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目的了解某肿瘤医院医院感染现患率及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为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床旁询问病史、体格检查与病历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该院2011年9月15日0∶00-24∶00的所有住院患者进行调查。结果调查当日应查住院患者325例,实查321例,实查率98.77%。发生医院感染15例,16例次,医院感染现患率为4.67%,例次现患率为4.98%。现患率较高的科室有化疗一科(19.05%)、妇瘤科(14.29%)、中医科(10.00%)和呼吸科(4.44%)。抗菌药物当日使用率为47.98%(154/321)。医院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居首位,占37.50%;其次为皮肤软组织(18.75%)和胃肠道(12.50%)。结论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有利于了解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加强对高危科室的目标性监测和进一步规范抗菌药物的使用。  相似文献   

2.
某三级综合医院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通过现患率调查,了解医院感染的实际情况,发现医院感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为制定医院感染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统一培训调查人员。采用床旁逐个调查和查阅在架病历相结合的方法,填写统一的个案调查表和床旁调查表,对调查日处于医院感染状态的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次调查住院患者1 110例,发现医院感染61例,64例次,医院感染现患率为5.50%,例次现患率为5.77%。感染高发部位依次为下呼吸道(43.75%)、皮肤软组织(12.50%)、上呼吸道(9.38%)、浅表切口(9.38%)、泌尿道(6.25%)、深部切口(6.25%);在医院感染部位构成比中,此次调查与以往前瞻性医院感染监测相比,上呼吸道、胃肠道、浅表切口、深部切口和皮肤软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当日抗菌药物使用率为42.07%,治疗性用药病原学送检率为37.72%。结论长期住院、反复感染的患者会显著增加现患感染率;需加强重点科室、重点部位的感染管理,合理、规范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有效控制医院感染提供参考。方法对医院2009、2010年10月的住院患者采取回顾性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009年实查894例,医院感染现患率为5.4%;2010年实查1088例,医院感染现患率为4.9%;感染前几位科室是ICU、呼吸内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感染部位主要为下呼吸道、泌尿道。结论根据结果有针对性地开展目标监测和采取预防控制措施,不断降低医院感染率。  相似文献   

4.
159所医院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结果与分析   总被引:49,自引:11,他引:49  
目的 了解全国不同规模医院的医院感染日现患率。方法 采用查阅住院病历与床旁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调查159家医院住院患的日现患率。结果 94723例住院患日现患率为4.77%;大型医院日现患率较高。下呼吸道仍是我国最常见的医院感染部位,其次为上呼吸道、泌尿道、手术部位、胃肠道和皮肤软组织。现患率最高的科室为综合重症监护室(ICU),达38.71%。革兰阴性菌仍是医院感染的主要细菌,常见有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不动杆菌属、克雷伯菌属等,也可见嗜麦芽窄食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肠球菌是主要的革兰阳性菌;真菌感染占有相当比例。结论 159家医院的日现患率平均为4.77%,下呼吸道感染最多见,院内真菌感染需引起高度重视。需加强医院感染控制。  相似文献   

5.
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了解某医院医院感染现患率发生情况、抗菌药物使用状况、重要病原体的检出情况的变化趋势和控制效果,分析影响因素,以改进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方法分别于2009年和2010年各进行一次医院感染现患率的调查,对两次调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应查人数1 650人,实查人数1 630人,实查率为98.79%;感染例次现患率3.68%,医院感染部位前三位为下呼吸道(55.39%)、泌尿道(13.13%)、上呼吸道(11.28),感染率前三位科室,2009年为综合ICU(28.57%)、新生儿科(15.79%)、外科(6.11%),2010年为综合ICU(50.00%)、内科(5.18%)、外科(4.45%),新生儿科感染率由15.79%下降至0;2009、2010年抗菌药物的使用率分别为42.77%和47.54%,一联用药比率分别达到76.5%、70.28%,预防用药比率由34.38%下降至25.58%;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由4.55%上升到35.71%。结论该医院医院感染控制工作取得一定成效,抗菌药物的使用基本合理,但需加强不动杆菌医院感染和手术后肺炎、泌尿道、胃肠道感染的监控。  相似文献   

6.
目的 描述贵州地区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现状。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于2022年7月15日—12月31日对贵州省186所医疗机构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结果 共调查住院患者89 409例,发生医院感染1 066例,医院感染现患率为1.19%,其中贵阳市最高(1.38%),毕节市最低(0.77%)。医院感染部位中,下呼吸道占比最大(38.96%),其次为泌尿道(14.42%)、皮肤软组织(8.00%)。医院感染现患例次率最高的科室是综合ICU,达11.39%,其次是血液病科(6.68%)和神经外科(4.83%)。医院感染病原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比高达66.79%。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6.06%。Ⅰ类切口手术患者中,医院感染现患率高达3.30%,抗菌药物使用率为20.87%。不同床位数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使用率、Ⅰ类切口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现患率和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250.218、16.454、99.891,均P<0.01)。结论 需加强对贵阳市和毕节市医院感染防控工作的管理,以及对综合ICU及大规模医疗机构Ⅰ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  相似文献   

