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5 毫秒
1.
李立  李梓民  胡余明 《实用预防医学》2011,18(11):2178-2180
目的研究碘伏消毒液使用的安全性,采用动物试验方法进行毒理学安全性评价。方法采用小鼠急性经口毒性、一次破损皮肤刺激、多次完整皮肤刺激、急性眼刺激、一次阴道粘膜刺激试验、微核试验和亚急性毒性试验进行观察。结果本研究中昆明种雌、雄小鼠的急性经口毒性LD50均大于5 000 mg/kg.bw,属实际无毒级;对新西兰家兔的多次完整皮肤刺激、一次破损皮肤刺激、眼刺激均属无刺激性;多次阴道粘膜刺激平均积分为2.0,属于极轻刺激性;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结果为阴性;亚急性毒性试验,一般生理体征未见异常,血常规、血清生化指标无异常,脏器组织病理学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结论碘伏消毒液属实际无毒,亚急性毒性评价无异常改变,对家兔阴道粘膜有极轻度刺激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了解某含聚维酮碘消毒液反复使用对哺乳动物的毒性,采用动物试验法进行毒理学安全性评价。方法:按照《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分别进行了急性经口毒性(LD50)、一次破损皮肤刺激、多次完整皮肤刺激、眼刺激试验、多次阴道黏膜刺激试验、微核试验和亚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该聚维酮碘消毒液对NIH小鼠和SD大鼠急性经口毒性LD50>5 000 mg/kg.BW,属实际无毒级;对新西兰家兔的多次完整皮肤刺激、一次破损皮肤刺激、眼刺激均属无刺激性;多次阴道粘膜刺激平均积分为2.0,属于极轻刺激性;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结果为阴性,未发现该受试样品对体细胞有诱变作用;亚急性毒性试验,一般生理体征未见异常,血常规、血清生化指标无异常,脏器组织病理学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结论:该消毒液属实际无毒,亚急性毒性评价无异常改变,对家兔阴道黏膜有极轻度刺激性。  相似文献   

3.
含对氯间二甲苯酚消毒水安全性毒理学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对氯间二甲苯酚 (PCMX5 % )消毒水对哺乳动物的毒性 ,并进行毒理学安全性评价。方法 选用SPF级NIH小鼠、SD大鼠、新西兰家兔、白化豚鼠 ,按照《消毒技术规范》(2 0 0 2年版 ) ,分别进行急性经口毒性 (LD50 )、一次破损皮肤刺激、多次皮肤刺激、眼刺激试验、多次阴道黏膜刺激试验、皮肤变态反应试验、微核试验和亚急性毒性试验。结果 PCMX(5 % )消毒水对雌、雄NIH小鼠和SD大鼠急性经口毒性属实际无毒级 ;对新西兰家兔的多次皮肤刺激、一次破损皮肤刺激、眼刺激均属无刺激性 ,多次阴道黏膜刺激属于极轻刺激性 ;对白化豚鼠的致敏强度为未见皮肤变态反应 ,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结果为阴性 ,未发现该受试样品对体细胞有诱变作用 ;亚急性毒性试验 ,一般生理体征无异常 ,对大鼠生长曲线无影响 ,血常规、血清生化指标正常 ,脏体系数无异常 ,脏器组织病理学检查未发现异常。结论 PCMX(5 % )消毒水毒性较低 ,对皮肤、黏膜刺激小 ,可用于皮肤、黏膜、家居消毒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生物农药庄稼保护剂的毒性和安全性。方法按照《农药登记毒理学试验方法》(GB15670—1995)进行毒性试验和安全性评价。结果该受试物对雌、雄大鼠急性经口LD50〉5000mg/kg,对雌、雄大鼠急性经皮LD50(4h)〉5000mg/kg,对家兔急性皮肤刺激反应均值积分为0,对家兔眼平均刺激指数为0;对豚鼠致敏试验,致敏率为0%。