团队,所有的教学内容均由护理系教师承担;综合考核方法,考核方法采用过程性评价与期末考试相结合的综合性考核方法。课程结束后24 h内采用一般现象学的质性研究方法了解护生的学习感受并评价学习效果。[结果]共10名研究对象纳入,访谈资料进行分析后析出四大主题:整合教学内容可促进护生科研设计思路的形成;"理实一体化"模式可促进护生牢固掌握基本知识;调整师资团队可增进师生的课上课下交流;过程性考核可提升护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结论]改革后的护理研究课程在提升护生对于护理科研基本知识的掌握、科研思路的形成、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的培养等方面初见成效。  相似文献   

2.
护理学基础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陈丽  文华  冯灵  傅静 《护士进修杂志》2012,27(5):395-397
目的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中应用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并评价教学效果。方法选取本科2006级护生156人为对照组,本科2007级护生164人为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实验组采用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在学期末对学生进行考核评价。结果实验组学生技能操作考核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学生在掌握知识的牢固程度、技术操作水平、学习兴趣、研究意识、创新精神、科研能力、信息加工、团队合作、教学效果方面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能够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的研究意识、科研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相似文献   

3.
丁晶晶  王静  唐艳华  李茹 《全科护理》2016,(15):1606-1608
[目的]评价以实训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高职护生基础护理技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4级全体护生为研究对象,在秋季和春季两个学期分别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对照组)和以实训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试验组),完成教学内容后进行理论和技能考试,并发放教学效果评价问卷。[结果]两学期学生理论成绩及技能成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知识掌握、课堂教学的印象、操作与动手能力、参与课堂积极性、学习兴趣、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主动学习、护理评估能力、与同学合作交流、课堂时间合理性10个项目的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实训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效果较好,更适合于基础护理技术的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4.
穆晓云  王一博  梁彬 《护理研究》2015,(11):1376-1377
[目的]评价结合"学习共同体"的任务型教学(TBL)法对护生自主学习能力及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影响。[方法]将2010级"3+2"护理专业护生分成两班,A班118人采用TBL整合教学法,B班123人采用常规教学法,比较两班教学效果。[结果]两班护生考试成绩、评判性思维能力评分分布、自主学习能力测评总均分及学习动机、学习合作能力两个分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合"学习共同体"的TBL教学法,能有效调动护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护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评判性思维能力,对提升"3+2"护理专业护生专业课程教学效果和推动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临床护生综合技能带教实践效果。方法选取68名2018级和2019级在我院实习的护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中34名2018级未实施翻转课堂带教模式的护生作为对照组,34名2019级的实施翻转课堂带教模式护生作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护生实习期间综合技能考核情况、综合素质优良率和学习积极性。结果研究组的综合技能考核情况得分高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综合素质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 0.05);实施后护生的学习积极性高于实施前(P 0.05)。结论在临床带教中对护生采取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提高护生的个人综合技能以及学习积极性,提高实习护生的个人综合素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高年资学长助学制教学模式在护理技能操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吉林省某医学院2015级的4年制本科护生为研究对象,以班级为单位,随机分为观察组(n=228)和对照组(n=230).对照组采用传统单一教师教学模式,观察组在单一教师教学模式下增添高年资学长助学制教学模式.课程结束后均用三级考核模式对2组护生进行考核评价;用量表调查护生学习前、后的自我效能;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2组护生技能操作考试成绩和自我效能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护生在技能操作考核项目中成绩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课程结束后观察组护生自我效能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年资学长助学制教学模式的应用可提高护生技能操作成绩及自我效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综合救护技能模拟训练在《急救护理学》实验课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照组为2008级本科护生,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观察组为2009级本科护生,采用综合救护技能模拟训练教学方法。