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宿州市某卫校一年级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与危害健康行为的关系,为促进中等卫校学生心理健康,预防和控制抑郁症状和危害健康行为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编学生健康行为调查表和自评抑郁量表(SDS)对宿州某卫校750名一年级新生进行了横断面调查,内容涉及学生抑郁症状及其家庭背景情况、危害健康行为等。结果卫校新生SDS标准分为46.26±9.29,抑郁症状明显高于常模(P<0.01)。抑郁症状的检出率为35.0%。抑郁症状与父亲健康状况、母亲文化程度、父母对家庭关心程度、自杀意念与行为、每天上网是抑郁症状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P<0.05)。结论中等卫校学生是个特殊群体,必须采取综合措施,促进学生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密闭驻训官兵负性情绪特点,探讨针对性干预策略。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83名密闭生存官兵分别在驻训前、驻训1周后、驻训2周后进行动态情绪测评,观察负性情绪变化特征,并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负性情绪的相关因素。结果 (1)官兵密闭驻训后负性情绪明显,驻训1周SAS评分为(37.60±2.12)、SDS为(35.71±3.29)、SCL-90总分为(138.20±5.73),驻训2周SAS评分为(41.53±1.87)、SDS为(39.50±3.12)、SCL-90总分为(149.31±7.12),均显著高于军人常模(P0.01)。(2)驻训1周、驻训2周负性情绪显著高于驻训前(P0.01),驻训2周显著高于驻训1周(P0.05),驻训1周SCL-90躯体化、焦虑、抑郁、恐怖和精神病性因子分较驻训前明显增高(P0.01),驻训2周躯体化、焦虑、抑郁、恐怖因子分较驻训1周进一步增高(P0.05);(3)年龄、参训情况和学历为负性情绪的对抗因素,有助于降低负性情绪反应;独生子女为负性情绪的危险因素,其OR值为2.455。结论密闭驻训官兵负性情绪明显,需要根据驻训进程和个体情况开展针对性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鼻咽癌患者放疗期间焦虑情绪的心理干预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2月—2012年6月在该院放疗科住院的鼻咽癌患者6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3例,对干预组的病人开始实施心理干预,对照组部进行心理干预,两组放疗方法相同.结果?两组患者SDS、SAS评分比较:干预组SDS评分为(37.29±2.50)分,SAS评分为(35.01±4.26)分,对照组SDS评分为(54.43±7.02)分,SAS评分为(46.46±7.67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干预可以减轻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提高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某部参与雅安抗震救灾官兵的心理健康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对某部参与抗震救灾的官兵275人,进行SCL-90、SAS和SDS调查,发放问卷825份,收回有效问卷819份,用SPSS 19.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采用χ2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273名官兵中有8名官兵心理健康状况较差,有14名官兵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年龄、军龄和文化程度是影响官兵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SCL-90结果显示救灾官兵的躯体化(1.69±0.51)及焦虑(1.78±0.49)分值均高于军人常模和全国常模(P0.05),抑郁分值(1.62±0.35)高于全国常模但低于军人常模(P0.05);SAS总粗分和SDS总粗分分值均高于全国常模(P0.05)。结论救灾官兵的心理健康状况低于全国常模;心理症状自评健康的占91.9%,心理健康状况自评不良的占8.1%;年龄21~25岁、高中(中专)文化程度为危险因素;军龄3~5年和6~10年是保护因素;焦虑症状明显,抑郁症状相对较轻。应该及时对救灾官兵进行心理疏导,保证官兵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氟西汀对脑卒中后抑郁及神经功能康复的疗效。方法将73例早期(<2个月)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氟西汀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病人均予脑卒中基础治疗,同时予简单的功能训练。治疗组加用氟西汀20mg,每日1次,对照组不使用任何抗抑郁药,疗程8周。观察病人在治疗前、治疗后4周、治疗后8周Hamilton抑郁量表评分(HDRS)、Zung抑郁自评量表评分(SDS)以及生活活动量表Barthel指数(BI)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后4周、8周HDRS、SDS以及BI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治疗组治疗后4周、8周HDRS、SDS及BI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同时氟西汀无明显毒副作用,患者耐受性好,服用安全。结论氟西汀可明显改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抑郁症状,同时还能促进神经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6.
