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背景:天然植物雌激素α-玉米赤霉醇具有与雌激素类似的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且副作用明显低于雌激素,有一定的应用前景。目的:探讨补充外源性17β-雌二醇及植物雌激素α-玉米赤霉醇对去卵巢大鼠凝血及纤溶功能的影响,并对二者的药物作用进行比较分析。设计:观察对比实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病理生理学教研室和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基础医学研究所病理生理学系。材料:实验于2003—07/09在首都医科大学实验动物科学部完成。选择36只12周龄健康雌性Wistar大鼠,体质量(250&;#177;10)g,清洁级,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对照组、去卵巢组、去卵巢+17β-雌二醇组及去卵巢+α-玉米赤霉醇组各9只。方法:假手术对照组开腹而不摘除卵巢。去卵巢组在无菌条件下摘除双侧卵巢复制去卵巢动物模型。去卵巢+17β-雌二醇组和去卵巢+α-玉米赤霉醇组分别在去卵巢14d后肌注17②-雌二醇(1mg/kg)和α-玉米赤霉醇(1mg/kg),3d注射1次,共35d。实验结束后大鼠经颈总动脉采血,分离血浆备用。用凝固法测定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浆组织因子水平。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及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活性测定均采用发色底物法。同时分离子宫,计算子宫质量与体质量的比值。主要观察指标:①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血浆组织因子水平、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活性及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活性。②子宫质量/体质量的比值。结果:36只大鼠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凝血酶原时间变化:去卵巢组显著短于假手术对照组(P〈0.01);补充17β-雌二醇和补充α-玉米赤霉醇后长于去卵巢组(P〈0.05-0.01)。②纤维蛋白原和组织因子水平变化:去卵巢组显著高于假手术对照组(P〈0.05加.01);补充17β-雌二醇和补充α-玉米赤霉醇后低于去卵巢组(P〈0.05-0.01)。③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活性变化:去卵巢组显著低于假手术对照组.[(0.33&;#177;0.33)μkat/L,(4.00&;#177;1.50)μkat/L,(q=94.3,P〈0.01)]。补充17β-雌二醇和补充α-玉米赤霉醇后[(1.83&;#177;0.67)μkat/L(1.17&;#177;0.83)μkat/L]显著高于去卵巢组(q=13.50,P〈0.01;q=5.00,P〈0.05)。④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活性变化:去卵巢组显著高于假手术对照组[(2.33&;#177;0.67)μkat/L,(1.17&;#177;0.33)μkat/L,(q=10.5,P〈0.01)]。⑤子宫质量/体质量比值:去卵巢+α-玉米赤霉醇组明显低于去卵巢+17β-雌二醇组[0.66,1.96,(q=14.67,P〈0.01)]。结论:补充外源性17β-雌二醇或α-玉米赤霉醇后,均可使去卵巢大鼠重新建立起凝血-纤溶的动态平衡,表明α-玉米赤霉醇具有同17β-雌二醇相似的心血管保护作用,且其致子宫增生的副作用明显小于17β-雌二醇,是一种有一定应用前景的雌激素替代药物。  相似文献   

2.
背景:α-玉米赤霉醇是一种新的植物雌激素,可能具有动物雌激素的某些生理功能。目的:观察植物雌激素α-玉米赤霉醇对骨质疏松性骨折大鼠白细胞介素1和白细胞介素6表达的影响。方法:切除40只6月龄雌性SD大鼠双侧卵巢建立去卵巢骨质疏松模型,造模成功后锯断右侧胫骨建立骨折模型,骨折1周,分别灌胃0.066mg/kg雌二醇、10,5,1mg/kgα-玉米赤霉醇及二甲基亚砜;另取10只大鼠,不切除卵巢,制备骨折模型后灌胃二甲基亚砜。给药35d,ELISA法测定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1和白细胞介素6的表达。结果与结论:去卵巢后,骨折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1和白细胞介素6的表达明显升高,5,1mg/kgα-玉米赤霉醇及0.066mg/kg雌二醇均可明显降低骨质疏松性骨折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1和白细胞介素6的表达,但10mg/kgα-玉米赤霉醇作用效果不显著。说明α-玉米赤霉醇可以剂量依赖性地降低骨质疏松性骨折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1和白细胞介素6的表达。  相似文献   

3.