采用自行设计调查量表结合理论与技能操作考核等方式对教学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观察组考试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生认为,知识、技能、评判性思维、学习满意度、自信心等得到了提高。[结论]综合救护技能模拟训练模式有助于提高实践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护理学基础>课程实训教学模式的构建及应用效果.[方法]用整体抽样的方法抽取南通大学护理学院2006级及2007级196名在校学生作为研究对象.2006级护生97人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实训教学模式;2007级护生99人作为实验组,在应用智能化的实验教学管理系统的基础上新构建的实训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手段、教学内容等方面的改革探索;通过对两组护生的问卷调查及对教学期末操作考核成绩的比较,进行教学效果评价.[结果]实验组学期末操作考核总成绩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36,P<0.01),实验组护生对构建的新型教学模式普遍认可.[结论]<护理学基础>实训教学模式构建,对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和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具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护理"4+0"的护理专业学生(护生)在基础护理学实践考核中采用综合案例工作坊模式的真实体验,研究在实践考核中运用综合案例工作坊的效果。[方法]采用整群抽样以及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法,分析39名护理"4+0"专业学生参与综合案例工作坊的真实感受。[结果]71.8%护生在参与考核后表示综合案例工作坊有利于培养团队协作能力,43.6%护生在焦点访谈中提出该模式有利于与临床接轨,30.8%护生提到该模式有利于个人优势发挥。[结论]综合案例工作坊模式能够弥补传统基础护理学实践单人单项考核的不足,这种教学手段能够分配任务优势,减少传统考核的紧张情绪,消除单人单项考核带来的不良反应,维护护生身心健康发展,同时也能帮助护生更好、更快、更精地掌握护理技术,使护生在小组合作的氛围下完成学习任务。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基于案例教学法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基础护理学》实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级、2012级护理专业各30名应届本科生为研究对象,2012级为观察组,2011级为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基于案例教学法的翻转课堂教学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应用成绩考核与调查问卷评价2组教学效果。结果观察组实训考核成绩(83.53±10.44)分和自我导向学习能力(78.17±10.12)分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生认为翻转课堂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和提高学习能力(P<0.05),且临床教师对观察组护生评价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案例教学法的翻转课堂提高了护生实训考核成绩,同时有利于培养人际沟通、健康教育和评判性思维等能力,促进了护生的专业成长。  相似文献   

11.
丁敏  夏玲  沈王琴  宋艳 《山西护理杂志》2011,(12):3187-3189
[目的]探索《护理学基础》课程实训教学模式的构建及应用效果。[方法]用整体抽样的方法抽取南通大学护理学院2006级及2007级196名在校学生作为研究对象。2006级护生97人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实训教学模式;2007级护生99人作为实验组,在应用智能化的实验教学管理系统的基础上新构建的实训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手段、教学内容等方面的改革探索;通过对两组护生的问卷调查及对教学期末操作考核成绩的比较,进行教学效果评价。[结果]实验组学期末操作考核总成绩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36,P〈0.01),实验组护生对构建的新型教学模式普遍认可。[结论]《护理学基础》实训教学模式构建,对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和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具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CDIO教学模式在高职护生综合护理技能实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39名高职护生为对照组,131名高职护生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进行综合护理技能实训教学,观察组采用CDIO教学模式,通过构思-设计-实现-运作4个步骤进行教学,包括组建教学师资、制订教学计划、设置教学内容及实施教学方案。课程结束后,比较两组高职护生的理论、技能考核成绩,评判性思维能力及对教学效果的满意度。结果两组高职护生的理论、技能考核成绩及对教学效果的满意度有显著差异,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评判性思维能力量表中自信心、分析能力、开放思维、系统化能力、求知欲5个维度得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将CDIO教学模式应用于高职护生综合护理技能实训教学中,全面提升其综合能力及职业核心胜任力,护生对教学的满意度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综合救护技能模拟训练在《急救护理学》实验课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照组为2008级本科护生,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观察组为2009级本科护生,采用综合救护技能模拟训练教学方法。采用自行设计调查量表结合理论与技能操作考核等方式对教学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观察组考试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生认为,知识、技能、评判性思维、学习满意度、自信心等得到了提高。[结论]综合救护技能模拟训练模式有助于提高实践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雷璇  王筝  肖素香 《全科护理》2016,(2):192-194