212例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抑郁症状发生的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了解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抑郁症状发生的现状.方法 以慢性乙型、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用自制的慢性病毒性肝炎问卷调查表、抑郁症状自评量表(SDS)、艾森克人格问卷等对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抑郁症状情况及相关因素进行调查.应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12例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抑郁症状的检出率为54.7%,SDS评分为39.08±11.16.不同年龄、职业、文化程度抑郁症状的检出率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2.24,P<0.000;~2=22.59,P<0.000;χ~2=23.304,P<0.000);病毒性肝炎分度、感染时间、确诊时间、肝炎复发次数、抗病毒治疗时间不同,抑郁症状的检出率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136,P=0.001;χ~2=32.737,P<0.000;χ~2=9.401,P=0.009;χ~2=10.734,P=0.005;χ~2=30.353,P<0.000);患者对治疗的信心、对周围态度满意程度不同抑郁症状检出率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715,P<0.01;χ~2=9.456,P<0.01).SDS总分与社会支持总分、客观支持维度分值、主观支持维度分值之间呈负相关关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262,P=0.000;r=-0.228,P=0.001;r=-0.270,P=0.000).SDS总分与艾森克人格评分内外向维度分值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330,P=0.000),与情绪稳定性分值维度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309,P=0.000).结论 (1)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抑郁症状的检出率为54.7%.(2)是否出现抑郁症状可因患者年龄、职业、文化程度、肝炎分度、感染时间、诊断时间、复发次数、抗病毒治疗时间、收入、支付方式、及对治疗信心和对周围态度的满意程度的不同而不同.(3)患者获得的支持度越低,SDS总分越高,抑郁程度越重;个性越倾向内向,SDS总分越高,抑郁程度越重;情绪越不稳定,SDS总分越高,抑郁程度越重.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农村妇女抑郁症状流行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 抽取辽宁省丹东凤城市800名18~65岁农村妇女进行问卷调查并填写抑郁自评量表(SDS),分析农村妇女抑郁症状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农村妇女抑郁症状发生率为54.3%.病例组负性生活事件均分为(4.79±13.3055)分,正常组均分为(2.34±8.4930)分,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72 296.000,P<0.05).在对其他因素进行调整后,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表明,文化程度(OR=0.768,95%CI=0.638~0.926)、添加新成员(OR=0.147,95%CI=0.028~0.763)、患心脏病(OR=2.939,95%CI=1.603~5.390)、与公婆不和(OR=14.938,95%CI=1.554~143.555)、欠债>500元(OR=1.861,95%CI=1.091~3.173)等因素与抑郁症状关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农村妇女抑郁病症状的发生受生理、社会多种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认知行为疗法对功能性便秘(FC)患者心理状态和临床症状的影响.方法 对符合罗马ⅢFC诊断标准的7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给予促胃肠动力药物治疗,试验组(40例)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认知行为疗法.两组疗程均为4周.于入组时、4周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患者进行心理状态评定并比较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和不良反应.结果4周末试验组SAS和SDS评分比入组时均显著降低[分别为(36.25±8.61)分比(42.97±9.25)分,P<0.01;(38.81±6.53)分比(43.36±7.18)分,P<0.01 .治疗后试验组与对照组SAS和SDS评分分别为(36.25±8.61)分和(41.31±6.09)分,P<0.01;(38.81±6.53)分和(42.33±7.64)分,P<0.05.试验组患者的有效率为97.50%(39/40),对照组患者的有效率为84.21%(32/3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腹痛、腹泻及停药后复发分别为23.68%、15.79%、89.47%;试验组分别为5.00%、2.50%、5.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认知行为疗法有助于改善FC患者的心理状态,缓解便秘症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优于单纯服用促胃肠动力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9.
