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全麻气管内插管致杓状软骨脱位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气管插管致杓状软骨脱位的可能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3例因气管插管致单侧杓状软骨脱位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原因及治疗方法进行探讨.结果 3例患者均表现为声嘶伴饮水呛咳,均为单侧杓状软骨脱位,其中左侧2例,右侧1例;前脱位1例,后脱位2例.脱位原因分别为插管操作不熟练,插管时声门暴露不良、拔管时机不佳.3例均经环杓关节复位术而治愈.结论 气管插管时声门暴露不良及拔管时机不当是致环杓关节脱位的主要原因,及时确诊、早期复位愈后良好.  相似文献   

2.
气管插管后持续性声嘶的原因及其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气管插管后持续性声嘶的原因及评估杓状软骨复位的治疗效果。方法:对78例病人通过检查及疗效观察,确定声嘶原因,采用杓状软骨复位术及肉芽摘除术治疗。结果:78例中,71例为杓状软骨脱位(91.03%),5例声带麻痹(6.41%),2例喉内肉芽形成(2.56%),杓状软骨脱位的病人全部治愈;声带麻痹治疗无效,喉肉芽形成的病人,1例治愈,另1例发音改善,结论:杓状软骨脱位,声带麻痹及喉内肉芽形成是气管插管后持续性声嘶的主要原因;杓状软骨复位术对杓状软骨脱位所致的声嘶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3.
<正>杓状软骨脱位是气管插管后造成声音嘶哑的常见原因。插管时声门暴露困难,暴力插管、反复插管,麻醉中或苏醒时患者躁动、剧烈呛咳以及拔管时气囊没有放气等都可以造成杓状软骨脱位。随着全麻气管插管数量的增多,杓状软骨脱位病例数有上升趋势。治疗杓状软骨脱位常用方法有间接喉镜下杓状软骨复位法和全麻直接喉镜下杓状软骨复位法。作者总结了在上海长海医院进修期间学到一  相似文献   

4.
杓状软骨脱位是全麻气管插管的并发症之一。我院于 1 993年 6月~ 1 999年 1 2月 ,外科手术行经声门气管内插管麻醉 1 832例 ,发生杓状软骨脱位 4例。经请我科会诊确诊 ,行杓状软骨拨动复位术治愈。为探讨气管插管发生杓状软骨脱位的原因和预防措施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本组 4例杓状软骨脱位患者 ,均为男性 ;年龄38~ 58岁 ,平均 50岁。2例为左外侧脱位 ,1例为左前内侧 ,1例为右前内侧 ,均为不完全性脱位。发生于择期手术 2例 (胃窦癌切除术 1例 ,胆囊切除术 1例 ) ,急诊手术 2例 (脾切除术 1例 ,胆囊切除术 1例 )。术…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导3例左侧杓状软骨脱位,均由气管插管引起。作者们提出,由于气管插管引起杓状软骨脱位的发生率很低,因此有关这一方面的报导也很少。杓状软骨脱位由杓状关节的被动活动已超出了允许的活动范围所引起。杓状关节是滑液关节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静脉吸入复合全麻联合利多卡因局麻在可视喉镜下杓状软骨闭合复位治疗环杓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 分析2018年2月~2019年10月间8例环杓关节脱位接受静脉吸入复合全麻联合利多卡因局麻下杓状软骨复位术的患者资料,其中全身麻醉气管插管导致7例,喉部肿物所致1例。所有患者均行电子纤维检查,见不同程度的声带运动障碍,其中7例为左侧,1例为双侧;杓状软骨向前移位者7例,向后侧移位者1例。静脉吸入复合全麻联合利多卡因局麻下,根据电子纤维喉镜和可视喉镜提示的脱位方位以剥离子进行复位,手术结束前即时进行复位效果评估。结果 患儿术前有声音嘶哑、气促或呼吸困难,术中评估均复位成功,术后电子纤维喉镜复查声带运动恢复正常。结论 婴幼儿环杓关节脱位时间长不是复位治疗的禁忌证;静脉吸入复合全麻联合利多卡因局麻的可视喉镜下杓状软骨复位是治疗婴幼儿环杓关节脱位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改良杓状软骨复位术治疗环杓关节脱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环杓关节脱位临床特征及改良杓状软骨复位术的疗效.方法 改良杓状软骨复位术,即应用直角喉钳握持杓状软骨上部表面,根据脱位位置将杓状软骨向后外侧或前内侧方向旋转拨动.67例声带运动不良患者表面麻醉间接喉镜下行改良杓状软骨复位术,其中全身麻醉插管导致环杓关节脱位57例,非插管原因10例(6例为顿挫性喉外伤).对患者临床特征、嗓音功能、手术方法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患者均有明显声音嘶哑,频闪喉镜下均见不同程度的声带运动障碍(50例为左侧,占74.6%)及声门闭合不良,杓状软骨向前内侧移位63例,向后外侧移位4例.行喉肌电图检查的38例插管患者中,10例(26.3%)肌电异常,可见失神经电位.改良杓状软骨复位后,57例全身麻醉插管导致环杓关节脱位患者声音均有改善,其中51例发音正常,6例轻度嘶哑;54例声带运动恢复正常,3例声带运动改善.10例非插管原因患者中,声带运动及发音7例恢复正常,1例改善,2例无效.结论 环杓关节脱位部分病例合并喉返神经损伤(多为暂时性损伤),脱位后6周内改良杓状软骨复位术可使声带运动及发音功能得到满意恢复.钝挫性喉外伤导致的声带运动不良原因复杂,即使杓状软骨复位,喉部瘢痕挛缩也可能影响疗效.  相似文献   

