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 毫秒
1.
我们从96年起对生长于太白山自然保护区的名贵珍稀中药材-太白米的研究,并进行驯化引种,目前已成功引种2亩多,且长势良好,经过对栽培太白米三个生长周期的观察,已基本达到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2.
胡本祥 《中草药》2004,35(1):96-97
太白米为百合科植物假百合 Notholirion bulbu-liferum( Lingelsh.) Stearn的干燥小鳞茎 ,主产于陕西太白山 ,云南、西藏等省区亦产 [1,2 ] 。为名贵中药材 ,太白山自然保护区珍惜保护植物 ,具有宽胸利气、止呕止咳、健胃镇痛等功效。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气滞胸痛、胃痛腹胀、呕吐反胃、风寒咳嗽等疾病 [3 ]。太白米主要生长于海拔 30 0 0 m左右的高山草丛中 ,在太白山主要分布于平安寺、南天门、药王庙、八十里跑马梁、黄柏源等狭窄的地段。近年来 ,因人为因素其种源破坏非常严重 ,濒临灭绝[4,5] ,为保护这一种源 ,自 1 996年立题对其人工…  相似文献   

3.
<正> 太白山是秦岭山脉主峰,海拔3767米,为陕西最高名山,也素有西北黄土高原上的一颗绿色明珠之称,山上原始森林茂密,珍贵野生动植物资源极为丰富,被国家列为自然保护区。太白山是我国天然药园,种类繁多,特种珍奇,甚为罕见.我们现将25种珍稀药用植物,分述如下,为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一、太白类药 1.太白山五加Acanthopanax stenophyllus Harms et Rehd.(五加科),生于高山桦木林下及杂木林缘;产太白山大殿、平安寺、石垭子等地。以根皮及树皮入药,民间草医作  相似文献   

4.
太白山草药分布生态与科属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从植物分类角度对陕西太白山的特有的生态自然环境、植被垂直分布及“太白七药”的科属进行科学整理,予以报道.  相似文献   