背景:α-玉米赤霉醇是一种新的植物雌激素,可能具有动物雌激素的某些生理功能。目的:观察植物雌激素α-玉米赤霉醇对骨质疏松性骨折大鼠白细胞介素1和白细胞介素6表达的影响。方法:切除40只6月龄雌性SD大鼠双侧卵巢建立去卵巢骨质疏松模型,造模成功后锯断右侧胫骨建立骨折模型,骨折1周,分别灌胃0.066mg/kg雌二醇、10,5,1mg/kgα-玉米赤霉醇及二甲基亚砜;另取10只大鼠,不切除卵巢,制备骨折模型后灌胃二甲基亚砜。给药35d,ELISA法测定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1和白细胞介素6的表达。结果与结论:去卵巢后,骨折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1和白细胞介素6的表达明显升高,5,1mg/kgα-玉米赤霉醇及0.066mg/kg雌二醇均可明显降低骨质疏松性骨折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1和白细胞介素6的表达,但10mg/kgα-玉米赤霉醇作用效果不显著。说明α-玉米赤霉醇可以剂量依赖性地降低骨质疏松性骨折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1和白细胞介素6的表达。  相似文献   

4.
背景同型半胱氨酸已成为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子,它可能通过破坏内皮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从而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纤溶酶活性的影响.设计以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健康人群为对照组的病例-对照.单位一所大学医院的综合科及心内科.对象本研究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综合科及心内科完成.选择2001-12/2003-8本院心内科及综合科门诊及住院患者177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91例,其中男50例,女41例,平均年龄(66±6)岁;冠状动脉造影阴性组86例,其中男43例,女43例,平均年龄(60±6)岁.正常对照组为同期于本院门诊体检的健康中年人85例,其中男43例,女42例,平均年龄(55±5)岁.方法收集外周血,检测血浆中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的活性,用酶免疫试验法测同型半胱氨酸,并计算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活性比值.主要观察指标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活性,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的比值.结果冠状动脉病变组同型半胱氨酸,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均明显高于冠状动脉造影阴性组及正常对照组(P<0.01),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从相关分析看,同型半胱氨酸与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呈正相关,与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呈负相关.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其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增高的同时,纤溶酶活性受损;同型半胱氨酸与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呈正相关,与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呈负相关;同型半胱氨酸可能是冠状动脉早期病变的预报因子,可为冠心病的一级预防和早期康复措施介入提供相关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测定心肌梗死患者及正常人血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血浆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水平,并通过其相关性分析探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与纤溶之间的关系。 方法:选择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02-12/2003-10收治的心肌梗死患者95例,以同期健康体检者87例为对照组。应用比色法测定两组受试者血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活性,同时应用发色底物法测定血浆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水平,并对其结果进行直线相关性分析。 结果:心肌梗死组93例、对照组87例进入结果分析。①心肌梗死组血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活性和血浆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3.60&;#177;0.97),(2.84&;#177;0.82)μkat/L;(0.85&;#177;0.19),(0.66&;#177;0.20)AU/mL。P均〈0.01]。②心肌梗死组与对照组血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血浆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水平均呈显著正相关(r=7108,0.7829,P均〈0.01)。 