结论庄稼保护剂急性经口、经皮均属微毒性,对家兔急性皮肤刺激和眼刺激试验均为无刺激性;致敏试验,该受试物属Ⅰ级弱致敏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10%联苯菊酯水乳剂的急性毒性,为其毒理安全性评价和农药的登记提供依据。方法按《农药登记毒理学试验方法(》GB15670-1995)及《农药登记资料规定(农业部2007)》进行急性经口、经皮、吸入毒性、皮肤及眼刺激试验、皮肤致敏试验。结果 10%联苯菊酯水乳剂对雌雄性SD的大鼠急性经口LD50雌、雄性均为271mg/kg b.wt.属中等毒类;对雌雄性SD大鼠急性经皮的LD50雌、雄性均为4 300mg/kg b.wt.,属低等毒类;对雌雄性SD大鼠的急性吸入LC50(2h)雌、雄性均大于5 000mg/m3,属微毒类;对雌雄性家兔的急性眼刺激性,未冲洗时急性眼刺激积分指数为6.0,平均指数为2.5,属轻度刺激性。对雌雄性家兔的急性皮肤刺激性,积分为0.0,属无刺激性。受试物原药致豚鼠致敏率为0.0%,属弱致敏物。结论 10%联苯菊酯水乳剂经口、经皮、吸入毒性分别为中低、微毒类,轻度眼刺激性、无皮肤刺激性、弱致敏性的农药。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百草枯的急性毒性特点,为中毒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按国家标准《农药登记毒理学试验方法》(GB15670-1995)进行了小鼠急性经口毒性、豚鼠急性经皮毒性、家兔急性眼刺激性和家兔急性皮肤刺激性毒性试验研究。结果百草枯对雌、雄性小鼠急性经口LD50值分别为108.0 mg/kg.BW和126.0 mg/kg.BW,属中毒性。对雌、雄性豚鼠急性经皮LD50值分别为233.0 mg/kg.BW和200.0 mg/kg.BW,属中毒性。对家兔急性眼刺激性试验结果为轻度至中度刺激性,对家兔急性皮肤刺激性试验结果为中度刺激性。毒性特点为百草枯急性中毒可造成全身各器官组织的损伤,持续时间较长,恢复缓慢。结论百草枯毒性较大,可迅速吸收而造成多器官组织严重损害,中毒治疗应尽早采取有效的方法,全面保护和减轻中毒器官组织的损伤。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双氧水消毒液进行毒理学安全性评价,为其使用安全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急性经口毒性试验、亚急性经口毒性试验(染毒剂量1 000.0、250.0、62.5 mg/kg·bw)、一次破损皮肤刺激试验、急性眼刺激试验、阴道黏膜刺激试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观察双氧水消毒液的系统毒性、局部刺激性及致突变性。结果双氧水消毒液对大、小鼠急性经口LD50均大于10 000 mg/kg·bw;对家兔一次破损皮肤刺激试验皮肤刺激反应最高积分均值为0分;急性眼刺激试验染毒后24、48、72 h,角膜、虹膜、结膜水肿的平均积分均为0分,结膜充血平均积分分别为0.3、0、0分;阴道粘膜刺激试验刺激指数为0.45分。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各剂量组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亚急性经口毒性试验中,虽然雄鼠62.5、250.0 mg/kg·bw剂量组红细胞总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P0.01、P0.05),雌鼠1 000 mg/kg·bw剂量组红细胞总数、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均在本实验室历史参考值范围,且缺乏明显的量效关系。病理组织学检查发现肝脏、肺脏、胃肠病变均随机地分配于各组。受试物对大鼠体重增长、血生化指标、其他血液学指标、脏器系数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该双氧水消毒液属实际无毒,一次染毒对家兔破损皮肤无刺激性,无眼刺激性和阴道粘膜刺激性;对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无致微核作用;亚急性经口染毒对雌雄SD大鼠最大未观察到有害作用的剂量为1 000 mg/kg·bw。  相似文献   

8.
