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探讨亚硒酸钠对大鼠胚胎的致畸性。方法 采用胚胎肢芽细胞培养方法,观察亚硒酸钠对大白鼠胚胎肢芽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结果 试验显示亚硒酸钠对大鼠肢芽细胞半数抑制分化浓度(ID50)为10.92μmol/L,半数抑制细胞增殖浓度(IP50)为7.95μmol/L。结论 亚硒酸钠的IP50/ID50值为0.728(<6),表明亚硒酸钠只是一种细胞毒性物质,而非致畸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硫酸铝钾对胎鼠肢芽细胞的增殖和分化的影响。方法应用微团培养法探讨不同浓度铝(0~100μmol/L)对体外培养的小鼠胚胎肢芽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结果铝对肢芽细胞的50%增殖抑制浓度(IP50)和50%分化抑制浓度(ID50)分别为45.97和3.60μmol/L,IP50/ID50值为12.8,并有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结论硫酸铝钾对胎鼠肢芽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可能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碱性橙Ⅱ对13日龄SD大鼠胚胎肢芽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方法分离13日龄SD大鼠胚胎肢芽细胞进行微团培养,不同浓度的碱性橙Ⅱ(0.0、12.5、25.0、50.0、100.0、200.0和400.0 mg/L)作用于肢芽细胞,采用CCK8试剂盒检测碱性橙Ⅱ对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阿利新蓝8GX染色方法检测碱性橙Ⅱ对肢芽细胞分化的影响。结果随着碱性橙Ⅱ染毒浓度的增加,胚胎肢芽细胞分化为软骨细胞集落数逐渐减少,细胞增殖率下降,均具有较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r细胞毒性=0.958,r细胞分化=0.946);碱性橙Ⅱ对肢芽细胞的半数增殖抑制浓度(p ID50)和半数分化抑制浓度(d ID50)分别为240.6和69.3 mg/L,对细胞分化的抑制作用大于对增殖的抑制作用。结论碱性橙Ⅱ对胚胎肢芽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有抑制作用,可能对大鼠胚胎具有潜在的发育毒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对-壬基酚(p-NP)的体外发育毒性特点,为揭示对-壬基酚的发育毒性作用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微团培养观察不同浓度的对-壬基酚(0-17.5mg/L)对体外培养的Wistar大鼠胚胎肢芽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结果:对-壬基酚对大鼠胚胎肢芽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均有抑制作用,表现为染毒组肢芽细胞集落形成率降低,细胞毒性试验吸光度值下降,并有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对-壬基酚对肢芽细胞的50%增殖抑制浓度(IP50)和50%分化抑制浓度(IP50)分别为15.85mg/L和11.86mg/L,IP50/ID50=1.34。结论:按照Renault等人推荐的体外致畸分类标准,对-壬基酚属于阳性致畸物,对大鼠胚胎肢芽细胞的分化和增殖均有特异性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甲醛对小鼠胚胎肢芽和中脑细胞分化、增殖的影响. 方法分离12 d龄小鼠胚胎肢芽和中脑细胞,与不同浓度的甲醛共培养,观察肢芽和中脑细胞的分化与增殖. 结果随着甲醛染毒浓度的增加,胚胎肢芽细胞分化为软骨细胞的集落数逐渐减少,中脑细胞形成神经集落数减少、体积小,集落细胞间突起数量减少(P<0.01),肢芽细胞和中脑细胞增殖率下降(P<0.01),均具有剂量-效应关系;甲醛对肢芽细胞的半数分化抑制浓度(dID50)和半数增殖抑制浓度(pID50)分别为14.63μmol/L和27.67μmol/L,对中脑细胞的dID50和pID50分别为16.46 μmol/L和26.92μmol/L. 结论甲醛对胚胎中脑及肢芽细胞的分化和增殖有抑制作用,可能对胚胎骨和脑具有发育毒性.  相似文献   

6.