结论:①血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血浆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活性的增高与心肌梗死明显相关。②肾素-血管紧张素与纤溶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可能通过影响血浆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活性而参与对纤溶平衡的调节,两者之间的关系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发病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测定心肌梗死患者及正常人血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血浆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水平,并通过其相关性分析探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与纤溶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02-12/2003-10收治的心肌梗死患者95例,以同期健康体检者87例为对照组。应用比色法测定两组受试者血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活性,同时应用发色底物法测定血浆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水平,并对其结果进行直线相关性分析。结果:心肌梗死组93例、对照组87例进入结果分析。①心肌梗死组血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活性和血浆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3.60±0.97),(2.84±0.82)μkat/L;(0.85±0.19),(0.66±0.20)AU/mL,P均<0.01。②心肌梗死组与对照组血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血浆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水平均呈显著正相关(r=0.7108,0.7829,P均<0.01)。结论:①血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血浆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活性的增高与心肌梗死明显相关。②肾素-血管紧张素与纤溶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可能通过影响血浆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活性而参与对纤溶平衡的调节,两者之间的关系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发病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纤溶功能的改变及其对外周血管病变的影响,分析其纤溶功能紊乱的可能原因。方法:根据研究对象的临床表现及各种检查结果,分为4组。对照组23例,无并发症2型糖尿病组20例,微血管病变组20例,大血管病变组19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其血浆纤溶酶-α2抗纤溶酶复合物、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水平,同时测定其它一些临床生化指标。结果:无并发症2型糖尿病组、微血管病变组及大血管病变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浆纤溶酶-α2抗纤溶酶复合物浓度显著增高(P〈0.01),凝血酶无时间缩短(P〈0.05)。微血管病变组、大血管病变组的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和纤维蛋白原高于对照组(P〈0.01)。大血管病变组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APTT明显高于无并发症2型糖尿病组(分别为P〈0.01,P〈0.05),微血管病变组的纤维蛋白原高于无并发症2型糖尿病组(P〈0.01)。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血管痛变者血浆纤溶酶-α2抗纤溶酶复合物、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水平均升高,这种纤溶功能异常可能是糖尿病性血管病变形成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
背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向成骨细胞分化的能力,植物雌激素α-玉米赤霉醇对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分化可能有促进作用。 目的:探讨α-玉米赤霉醇对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的影响。 方法:采用全骨髓培养差速贴壁法体外分离培养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取第3代细胞分为6组:非诱导组加含体积分数为10%胎牛血清、1%双抗的 IMDM 普通培养基;空白诱导组仅加入等量成骨条件培养基(含0.1μmol/L 地塞米松、10 mmol/Lβ-甘油磷酸钠、50μmol/L 维生素C);阳性对照诱导组加入等量成骨条件培养基及10-8 mol/L雌二醇;高、中、低α-玉米赤霉醇组分别加入成骨条件培养基及10-5,10-6,10-7 mol/L梯度浓度的α-玉米赤霉醇。