[目的]探讨在外科护理学中应用以案例为前导的合作学习模式对本科护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影响。[方法]在2013级本科护理专业中选定2个小班,随机设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分别施行以案例为前导的合作学习模式和按教师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比较两组护生的临床思维能力。[结果]临床多站式考试评分比较,观察组护生在护理评估、案例分析、技能操作方面的成绩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思维能力考核评分比较,观察组护生基本护理技能、应变能力、沟通能力、思维独创性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案例为前导的合作学习模式可以提高本科护生的临床思维能力,有助于提高外科护理学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下混合式教学在护理学基础课程中的应用效果评价。方法 选取某高校 2016、2017级本科护生493名,以年级为单位进行分组,干预组 259名,对照组234名。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对照组采取传统教学方法,干预组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下下混合式教学方式。用《大学生学习投入评价问卷》调查并比较 2 组学生的学习投入性,同时分析其理论综合考核成绩、实训技能考核成绩差异及课程效果评价结果。结果 干预组学习投入得分高于对照组( P<0.001 ),其期理论综合考核成绩、实训技能考核成绩均优于对照组( P<0.001 ),对课程的效果评价优于对照组( P<0.001)。结论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下混合式教学相比传统教学模式有效的提高了本科护生的学习投入、改善其理论综合考核成绩、实训技能考核成绩差异及课程效果评价。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小组合作+角色扮演考核法"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将选取的108名护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4名,在每一系统教学结束后,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考核方法,实验组采用"小组合作+角色扮演教学模式"进行考核.课程结束后评价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护生理论考核和操作考试成绩高于对照组护生(P<0.05).[结论]"小组合作+角色扮演考核法"提高了护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有利于护生沟通技巧等能力的培养,并解决了教学与临床实际脱节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强化实训阶段采用学生模拟标准化病人(SSP)教学法对中职护生临床适应期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级护生150名,按简单随机法分为实验组78名,对照组72名。实验组学生采用SSP模拟练习操作和考核;对照组应用传统教学法。强化实训后,进行两组护生理论和操作考核,进入临床后分阶段问卷调查,比较实训效果。结果强化实训前后两组护生理论和操作成绩均值都提高,但实验组均高于对照组,且具有显著性;对两组护生进入临床实习后带教老师和自我评价调查问卷测评结果分析,显示实验组实习第4周已达到预期效果,而对照组需要实习12周。结论在基础护理技能强化实训中使用SSP教学法,既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又缩短护生临床适应期。  相似文献   

18.
合作学习理论在《社区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在《社区护理学》中进行合作性学习教学试验与考核方案改革后的效果。方法在2005级护理本科生中实施合作学习理论与小组合作实训的教学模式,以2004级护理本科生作为对照,并比较其效果。结果实验组理论、作业成绩均优于对照组(P〈0.05),18个调查条目中排在前5位的是训练语言表达能力,锻炼沟通交流能力,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增强交流及合作意识。结论激发护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护生的交流与合作能力,有利于提高护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133"人才培养模式下开展护理综合技能实训课程的实践效果。[方法]针对护生临床综合应用能力不足、理论知识与护理实践技能缺乏有效融合、理论教学与临床实践教学脱节的问题,我校护理系自2012年开始在3年制专科护生中实施护理综合技能实训课程,结合"133"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利用实训条件与资源,改革教学方法,实施以护理岗位工作任务与职业岗位能力为主线,整合课程护理操作技能,对护生进行护理综合技能实训。实训结束后进行理论和操作考核并对教学方法进行评价。[结果]护理综合技能实训课程全部结束后2011级(782名)、2012级(842名)护生的理论及操作考试成绩分别为83.28分±8.68分、88.01分±6.79分和85.34分±8.23分、89.40分±7.43分,均达到了良好水平,并得到了护生充分认可。[结论]在"133"人才培养模式下开展护理综合技能实训课程,提高了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及护理综合实践能力与职业素质,同时促进了教学方法改革,提高了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0.
黄姣娥  蔺彦丽  骆彩珍 《全科护理》2008,6(36):3378-3379
[目的]探索在校护理专业学生护理操作技能培养的有效模式。[方法]对我校2004级和2005级在校护生分别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和以思想教育为先导、护理技能操作预习与演示为动力、强化护生操作训练和严格考核评价为催化荆的综合教学模式。采用无记名调查方式和对护生护理技能操作考核成绩评价的方法进行传统教学和综合教学模式的比较。[结果]2005级护生的学习态度、对护理操作技能的认识明显优于2004级护生。与2004级护生比,2005级护生的护理操作技能成绩明显提高。[结论]以思想教育为先导、护理技能操作预习与演示为动力、强化护生操作训练和严格考核评价为催化剂的综合教学模式明显优于传统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