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研究内服绞股蓝对紫外线照射引起的无毛小鼠皮肤光老化模型的影响。方法:昆明无毛小鼠随机分成5组,正常组(A)、模型对照灌胃组(B)、低剂量灌胃组(C)、中剂量灌胃组(E)、高剂量灌胃组(F)。模拟UV长期照射,造成皮肤光老化模型。给药组照射同时灌胃绞股蓝提取液。采用病理组织切片制片技术,HE染色以40倍光镜观察真皮结构改变,并以生化分析方法测定SOD活性,HYP及MDA含量。结果:绞股蓝C、D、E组对SOD活性均有提高作用(P〈0.05)。D、E组可提高羟脯氨酸含量,降低MDA含量。结论:绞股蓝提取液具有拮抗紫外线照射引起的无毛小鼠皮肤光老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绞股蓝提取液对自然衰老小鼠皮肤组织的影响及不同给药途径对自然衰老小鼠皮肤的改善作用。[方法]昆明种3月龄雌性小鼠10只,作为青年对照组(A);昆明种12月龄雌性小鼠4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老年灌胃空白组(B)、老年灌胃阳性对照组(C)、老年灌胃绞股蓝组(D)、老年(灌胃+外用)绞股蓝组(E)。灌胃绞股蓝提取液,同时外涂绞股蓝霜剂。采用病理组织切片制片技术,HE染色以100倍光镜观察真皮结构改变,并以生化分析法测定SOD活性及MDA含量。[结果]与A组比较,B、C、D、E组小鼠皮肤组织SOD活性均明显降低(P<0.05),MDA含量明显增加(P(0.01);与B组比较,C、D、E组SOD活性提高(P(0.01),MDA含量降低(P(0.01);与D组相比,E组SOD活性明显提高(P(0.05),MDA含量明显降低(P(0.05)。[结论]绞股蓝提取液具有拮抗小鼠皮肤自然衰老的作用;灌胃配以外用绞股蓝提取液该种给药方式能更好的起到延缓自然衰老对小鼠皮肤的损害。  相似文献   

3.
目的:实验旨在研究黄芪提取液是否具有抗皮肤光老化的作用及其机理。材料与方法:将昆明种无毛小鼠随机分成5组,除正常对照组外,模拟UV长期照射,造成皮肤光老化模型,给药组照射同时分别灌胃高、中、低剂量的黄芪提取液,模型组灌胃等剂量生理盐水。对其皮肤组织HYP含量、MDA含量、SOD活力进行测定,以40倍光镜观察真皮结构改变,结果:模型组无毛小鼠皮肤组织SOD活性明显降低,羟脯氨酸含量显著减少,MDA含量明显增加(P<0.05),病理切片呈现光老化状态。模型 黄芪高剂量组的皮肤羟脯氨酸及MDA含量与正常组无显著性差异。与模型组比较,模型 黄芪高剂量组对SOD活性有提高作用(P<0.05),模型 黄芪中剂量、模型 黄芪低剂量组可提高羟脯氨酸含量,降低MDA含量,并呈剂量依赖(分别是P<0.05,P<0.01)。结论:黄芪提取液对紫外线照射引起的无毛小鼠皮肤光老化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一方面黄芪本身具有清除自由基的作用;另一方面黄芪可以通过提高SOD活力来达到抗氧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王诗晗 《中医药学刊》2006,24(4):718-719
目的:实验旨在研究黄芪提取液是否具有抗皮肤光老化的作用及其机理。材料与方法:将昆明种元毛小鼠随机分成5组,除正常对照组外,模拟UV长期照射,造成皮肤光老化模型,给药组照射同时分别灌胃高、中、低荆量的黄芪提取液,模型组灌胃等剂量生理盐水。对其皮肤组织HYP含量、MDA含量、SOD活力进行测定,以40倍光镜观察真皮结构改变,结果:模型组无毛小鼠皮肤组织SOD活性明显降低,羟脯氨酸含量显著减少,MDA含量明显增加(P〈0.05),病理切片呈现光老化状态。模型+黄芪高剂量组的皮肤羟脯氨酸及MDA含量与正常组元显著性差异。与模型组比较,模型+黄芪高剂量组对SOD活性有提高作用(P〈0.05),模型+黄芪中剂量、模型+黄芪低剂量组可提高羟脯氨酸含量,降低MDA含量,并呈剂量依赖(分别是P〈0.05,P〈0.01)。结论:黄芪提取液对紫外线照射引起的无毛小鼠皮肤光老化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一方面黄芪本身具有清除自由基的作用;另一方面黄芪可以通过提高SOD活力来达到抗氧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绞股蓝提取液对自然衰老小鼠皮肤组织中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并研究不同的给药途径对自然衰老小鼠皮肤组织的改善作用。[方法]昆明种3月龄雌性小鼠10只,作为青年对照组(A);昆明种12月龄雌性小鼠4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老年外用空白组(B)、老年外用阳性对照组(C)、老年外用绞股蓝组(D)、老年(外用+内服)绞股蓝组(E)。A、B组外涂赋型剂0.5g/t,C组外涂维生素E20mg/t,D组外涂绞股蓝霜剂0.5g/t,E组外涂绞股蓝霜剂(剂量同D组),同时灌胃绞股蓝提取液0.8mL/t。30天后以生化分析方法测定皮肤组织中CAT活性、MDA含量,并观察皮肤组织结构改变。[结果]与A组比较,B、C、D、E组小鼠皮肤组织CAT活性均明显降低(P<0.01),MDA含量明显增加(P﹤0.01);与B组比较,C、D、E组CAT活性提高(P﹤0.05),MDA含量降低(P﹤0.01);与D组相比,E组CAT活性明显提高(P﹤0.05),MDA含量明显降低(P﹤0.05)。[结论]绞股蓝提取液具有拮抗小鼠皮肤自然衰老的作用;外用配以灌胃绞股蓝提取液该种给药方式能更好的起到延缓自然衰老对小鼠皮肤的损害。  相似文献   

