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基因型H型高血压患者血压及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有无差异;在充分应用降压药物控制血压的同时给予叶酸补充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血浆Hcy及血压水平变化有无差异。方法通过Hcy检测确诊为H型高血压的患者166例入选。叶酸补充治疗前测定血浆Hcy水平,采集既往史、历史最高血压水平等,并行MTHFR(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677C/T基因型检测,根据检测结果进行分组,为CC组(野生型)、CT组(杂合型)、TT组(突变型)。所有患者在原有降压方案的基础上加用叶酸片0.8 mg 1/日,3月后测定患者血浆Hcy及血压水平。结果 1MTHFR 677C/T基因型检测结果:其中CC型42例,占25.3%,CT型42例,占25.3%,TT型82例,占49.6%。2叶酸治疗前血浆Hcy水平比较:男性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T组高于CC组及C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C组与CT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历史最高血压水平比较:收缩压:CC组高于T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C组与CT组之间、CT组与TT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舒张压:3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叶酸补充治疗前后血浆Hcy水平比较:3组患者治疗后血浆Hcy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叶酸补充治疗前后血浆Hcy差值比较:TT组高于CC组及C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C组与CT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叶酸补充治疗前后血压差值比较分析:收缩压:CC组高于T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C组与CT组之间、CT组与TT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舒张压:三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型高血压患者基因型与血浆Hcy及历史最高血压水平部分存在差异性。叶酸补充治疗能够有效降低H型高血压患者血浆Hcy水平,并且对MTHFR 677C/T TT可能具有更好的降低Hcy的效果。降压药物联合叶酸补充治疗可能能够更有效地降低MTHFR 677C/T CC基因型H型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  相似文献   

2.
Wang MT  Li Q  Han FL  Yao XP 《中华内科杂志》2004,43(8):591-594
目的 探讨血浆叶酸、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及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突变与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关系及MTHFR基因突变对血浆叶酸、Hcy水平的影响。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对58例既往确诊为VTE(VTE组)的患者及与其性别、年龄相匹配的58例健康对照者(健康对照组)行流行病学调查,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测血浆中Hcy、蛋氨酸和半胱氨酸水平,放射免疫法测血浆中叶酸水平,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法测MTHFR C677T基因型。结果吸烟、高血压、糖尿病等危险因素均与VTE无关。血浆Hcy和叶酸浓度在2组间有明显差异(P<0.05)。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cy和叶酸浓度是影响VTE的独立因素(OR=1.5,95%CI为1.216~2.213;OR=0.396,95%CI为0.149-0.709)。MTHFR C667T基因突变在2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血浆叶酸浓度与血浆Hcy浓度有明显关联(偏相关系数为-2.061,P<0.05)。MTHFR C667T。基因突变虽然与血浆Hcy浓度无关,但与血浆叶酸浓度相关(偏相关系数为0.5856,P<0.01)。结论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和叶酸缺乏是VTE独立的危险因素,叶酸缺乏是造成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原因之一,MTHFlR C667T基因突变可能是造成叶酸缺乏的遗传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3.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叶酸、维生素B12水平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叶酸、维生素B12水平的关系及口服叶酸对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疗效。方法 对220例中老年人血浆Hcy、叶酸以及维生素B12进行检测分析以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而对35例高Hcy血症病人给予口服叶酸治疗观察。结果 高Hcy血症组的血浆叶酸及维生素B12水平显著低于正常组;在血浆叶酸水平低于6μg/L或维生素B12水平低于300ng/L时,高Hcy血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其它组,口服叶酸可以显著降低血浆Hcy水平。结论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这一心血管危险因素与血浆叶酸和维生素B12水平减低密切相关,提高血浆叶酸和维生素B12水平能减少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叶酸及普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病人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影响。