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MTT 实验测定细胞增殖状态绘制细胞生长曲线,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碱性磷酸酶、骨钙素的表达。 结果与结论:非诱导组细胞呈长梭形,生长密集时有接触抑制,各诱导组的细胞增殖受促进,诱导后细胞呈三角形、多角形、不规则形状,细胞可重叠生长;非诱导组低表达碱性磷酸酶、骨钙素,低浓度(10-7 mol/L)α-玉米赤霉醇组和阳性对照诱导组高表达碱性磷酸酶、骨钙素,与空白诱导组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果说明α-玉米赤霉醇可以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低浓度α-玉米赤霉醇可显著促进体外培养的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而上调碱性磷酸酶、骨钙素的表达量可能是α-玉米赤霉醇诱导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骨向分化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本研究是探讨α-玉米赤霉醇(α-ZAL)在抗动脉粥样硬化(AS)作用中,对血脂代谢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44只成熟未孕新西兰大耳白雌兔,分为5组,A组为正常对照组,B组为假手术组,C组为切除卵巢组,D组为切除卵巢并给予17β雌二醇(17βE2)阳性对照药组,E组为切除卵巢并给予α-ZAL组。喂胆固醇(CHO)前与12周后,分别测定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含量。还分别测定了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AIRC)及纤维蛋白原及血小板聚集率。结果B、D、E组TC、TG、LDL-C明显低于C组(P〈0.05);全血黏度、血浆黏度、AIRC和血小板聚集率也明显低于C组(P〈0.05)。结论α-ZAL可能通过干预血脂代谢,调节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和AIRC及血小板聚集率,改善血管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新型植物雌激素α-玉米赤霉醇对缺氧/复氧损伤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黏附分子表达的干预,并与内源性动物雌激素雌二醇的作用进行比较。方法:实验于2005-10/2006-01在首都医科大学完成。①健康产妇的婴儿脐带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宣武医院妇产科提供,产妇及其家属签署捐赠同意书。α-玉米赤霉醇(中国农业大学提纯,纯度99%以上,以乙醇作为溶剂),雌二醇(Sigma公司)。②脐静脉内皮细胞原代培养后,用质量浓度为1.25g/L的胰蛋白酶 0.1g/L的乙二胺四乙酸混合消化液进行传代,传至2~3代后用于实验。细胞以3×105/孔接种于24孔培养板,待生长至80%~90%融合后,设立10组: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α-玉米赤霉醇1,10,100,1000nmol/L组、雌二醇1,10,100,1000nmol/L组,6孔/组。③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细胞均复制缺氧/复氧损伤模型,置于体积分数为0.93的N2 0.05的CO2 0.02的O2缺氧环境中3h,然后恢复正常氧供应1h。α-玉米赤霉醇各组于造模前20min分别加入α-玉米赤霉醇,使细胞培养液中α-玉米赤霉醇终浓度分别达到1,10,100,1000nmol/L;雌二醇各组于造模前20min分别加入雌二醇,使细胞培养液中雌二醇终浓度分别达到1,10,100,1000nmol/L;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不予任何药物处理。④吸取各组上清液,按酶联免疫吸附试剂盒说明操作分别测定各孔可溶性E-选择素、细胞间黏附分子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的含量。结果:①缺氧/复氧后各组细胞E-选择素含量的比较: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缺氧3h/复氧1h后模型对照组脐静脉内皮细胞上清液中的E-选择素含量明显升高[(1.77±0.36),(5.62±0.74)pg/L,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α-玉米赤霉醇1,10,100,1000nmol/L组E-选择素含量均明显降低[(5.62±0.74),(3.53±1.21),(3.16±0.94),(2.79±1.78),(2.18±0.75)pg/L,P<0.05或0.01],雌二醇1,10,100,1000nmol/L组E-选择素含量亦均明显降低[(5.62±0.74),(3.72±0.42),(2.99±0.61),(2.45±0.99),(2.34±0.70)pg/L,P<0.01],且呈剂量依赖性。相同质量浓度的α-玉米赤霉醇与雌二醇作用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②缺氧/复氧后各组细胞间黏附分子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含量的比较:与E-选择素含量情况相似。结论:①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给予α-玉米赤霉醇预处理后,可显著抑制由缺氧/复氧损伤所引起的黏附分子高表达,且呈剂量依赖性,保护内皮细胞免受炎症递质损伤。②与相同浓度的雌二醇抑制作用相似,是一种有一定应用前景的雌激素替代药物。  相似文献   

11.