选用40%乙烯利水剂作为染毒药物,大鼠急性经口采用霍恩氏法(Horn’s法),急性经皮采用最大限量法;家兔皮肤、眼刺激采用一次性眼、皮肤刺激试验;豚鼠致敏试验采用封闭式斑贴法。结果显示乙烯利对大鼠急性经口LD50雌雄性动物均为4300 mg/kg;对家兔眼具有腐蚀性,对家兔皮肤有强刺激性;对豚鼠致敏率为0。提示40%乙烯利水剂虽然对大鼠经口、经皮急性毒性为低毒,但因其呈酸性,对动物机体仍有一定的危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该复合双链季铵盐消毒液的毒性,了解其反复使用的安全性。方法采用动物实验法分别进行了急性经口毒性、亚急性经口毒性(30d)和皮肤刺激性试验。结果含季铵盐总量4.21g/L的复合季铵盐消毒液小鼠经口半数致死量(LD50)雌雄均〉5000mg/kg体重;该消毒液无致微核作用;对实验动物豚鼠皮肤致敏率为0%;对家兔皮肤刺激指数为0.3;大鼠亚急性毒性试验,在本实验剂量范围内未观察到毒性作用。结论该复合双链季铵盐消毒液动物毒性试验结果属于无毒级、无致微核作用、无刺激性、无致敏作用。  相似文献   

10.
纳米银复合醋酸氯己定消毒凝胶的毒理学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以醋酸氯己定和纳米银为主要成分的纳米消毒凝胶对哺乳动物的毒性,为其毒理学安全性评价提供依据。方法选用SPF级NIH小鼠、SD大鼠、新西兰家兔,按照《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分别进行急性经口毒性(LD50)、一次破损皮肤刺激、多次皮肤刺激、眼刺激试验、多次阴道黏膜刺激试验、微核试验和亚急性毒性试验,以及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和白色念珠菌杀灭试验。结果该纳米消毒凝胶作用2.5 min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杀灭对数值均>3.00;作用2.5 min对白色念珠菌杀灭对数值>3.00。对雌、雄NIH小鼠和SD大鼠急性经口毒性属实际无毒级;对新西兰家兔的多次皮肤刺激、一次破损皮肤刺激、眼刺激试验均属无刺激性,多次阴道黏膜刺激属于轻刺激性;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结果为阴性,未发现该受试样品对体细胞有诱变作用;亚急性毒性试验:一般生理体征无异常,血常规、血清生化指标正常,脏体系数无异常,脏器组织病理学检查未发现异常。结论该纳米消毒凝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和白色念珠菌有一定的杀灭效果,毒性较低,对皮肤无刺激性,对阴道黏膜有轻刺激性,可用于皮肤消毒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一种复方苯扎溴铵消毒剂的毒性效应,了解苯扎溴铵作为消毒剂使用的生物安全性。方法采用急性经口毒性、多次完整皮肤刺激试验、一次破损皮肤刺激试验、微核试验和亚急性毒性试验进行观察。结果本研究中昆明种雌、雄小鼠的急性经口LD50均大于5 000 mg/kg.bw;在兔多次完整皮肤刺激试验中,复方苯扎溴铵消毒剂多次接触动物完整皮肤未引起动物皮肤刺激反应;在兔一次破损皮肤刺激试验中,对白色家兔的皮肤无刺激性;复方苯扎溴铵消毒剂对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结果为阴性;在亚急性毒性试验中,动物经过28 d喂养后,试验各剂量组实验动物生长发育良好,体重增加正常,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剂量组实验动物血常规和血生化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实验动物各脏器均未见明显病理改变。结论该复方苯扎溴铵消毒剂在本次试验条件下,急性经口毒性属实际无毒级;对皮肤刺激属于无刺激性物质;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结果为阴性;也未显示对大鼠有亚急性毒性作用。提示该消毒剂的正常使用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一种含对氯间二甲苯酚的复方中药醇提取液皮肤消毒喷雾剂的杀菌效果与毒性。方法采用悬液定量杀灭试验、加速稳定性试验和动物毒性试验等方法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该消毒剂原液及其50%的稀释液作用1min,对悬液中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白色念珠菌均达消毒合格要求;该消毒剂原液及其50%的稀释液喷雾作用2min对30人次的皮肤表面自然菌的消毒现场鉴定试验均符合要求;37℃放置3个月,该消毒剂对氯间二甲苯酚、乙醇含量下降率均小于10%。