方法 158例病人随机分为叶酸组(56例)、普伐他汀组(50例)、叶酸+普伐他汀组(52例)。叶酸组口服叶酸5mg,每日1次;普伐他汀组口服普伐他汀10mg,每日1次;叶酸+普伐他汀组同时口服叶酸和普伐他汀,服药剂量及次数同叶酸组、普伐他汀组。结果 3组治疗后Hcy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叶酸+普伐他汀组用药后血浆Hcy水平与叶酸组及普伐他汀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叶酸和普伐他汀联用对降低血浆Hcy水平优于单用叶酸或普伐他汀,二者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病人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变化及维生素干预治疗对AD病人血浆Hcy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75例AD病人为病例组,71例同龄非痴呆老人为对照组,测定两组血浆Hcy、叶酸、维生素B12水平,并随机选取15例AD病人接受口服叶酸5mg及维生素B12500μg,每日晨服1次,干预治疗4周。结果AD病人血浆Hcy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血浆叶酸水平、维生素B12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接受维生素干预治疗的15例AD病人,4周后血浆Hcy水平下降(P<0.001),叶酸及维生素B12水平均升高(P<0.001)。结论AD病人存在血浆高Hcy水平;AD血浆Hcy水平升高与饮食中摄入维生素不足关系密切,维生素干预治疗能够有效地降低AD病人血浆Hcy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测定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中血浆高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研究其与血浆叶酸、维生素B12的关系。方法:对52例ACS患者与46例对照组患者的血浆Hcy及叶酸、维生素B12水平进行比较分析。结果:ACS患者血浆Hcy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血浆叶酸和维生素B12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血浆Hcy含量与叶酸、维生素B12含量呈负相关(r=0.505,0.405,P<0.01)。结论:高Hcy血症通过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而导致急性冠脉综合征。补充叶酸、维生素B12或许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的防治有益。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叶酸和维生素B12、B6对阿尔茨海默症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阿尔茨海默症患者42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1例。两组常规治疗相同,干预组同时服用叶酸和维生素B12、B6,均治疗30 d。治疗前后检测两组血浆Hcy、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和血脂,并进行长谷川痴呆量表(HDS)评分。结果干预组治疗后血浆Hcy、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V)、D-D、FIB下降水平高于对照组(P均<0.05),HD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充叶酸和维生素B12、B6可降低阿尔茨海默症患者血浆Hcy和血脂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在急性脑梗死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并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取3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观察组,同期3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两组血浆Hcy、维生素B12及叶酸水平。两组均行颈动脉彩超检查,测定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观察有无动脉粥样硬化。结果观察组血浆Hcy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高Hcy血症(Hcy>15μmol/l)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血浆维生素B12及叶酸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23例高Hcy血症患者中,血浆维生素B12下降15例,叶酸下降12例,两者同时下降7例。血浆Hcy水平与维生素B12及叶酸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分别为-0.624、-0.719,P均<0.01)。观察组IMT明显高于对照组,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直线相关分析表明,血浆Hcy水平与颈动脉IMT呈正相关(r=0.489,P<0.001)。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Hcy水平升高,其与维生素B12及叶酸水平呈负相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背景 高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C677T多态性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叶酸降低Hcy水平,从而降低心血管事件已成为心血管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但叶酸、MTHFR基因多态性、Hcy三者之间关系国内外研究的甚少且结论存在差异.目的 探讨MTHFR基因C677T多态性对叶酸...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测定高龄缺血性脑白质疏松症(LA)患者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探讨高龄患者Hcy与缺血性LA发生、发展的程度、损害部位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均经MRI证实的高龄男性(年龄≥80岁)患者99例,经LA影像学分级后,分为轻度脑白质损害组(轻度组,27例)、中度脑白质损害组(中度组,41例)、重度脑白质损害组(重度组,31例).