背景绝经后女性冠心病发病率及死亡率升高多认为与雌激素降低有关,但确切机制不明.目的探讨绝经后女性冠心病与非冠心病患者血中内源性雌激素水平与凝血及纤溶功能的变化.设计以诊断为依据,非随机对照试验.地点、对象和方法选择2001-09/2002-05,以因胸闷痛收住本院的正常绝经≥1年的妇女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均为绝经后妇女;2周内未用抗凝剂;未服用免疫抑制剂、雌激素.排除标准肝、肾、内分泌、神经及生殖系统疾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62例绝经后的妇女分为冠心病(32例)与非冠心病(30例)两组.清晨空腹取静脉血,抽提血浆和血清后测定雌二醇、孕酮、促卵泡刺激素和促黄体生成素,凝血系统的纤维蛋白原、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原(von Wille-brand factor antigen,vWFAg)及纤溶系统的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tPA)、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1,PAI-1)和D-二聚体等.主要观察指标两组患者凝血及纤溶系统指标比较及雌激素水平.结果冠心病组血中雌二醇[(39.97±9.73)ng/L],孕酮[(6.42±1.14)nmol/L]明显低于非冠心病组[(64.92±9.77)]ng/L,(7.01±0.85)nmol/L(t=10.6860,2.3960,P<0.01,0.05);冠心病组患者凝血系统的纤维蛋白原,vWFAg,PAI-I,D-二聚体明显高于非冠心病组(t=2.3377~4.3560,P<0.05);冠心病组患者纤溶系统的tPA水平明显低于非冠心病组(t=2.4307,P<0.05).结论绝经后女性冠心病较非冠心病组血中雌二醇水平明显降低,凝血功能亢进及纤溶功能低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浆转化生长因子-β1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1与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是否合并冠心病分为糖尿病组(56例),合并冠心病组(44例)。应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其血浆转化生长因子-β1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1含量,同时以4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结果:2型糖尿病各组血浆转化生长因子-β1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1含量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合并冠心病组血浆转化生长因子-β1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1含量较单纯糖尿病组显著升高(P<0.05)。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转化生长因子-β1与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1呈正相关。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转化生长因子-β1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1的继发性改变在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同等条件下,不同强度的运动对血浆血栓形成因子的影响.方法36例健康男青年随机分成4组,分别参加强度不同的运动训练.结果(1)训练后,运动训练组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升高,且大、小强度组较中等强度组升高更明显;(2)中小强度运动后,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活性明显升高,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活性却明显降低,而大强度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活性没有改变;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活性却明显增高.结论提示中、小强度有氧运动在增强纤溶活性,降低血凝,减少血栓形成方面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植物雌激素α-玉米赤霉醇对大鼠胸主动脉的舒张作用及其途径。方法:实验于2005-09/12在首都医科大学病理生理学教研室完成。选取健康成年雌性Wistar大鼠17只,采用体外血管灌流的方法,用10-6mol/L苯肾上腺素预收缩血管,将10-6mol/L乙酰胆碱对血管环是否有舒张反应作为判断血管内皮是否完整的标准。观察α-玉米赤霉醇对血管内皮完整和去内皮胸主动脉的舒张作用,以及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左旋硝精氨酸甲酯、鸟苷酸环化酶抑制剂亚甲蓝、钙激活钾通道阻断剂四乙胺、ATP敏感钾通道的阻断剂格列本脲、L-型钙通道激动剂(-)BayK8644(10-6mol/L)及雌激素受体阻断剂ICI182,780对这一过程的影响。各种药物对血管环的作用强度用最大舒张率表示,即加药后收缩幅度与加药前收缩幅度的百分比。结果:纳入大鼠17只,共取得胸主动脉环68个,共8个不合格予以剔除,其余60个胸主动脉环均用于实验。①α-玉米赤霉醇(10-10~10-5mol/L)可引起内皮完整的胸主动脉剂量依赖性的舒张效应;去内皮血管的最大舒张率显著低于同浓度内皮完整血管(P<0.05~0.01)。②左旋硝精氨酸甲酯和亚甲蓝均可抑制α-玉米赤霉醇对胸主动脉的舒张作用,使两组胸主动脉环的最大舒张率显著降低(P<0.05~0.01)。③四乙胺、格列本脲、BayK8644可以减弱α-玉米赤霉醇的舒张血管作用(P<0.05~0.01),雌激素受体特异性阻断剂ICI182,780对10-6mol/Lα-玉米赤霉醇的舒张作用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α-玉米赤霉醇可引起内皮依赖性的胸主动脉舒张,其作用与一氧化氮合酶/一氧化氮系统激活、钙激活钾通道和ATP敏感钾通道开放、钙通道抑制有关,但与雌激素受体无关。α-玉米赤霉醇的舒张血管效应可能是其心血管保护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5.
胡颖  梁华 《中国综合临床》2005,21(4):330-332
目的探讨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及其抑制物系统的变化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的干预影响。方法测定患者血浆组织型和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转化生长因子-β水平并进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治疗动态观察。结果治疗前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水平降低而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转化生长因子-β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组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转化生长因子-β水平降低,而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与其抑制物比值升高,常规组上述指标无改变。结论肾炎患者存在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及其抑制物系统失衡,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治疗在纠正凝血纤溶系统平衡和调节细胞外基质降解上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6.