8.
杓状软骨脱位六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杓状软骨脱位为一种少见病。多发生于全麻气管插管或其它外伤后。 1985~ 1998年共收治杓状软骨脱位 6例。经治疗后均收到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6例杓状软骨脱位患者中 ,男 4例 ,女 2例 ;年龄 2 5~ 5 0岁。患病至就诊时间为 6天~ 8个月。其中全麻气管插管损伤 4例 ,树枝弹伤 1例 ,手背拍击伤 1例。 6例均为单侧脱位 ,左右侧各 3例。临床表现 :5例有声嘶 ,1例仅表现为发音低沉。喉痛 4例 ,讲话时喉痛或加重 2例 ,吞咽痛 1例。间接喉镜检查 :声带旁中位固定 4例 ,中间位固定 2例 ,杓区肿胀 4例 ,杓状软骨后外移位 1例 ,前内移…  相似文献   

9.
支撑喉内镜下环杓关节复位——附8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经支撑喉内镜下治疗环杓关节半脱位的手术疗效、复位技巧,并讨论与其相关的病因和诊断.方法 8例因气管内插管致环杓关节半脱位患者,在支撑喉镜下鼻内镜辅助环杓关节复位术,随访0.5~2年,平均15个月.结果 7例1次手术复位成功,声音恢复正常;1例手术失败,声带活动改善不明显.术中术后均未发生其他并发症.结论 支撑喉镜内镜下环杓关节复位手术方法简单、安全、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10.
气管插管所致杓状软骨脱位文献报告较少,1993至1996年我们诊治5例,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5例患者男4例,女1例,33~68岁.全部病例均在外科手术(胆囊手术3例,肺手术1例,胃手术1例)后发现.症状为术后声嘶、咽痛、进食呛咳,抗炎治疗无好转.  相似文献   