6.
黄芪醇提物抗紫外线诱导无毛小鼠皮肤光老化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实验旨在研究黄芪醇提物是否具有抗紫外线诱导皮肤光老化的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昆明种无毛小鼠被随机分成5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接受模拟UV长期照射,给药组照射同时分别灌胃高、中、低剂量的黄芪醇提物混悬液,模型组灌胃等剂量生理盐水。对其皮肤组织MDA含量及SOD活力进行测定。[结果]模型组无毛小鼠皮肤组织SOD活力明显降低,MDA含量明显增加,(P<0.05)。高剂量组无毛小鼠皮肤MDA含量与正常组无显著性差异。与模型组比较,对SOD活力有提高作用(P<0.05),中剂量、低剂量组可降低MDA含量,并呈剂量依赖(分别是P<0.05,P<0.01)。[结论]黄芪醇提物对紫外线照射引起的无毛小鼠皮肤光老化具有保护作用。探讨其机制可能是:一方面黄芪醇提物本身具有清除自由基的作用;另一方面黄芪醇提物可以通过提高SOD活力来达到抗氧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测绞股蓝对小鼠皮肤光老化保护作用。[方法]将昆明种小鼠6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维生素E组)、绞股蓝低、中、高剂量组,10只/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各组均每日用8-甲氧补骨脂素(8-MOP)联合UVA建立小鼠皮肤光老化模型,造模前给予皮肤分别涂抹维生素E、绞股蓝提取液,造模后24 h内取皮肤组织。观测组织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氧化产物过氧化氢(H2O2)、皮肤组织羟脯氨酸(HYP)。[结果]绞股蓝可提高光老化模型小鼠皮肤组织GSH-Px和CAT活性和HYP含量,降低H2O2含量。[结论]绞股蓝对皮肤光老化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绞股蓝提取液对老年大鼠皮肤组织中羟脯氨酸(HYP)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方法:将W istar大鼠随机分成3组:青年对照组、老年空白组、绞股蓝给药组。并分别予以生理盐水NS(20mL/kg),绞股蓝提取液2g/kg灌胃,30天后以生化分析方法测定皮肤组织中SOD活性,HYP含量,并探讨绞股蓝延缓大鼠皮肤衰老的机理。结果:与青年对照组比较,老年空白组皮肤组织中SOD活性明显降低,羟脯氨酸含量显著减少(P<0.01)。与老年空白组比较,绞股蓝组对羟脯氨酸含量无显著提高作用(P>0.05);绞股蓝组提高SOD活性含量。结论:绞股蓝提取液对大鼠皮肤衰老具有延缓的作用。其机制可能通过提高SOD活性以及皮肤中羟脯氨酸的含量来延缓皮肤衰老。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丹白提取物(丹参、白芷、白附子、茯苓、白鲜皮、白及、僵蚕、白薇、蒺藜、防风提取物)对紫外线照射引起的黄褐斑模型小鼠皮肤和肝脏中的SOD活力、MDA含量及模型小鼠皮肤组织结构变化的影响。方法:用肌注黄体酮及辅助紫外线照射法建立黄褐斑小鼠模型,丹白提取物高、中、低3个浓度连续灌胃30天,分别用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试剂盒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试剂盒测试丹白提取物对小鼠皮肤和肝脏中SOD和MDA的影响。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皮肤及肝脏SOD活性明显降低(P 0.05),MDA含量增加(P 0.05);与模型组比较,丹白提取物高、中剂量组和维生素C组小鼠的皮肤及肝脏SOD活性明显升高(P 0.05),MDA的含量则明显降低(P 0.05)。结论:丹白提取物可通过提高黄褐斑模型小鼠皮肤和肝脏SOD活性,降低模型小鼠皮肤和肝脏MDA含量,改善模型小鼠皮肤病理变化,发挥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0.
针灸“足三里”及“关元”对大鼠皮肤光老化的防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针灸"足三里"及"关元"穴抗皮肤光老化的作用机制。方法:30只健康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针灸组;模型组和针灸组在紫外光疗仪灯正下方的1 m处照射10 min,每天1次,连续照射60天,建立光老化模型,其中针灸组在照射前0.5 h进行针灸,第61天检测皮肤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和过氧化氢酶(CAT)含量。结果:针灸"足三里"和"关元"穴能使光老化模型大鼠皮肤组织中的SOD活性、CAT活性升高(P<0.05或P<0.01),MDA含量降低(P<0.01)。结论:针灸足三里及关元穴能拮抗紫外诱导的皮肤光老化。  相似文献   

