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6 毫秒
1.
目的 观察曲安奈德眶内注射配合中药治疗甲状腺相关性眼病(TAO)的疗效.方法 对我院2006年~2008年门诊病人26例(35只眼)采用曲安奈德40mg眶内注射加中药口服,观察其疗效.结果 27只上睑退缩的患眼治疗3个月后有效率87%,显效率17.1%:26只上睑迟落的患眼治疗3个月后有效率90%,显效率46%;15只患眼突眼度治疗3个月后有效率87.1%,显效率59.6%.结论 对于早期TAO的患者,采用局部注射曲安奈德,可减少全身应用类固醇及其他免疫抑制剂引起的副作用,而且效果显著,配合口服中药增强了疗效,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熄风缓急方联合眶周注射曲安奈德(TA)治疗甲状腺相关眼病(TAO上睑退缩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确诊的TAO初发期患者80例(95只眼)按NOSPECS分级法I级上睑退缩的TAO患者按照不同治疗方式分为3组。中药治疗组予口服熄风缓急方中药煎剂27例(32只眼);西药治疗组予曲安奈德(TA)眶周注射组26例(30只眼);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予口服熄风缓急方中药煎剂联合TA眶周注射组27例(33只眼)。对3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治疗2个月后、治疗3个月后睑裂高度和上睑退缩值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西药治疗组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治疗1个月后睑裂高度及上睑退缩值较治疗前变小(P0.05),中药治疗组在治疗2个月后睑裂高度及上睑退缩值较治疗前变小(P0.05),治疗3个月后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睑裂高度及上睑退缩值小于中药治疗组和西药治疗组(P0.05)。治疗3个月后,西药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中药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西药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NOSPECS分级法I级TAO患者的上睑退缩的疗效更为优越。  相似文献   

3.
中药治疗早期甲状腺相关眼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中药治疗早期甲状腺相关性眼病(TAO)的疗效。方法回顾总结本院2004~2006年门诊25例(38只眼)早期甲状腺相关性眼病病例资料。所有病人均用单纯中药治疗,选用燥湿化痰、行气开瘀散结和清热解毒、通络祛瘀的药方。结果活动期15只患眼平均CAS值治疗1个月后减小显著(P〈0.05);3个月后有效率为93%,显效率为93%。28只上睑退缩患眼治疗2个月后平均值减小显著(P〈0.05);3个月后有效率为89%,显效率为43%。25只上睑迟落患眼治疗2个月后平均值减小显著(P〈0.05);3个月后有效率88%,显效率为44%。12只突眼患眼治疗3月后平均值减小显著(P〈0.05),有效率达83%,显效率为50%。结论对于不能使用类固醇类及其他免疫抑制剂的早期TAO病人,可采用中药和支持疗法,以有效控制早期症状减少并发症发生。中药疗法为早期TAO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更多选择。  相似文献   

4.
针刺结合穴位按摩治疗浸润性突眼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Xu WM  Guo YH  Chen BX 《中国针灸》2011,31(2):101-104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穴位按摩治疗浸润性突眼的临床疗效,为甲亢性浸润性突眼提供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45例浸润性突眼患者随机分为针推组(25例)与西药组(20例),针推组采用针灸配合穴位按摩,选择睛明、球后、承泣、上明为针刺主穴,配合手法按摩颈后部及眶周局部各穴.西药组静脉点注地塞米松和氨甲喋呤,口服强的松.比较两组治疗后突眼度和临床疗效.结果:针推组治疗前后突眼度分别为(20.27±1.22)mm、(18.11±0.87)mm,西药组分别为(20.34±1.20)mm、(19.47±1.11)mm,两组治疗后突眼度均明显改善(均P<0.01),针推组突眼度改善明显优于西药组(P<0.01);针推组总有效率为83.3%(40/48),优于西药组的53.8%(21/39),且不良反应少.结论:针灸配合穴位按摩治疗浸润性突眼疗效确切,优于西药常规治疗,是一种较优方法.  相似文献   

5.
针药并用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性突眼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立明 《辽宁中医杂志》2003,30(10):848-848
目的 :观察针药并用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并突眼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 185例 35 7只眼 ,随机分配为治疗组与对照组 ,治疗组 10 5例用透明质酸酶、地塞米松、盐酸利多卡因混合注射上天柱等穴 ,并辨病专方 ,每日1剂 ,水煎服分 3次。结果 :治疗 2个月 ,甲亢突眼治愈率 78% ,临床症状与体征及眼球突出度与治疗前比较均有非常显著性统计学意义 (P <0 0 1)。结论 :穴位注射并辨病专方治疗甲亢并突眼症有非常显著疗效 ,无副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瘿突1号方治疗活动期Ⅲ级Graves眼病脾虚湿阻,痰结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上海市嘉定区中医医院2016年4月至2019年3月的内分泌专科门诊就诊的活动期Ⅲ级Graves眼病患者8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强的松口服治疗,治疗组给予瘿突1号方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5.71%,对照组有效率为30.95%,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CAS评分、突眼度、上睑退缩、促甲状腺受体抗体(thyrotropin receptor antibody,TRAB)水平低于本组治疗前,且治疗组治疗后突眼度、C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瘿突1号方治疗活动期Ⅲ级Graves眼病脾虚湿阻,痰结血瘀证,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TRAB水平。  相似文献   

