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探讨腹腔镜肾脏手术需中转为手助腹腔镜或开放手术的风险因素。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996年6月至2009年2月之间笔者医院中的759例标准腹腔镜和833例手助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单纯肾切除术、肾移植术、肾部分切除术、肾盂成形术及肾输尿管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明确腹腔镜中转  相似文献   

2.
自制中药膏剂外敷治疗静脉留置针致静脉炎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 介绍肾移植手术中经腹腔镜活体供肾切取的方法和手术配合要点。方法 对3例腹腔镜下活体供肾切取术患者进行术中护理。结果 3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未出现中转开腹的情况,术中术后未发生任何并发症,移植效果满意。结论 经腹腔镜活体供肾切取术成功的关键除供肾者术前准备充分和术者技术娴熟以外,手术室仪器设备的功能良好、准备齐全,器械护士和巡回护士的熟练配合是该手术取得满意效果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3.
开放肾移植手术的效果确切, 但创伤大, 术后切口出血、感染发生率高。普通腹腔镜只有二维视野、长直腹腔镜器械无法弯曲, 用于肾移植术血管吻合的难度较高。机器人外科手术系统能提供高清三维的视野、灵活可自由旋转的机械臂和减震滤颤功能;2010年Giulianotti等[1]报告了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移植手术(robotic-assisted kidney transplant, RAKT), 2011年Boggi等[2]实现了腹膜外化RAKT。为验证机器人手术系统在腹腔镜供肾切取-移植术中的可行性, 为优化肾移植技术开拓新思路, 2020年8月我们进行了2例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亲属供肾肾移植取-植一体术, 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同种异体原位肾移植2例,手术经过和术后恢复顺利,至今已随访二年余,移植肾功能正常。因多囊肾,顽固性肾性高血压,慢性肾盂肾炎等需切除自体肾脏时使用摘除受者肾脏的同一切口植入供肾,简化了手术过程。对于第二,三次肾移植,因膀胱病而需行尿流改道者,以及髂血管粥样硬化者,原位肾移植是一种可供选择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对2例经后腹腔镜亲属活体供肾肾移植患者,予以充分术前准备、密切术中配合,结果2例供者生命体征正常,7d出院;受者均移植成功,肾功能指标正常,住院20d、26d出院。提示护理人员熟悉手术过程,供肾组、修肾组及移植组熟练配合可以缩短经后腹腔镜亲属活体供肾移植术的手术时间,保护供者,提高移植肾成活率。  相似文献   

6.
后腹腔镜活体供肾切取术的护理配合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贺吉群  李思  游畅 《护理学杂志》2006,21(18):15-16
目的 介绍肾移植手术中经腹腔镜活体供肾切取的方法和手术配合要点.方法 对3例腹腔镜下活体供肾切取术患者进行术中护理.结果 3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未出现中转开腹的情况,术中术后未发生任何并发症,移植效果满意.结论 经腹腔镜活体供肾切取术成功的关键除供肾者术前准备充分和术者技术娴熟以外,手术室仪器设备的功能良好、准备齐全,器械护士和巡回护士的熟练配合是该手术取得满意效果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7.
移植肾动脉栓塞术处理功能丧失的移植肾三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对丧失功能移植肾的处理,大多数倾向于在保留移植肾的基础上,行再次肾移植,但当部分患者移植肾功能丧失后出现的肾肿胀、疼痛、血尿、蛋白尿及感染后持续高热等症状经保守治疗不能控制时,仍需选择手术切除。由于这类患者大多全身情况差,不仅手术风险很大,在行包膜下切除时出血多、创伤大,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和负担,  相似文献   