11.
痛泻要方对肠易激综合征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李佃贵  赵玉斌 《中草药》2006,37(11):1681-1685
目的探讨痛泻要方对内脏高敏感性肠易激综合征(IBS)模型大鼠的疗效和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结肠慢性刺激法制作内脏高敏感性的IBS大鼠模型。将实验动物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对照(得舒特)组,痛泻要方低、高剂量组。观察各组大鼠肠道内扩张引起腹部抬起和背部拱起的容量阈值和大鼠肠道内不同容量下扩张期间腹壁收缩次数,检测5-羟色胺(5-HT)、P物质(SP)、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各治疗组大鼠行为学和电生理指标均有明显改善;各治疗组模型大鼠5-HT、SP水平明显下降,CGRP水平增加,且有一定的量效关系。结论痛泻药方能降低内脏高敏感性IBS模型大鼠血清5-HT、血浆SP水平,增加CGRP水平,大剂量痛泻药方疗效优于得舒特。痛泻药方的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模型大鼠血清5-HT、血浆SP水平,减弱背角神经元兴奋性,从而提高内脏痛阈、消除肠道过敏而达到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12.

Ethnopharmacological relevance

Bambusae caulis in Liquamen (BCL) is a nutritious liquid extracted from heat-treated fresh bamboo stems. It is an important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 used to treat coughs and asthma in East Asia. In recent years, it has been studied for its anti-inflammatory, anti-allergenic, and immune-regulating properties.

Aim of the study

To examine whether BCL suppresses the development of 2,4-dinitrochlorobenzene (DNCB)-induced atopic dermatitis (AD)-like skin lesions in hairless mice.

Materials and methods

The effects of BCL were analyzed by measuring transepidermal water loss (TEWL), melanin content, and erythema in the skin, leukocyte numbers and IgE levels in the serum, and mRNA expression of relevant cytokines in the spleen.

Results

The transdermal administration of BCL to hairless mice inhibited the development of DNCB-induced AD-like skin lesions by suppressing TEWL, melanin production and erythema of skin, the number of leukocytes and the level of IgE in serum, and the mRNA expression of IL-4, IL-13, and TNF-α in the spleen. However, BCL administration increased the expression of IFN-γ in the spleen.

Conclusions

These findings indicate that BCL suppresses the development of DNCB-induced AD-like skin lesions in hairless mice, suggesting that BCL may be a potential therapeutic agent for AD in a clinical setting.  相似文献   