11.
拨动复位术治疗气管插管后杓状软骨脱位的远期疗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气管插管后出现持续性声音嘶哑的主要原因为杓状软骨脱位、声带麻痹和喉内肉芽肿形成〔1〕,其中以杓状软骨脱位最常见。我院 1 986~ 1 999年对 71例杓状软骨脱位者行杓状软骨拨动复位术 ,并随访 3年以上 ,远期疗效稳定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71例中 ,男 42例 ,女 2 9例 ;年龄 1~ 6 8岁 ,平均 2 8.8岁。心胸手术 6 4例 ,颅脑手术 4例 ,其他手术 3例。插管操作顺利 1 8例 ,声门不易暴露 ,难以一次插管成功 5 3例。导管留置时间 4~ 1 2h 6 3例 ,1 3~ 2 4h 4例 ,2 5~ 48h 2例 ,>48h 2例。 71例拔管后均出现不同程度声…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支撑喉镜下半导体激光杓状软骨次全切除治疗双侧声带麻痹的可行性。方法:气管切开,全麻支撑喉镜下,采用半导体激光接触式汽化方法一侧杓状软骨次切除,术中保留杓状软骨后外方约2mm的软骨外壳和声带膜部,治疗双侧声带麻痹的患者4例。结果:术后拔管时间分别为3天、一周和二周;术后随访分别为6、10、12、16个月,病人呼吸平稳,发音较满意。检查见杓状软骨次全切处粘膜光滑,无肉芽组织生长。结论:半导体激光杓状软骨次全切除治疗双侧声带麻痹,手术创伤轻,痛若小,操作简单,疤痕形成少,效果好,是治疗双侧声带麻痹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3.
少见的因喉插管引起的喉内损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告19例喉内插管损伤,其中16例是由于喉插管引起,另3例是由于纤维胃镜、喉镜和鼻胃管所致。在这16例喉插管伤中,有6例是由于插管时间过长,而另10例插管时间较短。早期的临床症状是声哑和咽下困难。有6例环杓关节脱位,甚至有2例先后脱位2次。有一例系喉返神经麻痹,其余为环杓关节损伤——挫伤或是变形。典型的杓状关节脱位是杓状软骨向后移位,  相似文献   

14.
半导体激光杓状软骨次全切除治疗双侧声带麻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支撑喉镜下半导体激光杓状软骨次全切除治疗双侧声带麻痹的可行性。方法:气管切开,全麻支撑喉镜下,采用半导体激光接触式汽化方法一侧杓状软骨次全切除,术中保留杓状软骨后外方约2mm的软骨外壳和声带膜部,治疗双侧声带麻痹的患者4例。结果:术后拔管时间分别为3天、一周和二周;术后随访分别为6、10、12、16个月,病人呼吸平稳,发音较满意。检查见杓状软骨次全切处粘膜光滑,无肉芽组织生长。结论:半导体激光构状软骨次全切除治疗双侧声带麻痹,手术创伤轻,痛若小,操作简单,疤痕形成少,效果好,是治疗双侧声带麻痹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5.
经间接喉镜和直接喉镜杓状软骨拨动术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在局麻下经间接喉镜和直接喉镜杓状软骨拨动术对气管插管致环杓关节脱位的疗效。方法 :将 2 3例气管插管致环杓关节脱位患者随机安排在局麻下经间接喉镜或直接喉镜行杓状软骨拨动术 ,并对两组进行比较。结果 :每组患者的治疗起始时间与发音功能康复时间呈正相关 ;两组患者的治疗起始时间和发音功能康复时间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复位次数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术后咽喉疼痛反应持续时间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喉损伤的治疗起始时间对患者完全恢复发音功能有重要影响。两种方式对环杓关节脱位均有良好疗效。直接喉镜杓状软骨拨动术对喉损伤病程偏长的患者较为适合  相似文献   

