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了解青岛市市区居民动物致伤及狂犬病疫苗接种状况。[方法]对2002年在青岛市预防接种服务中心就诊的动物致伤并全程接种狂犬病疫苗者进行调查。接种国产狂犬病疫苗者全程接种后半个月检测血清狂犬病抗体。[结果]全年动物致伤7076例,占市区总人口的456.02/10万,无狂犬病病人发生。7~8月为致伤高峰;致伤者男女持平,青壮年居多。伤人动物86.59%是犬,其次是猫;80%的动物未进行免疫接种。上肢伤占64.78%。患者92.25%在24h内就医,狂犬病疫苗接种率为99.11%,85%的患者能得到及时清洗伤口。全程接种国产精制狂犬病疫苗后半个月,抗体阳性率为99.12%。[结论]青岛市市区居民动物致伤者较多,受伤者狂犬病疫苗接种率很高。  相似文献   

2.
台州市人间狂犬病流行病学监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分析台州市狂犬病流行特征,探讨流行因素。方法收集疫情、免疫效果和家犬自然感染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981~2003年共报告狂犬病42例,1例鼠伤发病,其他均为犬伤;16例伤口未作任何处理;35例未注射狂犬病疫苗,所有病例均未注射抗血清;平均潜伏期71d,病程3~36d;犬伤者狂犬病疫苗免疫抗体阳转率93.13%;家犬血清抗狂犬病抗体阳性率8.10%。结论养犬数增加,伤口处理不规范,未及时、全程注射狂犬病疫苗和抗血清是疫情回升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掌握狂犬病暴露人群流行病学特征及暴露后处理情况,为制订狂犬病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8年临沂市河东区15处狂犬病门诊报告的狂犬病暴露人群资料进行分析,对发生的狂犬病例进行调查。[结果]被动物致伤到狂犬病暴露处置门诊就诊者合计6678例。其中,男性3846例,14岁以下1935例.学生、工人2820例;5~8月就诊的3076例;被犬致伤者占91.17%;暴露部位为上肢的占51.20%,下肢占33.09%;暴露程度为Ⅱ级的占72.66%,就诊前伤口自行处理的占33.98%,狂犬病疫苗全程接种率为97.72%。Ⅲ级暴露者狂犬病抗血清/免疫球蛋白注射率为11.47%。报告1例被家犬致伤的本地狂犬病病例。[结论]儿童、少年是动物致伤的高危人群。群众防范意识差.暴露后自行处理比例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被动物咬伤到犬伤门诊就诊的流行病学因素,为加强狂犬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对动物咬伤病例的性别、年龄、伤口部位、伤口数目、受伤程度、暴露分级、伤人动物情况、伤口处理、狂犬病疫苗及人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接种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2年越秀区犬伤门诊共接诊22349例,女性占55.19%,其中15~44岁年龄组被咬伤人数最多,占54.01%,伤口部位上肢占53.23%,受伤程度浅表占82.25%,暴露分级中Ⅲ级占61.29%,伤人动物中宠物犬占36.97%,早期伤口自行处理率仅29.61%,全程接种狂犬病疫苗20143例,占90.13%,使用狂犬病免疫球蛋白人数占病例总数的14.77%。结论必须加强对群众狂犬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加强犬类管理,在被动物致伤后应及时清洗伤口,并及时到医疗机构接种狂犬病疫苗和人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相似文献   

5.
玉林市1999~2005年狂犬病流行特征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玉林市1999~2005年狂犬病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收集1999~2005年玉林市狂犬病疫情资料、2003~2005年狂犬病个案调查资料和2005年狂犬病监测点资料,用Excel200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999~2005年玉林市共报告狂犬病348例;发病人群以5~14岁儿童和40~70岁农民为主,分别占24.71%和45.69%;发病以7~11月发病较多,占全年发病总数50.86%。调查205例病例个案,90.58%为犬伤所致;暴露后70.73%未作伤口处理,20.49%接种了狂犬疫苗,2.44%注射了抗血清或免疫球蛋白。2005年玉林市狂犬病监测点暴露治疗人群共7 491名,87.80%进行了伤口处理,100.00%的病人注射狂犬疫苗,7.08%进行了抗血清或免疫球蛋白注射;犬带毒率为13.25%,犬密度为13只/100人,犬免疫率为5.31%。[结论]犬密度高,犬免疫率低,犬带毒率高;暴露后未按要求进行伤口处理、疫苗接种与抗血清或免疫球蛋白注射;门诊狂犬病暴露预防治疗不规范等可能是造成我市狂犬病流行的主要原因,针对流行原因提出了相应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6.