测定空腹血浆总Hcy,并进行比较,并对血浆Hcy与血清叶酸及维生素B12水平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与重度组比较,轻、中度组患者吸烟、腔隙性脑梗死、高Hcy比例明显降低(P<0.05),轻度组患者高血压比例明显降低(P<0.05);Hcy与叶酸、维生素B12水平呈负相关;各脑区损害程度以深部白质损害最为严重.结论 高龄患者血浆Hcy升高,血清叶酸、维生素B12降低与缺血性LA程度及部位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及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C677T基因多态性与新疆哈萨克族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方法:选取新疆哈萨克族高血压病患者189例(高血压病组),血压正常者165例(对照组),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检测MTHFR C677T的基因型,采用酶标免疫吸附检测法检测血浆Hcy水平。结果:高血压病组血浆Hcy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高血压病组中,男性血浆Hcy水平高于女性(P<0.05)。2组MTHFR C677T多态位点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的频率分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THFR C677T3种基因型的血浆Hcy水平也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MI和血浆Hcy水平是新疆哈萨克族高血压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年龄、性别、吸烟史、饮酒史及MTHFR C677T位点多态性不是新疆哈萨克族高血压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Hcy是新疆哈萨克族原发性高血压的危险因素,但MTHFR C677T位点突变可能不是影响血浆Hcy水平的重要遗传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叶酸干预治疗对H型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和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的影响。方法选择该院从2011年8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H型老年高血压病患156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降压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口服叶酸治疗,对比两组病患治疗前后血浆Hcy水平以及MACE发生情况,并对两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血浆Hcy水平为(10.48±3.34)μmol/L,显著低于治疗前的(19.85±4.11)μmol/L以及对照组治疗后的(19.61±4.02)μmol/L。观察组MACE总发生率(5.13%)显著低于对照组(17.95%)(均P<0.05)。血浆Hcy水平与MACE发生率呈正相关(r=0.875,P<0.05)。结论叶酸干预治疗可有效降低H型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浆Hcy水平,减少MACE发生,并且血浆Hcy水平与MACE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初发脑梗死(CI)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血清维生素B12和叶酸水平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选取初发CI患者180例(CI组),TIA患者24例(TIA组),同期健康体检者180例(对照组)。抽取各组空腹静脉血,采用循环酶法检测血浆Hcy,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维生素B12和叶酸。结果与对照组比较,CI组与TIA组血浆Hcy均升高,血清维生素B12均降低,P均<0.01;CI组与TIA组比较,P均>0.05。各组血清叶酸比较,P均>0.05。CI组和TIA组血浆Hcy与血清维生素B12均呈负相关(r分别为-0.344、-0.155,P<0.01、0.05),Hcy、维生素B12是C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分别为1.050、1.003,95%CI分别为1.019~1.082、1.001~1.004,P均<0.01)。结论初发CI与TIA患者血浆Hcy均升高、血清维生素B12均降低、叶酸无明显变化,Hcy和维生素B12均为C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同型半胱氨酸对KKAy小鼠心肌病变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高同型半胱氨酸 (Hcy)血症对糖尿病小鼠心肌的影响 ,以及补充叶酸对心肌病变的作用。方法 2 4只KKAy小鼠随机分成 3组 ,分别喂养高热量饮食 (KA组 )、高蛋氨酸饮食 (KB组 )以及高蛋氨酸加叶酸、维生素B1 2 饮食 (KC组 )。测定各组血浆Hcy、叶酸、维生素B1 2 水平 ,并观察心肌病理改变。结果 饲养 16周后 ,KB组血浆Hcy明显增高 [(2 9.33± 16 .85对 5 .33± 2 .0 3) μmol L ,P <0 .0 0 1],且心肌间质纤维化、钙化、小动脉管壁增厚、透明变性等病变加重 ,经叶酸、维生素B1 2 治疗的KC组血浆Hcy降至正常 (4 .0 4± 1.81) μmol L ,且心肌病变减轻。结论Hcy可以加重糖尿病小鼠的心肌病变 ,叶酸、维生素B1 2 可以有效减缓这一病变进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及其代谢相关因子(叶酸、维生素B12)和血脂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之间的关系。方法:110例ACS患者(ACS组)及110例性别和年龄相匹配的非心脑疾病者(对照组),应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分析法测定血浆Hcy浓度,同时测定叶酸、维生素B12浓度及血脂水平,分析血浆Hcy与ACS有无相关性,并进一步分析Hcy与叶酸和维生素B12之间的关系。