8.
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附15例报告)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评价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肾脏肿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4年1月至2005年4月采用腹腔镜经腹腔或后腹腔途径对15例肾肿瘤患者行肾部分切除术。男11例,女4例。平均年龄52岁(29~70岁)。局限性肾透明细胞癌12例,平均肿瘤直径3.0cm(2.0~4,0cm);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3例,平均肿瘤直径4.5cm(3.5~6.0cm)。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并发症及手术效果。结果 15例手术顺利。平均手术时间120min(80~150min),术中平均出血量150ml(100~220ml),无输血、中转开放手术病例。术后无并发症,平均住院时间8d(7~9d)。随访2~16个月肿瘤无复发。结论 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安全有效,但需长期随访以确定其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肾移植患者泌尿系统恶性肿瘤的手术方式,以减少对移植肾的干扰。方法5例尿毒症患者肾移植后发生自体肾盂和输尿管恶性肿瘤,肿瘤均位于移植肾同侧,为避免开放性手术对移植肾的干扰,采用后腹腔镜联合膀胱电切镜行自体肾、输尿管及膀胱部分切除术,手术采用3个通路完成。结果5例手术经过顺利,手术耗时120~280min,术中出血量为50~200ml。术后12~36h恢复排气,尿量为1500~4000ml/d,血肌酐正常,不必调整免疫抑制方案,平均住院4.5d。结论采用后腹腔镜联合膀胱电切镜联合切除泌尿系肿瘤,具有安全、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特点,尤其是对位于移植肾同侧的肿瘤,该术式对移植肾的干扰较小。  相似文献   

10.
后腹腔镜保留肾脏手术治疗肾肿瘤   总被引:31,自引:4,他引:27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保留肾脏手术治疗肾肿瘤的手术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后腹腔镜技术使用超声刀对13例肾良性肿瘤和5例肾恶性肿瘤患者分别行肿瘤剜除术和肾楔形切除术。男7例,女11例。平均年龄51岁。肿瘤直径1.5~4.0cm,平均2.8cm。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和术中术后并发症及手术效果。结果18例手术均获得成功。平均手术时间87min,平均出血量55ml,平均术后住院时间5.8d。围手术期无并发症。病理检查5例恶性肿瘤切缘阴性,平均随访10个月无局部复发。结论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安全可行,切除肿瘤精确彻底,创伤小,恢复快,值得临床有选择地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移植肾输尿管狭窄的开放手术技巧与效果。方法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泌尿外科于2019年1月—2020年1月共行166例单肾移植,共发生5例肾移植术后输尿管狭窄,根据梗阻部位的不同采用了不同的开放手术术式进行治疗,回顾性分析这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预后。结果5例患者中,男性3例,女性2例,平均年龄42.6岁。其中2例患者原发病为Ⅱ型糖尿病,3例患者为肾小球肾炎。输尿管梗阻确诊的平均时间为肾移植术后143.8 d,行开放手术平均时间为肾移植术后209.8 d,确诊梗阻时平均血肌酐水平为271.94μmol/L。所有患者均因出现移植肾积水合并血肌酐进行性升高经影像学检查确诊,首先采取内支架或经皮肾造瘘紧急挽救肾功能。待肾功能恢复稳定后,根据梗阻段位置,3例患者行移植输尿管-膀胱再吻合术,1例患者行原输尿管-移植肾输尿管端端吻合术,1例患者行膀胱皮瓣翻转代输尿管术。5例患者开放手术平均时间为2.6 h,术中平均出血量为32 ml。开放手术后,5例患者均预后良好,开放手术后平均血清肌酐恢复至111.5μmol/L,尿量正常,无外科并发症发生。随访半年后,5例患者均未再发生输尿管梗阻。结论移植肾输尿管梗阻是肾移植术后常见外科并发症之一,腔内治疗中远期效果有限,根据不同梗阻部位选择不同术式进行开放手术,是治疗移植肾输尿管狭窄的有效方案。  相似文献   