7.
2010年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   总被引:15,自引:7,他引:8  
目的了解医院感染现患率,为进一步做好医院感染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0年5月12日0∶00-24∶00对医院住院患者进行现患率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患者的年龄、性别、住院科室、疾病诊断等;分析医院感染的现患率,描述医院感染的分布特征。结果调查的910例住院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24例,现患率为2.64%;感染部位为下呼吸道、上呼吸道和泌尿道感染,分别为50.00%、41.67%和8.33%;≥60岁的患者、有行气管切开及有泌尿道插管者感染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加强对高危科室的目标性监测,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2004-2007年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综合性医院的医院感染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感染的感染率、感染部位、科室分布情况、病原微生物种类及构成比.结果 医院感染率4.46%,常见感染部位是呼吸道、泌尿道、胃肠道及皮肤软组织;感染率较高的科室是ICU、烧伤科、血液科、泌尿内科、神经外科;医院感染病原菌主要足革兰阴性杆菌(57.56%),革兰阳性球菌占22.65%,真菌占19.79%.结论 医院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最常见,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应针对医院感染发生相关环节采取措施以减少其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某院医院感染现状,评价日常监测资料的准确性,减少漏报率。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于2008年10月5日对所有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结果共调查住院患者1 118例,发现医院感染36例,39例次,医院感染率为3.22%,感染例次率为3.49%。医院感染部位主要为下呼吸道(22例,56.41%)、上呼吸道(5例,12.83%)、泌尿道(4例,10.26%)、皮肤软组织(4例,10.26%)。医院感染高发科室主要为综合重症监护室(38.46%)、神经外科(10.00%)、急诊科(8.69%)。抗菌药物使用率为44.63%,内科抗菌药物使用率(38.53%)显著低于外科(52.83%)(x~2=22.62,P=0.00);内科以治疗性用药为主(54.26%),外科以预防性用药(76.19%)为主。结论现患率调查可真实反映医院感染情况,为进一步加强重点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和抗菌药物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某三级甲等医院近5年医院感染状况,为临床预防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2011-2015年每年2月1日内的所有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患率,数据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年共调查5 626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现患率逐年降低,从2011年的6.10%下降至2015年的2.53%,差异统计学有意义(P<0.05);其中医院感染现患率最高的为ICU,其次为烧伤科和泌尿外科;医院感染发生部位主要为下呼吸道,其次为泌尿道,感染发生率较低的为抗生素相关性腹泻、腹水感染;5年内各科室抗菌药物使用率逐年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普通外科、泌尿外科、骨科、心胸外科、烧伤科、神经外科、妇产科、ICU、五官科、儿科、呼吸内科抗菌药物的使用率较高。结论近5年内医院感染现患率和各科室抗菌药物使用率逐渐降低,医院感染发生部位主要为下呼吸道和泌尿道,因而在临床中应当加强对呼吸道和泌尿道的监管,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顾红政  曹卫平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23):4896-4898
[目的]了解医院感染发生现况,为医院感染的控制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09年1~12月住院患者进行全面综合性监测. [结果] (1)医院感染发病率为3.9%,漏报率为3.0%. (2)医院感染重点发病科室为ICU、精神科和内科. (3)医院感染部位以上呼吸道、下呼吸道、消化道和泌尿道为主.(4)医院感染的病原菌主要是条件致病菌,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真菌、肺炎克雷佰杆菌、大肠杆菌、阴沟肠杆菌、产气肠杆菌、肠球菌等. (5)抗菌素总的使用率为77.61%,使用率较高的科室有ICU、新生儿、儿科、产科、外科,均超过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规定的≤50%的范围,三联以上抗菌素使用较高的科室有ICU、骨科、综合内科、普外科和妇科等. [结论]应加强重点科室和高发部位医院感染的管理,规范化使用抗菌药物,针对医院感染发生的相关环节采取相应措施,从而有效地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刘健  章一华 《职业与健康》2010,26(17):1942-1943
目的探讨职业病患者的医院感染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对2009年1—12月111例职业病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收集相关因素资料。结果慢性苯中毒、三氯乙烯(TCE)药疹样皮炎的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较高,占总感染者(20例次)的65%。结论采取有效措施,积极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相关因素,可提高职业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神经内科医院内感染调查分析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神经内科医院内感染的临床特点和相关危险因素。[方法]连续纳入2006.12~2010.12年800例神经内科患者,记录相关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共发生64例医院内感染,感染率为8.0%,其中缺血性卒中、出血性卒中患者感染率最高,分别为9.6%、9.1%。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下呼吸道感染占45.3%,上呼吸道占32.8%;其次是泌尿道感染,占10.9%。