结果:①ACS组血浆Hcy浓度[(16.75±11.97)mmol/L]高于对照组[(13.15±5.65)mmol/L],(P<0.05)。②血浆Hcy浓度和血浆叶酸、维生素B12浓度呈明显的非线性负相关。③ACS组血脂与Hcy水平无明显相关。结论:高Hcy血症是ACS的一个新的危险因素,叶酸、维生素B12是影响ACS患者血浆Hcy水平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叶酸对老年H型高血压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及动脉粥样硬化疗效的影响。方法入选老年H型高血压患者120例,随机分成2组,干预组60例,给予叶酸5mg/d;对照组60例,未给予叶酸治疗;2组患者同时接受高血压常规治疗。测量2组入院后、治疗12周后Hcy水平,同时行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测定。结果与治疗前比较,干预组治疗12周后血浆Hcy和baPWV水平明显减低(P<0.01),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与对照组治疗12周后比较,干预组血浆Hcy和baPWV水平明显降低(P<0.01)。结论在老年H型高血压患者中,应用叶酸干预治疗,可明显减低血浆Hcy水平,同时可减轻动脉粥样硬化程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叶酸对老年脑梗死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Hcy)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入选2012年3~12月南京市市级机关医院神经内科住院老年腔隙性脑梗死患者165例,随机分成3组,每组55例,A组给予叶酸5 mg,1次/d;B组给予叶酸10 mg,1次/d;C组未给予叶酸治疗;3组患者同时接受缺血性卒中常规治疗。检测入院后、治疗8周后Hcy水平,同时记录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结果治疗8周后A组与B组血浆Hcy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同时明显低于C组治疗后同期水平(P<0.05),A组与B组治疗后血浆Hcy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3组治疗8周后MMSE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A组与B组治疗后MMSE评分优于C组(P<0.05),但2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叶酸能够明显降低老年脑梗死患者血浆Hcy水平,显著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但叶酸剂量>5 mg/d后,增加剂量对于降低Hcy、提高MMSE评分与5 mg/d相比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8.
将120例高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症的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口服叶酸、维生素B6、维生素B12,对照组不服用上述药物.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分别测定血浆Hcy水平及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水平.发现治疗组治疗4周后,血浆Hcy、ET水平明显降低,NO水平明显升高.提示叶酸、B族维生素干预治疗能降低血浆Hcy水平,对高Hcy血症脑梗死患者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损害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叶酸对老年脑梗死伴高血压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Hcy)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入选2012年1~6月南京市市级机关医院神经内科住院腔隙性脑梗死并高血压患者120例,随机分成2组,A组60例,给予常规治疗加叶酸5mg,1次/日;B组60例,仅常规治疗而未给予叶酸治疗。测量2组入院后、治疗8周后Hcy水平,同时记录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对照组(排除脑梗死、高血压的同期住院患者)60例,于入院后测量Hcy水平,记录MMSE评分。结果老年脑梗死伴高血压(A+B)组血浆Hcy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MMSE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老年脑梗死伴高血压A组血浆Hcy水平在叶酸治疗8周后较入院时明显下降(P<0.01),MMSE评分较入院时显著提高(P<0.01),同时MMSE评分提高明显大于B组(P<0.01)。结论叶酸能够明显降低老年脑梗死伴高血压患者血浆Hcy水平,显著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20.
老年无症状性脑梗死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了解老年人群中无症状性脑梗死的患病状况,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与老年无症状性脑梗死的关系。方法164例住院体检的老年病人,通过询问病史、神经系统体格检查和头部MRI检查,将观察对象分为无症状性脑梗死组和对照组,记录血压、体质量指数(BMI)并检测血浆Hcy、维生素B12(VitB12)、叶酸、空腹血糖和血脂等。结果164例老年患者中48例有无症状性脑梗死,占29.3%。无症状性脑梗死组血浆Hcy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此外2组间的收缩压、BMI、叶酸和VitB12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Hcy水平与叶酸和VitB12水平呈负相关(P<0.05),而与血压、血脂、血糖和BMI无显著相关。结论高Hcy血症也应视为无症状性脑梗死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在老年人群中监测血浆Hcy水平有助于早期发现无症状性脑梗死,血浆Hcy水平的降低对减少无症状性脑梗死的风险以及防止其进展有重要意义,通过补充叶酸和VitB12或许能为脑血管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一个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