12.
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的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腹腔镜自 1 985年应用于胆囊切除术以来 ,人们称为微创外科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的腹腔镜手术进入飞速发展时期。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的开展仅有 1 0年左右的时间 ,现已能在腹腔镜下进行根治性肾切除术、肾移植活体供肾摘取、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等。腹腔镜手术由经腹腔发展为经腹膜外和腹膜后操作〔1〕,具有损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的优点。现就腹腔镜手术概况及在泌尿外科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1 腹腔镜手术概况腹腔镜手术是通过腹壁小切口置入腹腔镜特殊器械 ,用特殊的气腹递质充盈腹腔或腹膜外腔等腔隙来扩大手术视野 ,在电…  相似文献   

13.
对2例经后腹腔镜亲属活体供肾肾移植患者,予以充分术前准备、密切术中配合,结果2例供者生命体征正常,7 d出院;受者均移植成功,肾功能指标正常,住院20 d、26 d出院.提示护理人员熟悉手术过程,供肾组、修肾组及移植组熟练配合可以缩短经后腹腔镜亲属活体供肾移植术的手术时间,保护供者,提高移植肾成活率.  相似文献   

14.
目前,因移植肾的长期存活问题尚未完全解决,部分患者需多次肾移植维持生活质量。随着手术次数增加,手术的难度也随之增加。我科行腹腔内肾移植二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作为泌尿外科的一种微创技术,在不断发展。本文对近年来标准腹腔镜、手助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等方面的进展作一综述,包括术中止血、保护肾功能、集合系统的封闭等手术技术难点以及与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开放肾部分切除术之间手术效果的比较。  相似文献   

16.
传统的肾部分切除手术是在开放条件下进行肾蒂的阻断,然后切除部分肾脏组织。1993年Mc—Dougall等报道了第一例应用腹腔镜技术进行肾部分切除术。十几年来,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手术得到了很大发展,但与开放手术相比仍然存在热缺血时间长的缺点,这主要是由于缺乏可靠的腔镜下肾脏实质的止血手段。  相似文献   

17.
后腹腔镜手术治疗肾脏肿瘤5例报告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肿瘤剜除术和肾部分切除术治疗肾脏肿瘤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后腹腔镜经后腹腔途径对5例肾肿瘤患者分别行肿瘤剜除术和肾部分切除术,并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和术中术后并发症及手术效果。结果:5例手术全部获得成功,平均手术时间为87min,平均出血量55ml,平均术后住院时间为5.8d,手术效果好,无并发症。结论:该术式肿瘤切除精确彻底,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现代影像技术的普及使早期肾肿瘤的发现率大幅度增加,临床研究也已证实开放性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早期肾癌的长期疗效与根治性肾切除术相当。随着腹腔镜设备的改进以及医师手术技巧的提高,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手术的出现就成为微创外科时代一个自然的发展结果,即在保证肿瘤治疗效果的同时尽可能采用微创技术以减少手术创伤,这是医生和患者共同追求的目标。但要注意的是,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手术是上尿路腹腔镜手术的高级阶段,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肝胰肾联合移植围手术期处理的经验。方法报告肝、胰、肾一期联合移植治疗1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肝功能不全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伴慢性胰腺炎导致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体会。对患者围手术期处理及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采用胰液空肠内引流及原位背驮式同期尸体肝、胰、肾联合移植。手术顺利,移植肝脏及胰腺功能1周内逐渐恢复,肾功能延迟恢复。术后第16天因移植肾血流下降,切除移植肾脏,于原移植部位行第2次肾移植,肾功能逐渐恢复正常。至2005年11月随访10个月,患者未发生排斥反应及明显感染,移植肝、胰、肾功能均正常,一般情况良好。结论肝胰肾联合移植技术安全,术后因各脏器对功能恢复所需内环境各不相同,矛盾较多,围手术期处理对患者的长期存活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单孔腹腔镜肾癌保肾手术临床应用经验,分析其适应证、安全性、手术方式的选择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2月-2021年6月笔者分别在上海长海医院(22例)、上海第九人民医院(46例)主刀完成的单孔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13例)、单孔腹腔镜肾癌冷冻消融术(33例)和单孔腹腔镜免缝合肾部分切除术(22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