背景在前期实验的基础上,本实验进一步研究健骨颗粒对去卵巢骨质疏松模型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转化生长因子β1含量的变化及相关性,借以深入探讨其对骨代谢的调节作用.目的观察去卵巢骨质疏松模型鼠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转化生长因子β1含量变化以及相关性,分析补肾健脾中药健骨颗粒对去卵巢骨质疏松模型鼠骨代谢的具体调节机制.设计以实验动物为观察对象,通过摸球法进行随机化分组.单位福建中医学院骨伤系、福建中医学院中心实验室.对象对象的样本量为6月龄SD雌性大鼠50只,体重350~400 g,随机分成5组,每组10只,以切除卵巢为模型,用单纯随机化方法分成5组,并规定第1组为假手术组,即行腹部切口但不切除卵巢.第2~5组为造模组,即进行腹部切口双侧卵巢切除术造模.其中第2组为单纯模型组;第3组为生理盐水组;第4组为骨松宝组(骨松宝成份淫羊藿、川芎、牡蛎等);第5组为健骨颗粒组(健骨颗粒成份煅狗骨、淫羊藿、党参等中药).方法假手术组只行腹部切口但不切除卵巢,将第2~5组切除卵巢造模.于术后3个月时腹腔注射麻醉药40mg/kg戊巴比妥处死假手术组和单纯模型组大鼠,经相关指标检测确定模型成立.第3~5组大鼠按照组别分别喂服生理盐水2 mL/(kg·d)、骨松宝1.5 g/(kg·d)和健骨颗粒2g/(kg·d),统一于术后第13周,即模型成立后给药,用药12周后在麻醉状态下统一处死.取颈动脉血检测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转化生长因子-β1及雌二醇的含量,结果用x±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主要观察指标去卵巢后12周及喂服药物12周后各组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转化生长因子β1、雌二醇的含量以及其相关性.结果①去卵巢后12周,随着雌二醇水平下降,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含量明显升高,而转化生长因子β1浓度却明显降低.②当喂服健骨颗粒12周后,血清雌二醇和转化生长因子β1浓度[(54.05±15.92),(9.12±1.79)ng/L]回升明显,与同期生理盐水组相比[(27.24±2.99),(5.53±1.46)ng/L]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5.234,t=4.907,P<0.01),而肿瘤坏死因子α含量与生理盐水组相比却出现下降[(32.44±3.42),(65.86±35.36)ng/L,t=2.975,P<0.05].③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与雌二醇含量呈负相关(r=-0.324,P<0.05);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与雌二醇含量呈高度正相关(r=0.673,P<0.01);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与转化生长因子β1亦呈负相关(r=-0.387,P<0.02).结论健骨颗粒通过调整骨质疏松模型鼠体内雌二醇水平,制约肿瘤坏死因子α的合成、分泌及其活性,解除对转化生长因子β1的抑制作用,使破骨细胞的骨吸收活动减弱,成骨细胞的骨形成作用增强,改善骨代谢的负平衡.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血浆中血栓调节蛋白、血管性血友病因子、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水平的变化,探讨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关系。方法:将63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35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28例,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测定各组血浆血栓调节蛋白、血管性血友病因子、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的水平,并对上述指标进行比较。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血栓调节蛋白、血管性血友病因子、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也明显高于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P<0.01)。结论:糖尿病患者存在血管内皮损伤,抗凝作用减弱,血小板黏附与聚集,纤溶活性下降,可能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病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8.