13.
目的运用脑功能成像技术,研究不同穴位针刺前后,血管性痴呆(VD)患者大脑皮层葡萄糖代谢的变化.方法25例VD病人,随机分为5组.A组治以针对偏瘫的常规穴位(手足三阳经为主),B组加用百会,C组加用水沟,D组加用神门,E组加用百会、水沟和神门.治疗前后,所有病人均接受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PET)检测.划定VD患者双侧额叶(眶回)、双侧顶叶、双侧颞叶(海马及海马旁回)、双侧枕叶、双侧丘脑、双侧豆状核、双侧尾核、双侧扣带回、双侧小脑为感兴趣区.结果针刺偏瘫的常规穴位,豆状核和颞叶葡萄糖代谢升高;针刺百会穴额叶、颞叶和豆状核葡萄糖代谢升高,针刺水沟穴则额叶、丘脑和豆状核升高,针刺神门穴顶叶和豆状核升高,同时针刺三穴,额叶、颞叶、丘脑和豆状核等不同脑区葡萄糖代谢升高.结论百会、水沟、神门对不同脑功能区的葡萄糖代谢产生不同的影响,在脑区有着不同的作用侧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暖心胶囊对实验性大鼠心力衰竭的治疗作用。方法: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暖心胶囊组(低剂量、高剂量)、地高辛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用狭窄腹主动脉方法造模,成功模型灌胃给药,测定血流动力学指标SBP、DBP、LVSP、LVDP、LV+dp/dt、LV-dp/dt和血浆BNP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暖心胶囊高、低剂量组和地高辛组,均能降低SBP(P<0.0 5),降低LVDP,暖心胶囊高剂量组和地高辛组均能提高LVSP,提高+dp/dtmax,暖心胶囊高剂量组能降低LV-dp/dtmax(P<0.05)。暖心胶囊高剂量组、地高辛组均能减低血浆BNP水平(P<0.05)。结论:暖心胶囊能改善实验性心衰大鼠模型的血流动力学的异常和降低血浆BNP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二冬二母二草汤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COPD)相关肺动脉高压大鼠模型的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ulmonary Arterial Smooth Muscle Cells,PASMCs)增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PASMCs,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二冬二母二草汤组(低、中、高浓度组)、Rho激酶抑制剂组。采用CCK-8方法测定PASMCs增殖水平,通过Western blot测定PASMCs中ROCK1、ROCK2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的PASMCs增殖及ROCK1、ROCK2表达均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低、中、高剂量组及Rho激酶抑制剂组的PASMCs增殖及ROCK1、ROCK2表达均明显降低(P<0.01或P<0.05),其中以高剂量组及Rho激酶抑制剂组降低显著。结论:二冬二母二草汤可明显抑制COPD相关肺动脉高压大鼠的PASMCs增殖,作用机制与调节Rho激酶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独活寄生汤联合唑来膦酸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肝肾亏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2月—2012年12月本院收治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210例。随机分为A组、B组、C组3组,每组70例。A组采用独活寄生汤联合唑来膦酸治疗,B组采用唑来膦酸治疗,C组采用中药独活寄生汤治疗。观察3组患者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3组患者治疗后BMD、NBAP、BGP、E2水平较治疗前有明显变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B组、C组治疗后BMD、NBAP、BGP、E2水平与A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BGP水平显著高于B组(P0.05);治疗后A组有效率为97.14%,B组有效率为72.86%,C组有效率为70.00%,A组有效率显著高于B组、C组(P0.05);3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独活寄生汤联合唑来膦酸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肝肾亏虚证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7.
研究普通外科开展PBL教学对学生掌握普外科知识及临床思维、团队意识培养等综合能力的促进作用。随机选取同年级的PBL教学实验班40人和传统教学对照班40人,PBL教学实验班的普外科教学采用PBL教学方法,对照班采用传统教学方法。采用考试成绩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效果的评估。PBL教学实验班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与传统教学组的学生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 <0. 05),PBL实验组在选择题、名词解释与简答题及病例讨论题的平均分均高于传统教学组,且PBL实验组的团队意识、临床思维能力及教学满意度也明显高于传统教学组(P <0. 05)。PBL教学模式不仅能促进学生对普通外科基础知识的掌握,而且对学生临床思维等综合素质的培养显著优于传统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对家兔缺氧型心脏骤停-心肺复苏 (CA- CPR)模型循环恢复的影响.方法 30只家兔随机分为三组,每组 10只;夹闭气管复制缺氧型 CA- CPR模型.预防组 (A组 )夹管前 10min、自主循环恢复后 8、 15min分别静注参附注射液,治疗组 (B组 )自主循环恢复后 8、 15、 22min静注参附注射液,对照组 (C组 )静注生理盐水,时间同 A组;监测夹管前后家兔的心电图、平均动脉压 (PAP)的变化,并记录开始 CPR至自主循环恢复时间和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肾上腺素用量、撤呼吸机时间;自主循环维持 4h,并计算 4h存活率.结果三组 CPR成功率、 4h存活率相近;在自主循环恢复时间方面 A组明显快于 C组,在自主呼吸维持时间、肾上腺素用量、撤呼吸机时间方面则两组相近.结论参附注射液可明显缩短家兔缺氧型 CA- CPR模型的自主循环恢复时间,对促进 CA的循环恢复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