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腹针疗法是薄智云老先生将传统医学和30多年临床实践相结合,通过对经络剖析产生的新疗法[1]。腹针疗法以中医基础理论为基础,神阙经络调控系统为核心来治疗脏腑相关疾病[2]。神阙经络系统系先天经络系统,形成于胚胎期,是十四经经络系统的母系统,以神阙为核心的全息龟图对应人体相应的部位,通过针刺人体对应全息点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3]。笔者随山西省针灸医院牛庆强主任医师学习应用腹针配合艾灸治  相似文献   

2.
对腹针疗法治疗颈椎病机理的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腹针疗法机理 腹针疗法是以神阙调控系统理论为核心,脏腑经络学说和中医基础理论为底蕴,在临床上具有广泛适应症,通过刺激腹部穴位治疗全身急慢性疾病及疑难疾病的针灸疗法。腹针理论认为:以神阙为核心的腹部存在着两个全身的经络调控系统,其中调节外周的系统位于前腹壁浅层是一个全身缩影的全息影象。定位取穴法便是利用腹部的这一特点,以腹部的区域调节全身的取穴法,也是腹针疗法中的一种重要的取穴方法。人之先天,从无形的精气到胚胎的形成,完全依赖于神阙系统。  相似文献   

3.
试谈薄氏腹针疗法与脏腑经络理论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腹针疗法是薄智云教授创建的一种安全、无痛、高效、快捷,通过针刺腹部穴位调节先后天经络而治疗疾病的一种针灸疗法.薄教授根据全息理论特点,认为腹部存在着与人体各部位相关联的信息,提出神阙经络系统即先天经络系统的理论,并指出这一系统对脏腑及全身调节的规律,有着自身特点,治疗人体疾病也有,"泛的适应症和很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腹针疗法是薄智云教授创立的以神阙调控系统为核心的一种新针刺疗法。通过腹部针刺,调节脏腑、经络治疗全身疾病,具有安全、无痛、高效、快捷、适应证广等优点,在痛经治疗方面有独特优势。本文就近几年的相关文献资料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腹针疗法是通过针刺腹部穴位达到调整先天、后天经络以治疗疾病的一种针法,其以神阙调控系统为核心,认为神阙调控系统为经络的母系统,故有着广泛的适应性。近年来,已有较多学者在妇科领域进行腹针临床研究,发现其对妇科痛证、生殖内分泌疾病、不孕症、盆底功能障碍等有较好的疗效。对近十年腹针治疗妇科疾病的文献进行回顾、总结并加以分析,以期为腹针治疗妇科疾病进一步提供依据及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笔者近年来一直从事腹针疗法临床及临床带教工作,深切体会到腹针疗法临床带教工作的重要性:腹针疗法在临床上运用的疗效与临床带教模式有重要关系,对于初学者更为明显,体现了临床带教的重要性。虽说带教老师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但不同带教模式,对腹针疗法临床效果的影响亦不容忽视。以下结合笔者多年的临床经验,谈谈临床带教模式与腹针疗效的相关性。腹针疗法是薄智云教授多年的临床实践总结出的一种新的疗法,该疗法通过刺激腹部穴位、调节脏腑失衡来治疗全身疾病。薄氏腹针疗法以中医理论为基础,神阙调控系统为核心,运用中医的理、法、方、穴,通过腹部针刺调节脏腑、经络,从而治疗全身疾病。薄氏腹针在总结前人针灸学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用针之道,立法为先,操术次之,而后机变”的针灸大法。在临证时要求“先从诊断入手,再看辨证要否,而后操术勿躁,以情再做加减”。强调把腹针构架在中医基础理论上发展,突出“辨证论治”与“治病必求于本”的学术思想,用中医的理、法、方、穴,通过针刺腹部最大限度地激发神阙系统及人体经络自我调控的潜能,使内脏逐渐趋于稳态来治疗全身疾病。因此腹针疗法既有传统针灸的特点,又有自身诊治特色,为针灸学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新模式。  相似文献   

7.
腹针疗法是通过针刺腹部调节脏腑经络以治疗全身疾病的新疗法。薄氏腹针治疗神经系统疾病不乏临床研究,然而没有系统地对其综述。试图围绕腹针治疗神经系统疾病这一课题,在对腹针疗法认识的基础上,着重从理论基础和运用进展层面探讨腹针治疗神经系统疾病,从而更加有效地验证其临床价值,达到临床推广的目的。通过研究,得到以下主要结论:腹针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理论依据充分,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刘云霞  杨媛 《中医教育》2014,(1):84-84,F0003
腹针疗法是薄智云教授经过近30年的研究创建的一种通过针刺腹部穴位调节先天、后天经络,治疗慢性病、疑难病的新疗法。由于腹针具有安全、无痛、快捷、高效的特点,且临床适应症广、疗效显著,近年来逐渐受到广大患者和医生的欢迎,学习腹针的医学生和临床医生也越来越多。但腹针对于穴位的认识有别于传统针灸,  相似文献   

9.
腹针疗法及其学术思想探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腹针疗法属于微针系统的范畴。它是通过刺激腹部穴位调节脏腑失衡来治疗全身疾病的一种方法。根据传统经络理论,提出“神阙布气假说”,并吸纳全息理论,提出先天经络和神龟图学说。体现了“治病必求于本”的辨证施治特点。提出不同的定位方法和针刺深度会影响不同的系统。使腹针疗法成为一个多元化、多层次的综合治疗体系,扩大针灸治疗的适应症。  相似文献   