李勇  龙鼎新  裴新荣 《卫生研究》2002,31(3):178-179,183
采用微团培养观察了不同浓度的双酚A(0~ 5 0mg L)对体外培养的Wistar大鼠胚胎肢芽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 ,旨在了解双酚A的体外发育毒性特点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结果显示 :双酚A对体外培养的Wistar大鼠胚胎肢芽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均有抑制作用 ,表现为染毒组肢芽细胞集落形成数量减少 ,细胞毒性试验吸光度值下降 ,并呈现出明显的剂量 反应关系。双酚A对肢芽细胞的 5 0 %增殖抑制浓度 (IP50 )和5 0 %分化抑制浓度 (ID50 )分别为 38 74mg L和 2 7 93mg L ,IP50 ID50 =1 39。按照Renault等人推荐的体外致畸分类标准 ,双酚A属于阳性致畸物 ,对肢芽细胞的分化和增殖有特异性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硫酸铝钾对胎鼠中脑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方法采用细胞微团培养法,观察不同浓度(0~100μmol/L)的硫酸铝钾对胎鼠中脑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结果硫酸铝钾对离体培养的中脑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均有抑制作用,其半数增殖抑制浓度(IP50)为45.03μmol/L、半数分化抑制浓度(ID50)为3.92μmol/L,IP50/ID50=11.5。结论硫酸铝钾对细胞分化有特异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应用大鼠肢芽细胞微团培养技术快速评价饮用水中有机物的致畸性,并比较氯化消毒过程对致畸作用的影响。方法XAD-4树脂富集、浓缩饮用水中有机物,连续5 d微团培养d13大鼠肢芽细胞,根据半数分化抑制浓度(ID50)和半数增殖抑制浓度(IP50)及IP50/ID50比值判定有机浓集物的致畸性。结果在较低剂量范围内,管网末梢水中有机物对大鼠肢芽细胞的分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ID50分别为363.1 ml/ml(-S9)和5.67 ml/ml( S9);IP50分别为1355.2 ml/ml(-S9)和1264.5 ml/ml( S9),IP50/ID50=3.7(-S9);IP50/ID50=223( S9),显示该组分特异性抑制肢芽细胞的分化,经代谢转化后其ID50降低达63倍;原水中有机浓集物的ID50分别为1.17 ml/ml(-S9)和0.387 ml/ml( S9);IP50分别为15.8 ml/ml(-S9)和41.1 ml/ml( S9);IP50/ID50=13.5(-S9);IP50/ID50=106.2( S9),代谢活化增加该组分的抑制分化作用。结论管网末梢水及原水中有机浓集物属特异性细胞分化抑制物,具有潜在的直接和间接致畸性,为潜在的强致畸原,显示多种致畸机制。氯化消毒过程可能增加饮用水中有机物的间接致畸作用。  相似文献   

9.
同型半胱氨酸对大鼠胚胎肢芽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进一步研究同型半胱氨酸(HCY)的致畸性及作用机制。方法 应用大鼠胚胎胚芽细胞微团培养法了解HCY对胚胎胚芽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结果 随着剂量的增加,HCY表现了对胚胎肢芽细胞的促进和抑制双相作用。半数抑制分化浓度(IC_(50))是5.0mmol/L,当加入S9时,IC_(50)减至3.5mmol/L;半数抑制增殖浓度是9.5mol/L,当加入S9时,IC_(50)为5.8mmol/L。结论 HCY对胚胎细胞分化的影响更为显著,对大鼠致畸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对-壬基酚(p-NP)的体外发育毒性特点,为揭示对-壬基酚的发育毒性作用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微团培养观察不同浓度的对-壬基酚(0~17.5 mg/L)对体外培养的Wistar大鼠胚胎肢芽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结果 对-壬基酚对大鼠胚胎肢芽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均有抑制作用,表现为染毒组肢芽细胞集落形成率降低,细胞毒性试验吸光度值下降,并有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对-壬基酚对肢芽细胞的50%增殖抑制浓度(IP_(50))和50%分化抑制浓度(IP_(50))分别为15.85 mg/L和11.86 mg/L,IP_(50)/ID_(50)=1.34。结论 按照Renault等人推荐的体外致畸分类标准,对-壬基酚属于阳性致畸物,对大鼠胚胎肢芽细胞的分化和增殖均有特异性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
调查研究了新疆军区驻乌鲁木齐市部队在用血压计、血压表的使用状况。依据《JJG270—2008血压计和血压表检定规程》对该部队的605台血压计、血压表进行检定,结果表明示值误差超差、气密性不符合要求以及袖带破损是造成血压计、血压表不合格的主要因素,为血压计、血压表的正确使用和质量控制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应用腹腔镜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方法:对112例腹腔镜诊断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按1985年美国生育协会修订的内异症分期标准(r-AFS)进行分期,并在腹腔镜下行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分离粘连、异位病灶电凝,Ⅲ、Ⅳ期患者术后加用孕三烯酮联合米非司酮治疗。结果:112例均在腹腔镜下手术,随访1~2年,近期有效率100%,复发8例,复发率7.14%(8/112),38例合并不孕者妊娠21例,妊娠率55.3%(21/38)。结论:腹腔镜手术创伤小,恢复快,可用于检查、治疗各期子宫内膜异位症。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自我管理方法教育模式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糖尿病自我管理不同教育方式在城乡社区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小组集中授课(分为专业人员授课组、非专业人员授课组、社区教育组3种模式)和专业人员随访相结合对教育对象进行2型糖尿病防治知识教育。结果(1)在城市社区专业人员授课组和非专业人员授课组的教育效果好于社区宣传组,专业人员授课组与非专业人员授课组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在农村社区专业人员授课组与非专业人员授课组、专业人员授课组与社区宣传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非专业人员授课组与社区宣传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城市社区以小组授课(专业、非专业人员授课)的模式进行糖尿病自我管理教育效果较好。糖尿病自我管理的3种教育模式在农村的应用效果应控制好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4.
