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0 毫秒
1.
目的探讨规范化教学模式对口腔专科护士的培训效果,为口腔专科护士规范化培训流程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2016年3月至2017年9月新入职护士共69人,培训周期均为3个月。2016年新入职护士34人采用传统培训模式为对照组;2017年新入职护士35人采用规范化培训模式为观察组,培训结束后对两组护士进行操作技能考核、理论考核及患者满意度调查、医生满意度调查评价。结果观察组操作技能考核成绩及理论考核成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操作技能考核成绩及理论考核成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通过培训后,各项操作时间均少于对照组的各项操作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和医生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患者满意度和医生满意度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专科护士规范化培训,对口腔专科护士四手操作的规范性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提高了医生、患者对护理配合的满意度,提升了优质护理服务质量,实现了新护士从临床护士到口腔专科护士的角色转变。  相似文献   

2.
杨起花 《吉林医学》2014,(8):1742-1743
目的:探讨产科专科护士培训方法对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运用健康教育路径建立流程化沟通方式,采取角色扮演、情景模拟演练,对护士培训后在临床应用。结果:护士的专科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得到提高,沟通技能得到提升,护理行为更加规范,减少护理纠纷,提高患者满意度。结论:专科护士培训对提高护理质量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口腔专科护士数码摄影规范化培训的方式及应用效果。方法参考口腔摄影专业相关教材,制定口腔专科护士数码摄影规范化培训模式,选取在广西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首次进行正畸治疗的错颌畸形患者252例,分三个阶段对该院42名在职注册口腔专科护士进行3个月的数码摄影规范化培训,对护士口腔数码摄影规范化培训前后照片质量、患者满意度、护士岗位胜任能力培训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口腔专科护士数码摄影规范化培训后拍摄时长短于规范化培训前;且培训后的照片质量评分及合格率、患者满意度、专业知识、专业技术、专业能力、综合素质评分均高于培训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数码摄影规范化培训可以提高口腔专科摄影质量和临床护理工作效率,达到护患双赢的目的,有助于提升口腔专科护士的岗位胜任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手术室腔镜组护士专科规范化培训的方法与效果。方法:成立腔镜专科组,以全国手术室专科护士培训教材《手术室护理学》为指南,结合笔者所在医院实际情况,应用多媒体讲座、实物操作演示、护理查房的方法,对腔镜组护士进行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培训,每月考核理论和操作技能一次。结果:专科培训后腔镜组护士理论知识、实际操作能力测评成绩和手术医生满意度显著高于专科培训前(P0.05)。结论:腔镜组护士专科规范化培训可提高手术室的工作质量和效率,构建和谐的医护关系。  相似文献   

5.
专科护士培训模式的探讨与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寻明兰  吴美福 《吉林医学》2010,31(13):1917-1919
目的:探讨专科护士培训模式,培养高素质专科护士,促进我院护理事业的发展。方法:设立专科护士培训管理机构,规范培训时间、科室、内容、方式,考核内容、方式方法以及资格认证等,总结我院近3年培训的实践经验。结果:通过系统专科培训,护士业务技能和护理质量得到显著提高,其中理论知识考核在培训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4,P=0.030),操作技能、发表护理论文数在培训前、后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t=-5.75,2χ=25.680,P=0.000),护理文书书写合格率、开展新技术新项目数、医生及患者满意度也有一定程度提高。结论:我院专科护士培训取得显著效果,护士业务素质、医生和患者满意度都得到提高。我院专科护士培训模式是培训专科护士的有效模式。  相似文献   

6.
神经外科住院患者的病情急、变化快,基础护理工作量大,对护士的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掌握程度都有较高的要求。刚进入临床的新护士,缺乏工作实践,操作技能不熟练,与患者沟通能力较差,严重影响了护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神经外科护理教学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如何做好新护士培训,使其尽快适应专科护理工作。护士规范化培训是指在完成护理专业院校基础教育后,接受规范的护理专业化培训[1]。随着优质护理的推行,神经外科护理工作量增加,新进护理人员大量增加,我院神经外科由护士长组织实施规范化的新护士培训模式,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明显提高了新护士的专科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水平,促进了科室护理质量的整体提升,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李洁  李芸 《西部医学》2010,22(8):1574-1575
目的探讨临床专科培训对中西医结合病房护士工作的影响。方法对中西医结合病房的50名护士进行系统的临床专科理论及技能培训和考核,并对培训前后护士的职业满意度,以及病人和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培训后护士的中医理论知识水平和中医操作技能较培训前有极显著差异(P〈0.01),西医内科护理知识和操作技能也有显著提高(P〈0.05)。病房护士的职业满意度明显增加(P〈0.05),医生及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也大大提高(P〈0.05)。结论系统的中西医结合临床专科护士培训,能提高护士的工作能力、增强自信心和工作积极性,使医生和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更高。  相似文献   

8.
李群英  马红飞  陈守会  徐俊丽 《重庆医学》2012,41(26):2719-2721
目的了解重庆市口腔专科护士的培训现状,并对重庆市口腔专科护士培训提出可行性建议。方法针对医生与护士自制相应调查问卷,在重庆市内各级口腔医疗机构进行问卷调查,将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96.23%的护士表示需要接受培训,43.40%的护士认为目前培训效果欠佳,43.56%的护士期待系统专科培训。超过95%的医生和护士认为四手操作诊疗模式值得推广,并希望采取四手操作模式运用于临床实践,但目前仅有14.54%的医生和25.77%的护士正在采用四手操作诊疗模式。结论开展口腔专科护士专业知识培训是现实需要,且培训应多种方法并举,同时加强四手操作技术的培训。  相似文献   