健康教育对慢性乙型肝炎合并抑郁症患者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调查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抑郁症状发生率并探讨健康教育对抑郁症状及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对10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测评。将抑郁指数≥0.5的56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28例,对照组28例。干预组在住院期间药物治疗的同时并进行健康教育与心理社会干预,分别于入出院时SDS、肝功能、HBV DNA检测,对病情恢复时间进行评估。结果慢性乙型肝炎并抑郁情绪检出率为52.83%,SDS总分均值54.98±10.50,与国内常模比较,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经健康教育与心理社会干预后,干预组抑郁指数显著降低(P<0.01),病情恢复时间(肝功能、HBV DNA复常时间)显著缩短(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常合并忧郁症状,健康教育与心理社会干预可改善抑郁症状及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抗病毒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皮肤病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住院皮肤病患者61例,其中,银屑病23例,湿疹15例,带状疱疹13例,慢性荨麻疹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进行常规检查和治疗的同时实施心理护理方案。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睡眠质量量表(PSQI)作为评定工具进行比较研究。结果皮肤病患者普遍存在焦虑和抑郁情绪;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3.33vs70.97,P<0.05),焦虑和抑郁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SAS评分(39.90±4.60)分vs(51.43±3.27)分,P<0.001;SDS评分(30.21±4.70)分vs(36.43±5.51)分,P<0.001],且睡眠质量显著好于对照组[PSQI评分(9.24±4.18)分vs(12.01±5.67)分,P<0.001]。结论对皮肤病患者实施心理护理能促进疗效,降低负性情绪,并提高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对皮肤病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取住院皮肤病患者61例,其中,银屑病23例,湿疹15例,带状疱疹13例,慢性荨麻疹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进行常规检查和治疗的同时实施心理护理方案.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睡眠质量量表(PSQI)作为评定工具进行比较研究.结果 皮肤病患者普遍存在焦虑和抑郁情绪;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3.33% vs 70.97%,P<0.05),焦虑和抑郁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SAS评分(39.90±4.60)分 vs (51.43±3.27)分,P<0.001;SDS评分(30,21±4.70)分 vs (36.43±5.51)分,P<0.001],且睡眠质量显著好于对照组[PSQI评分(9.24±4.18)分 vs(12.01±5.67)分,P<0.001].结论 对皮肤病患者实施心理护理能促进疗效,降低负性情绪,并提高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心理疏导干预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合并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1月—2012年11月符合冠心病诊断标准的患者100例,所有患者均合并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心理状态,随机分为心理疏导干预组(观察组)和单纯药物干预组(对照组)各50例,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对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价。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观察组干预前SAS、SDS评分分别为(53.8±4.1)、(57.2±4.5)分,干预后分别为(41.7±3.4)、(35.6±3.0)分;对照组SAS、SDS评分分别为(54.4±4.3)、(56.8±4.6)分,干预后分别为(47.9±3.7)、(45.2±3.5)分,两组患者干预后SDS和SAS评分均较干预前有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心理状态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心理指导和必要的药物干预,老年冠心病患者的焦虑抑郁等精神方面的不良反应有明显好转,对提高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世博安保一线部队官兵焦虑、抑郁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后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2010年8月在上海世博会安保某屯兵点随机抽取200名官兵为研究对象。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调查对象进行焦虑和抑郁状况评价,采用简明应对方式问卷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影响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因素进行评价。结果共收回有效问卷182份,有效率91.0%。研究对象焦虑和抑郁发生率分别为19.2%和37.4%,高于常模(P<0.05)。SAS标准分均分为41.78±10.64分,与社会支持、客观支持、支持利用呈成负相关(P<0.05),与主观支持无相关性,与消极应对方式成正相关(P<0.05)。SDS标准分均分为44.50±10.80分,与社会支持、客观支持呈负相关(P<0.05),与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没有相关性,与消极应对方式呈正相关(P<0.05)。军龄是焦虑发生率的影响因素,是否独生子女、年龄、文化程度、家庭所在地、参加安保时间与官兵焦虑和抑郁发生率没有关系。结论执行世博安保任务中期部队官兵有较高的焦虑、抑郁发生率,官兵的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对焦虑、抑郁情绪有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文拉法新治疗脑血管病伴发焦虑抑郁症状的疗效。方法42例病人服文拉法新,治疗前和治疗后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进行分析;治疗前后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副反应量表(TESS)评分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后37例(88%)量表分值明显下降。治疗前后各因子配对比较(SAS,SDS,HAMD,HAMA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用药后疗效在2~4周最为明显;4~6周趋于平缓。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文拉法新能减轻脑血管意外伴发焦虑抑郁症状,提高病人生存质量及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社区中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抑郁和焦虑状况,为制订防控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2年4月—2013年4月治疗的≥50岁的高血压患者72例为观察组,并于同期随机选取进行健康体检的居民50名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抑郁和焦虑发生情况,并比较两组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评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抑郁发生率分别为29.17%、4.