不同浓度睾酮对雄兔凝血和纤溶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雄兔去势及去势后补充不同剂量外源睾酮对凝血和纤溶活性的影响,以期从基础研究角度研究冠心病发病与雄激素水平的关系。方法:将35只雄兔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去势安慰剂组、低剂量睾酮补充组、生理剂量睾酮补充组、高剂量睾酮补充组,每组7只。睾酮补充组去势后2周始分别肌注3,6,12mg/kg十一酸睾酮,1次/2周。分别测定去势前、去势后第2、10周血总睾酮、雌二醇、部分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time,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ctivitedpartialthrombo-plastintime,APTT)、纤维蛋白原、纤溶酶原活性、α2-抗纤溶酶(α2-antiplasmin,α2-PI)活性、二磷酸腺苷活性、D-二聚体含量。结果:各去势组雄兔去势后总睾酮水平犤(0.8±0.2),(0.8±0.2),(0.8±0.2),(0.8±0.1)mmol/L犦明显低于去势前犤(15.4±9.1),(15.6±9.3),(14.4±8.1),(15.2±9.0)mmol/L犦(t=13.3~20.8,P<0.01),总睾酮/雌二醇明显高于去势前(t=8.80~16.4,P<0.01)。低、高剂量睾酮补充组、生理剂量睾酮补充组雄兔补充睾酮后总睾酮水平明显高于去势后(t=3.25~18.4,P<0.01);生理剂量睾酮补充组补充睾酮后雌二醇水平明显高于去势后(t=2.52,P<0.05);补充睾酮后总睾酮/雌二醇相应回落(t=9.75~11.0,P<0.01)。各去势组去势后PT,APTT明显短于去势  相似文献   

19.
测定了去卵巢大白鼠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与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去卵巢组血浆t-PA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PAI为9.7±1.2AU/ml,去卵巢组PAI为7.8±1.9AU/ml,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去卵巢组血浆中PAI降低,可能与卵巢激素的减少有关。卵巢激素会促使PAI合成并释放增加,这可能是服用雌激素等避孕药者纤溶活性降低、血液呈高凝状态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0.
背景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是体内纤溶状态的重要调节者,其升高与血栓形成密切相关,是形成血栓性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目的观察活血化瘀药黄芪、当归、复方丹参、川芎嗪对肝癌细胞株HepG2细胞增殖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表达及活性的影响.设计完全随机设计,对照实验.单位武装警察部队总医院干一科.材料实验于2004-08/2004-12在军事医学科学院完成.培养肝癌细胞株HepG2细胞,根据培养液中加入的干预药物不同而分为6组对照组、黄芪组、当归组、黄芪+当归组、复方丹参组、川芎嗪组.方法将中药黄芪、当归、黄芪+当归、复方丹参、川芎嗪分别加入对体外培养的肝癌细胞株HepG2细胞,应用四氮唑蓝比色方法观察对肝癌细胞株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应用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观察活血化瘀药对细胞内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表达的影响,发色底物显色法检测法检测对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活性的影响.实验组各孔均加入0.5 μg/L转化生长因子β1作为诱导剂以增加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抗原表达.对照组细胞液中只加入0.5μg/L转化生长因子β1.结果①加药24 h后,黄芪、当归组肝癌细胞株HepG2细胞增殖抑制率分别为(6.51±2.66)%,(4.42±2.19)%;黄芪+当归组、复方丹参组、川芎嗪组肝癌细胞株HepG2增殖抑制率分别为(12.06±4.98)%,(16.38±4.06)%,(32.83±9.8)%,t=2.447~3.707,P<0.05.②黄芪、当归单独及联合应用、复方丹参、川芎嗪组HepG2细胞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抗原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17.11±1.23,19.66±1.53,15.45±1.27,16.90±0.33,14.01±0.74,22.68±2.20,t=2.447~3.707,P<0.05).③黄芪、当归单独及联合应用、复方丹参、川芎嗪组肝癌细胞株HepG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组(2.01±0.006,1.95±0.014,1.79±0.104,1.53±0.045,1.48±0.012,2.16±0.014,t=2.447~3.707,P<0.05).以黄芪当归联合应用和复方丹参、川芎嗪作用更为明显.结论黄芪、当归、复方丹参、川芎嗪在细胞水平能够有效抑制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表达和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