该消毒剂原液使用,对小鼠经口LD50〉5000mg/kg.bw,一次性完整皮肤和破损皮肤刺激、急性眼刺激试验结果均属无刺激性,对皮肤的致敏强度为极轻度,对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元致微核作用。结论该皮肤消毒剂杀菌效果好,性质稳定,毒性低。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确保新型复方含氯消毒剂安全性 ,进行相应的毒理学评价。方法采用小鼠急性经口和吸入毒性试验 ,家兔完整和破损皮肤刺激试验 ,家兔急性眼刺激试验 ,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结果小鼠急性口服LD50>5000mg/kgBW和吸入LC502h>10000mg/m3,消毒剂应用液的5倍浓度对家兔完整和破损皮肤、眼睛均属无刺激性。小鼠骨髓微核试验结果为阴性 ,PCE/NCE>1。结论该消毒剂在一定条件使用对人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含银复合空气消毒剂使用的安全性。方法用昆明种小鼠对含银复合空气消毒剂进行了急性经口毒性、急性吸入毒性、骨髓细胞微核试验;用家兔进行了急性眼刺激等毒性试验。结果该含银复合空气消毒剂小鼠急性经口毒性LD50大于5000 mg/kg,属实际无毒;小鼠急性吸入毒性LC50大于10 000 mg/m3,属实际无毒;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为阴性;对家兔眼刺激的刺激指数为0,属无刺激性。结论提示含银复合空气消毒剂在使用浓度下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某消毒液杀菌功效及毒性情况。方法按照《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对该消毒液进行相关定量杀菌与毒理学试验。结果该消毒液含有效氯400mg/L的稀释液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作用5min(悬液法)杀灭对数值均〉5.00;含有效氯2000mg/L的稀释液对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作用40min(载体法)杀灭对数值〉3.00。该消毒液对小鼠急性经1:21毒性试验结果为LD50〉5000mg/kg体重;微核试验结果为阴性;对家兔完整皮肤刺激强度属无刺激性。结论该消毒液可有效杀灭细菌及细菌芽孢,且毒性低,为实际无毒级。  相似文献   

16.
纳米TiO2毒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纳米TiO2使用的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对纳米TiO2的急性毒性、蓄积毒性、刺激性、致突变性进行动物试验观察。结果:纳米TiO2对小鼠急性经口毒性LD50〉10 000mg/kg体重,属实际无毒级;小鼠蓄积毒性K〉5,为弱蓄积性;一次完整皮肤刺激试验、急性眼刺激试验和阴道黏膜刺激试验结果为无刺激性;3个剂量诱导PCE微核细胞率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小鼠骨髓PCE无诱变作用。结论:纳米TiO2是一种较安全的抗菌剂。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梔翘生肌软膏对实验动物短期或长期接触有无异常反应,为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参照中药新药毒理学研究指南对梔翘生肌软膏进行了急性毒性试验、长期毒性试验、皮肤刺激和过敏试验、小鼠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结果急﹑长毒性试验均显示梔翘生肌软膏无毒性作用;皮肤刺激和过敏试验亦未显示刺激和过敏反应;微核试验用药组与盐水﹙NS﹚对照组比较,微核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梔翘生肌软膏对试验动物皮肤无刺激,不致敏,无吸收中毒,亦无潜在的诱变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