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71,P<0.05)。焦虑发生率分别为36.11%、8.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455,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SDS评分分别为(56.71±7.83)、(39.43±10.08)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92,P<0.05),SAS评分分别为(49.26±8.15)、(33.70±7.62)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73,P<0.05)。结论中老年高血压与抑郁和焦虑可能存在一定的关联,关注中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抑郁和焦虑状况,及时发现和缓解抑郁和焦虑,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中老年高血压的预防和治疗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青年学生痤疮患者的焦虑与抑郁情况,为青年学生痤疮患者的综合系统治疗和提高生活质量提供参考。方法以到上海市某三甲医院皮肤病专科医院痤疮科、治疗科门诊就诊的244名中学生和大学生痤疮患者为研究对象(痤疮组),同时在该地区便利选取未患痤疮的学生群体(对照组) 297名,用倾向评分匹配法对方便抽样获得的两组被试进行匹配(各157名),采用Zung抑郁自评测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ng Scale,SDS)、焦虑自评测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进行问卷调查,比较不同性别、不同发病程度痤疮患者与对照组的SDS、SAS得分。结果痤疮组抑郁症状阳性检出率为59.20%,焦虑症状检出率为69.40%,合并焦虑及抑郁症状者为52.90%;对照组抑郁症状检出率为32.50%,焦虑症状检出率为25.50%,合并焦虑及抑郁症状者为20.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22.63,60.81,35.69,P值均<0.01)。痤疮组的SDS和SAS得分均高于对照组(Z值分别为5.95,9.16,P值均<0.01);男生患者的SDS、SAS得分均高于女生;不同发病程度的痤疮患者SDS、SAS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H值分别为55. 67,43. 83,P值均<0.01)。结论青年学生痤疮患者更易引起焦虑和抑郁,与健康学生群体相比,中、重度痤疮患者抑郁和焦虑程度严重。提示在进行传统治疗的同时,应辅以适当的心理干预及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在功能性消化不良(FD)合并抑郁焦虑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将96例FD合并抑郁焦虑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和常规治疗加心理干预组(治疗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抗消化不良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结合心理干预治疗.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进行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并计算FD症状积分,对两组疗效及评分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FD总有效率为83.33%(40/48),对照组FD总有效率为45.83%(22/4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7.20,P<0.01);治疗组FD症状积分和SAS、SDS评分均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SAS、SDS评分较治疗前有显著降低,而对照组改变不明显.结论 心理干预能明显改善FD合并抑郁焦虑患者的消化不良症状和抑郁焦虑症状.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消炎镇痛膏治疗留置针相关静脉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8年1月经郑州市中医院诊治的留置针相关静脉炎老年患者71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32例和对照组3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50%硫酸镁溶液20 ml浸湿无菌纱布后湿敷患处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消炎镇痛膏外贴患处治疗。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对患者焦虑抑郁情绪进行评价。观察两组治疗前后SDS、SAS评分的变化,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红肿、疼痛等症状消失时间。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46);研究组患者疼痛消退时间和红肿消退时间分别为(1.24±0.26)d和(2.15±0.17)d短于对照组(P<0.001);研究组患者治疗后SDS、SAS评分分别为(41.45±13.27)分和(41.02±14.18)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消炎镇痛膏治疗留置针静脉输液致感染性静脉炎的疗效较好,可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9.
北方陆军官兵焦虑、抑郁情绪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非战时、非演习、常态环境中北方陆军官兵的焦虑和抑郁情绪及其影响因素,为军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我国北方2支陆军部队775名官兵进行心理测试。结果(1)受测军人焦虑情绪发生率为26.1%,抑郁情绪发生率为60.0%。焦虑标准分为44.5±8.4,抑郁标准分为51.6±9.6,均超过中国常模。(2)已婚、单亲家庭和患身心疾病等因素对于焦虑情绪的产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家人通讯方便、有业余爱好和人际关系良好对于抑郁情绪的产生为保护性因素,患身心疾病与焦虑和抑郁情绪存在显著关联。结论官兵较高的焦虑和抑郁情绪状态应引起足够重视,应采取有针对措施加以改善,改变官兵的某些不良认知,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查宫颈癌(CC)患者术后癌因性疲乏(CRF)与抑郁状况,并探讨两者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某医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85例C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Piper癌因性疲乏量表(CF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其进行调查。结果 30~40岁患者的CFS均分为(2.96±0.99)分,41~50岁患者的CFS均分为(4.06±1.38)分,50岁以上患者CFS均分为(5.14±1.37)分,不同年龄段CC患者手术CRF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0~40岁的手术后患者SDS标准分均分为(47.16±12.40)分,41~50岁患者的均分为(57.11±14.70)分,50岁以上患者分均分为(65.41±15.52)分,不同年龄段患者SDS标准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C患者手术术后CRF程度与抑郁状况严重程度具有正相关性(P0.01)。结论 CC患者术后易发生CRF症状以及抑郁,CRF程度越高,抑郁程度越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