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发病年龄≥60岁、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吸烟史、烟酒史、住院时间≥20d、意识昏迷、应用广谱抗生素、气管插管及留置尿管是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医院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神经内科病人医院内感染患者主要以脑血管疾病为主,部位主要是呼吸道,影响感染的因素主要有年龄≥60岁、住院时间≥20d、意识昏迷、基础性疾病、侵入性操作及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应加强基础护理和治疗,严格无菌操作并控制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住院患者多药耐药菌(MDROs)医院感染状况,为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前瞻性调查方法,对2009- 2010年临床标本检出多药耐药菌的住院患者进行目标性监测.结果 医院感染例次感染率为20.4%,2009、2010年例次感染率分别为22.4%和18.8%;以下呼吸道感染占首位,科室分布最多的为ICU.结论 多药耐药菌医院感染发生率高,临床医师应高度重视,积极治疗原发病,控制感染危险因素,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某综合性三级乙等医院感染的分布特点,为进一步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床旁调查和查阅病历相结合的方法,对该医院2010年11月10日所有住院病人进行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结果]医院感染现患率为4.84%,例次感染率为5.06%,其中以神经内科(12.50%)最高;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居首位(54.35%);抗菌素使用率为55.89%,其中以治疗用药为主(67.91%),联合用药以一联为主(77.36%);医院感染的病原体主要以革兰阴性菌为主,细菌学送检164例,检出菌株23例。[结论]该院医院感染率与全国水平一致,但常规监测存在漏报现象,应加强对高危科室及高发感染部位的监测,进一步规范抗菌药物的使用,提高病原学送检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神经外科患者医院感染发生情况,探讨其相关因素,评价控制医院感染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对2008~2009年诸城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住院病人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2008~2009年医院感染发生率为5.74%。医院感染发生率,2008年为8.57%,2009年为3.21%(P<0.01);≥60岁为59.02%,<60岁为40.98%(P<0.01);第一至第四季度分别为7.51%、4.08%、3.62%、7.73%(P<0.01);接受鼻饲置管、留置导尿、静脉置管、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硬膜下引流和其他病人分别为11.11%、4.17%、1.59%、19.08%、44.44%、9.84%、1.52%(P<0.01)。122例医院感染者中,感染发生部位在上呼吸道、下呼吸道、泌尿系统、胃肠道、皮肤软组织的分别占6.56%、60.66%、13.93%、4.92%、3.98%,表浅切口感染、血液感染、颅内感染的分别占3.28%、2.46%、4.92%;引起感染的病原菌分别为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鲍曼不动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别占39.13%、30.43%、19.57%、6.52%。[结论]神经外科病人医院感染率较高。老年病人、第一、四季度出院者、接受侵袭性操作的病人医院感染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目标性监测脑血管科医院感染情况,了解医院感染的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以便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有利于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 制定目标监测方案,对2009年4月-2010年3月住脑血管科>48 h的患者进行前瞻性监测.结果 住院患者505例,医院感染率为2.18%,例次感染率为3.17%;比未开展目标监测前同期脑血管科平均医院感染率的3.80%相比明显下降.结论 通过目标性监测,及时分析脑血管科医院感染的动态,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有效降低了医院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个体化健康教育对冠心病监护病房(CCU)住院患者预防医院感染的知晓效果。方法将446例CCU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2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个体化健康教育,在个体化健康教育干预前后对CCU住院患者预防医院感染的意识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χ2检验。结果观察组对预防医院感染的意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的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10.31%)。结论个体化健康教育能提高CCU住院患者对预防医院感染的知晓率,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特点和预防措施。方法采用前瞻性监测和回顾性调查相结合的方法 ,对汝南县人民医院2009年4~6月4923例住院患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医院感染例数94例,感染率1.91%,医院感染例次数96例次,感染率1.95%;感染部位以上呼吸道(49.92%),下呼吸道(18.75%),泌尿道(12.50%)为主,手术切口感染率为0.28%。结论分析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加强对医院感染的监测,重视手卫生,严格无菌操作,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是预防医院感染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0.
ICU医院感染危险因素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ICU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的特点及危险因素,制定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方法回顾性与前瞻性调查2009年1月-2010年12月575例ICU住院患者医院感染情况。结果 ICU发生医院感染135例,医院感染率为23.5%,显著高于同期的医院平均感染率的3.3%;≥60岁老年患者居多,占74.1%;医院感染部位感染中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占78.5%,其中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有51例,占呼吸道感染的48.1%;基础疾病以糖尿病、恶性肿瘤及慢性支气管炎的感染率最高,分别为48.9%、35.6%、30.4%。结论 ICU医院感染与侵入性操作、机体抵抗力下降、不合理抗菌药物应用、医务人员缺乏医院感染控制意识等因素密切相关,加强ICU管理,遵守无菌原则及手卫生规范,提高患者机体抵抗力,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等是预防ICU医院感染的有效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