湖南省2007年狂犬病监测结果   总被引:2,自引:6,他引:2  
目的分析湖南省2007年狂犬病监测资料,评价预防处置效果,预防和控制狂犬病的发生。方法根据《湖南省狂犬病监测实施方案》,收集全省狂犬病监测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7年共报告狂犬病334例,发病率为0.53/10万。Ⅱ度、Ⅲ度暴露者占93.1%,伤口未处理者达68.06%,病例均无暴露前免疫史,暴露后只有9.61%注射狂犬疫苗,仅3.6%联合应用了抗狂犬免疫球蛋白或血清。狂犬病门诊监测中,全省共有280496例暴露者就诊,Ⅱ、Ⅲ度暴露者占88.39%。2.57%自行处置伤口,3.31%未接种疫苗,Ⅲ度暴露者中仅25.87%注射了抗狂犬免疫球蛋白或血清。伤人动物主要是犬,全省犬密度为4.37只/100人,兽用疫苗接种率为52.06%,犬只狂犬病毒携带率是4.41%。结论犬密度较高、犬群有较高的带毒率,兽用疫苗接种率较低,群众防治意识不强以及暴露后未能得到规范处理是目前狂犬病高发的主要原因。加强犬只“管、免、灭”,规范暴露后伤口的规范处理,是遏制狂犬病高发行之有效的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分析句容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预防医学门诊近5a狂犬病暴露特征和发病情况,进一步探讨狂犬病防治对策。方法收集整理统计分析句容市2003~2007年被动物致伤后进行狂犬病预防的人群资料和人狂犬病发病资料。结果近5a规范处置的21596例人狂犬病暴露患者无一例发病,男女性别比为1.47:1,以10岁以下幼托儿童暴露概率最高,全年各月都有发生,7、9月有明显高峰;犬类伤人占狂犬病暴露的86.85%,家犬伤人达74.60%,又以无反常表现外观健康动物伤人为主。同期报告9例人狂犬病病例均为暴露后未进行伤口处理和接种疫苗而发病。结论加强家犬等动物饲养管理,加大狂犬病防治知识普及力度,及时、规范、彻底处置暴露伤口、全程接种狂犬疫苗、积极选用狂犬免疫球蛋白是预防狂犬病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我区狂犬病暴露后免疫接种人群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我中心预防接种门诊2003-2007年狂犬病疫苗接种者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登记的3977例疫苗接种者中,男女之比为1.48:1,暴露的高危年龄段为0~19岁,高发月份为每年的7、8、9月;绝大多数接种者是被犬致伤:伤及部位以下肢最多;接种者中Ⅲ级暴露所占构成比最高,暴露后未处理伤口者的比例为11.55%,全程注射狂犬疫苗者3858例。结论加强狂犬病防治知识的宣教,提高暴露人群免疫预防接种率;加强犬的管理,搞好犬的免疫工作,从源头防止狂犬病的发生:加强基层医务人员的培训与疫苗的管理是控制狂犬病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崔向平 《中国保健》2009,(19):926-928
目的:了解梁山县动物伤人及接种狂犬病疫苗的情况,为制定狂犬病的防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梁山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狂犬病暴露处置门诊2005年1月~2008年12月就诊的资料进行汇总和统计分析。结果:4年间9种动物不同程度伤人10475例,其中被犬致伤者居多占87.86%,其他动物如猫、鼠等肇事呈逐年增多趋势,致伤以夏秋季多于冬春季,男性多于女性,年龄最小为出生43d,最大87岁,致伤部位以下肢致伤居多,为41.80%,上肢次之,致伤地点非公共场所居多占76.53%,被动物伤害后全程接种狂犬病疫苗率为99.33%,但Ⅲ级暴露者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注射率低,为24.33%,4年来无免疫失败现象的发生。结论:梁山县被动物致伤的人数逐年增加,受伤后狂犬病疫苗全程接种率高,但是Ⅲ级暴露者人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注射较低,存在着发生狂犬病病例的隐患,应加强卫生宣传教育,提高人们防病意识和能力,做好犬的管理工作,加强Ⅲ级暴露者人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及暴露前狂犬病疫苗的免疫,以期消除狂犬病的发病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太康县居民被犬、猫类动物致伤及处理情况。[方法]对2005年9月1日至2006年8月31日在太康县卫生防疫站狂犬病疫苗接种门诊就诊的被犬、猫类动物致伤人员进行详细的调查与登记。[结果]共调查1200例受伤者,第三季度受伤最多,417例,占34.8%;城区高于乡镇;16~50岁750例,占62、5%;农民较多,共640例,占53.3%;被犬致伤者1121例,占93.4%;受伤部位上下肢1148例,占95.6%;狂犬病疫苗全程免疫者1169例,占97.4%。全程免疫者未发生狂犬病。[结论]受伤后伤口处理和接受免疫预防率均较高,显示了目前居民对狂犬病的预防意识较强。  相似文献   

11.