野生山葡多酚对小鼠组织的抗氧化作用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目的 研究野生山葡萄多酚类物质 (PVA)对小鼠组织的抗氧化作用。方法 采用TBA法、NBT法和荧光法 ,分别测定小鼠心、肝、肾、脑组织中MDA含量、SOD活性及脂褐质含量。结果 PVA( 2 0 0、40 0mg/kg·d× 30d)显著降低 ,以上各组织MDA及脂褐质的含量 (P <0 0 5 ) ,PVA( 40 0mg/kg·d× 30d)极显著提高心、脑组织SOD活性和降低心、脑组织脂褐质及MDA含量 (P <0 0 1)。结论 PVA能有效地提高机体组织抗氧化能力 ,防止组织脂质过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15.
铅对儿童健康影响的研究已有几十年历史。随着科学研究方法和技术的提高,更加深入细致的研究不断被报道,且研究的范围也更加广泛。基于这些研究进展,2012年1月,美国CDC儿童铅中毒预防咨询委员会决定对儿童铅中毒预防指南中血铅临界值做出修订。本文就近几年铅对儿童健康影响的研究做一概述。  相似文献   

16.
氟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但长期过量摄入可引起以氟骨症和氟斑牙为主要特征的慢性全身性疾病,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与生活质量。高氟对软骨造成损伤,如软骨细胞坏死、软骨基质合成异常、酶活性降低等。本文从信号通路、氧自由基、细胞凋亡等方面,阐述氟对软骨损伤的作用机制,为氟中毒的发病机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系统评价益生菌缓解焦虑的疗效。方法 计算机检索Embase、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中益生菌缓解焦虑疗效的随机对照研究,并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与数据提取,采用Stata 14.0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15篇文献,患者共1350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益生菌有助于缓解焦虑[SMD=-0.29,95%CI(-0.52,0.06),P=0.012];同时亚组分析发现,在干预周期<8周、健康人群组、非健康人群组、发达国家组及非发达国家组中,益生菌对其焦虑的减轻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生菌能够显著缓解焦虑。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舰艇环境鼠体表主要寄生虫密度消长规律,为舰艇科学有效开展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性建议。方法采用宿主体表采集法与粘蚤纸法,在东海及南海2个区域设调查点,每单月监测其密度动态。结果舰艇环境鼠体表主要寄生虫为蚤与革螨。东海区蚤密度呈单峰型,3月最高,革螨呈双峰型,分别在3月与7月;南海区1蚤密度呈单峰型,5月最高,革螨呈双峰型,分别在3月与11月;南海区2蚤与革螨的季节波动不显著,蚤密度高峰在3-5月,革螨1-5月偏高。结论舰艇鼠类体表寄生虫侵害严重,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生活方式中影响结核发病的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对302名结核病患者和325名对照者的生活方式信息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计算优势比(OR)值。结果单因素分析中性别、每周工作时间、熬夜情况和吸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R值分别为1.592、1.700、1.670和3.515。多因素分析中每周工作时间、熬夜情况和吸烟进入了最终模型,OR值分别为1.682、1.811和4.179。结论不良生活方式,如每周工作时间(〉40h)、经常熬夜和吸烟是结核发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了进一步提高小儿腹泻的临床治疗效果,探讨和分析临床应用微生态制剂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将2012年2月—2013年2月来我院儿科就诊的160例小儿腹泻患者按照随机双盲的原则分为治疗组和观察组,其中观察组患者治疗上给予常规止泻、抗感染及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抗感染、止泻及对症支持治疗的同时给予微生态制剂,对比和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对比研究发生,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2.5%)显著优于观察组患者(65.0%),且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小儿腹泻患者在常规抗感染和对症支持治疗的同时给予微生态制剂,可以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