5.
以重庆市巫溪县不同生长年限栽培与野生太白贝母鳞茎及其根际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常规方法测定根系的菌根侵染率和侵染强度、鳞茎中贝母辛和总生物碱的含量以及相应生长地根际土壤可培养微生物数量、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探讨了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与太白贝母品质的关系。结果表明:AM真菌均可侵染不同采样点太白贝母根系并形成典型的丛枝-泡囊型菌根,侵染率78.74%~98.68%,侵染强度13.29%~37.06%。太白贝母根际土壤微生物资源丰富,根际土壤可培养微生物数量的分布规律是:细菌数量放线菌数量真菌数量。随着生长年限的增加,根际细菌、放线菌、解无机磷细菌、解有机磷细菌数量及微生物总数量整体上表现为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而解钾细菌整体上呈现递减趋势,真菌整体上呈现递增趋势,土壤微生物区系由高肥力的"细菌型"向低肥力的"真菌型"过渡。贝母辛和总生物碱质量分数整体上呈现出随着生长年限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与其根际土壤可培养微生物细菌、放线菌的变化趋势一致,即生长年限对太白贝母地的土壤质量及药材品质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由此可见,随着太白贝母生长年限的增加,根际土壤的微生物群落多样性降低,进而引发太白贝母连作障碍,导致太白贝母药用品质下降。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野生和栽培太白米的HPLC指纹图谱,结合化学模式识别方法对二者进行判别,以期为不同来源太白米药材的质量评价和驯化栽培提供依据。方法: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10批野生品和10批栽培品共计20批太白米药材的指纹图谱,建立指纹图谱共有模式,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A版)计算相似度,运用主成分分析(PCA),聚类分析(HCA)和最小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对野生与栽培品太白米进行模式识别研究。结果:建立了野生与栽培太白米的HPLC指纹图谱共有模式,标定了26个共有峰,20批太白米样品的指纹图谱与对照指纹图谱相似度 0. 9。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和最小偏二乘法-判别分析能对野生与栽培太白米进行明确的区分,表明导致差异的主要化学标记物为对香豆酸等8个成分。结论:该文建立的太白米HPLC指纹图谱具有较强的特征性和重复性,与模式识别方法结合起来可有效的评价太白米质量以及区分其野生与栽培品,为太白米的质量控制和驯化栽培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濒危物种大花红景天Rhodiola crenulata的野生抚育和人工栽培是保护其野生资源的重要方式,是目前研究的热点问题。研究通过查询标本馆及实地采样调查,收集大花红景天野外分布点经纬度信息,综合气候、土壤、高程等相关生态因子,利用Maxent模型对大花红景天进行适生性分析,研究其在我国青藏高原地区的潜在分布区域以及主要生态特征。Maxent模型预测结果表明,大花红景天生长的潜在分布区域在西藏东部、四川西部、青海南部,以及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的部分区域;对大花红景天生长贡献率大的主要生态因子为海拔(61.8%)、最暖季度降水量(19%)、降水量变异系数(4.7%)、温度季节性变化标准差(4%)和最干季度平均温度(2.5%)。测试集和训练集ROC曲线下的AUC均大于0.9,表明所建立的大花红景天Maxent预测模型准确度高。应用Maxent模型,对大花红景天进行生态适宜性区划研究准确度高,可为大花红景天野生抚育与人工栽培选址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基于多元统计方法分析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支持下研究影响地榆在吉林省分布的各个生态因子,寻找吉林省地榆分布的主要的生态因子,建立吉林省地榆分布的Logistic模型,分析地榆在吉林省的资源分布情况。方法对地榆在吉林省各地区分布进行实地调查,利用GIS技术获取地榆在各个分布点的各项生态数据和各分布点的经纬度等信息。利用主成分分析确定吉林省地榆分布主要的正态因子;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对地榆分布有显著影响的生态因子。结果吉林省地榆分布的生态因子主要有三个主成分,分别为代表降水量因子、温度因子和土壤因子。海拔、纬度、年均温变化范围、温度季节性变化标准差、最干季降水量、最干月降水量、年平均降水量、季节降水量变异系数是显著影响吉林省地区地榆品种分布的因素(P0.05)。结论主成分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可以对吉林省的地榆资源分布的影响因素做出有效的分析。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不同产地、不同年限的太白贝母鳞茎品质与根际土壤因子之间相关关系,为太白贝母药材的优质、安全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11份不同产地、不同生长年限太白贝母鳞茎及根际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土壤农化分析方法对根际土壤中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机质,p H及6种土壤酶活性进行测定,采用HPLC法测定鳞茎中贝母辛和9种核苷含量,UV法测定总生物碱含量,利用SPSS 22. 0软件对测定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不同产地和不同生长年限太白贝母根际土壤因子与鳞茎品质之间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 0. 05)。土壤因子方面,野生品根际土壤速效氮、速效钾、有机质含量和6种土壤酶活性均高于栽培品,而速效磷,p H低于栽培品。随生长年限增加,栽培品土壤养分指标呈现不同趋势的变化,野生品无明显变化,但两者的土壤酶活性大多呈现不同程度的降低。鳞茎品质方面,太白贝母鳞茎9种核苷含量和生物碱含量随生长年限增加而呈现降低趋势,栽培品变化趋势较大,而野生品变化不大,多数栽培品核苷及生物碱含量高于野生品。相关性分析显示,根际土壤因子之间及土壤因子与鳞茎品质之间均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整体上说,土壤营养状况和鳞茎品质随着年限的增加呈下降状态。结论:太白贝母品质主要受到其根际土壤因子综合影响,在太白贝母野外就地保护或人工栽培过程中,注意根据实际情况增减土壤各养分的含量及其比例关系,以保证其品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朝鲜淫羊藿在吉林省分布的一般规律及主要影响因素,建立朝鲜淫羊藿在吉林省的适生区划。方法:对朝鲜淫羊藿在吉林省的主要分布区进行实地踏查,记录朝鲜淫羊藿分布点经纬度信息。利用GIS技术,结合对多种生态类型空间数据的使用,获取朝鲜淫羊藿分布点的各项生态数据。利用数学统计的方法对朝鲜淫羊藿的各项生态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明确对朝鲜淫羊藿分布具有显著影响的生态因子。结果:28项生态因子的分析结果,使朝鲜淫羊藿的主要生态特征如地形地貌、气候、土壤、植被等均得以细化。其中海拔、最湿月降水量、最干月降水量、季节降水量变异系数和土壤酸碱度5项生态因子对朝鲜淫羊藿在吉林省的分布具有显著性的影响。而利用以上数据所推导出的朝鲜淫羊藿的适生区域分布在吉林省南部的山区,总面积约为27 256 km~2。结论:利用GIS技术可以直接提取植物分布点的多项生态数据,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研究生态因子对植物分布的影响并制定植物的适生范围提供了可能。以上研究表明,利用GIS技术开展野生药用植物的生态研究是切实可行的,为深入开展药用植物生态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目的:唤醒广大中医工作者对睡眠呼吸障碍性疾病的认识和重视,从而投入到睡眠呼吸障碍性疾病的研究中来。方法:笔者将自己对该病的参悟,结合近十年来中医文献对于该病的概念、病因病机和治则治法等进行探讨。结论:中医研究睡眠呼吸障碍刚刚起步,尚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中医临床工作者对此应予以关注,探索出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案来。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大凡认真研读过《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脏腑理论的中医学者,都会因文中既提"十二藏",又述"五藏六府",以及将一个不具备"藏而不泄"之"脏"功能的"心包"列于脏位。将无"满而不能实","传化物而不藏"之"腑"功能的"三焦"给以腑名,而时有困惑。近年来,随着糖尿病患者,胰腺癌患者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等患者的大量涌现。胰腺和十二指肠作为脏腑功能的显现,越来越受到重视。笔者根据《内经》,关于脏与腑功能的界定标准,及现代解剖学,生化学所见,结合长期的临床实践之需求,提出了将人体"胰腺"取代无脏功能的"心包"以正其脏位。并将与胰腺有密切生理关系的十二指肠取代三焦,作为与胰腺相表里的腑。这样就将"五藏六府",正式升级为"六脏六腑"。即:肺与大肠、胰与十二指肠、心与小肠、脾与胃、肝与胆、肾与膀胱,以合《内经》"十二藏"之说。经过如此传承精华与守正创新,则可使《内经》的脏腑理论得以进一步完善。既符合了人体内客观真实的脏腑生理结构状况,而且对中医临床的脏腑辨证论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胎膜早破(PROM)孕妇宫颈阴道分泌液中基质金属白介素-8(IL-8)、微量元素(铜、锌)的含量与PROM的关系进行探讨。方法:选择足月初产胎膜早破孕妇40例(PROM组)和正常足月初产孕妇未破膜者40例(对照组),分别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和溶出电极法测定阴道分泌液中IL-8和铜、锌的含量。结果:PROM组阴道分泌液中IL-8水平平均为657.20±83.33μg/ml,明显高于对照组421.54±22.35pg/ml,差异有显著性(P〈0.01);PROM阴道分泌液中铜、锌的含量分别为2.18±1.57μg/L,0.45±0.17μg/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3.67±2.07μg/L,0.72±0.36μg/L,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PROM组孕妇阴道分泌液中IL-8含量明显升高,而铜、锌含量明显降低,对胎膜早破的早期诊断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4.
15.
护理管理学是管理学科中的具体应用,属于专业领域管理学,是以提高护理质量和工作效率为主要目的的活动过程。世界卫生组织(WHO)指出:“护理管理是为了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系统利用护士的潜在能力和有关人员、设备及社会活动的过程。”护理管理过程包括:资料收集、规划、组织人事管理、领导与控制的能力,在有效时间内做最经济有效的运用,为病人提供最优质的护理。护理管理可分为护理行政管理、护理业务管理和护理教育管理三个部分。  相似文献   