7.
眼突方治疗Graves眼病激素治后复发27眼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迎舒 《新中医》2002,34(5):21-22
目的:观察自拟眼突方治疗Graves眼病激素治疗后复发的疗效。方法:对28例(51眼)诊断为 Graves眼病激素治疗后复发的患者进行分组治疗观察。中药治疗组14例(27眼)用眼突方;西药对照组14例(24眼)继续用激素。结果:治疗组有效和显效22眼,总有效率为81.48%,对照组有效和显效15只眼,总有效率为62.50%,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眼突方治疗 Graves眼病激素治疗后复发的疗效比继续用激素的疗效为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加用化痰通络法治疗甲状腺相关性眼病的疗效。方法:34例甲状腺相关性眼病随机分为两组各17例,对照组给予一般治疗和对症处理,同时予口服强的松;中药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化痰通络法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突眼度、临床活动度评分下降明显,且中药组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后在临床症状﹙眼部胀痛、流泪、复视、异物感﹚上有明显改善。结论:加用化痰通络中药治疗甲状腺相关性眼病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本文24例甲亢突眼患者,5例单用中医辨证中药治疗,19例用中药加小剂量他巴唑和甲状脓片。治疗3~6月后11例轻度突眼病例有效率90.9%,13例中、重度突眼病例有效率75%。突眼度平均缩小2.3mm(P<0.01)。血清T_3、T_4浓度由治疗前3.7±1.3ng/ml 和16.6±6.0μg/dl 分别降到1.5±0.5ng/ml(P<0.001)和10.2±4.0μg/dl(P<0.01)。中药的治疗作用可能与调整免疫功能和植物神经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锝99-亚甲基二膦酸盐注射液(锝99-MDP)联合中药治疗甲状腺相关性眼病(TAO)的效果。方法:治疗组37例用锝99-MDP联合中药治疗,对照组16例用糖皮质激素治疗,20天为一疗程,治疗1~3个疗程。结果:两组主要症候均有改善,治疗组总有效率94.6%,对照组总有效率68.7%,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突眼度和葡萄糖氨基葡聚糖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但治疗组突眼度的降低及氨基葡聚糖的减少与对照组比较更明显(P0.01)。结论:锝99-MDP联合中药治疗甲状腺相关性眼病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1.
痛经是指妇人在行经前后或月经期,出现周期性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甚则剧痛难忍,或伴有手足厥冷、面色苍白、身冷汗出等证.在临床上笔者采用针刺配合推拿治疗本病33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针药并用治疗痛风28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痛风是一组嘌呤代谢紊乱所引起的疾病,因为嘌呤代谢的终末产物是尿酸,若尿酸生成增多或排泄减少,导致血液中尿酸浓度增加,引起高尿酸血症伴痛风性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过多的尿酸沉积可形成痛风石,并引起关节软骨的退行性病变,发展成为足母趾、跖趾关节僵肿畸形。近年来,由于人们生活水准不断提高,痛风的发病率逐年增多,笔者采用针药并用治疗痛风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针药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35例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冠心病心绞痛是心内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临床多以心前区闷痛为主。笔者采用针药并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69例患者均为住院患者,其中男性36例,女性33例;年龄最小39岁,最大75岁;平均年龄61岁。将患者随机分为针刺加药物组35例,其中男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寻找治疗颈椎病的有效方法。方法:将240例颈椎病患者按就诊时间随机分为2组,即针牵组采用针刺加牵引治疗;针刺组采用单纯的针刺治疗。结果:两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100%和77.6%,经统计学处理,针牵组疗效明显优于针刺组(P〈0.01)。结论:针刺配合牵引治疗颈椎病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5.
偏头痛是临床常见的自觉症状,是一类有家族发病倾向的周期性发作疾病,发病率高,易于反复。临床主要表现为发作性偏侧搏动性头痛,伴恶心、呕吐、出汗等症状。近年来笔者依据裘昌林主任医师的临床经验采用针刺与中药结合治疗偏头痛6l例,取得颇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中药治疗贫血的疗效.方法:随机抽取单纯中药组,张针刺中药并用组各45例,进行疗效分析.结果:针药并用组临床显效率37.8%,总有效率93.4%,单用中药组显效率22.2%,总有效率68.9%,针药并用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单纯中药组(P<0.05).结论:针刺中药并用治疗贫血,优于单纯中药治疗.  相似文献   

17.
咳嗽是少儿肺部疾患中的一种常见证候,好发于春秋两季,由于少儿年龄小、体质弱,抵抗力比较低,易患外感咳嗽。笔者采用针刺火罐综合疗法治疗本病,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现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18.
针刺配合推拿治疗乳癖4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癖是指妇女乳房部常见的慢性良性肿块,以乳房肿块和胀痛为主症,常见于青壮年妇女,相当于现代医学"乳腺小叶增生".在临床上笔者采用针刺配合推拿疗法治疗本病42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针刺穴位联合颈椎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4年6月本院78例颈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观察组患者采用针刺穴位联合颈椎牵引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针刺穴位治疗,10 d为1个疗程,两组患者均治疗3个疗程,观察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症状积分、血清TNF-α水平。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4.87%,对照组有效率为82.05%,两组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χ2=6.2158,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SF-MPQ评分、TNF-α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结合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脑神经生长素穴位注射治疗小儿智力低下46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笔者于 1 994年开始采用脑神经生长素穴位注射治疗小儿智力低下 46例 ,取得了一定效果 ,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  本组收治的患儿均符合郭迪主编的《儿科基础与临床》中智力低下的诊断标准。 46例中男性2 7例 ,女性 1 9例 ,年龄最小 1岁 ,最大 1 3岁 ,其中 3岁以下者 1 0例 ,3~ 7岁 2 3例 ,7岁以上 1 3例。   1 0例检查脑电图 ,其中正常 4例 ,异常 6例 ,2例合并有痫性放电 ;5例检查CY ,正常 2例 ,异常 3例 ,均表现为脑容量不足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查 2 0例 ,正常 2例 ,可疑异常 3例 ,异常 1 5例。2 治疗方法  主穴取哑门、风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