10.
腹针疗法是以神阙调控系统理论为核心,以脏腑、经络学说为基础,通过刺激腹部穴位调节脏腑失衡来治疗全身疾病的一种疗法,常用来治疗慢性病、老年病、疑难病。腹针穴位主要分布在任脉、脾经、胃经、肾经上,而黄褐斑的发病也与这几条经络及与之相联络的脏腑密切相关,针刺这些经络上的穴位有治疗该经的“是动病”和“所生病”及相应脏腑病的作用。通过腹针通调气血、疏理经气、调理脾胃肾肺功能以及补肾填精、益气补血、固本培元、阴阳并补的功能,可用于各种证型黄褐斑的治疗。腹针疗法兼有通腑之妙,亦有助于祛斑。将腹针运用于治疗黄褐斑,建立标准化治疗方案,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失眠,中医又称“不寐”.通常指患者对睡眠时间和(或)质量不满足,且影响白天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腹针疗法是薄智云教授创立的以神阙调控系统为核心的一种新针刺疗法.通过腹部针刺调节脏腑、经络治疗全身疾病,具有安全、无痛、高效、快捷、适应证广等优点,在失眠治疗方面有独特优势.现将近年来单纯腹针及结合其他治疗方法改善睡眠质量的相关文献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正椎动脉型颈椎病(CSA)主要临床表现为头痛、眩晕、恶心、耳鸣、视物不清等症状,是中老年人常见及多发病之一[1]。该病的临床治疗中,保守治疗为患者的首选。腹针是近年新兴的针灸疗法之一,是一种通过针刺腹部穴位调节脏腑经络功能,治疗慢性病、疑难病的新疗法。其起效快速、针刺无痛、安全无害,在临床运用广泛,研究表明,腹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肯定,而且腹针疗法能有效缩短疗程[2]。现对腹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  相似文献   

13.
腹针疗法是通过刺激腹部穴位,调节脏腑经络失衡,治疗全身疾病的一种新疗法,是以神阙布气假说为核心形成的一个微针系统,具有调节神经,使紊乱的血管机能恢复正常,从而调节脏腑输布气血的功能.其适应证多为内伤性疾病或久病及里的疑难病、慢性病.临床上多将其运用于治疗如脑血管病后遗症、高血压等相关的疾病.在临床治疗中,笔者运用腹针疗法治疗急性痛证,疗效显著,现举4例如下.  相似文献   

14.
正经络氧疗法是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祝总骧教授与其学生郝金凯在证实经络客观存在的基础上,共同创造的"实验经络针灸疗法"。它通过针刺人体经络和吸氧同时进行以调节机体功能活动,它可以活跃经络,促进气血运行,调整阴阳平衡,从而更好地调控全身各组织器官的功能~([1])。笔者对经络氧疗法在各领域的研究现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正陈朝明教授擅长经络整脊疗法及针灸、推拿、芒针、腹针、穴位埋线等法治疗便秘、胃反流、脊柱相关病、肥胖等疾病,尤其擅长运用通督导气法治疗功能性便秘。本文将详细介绍陈教授通督导气法治疗功能性便秘的经验。1病因病机功能性便秘是指能够排除器质性病因的原发性、持续性的便秘~[1-3],主要是指排便次数减少、粪便量减少、粪便干结、排便费力等~[4-6]。现代医学认为,排便  相似文献   

16.
<正>随着生活节奏以及生活压力的变化,慢性疲劳综合征(Chronic Fatigue Syndrome,CFS)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慢性疲劳综合征是一种以疲劳为主症,以多种伴随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征~([1])。腹针疗法~([2])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以神阙经络调控理论为核心,通过针刺腹部穴位达到调节脏腑、经络治疗慢性病、疑难病为主要适应症的一种新的、无痛的微针治疗方法。本研究旨在观察腹针结合百会穴治  相似文献   

17.
正腹针疗法是薄智云教授根据神阙经络系统理论衍生的一种新型针刺方法,该方法主要通过针刺腹部穴位以调节五脏六腑之功能,进而达到治疗疾病之目的。薄氏腹针具有"处方标准化,操作规范化,辨证条理化"的鲜明特点,同时以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临床,注重"调理脏腑入手,兼顾经脉局部"[1]。近年来,腹针疗法已被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8.
腹针疗法作为一种新的针灸疗法,是以脏腑、经络为基础,以中医理论为指导,以整体观念、辨证施治为核心,通过针刺腹部穴位调节脏腑、经络及相关部位治疗全身疾病的一种疗法。因其无痛、高效、方便、安全,广泛应用于临床,现就近10年来腹针疗法治疗痛证方面的临床文献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正>腹针疗法是通过刺激腹部特定穴位,调节脏腑失衡来治疗全身性疾病的一种新的针灸方法。腹针疗法认为腹壁组织中立体分布着不同的经络系统,根据这些经络的分布规律治疗疾病,多能取得良好疗效。腹针疗法已列为国家级中医药继续教育项  相似文献   

20.
腹针疗法是通过刺激腹部腧穴和一些特定穴位来调节相关脏腑和经络的失衡而达到治疗全身疾病的目的,它是由传统中医和针灸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微针系统,借助腹部的五脏募穴和任脉、肾经、胃经的腧穴,采用独特的针剌方式——针体细、进针浅、无针感(患者)来调节五脏六腑。近几年来,笔者采用腹针为主结合神阙艾灸疗法在妇科临床中选择虚寒性疾病进行广泛运用,疗效明显。其中,腹针引气归元加开四关为主结合神阙艾灸疗法,作为治疗虚寒性妇科疾病的协定处方,在临床中得到很好的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