16.
从现代生殖医学角度探讨“肾藏精主生殖”理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肾藏精、主生殖"理论是祖国医学藏象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人体生殖功能的基本认识。从现代辅助生殖医学理论角度出发,通过"人体生殖能力由肾精、天癸所主导;卵细胞的发生以肾精为基础,卵细胞的排出有赖于肾阳之鼓动;精子的发生以肾精为基础,精子的动力源于肾阳;子宫内膜容受性受肾精主控;胚胎质量及发育潜能由肾精决定"5个方面探讨了"肾藏精、主生殖"的理论,并为今后中医学生殖理论的研究拓展思路和空间。  相似文献   

17.
18.
剖宫产是指采用硬膜外或脊髓麻醉,切开产妇的腹壁及子宫壁取出胎儿、胎盘及附属物的手术,是解除孕产妇及胎儿危急状态的有效方法,它能降低孕产妇及围生儿的病死率,但剖宫产手术伤口大、创面范围广,容易发生产后并发症.所以术后护理就特别重要,不仅可以及时有效地促进患者的康复,还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预防措施及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5.1-1999.1(3071例)和2000.1-2009.1(3071例)两组住院产妇的临床病例资料,统计产后出血的人数和发生率等数据并进行预防措施的比较。结果:前者产后出血人数39人,发生率为0.65%。后者产后出血人数39人,发生率为0.65%。结论:恰当的预防产后出血的措施是必要而有效的。  相似文献   

20.
鸦胆子乳加化疗治疗晚期肺癌疗效观察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鸦胆子乳加化疗治疗晚期肺癌疗效观察辽宁省本溪市本溪钢铁公司总医院内科(辽宁117000)孙慨,魏桂珍,王亚湘1991年1月~1992年4月我科应用鸦胆子乳口服液及注射液(以下简称鸦乳)结合化疗治疗晚期肺癌24例,并与单纯化疗患者16例进行对照,以观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