16.
气管插管后环杓关节半脱位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提高对气管插管后环杓关节半脱位 (AS)诊断和治疗的认识。方法 分析了 10例AS的症状、体征及电视频闪喉镜表现 ;所有患者均在表麻下行环杓关节拔动复位术 ,同时服用类固醇激素和阿斯匹林 2周。随访 2~ 6年。结果 患者症状为气管插管拔管后出现声嘶 ,检查可见声带固定 ,声带突高低不一 ,患侧声带振动存在。伤后 40天内就诊治疗 9例 ,拔动复位后杓部对称 ,声门闭合良好 ,嗓音恢复正常 ;1例伤后 4个月就诊者 ,多次拔动失败后 ,行甲状软骨板成形术Ⅰ型 ,嗓音得以改善。结论 病史及电视频闪喉镜检查可早期诊断AS。关节复位术是首选治疗方法。类固醇激素及阿斯匹林在治疗中有重要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术后声带运动障碍的原因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通过电子喉镜、频闪喉镜检查、CT三维重建、杓状软骨拨动复位术治疗等判定135例全身麻醉术后声带运动障碍患者的原因。从患者插管条件与插管操作者技术水平、患者体态状况、年龄、带管时间、手术类别以及麻醉过程管理等方面分析声带运动障碍发生原因的相关因素。结果:135例患者中,128例(94.81%)声带运动障碍原因为杓状软骨脱位,7例(5.19%)为声带麻痹。声带运动障碍与插管困难有关者占76.30%;与麻醉过程起伏有关者达65.19%;在插管顺利的患者中,体态及颈部相对瘦长者占90.62%;不同年龄段所占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带管时间>12h的患者仅占全部声带运动障碍者的9.63%;心胸手术后出现声带运动障碍的发病率近0.50%,占全部声带运动障碍者的59.26%。结论:杓状软骨脱位及声带麻痹是全身麻醉术后声带运动障碍的主要原因;重视患者插管条件和麻醉过程管理,提高插管技术水平有可能降低声带运动障碍原因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双侧声带麻痹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总结27例双侧声带外展麻痹患者手术治疗的效果。全部病例在手术后均经1年以上的追踪。根据声带长短及甲状软骨前角角度大差异,采用了不同类型的手术方法。其中,行一侧杓状软骨摘除声带外展术(Woodman术式)者15例,术后声门裂最大径>4mm者有8例,拔除气管插管者有11例。对声带长度短、甲状软骨前角角度较小的患者,经喉裂开行改良半喉切除声门扩大术者共9例,其中8例术后声门裂达到4mm,并拔除了气管插管  相似文献   

19.
喉科学     
仔细检查积极治疗,才能有效避免以后可能出现的喉关节固定,声门狭窄等后遗症。(雍康)洲1423喉构状软骨脱位:附2例报告/韩畅宇Z宁夏医学杂志一1仑94,16(2)一99 构状软骨脱位,为喉颈部外伤或内伤所致。医源性损伤多见。临床可见于构状软骨的向外后侧脱位,外前侧脱位等。本文所附2例报告即以上两种脱位形式,各占1例,而且均发生在左侧。2例经复位治愈。声嘶、喉痛或吞咽困难为其主要症状。一般发病多属单侧脱位,双侧极少见。左侧常见,诊断及治疗宜越早越好,治疗可据构状软骨不同的脱位方向,采取相应的复位措施。介绍了复位方法。提议构状软骨脱…  相似文献   

20.
声带麻痹病因分析和治疗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寻找声带麻痹的病因和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分析65例声带麻痹患者的临床资料,65例患者均经间接喉镜、动态喉镜或电子喉镜检查;其中31例行杓状软骨拨动术治疗。结果:由颈、胸部肿瘤引起声带麻痹14例;感染引起9例;颈、胸、腹部手术引起16例;气管插管引起12例;胃管插管引起3例;不明原因11例。治疗后声带麻痹消失37例,好转1例,有效率为58.46%;无效27例。结论:临床上对声音嘶哑的患者,应进行常规的间接喉镜、动态喉镜或电子喉镜检查。对有声带麻痹的患者应尽早在间接喉镜、直接喉镜或支撑喉镜下行杓状软骨拨动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