9.
护理操作技能培训模式的改革与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孙淑云  宿国波  吕春梅  张李明 《吉林医学》2009,30(18):2186-2188
目的: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培养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实用性人才和专科护理人才。方法:改革传统的护理操作技能培训模式,实行结合临床实际操作进行的以人为本的护理技能操作训练模式,并按需增加护理技能操作培训项目,简化护理操作步骤,重新制定评价标准。结果:提高了护士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护士的创新意识。结论:护理操作技能培训模式的改革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水平,防范护理安全,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专科护士培训在促进手术室护理质量提升的价值。方法将60名护士按照随机数字表法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未接受手术室专科护士培训,观察组接受为期7~14天的手术室专科护士培训。结果观察组培训后,操作技能、器械知识掌握、应急能力和配合能力考核得分较之培训前明显改善(P ﹤0.05),与对照组相比,也存在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通过手术室专科护士培训,可以提升手术室护理质量,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1.
为了建设重庆市口腔护士规范化培训基地,探索完善口腔护理人才培养体系,口腔护士规范化培训管理领导小组通过构建以岗位胜任力为核心的培训方案、建立以仿真口腔诊室为基础的临床能力实训中心、提升口腔护理师资队伍综合能力、落实"过程与结果并重"的考核体系,以及提供全面保障等措施逐步建设基地。基地经过6年建设,共完成了139名口腔护...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临床基本能力评价表在心血管内科新护士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及效果,以提高心内科护理人员的技能。方法选取温州医学院附属二院心内科的学历为本科和专科的、资质3年以内的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用德尔菲法设计的“临床基本能力评价表”进行新护士规范化培训。观察培训前后护理人员操作能力、理论知识掌握程度、基本技能操作合格情况以及护理人员留用率和离职率情况。结果经过规范化的护理培训后,新护士的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操作能力都有较大程度的提高;经考核后发现,基本技能考试合格率由上一年的78.9%上升到9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护士获奖率没有,科室留用率均比上年有所提升,与去年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本研究还发现,通过规范化培训,新护士离职率大幅度下降,与同期相比,下降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临床基本能力评价表进行规范化培训,提高了新护士的临床基本护理能力和专业胜任度,为其专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高职院校护理专业教师团队构建的有效策略。方法采取叙事研究法,从而发现社区护士对社区护理专业教师的角色期待。采取非结构访谈,发现社区护士对培训项目的收获预期。结果社区护士对护理专业教师的角色期待包括专业性与学术性的融合、丰富的临床经验、多学科交叉的背景等3方面。培训项目收获预期包括获得更多的法律知识、提升职业成就感、护理技能的社区适应性等3方面。结论从打破学科壁垒,团队合作开发课程、建设学校专业课教师与临床护理教师双向交流协作共同体、加强人文学科师资团队建设等方面探讨社区护理专业教师团队构建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4.
就目前精神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伦理困境和道德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加强伦理道德教育,培养护士良好职业素质;重视业务技能培训,提高护士的专业技术;规范医院的各项制度,确保护理服务顺利进行;加大精神卫生知识宣教。  相似文献   

15.
陈蕾  李梅  温灵 《吉林医学》2010,31(16):2504-2505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士核心能力在手术室护士培训中的方法与效果。方法:对手术室18名护士从专科基础知识和技能、专科专业知识和技能、临床思维能力、教育和培训能力、管理与应急能力7个模块制订各层级训练计划,根据手术室专业特点,对各级护理人员分层次进行业务培训,用岗位培训、专科轮转、临床实践、一对一的老师负责制进行训练,并通过专业知识和技能考核、综合能力考评和手术医生满意度调查,对训练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训练后护士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考核成绩及综合能力、医生满意90%。结论:实施手术室护士核心能力训练计划,有助于护士临床思维和解决临床护理问题能力的提高,为护士提供了职业生涯的进步阶梯,提高了患者和手术医生对手术室的满意度,提高了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护士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在康复科进行规范化培训的40名护士,采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进行培训管理,每轮教学结束后,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规范化培训的护士在培训后,理论知识、专科技能成绩较培训前明显提高(P<0.05),同时,90%及以上的护士...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心血管病专科医院新护士岗前培训的方法,使新护士尽快完成从护生到护士的角色转换,为开展优质护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方法:岗前集中培训,进行系统的、全方位的业务知识、制度、礼仪、技能、安全等方面的培训。结果:新护士的综合素质和临床适应能力全面提高,能尽快适应岗位的需要,减轻了临床带教压力,减少了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完成了角色的转换。结论:新护士规范化岗前培训的实施和管理,不但可以提高新护士的护理工作质量和护理安全,同时调动其主观能动性,有利于护士队伍的成长和优质护理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随着护理队伍的不断扩展,年轻护士逐渐成了临床主力军,由于缺乏临床经验,势必对他们进行规范化培养,才能提高护理质量,更好地服务于病人。方法:通过对自身素质的提高,专业理论知识的深造,规范基础操作行为,来提高年轻护士的综合技能,保障临床护理安全。结果:经过对年轻护士的培养,使他们的综合护理能力明显提高。结论:年轻护士的培养是保障临床安全,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举措,是护理管理者的责任和义务。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吉林省专科护士护理软技能水平状况,为制定培训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护理软技能测评量表对77名参加吉林省专科护士培训的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吉林省专科护士护理软技能总分为(182.17±18.22)分,其中职业情操维度得分最高(29.97分±3.07分),认知技能维度得分最低(23.39分±4.06分).学历和医院级别对吉林省专科护士护理软技能得分产生影响(P〈0.05).[结论]吉林省专科护士护理软技能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专科护士培训基地应有针对性地加强护理软技能的培养,减少因学历等原因造成的差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