湖南省2009年狂犬病监测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分析湖南省2009年狂犬病监测资料,评价预防处置效果,为预防和控制狂犬病提供依据。方法根据《湖南省狂犬病监测实施方案》,收集全省狂犬病监测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9年共报告狂犬病200例,发病率为0.31/10万。Ⅱ级、Ⅲ级暴露者占98.0%,伤口未处理者达65.5%,病例均无暴露前免疫史,暴露后只有13.0%注射了狂犬疫苗,133例Ⅲ级暴露者仅9.77%联合应用了抗狂犬免疫球蛋白或血清。狂犬病门诊监测中,湖南全省共报告267 133例暴露者,Ⅱ、Ⅲ级暴露者占85.60%。暴露者中有94.59%在预防门诊接受伤口处理,97.62%暴露后全程接种了疫苗,Ⅲ级暴露者中42.47%注射了抗狂犬免疫球蛋白或血清。伤人动物主要是犬,全省犬密度为6.309只/100人,兽用疫苗接种率为47.78%,犬只狂犬病毒感染率是0.56%。结论犬密度较高、犬群有较高的感染率,兽用疫苗接种率较低,群众防治意识不强以及暴露后未能得到规范处理是目前狂犬病高发的主要相关因素。加强犬只"管、免、灭",规范暴露后伤口的规范处理,是遏制狂犬病高发行之有效的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盐城市狂犬病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收集狂犬病疫情资料,开展犬密度、犬免疫率、犬伤人率及狂犬病处置门诊工作调查;检测犬脑中狂犬病毒并进行相关分子生物学研究.结果 1999-2008年盐城市共报告135例人狂犬病,形成自1958年以来的第二次流行高峰,其中2003年报告40例狂犬病.135例患者中114例为农民.监测点调查发现盐城市犬密度为每100人中约豢养犬3~6只,每年平均100只犬伤人6.37人次,2008年犬的免疫率只有20%,暴露人群狂犬病疫苗接种率为77%.狂犬病处置门诊中抗狂犬病血清(球蛋白)的使用率仅为5%~10%.在采集108份犬脑标本中,4份狂犬病毒阳性,扩增、测序并分析病毒的N和G基因显示,这些病毒为基因Ⅰ型狂犬病毒,与目前使用的狂犬疫苗株CTN同源性最高.结论 盐城市人间狂犬病的持续流行与当地犬的饲养量大、免疫率低以及农村地区群众受动物伤害后的处理不及时规范及处理率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中国预防控制狂犬病降低发病率的思考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近年来,中国狂犬病发病数急剧上升,从1996年的159例,上升到2006年的3 000多例。为预防控制狂犬病,降低发病率,以下几项措施应加以考虑:(1)对犬应加强管理和大规模免疫,犬用疫苗应改进。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狂犬病专家建议,注射用兽用疫苗应为灭活疫苗。国内应尽快生产安全、有效、价廉的灭活疫苗取代现行的兽用减毒活疫苗,产量应提高以满足大规模犬免疫的需求。(2)暴露前免疫应扩大到狂犬病流行区<15岁儿童。(3)暴露后的疫苗接种率应提高,全程免疫的费用应降低,以便大多数居民能用得起现有的细胞培养疫苗,有效的措施是,采用WHO推荐的皮内多点免疫方案,既能节省相当可观的疫苗用量,又可降低疫苗免疫费用。(4)对免疫失败病例应进行调查,特别是对现有各种疫苗生产用的毒株与目前流行的狂犬病野毒株间的基因和抗原特性的研究和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4.
BACKGROUND: Rabies remains a significant public health problem in Israel. Some 16 000-20 000 persons come yearly to the district health offices after being bitten by animals and 16-18% receive rabies post-exposure treatment. A quality assessment of the rabies post-exposure prophylaxis decisions was never held in Israel before.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analyse the decision-making process and to update our rabies prevention guidelines accordingly.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evaluation study of physicians' compliance with rabies post-exposure treatment guidelines in Haifa District Health Office, Ministry of Health, during 1/11/1999 to 31/12/2002. Records of all persons seeking advice (5037) following exposure to animals during the 3 years of the study were examined. Of these 2477 were eligible for the quality audit. The remaining files were analysed for the relative contribution of the different variables considered in the decision-making process. RESULTS: Observed agreement rate and Kappa coefficient were 0.984 and 0.803, respectively. The probability of recommending vaccination was greater when the exposure was from stray dogs as opposed to cats (OR = 48.9; 95% CI 17.9-133.3), if the wound was a bite rather than a scratch (OR = 29.0; 95% CI 19.5-43.2) or in a location defined as rabies enzootic as opposed to rabies free (OR = 7.6; 95% CI 5.8-10.1). CONCLUSIONS: The study demonstrated high compliance with the written guidelines. We weighted the relative importance of the variables determining the decisions. This information was used in formulating the updated guidelines.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本文通过描述性分析2006-2016年南宁市狂犬病流行病学特征,为当地狂犬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06-2016年南宁市狂犬病疫情资料,采用描述性方法分析其流行病学特征。结果 2006-2016年全市报告狂犬病例177例,年均发病率0.23/10万,发病呈下降趋势(P<0.001)。狂犬病例分布于12个县(区),有病例报告的县(区)数呈下降趋势(P<0.001)。上林县、横县、宾阳县累计病例报告数位居前3;城区发病率比县低(P<0.001)。全年发病主要集中在4-9月份。18岁以上年龄组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P<0.001),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P<0.001)。病例以农民居多(占79.10%)。伤人动物犬占87.01%,未接种疫苗动物占93.40%,Ⅲ级暴露占88.75%。暴露后采取伤口处置措施占25.99%,接种狂犬疫苗的病人占6.78%,疫苗联合免疫球蛋白预防占2.82%。 结论 2006-2016年南宁市狂犬病流行病学特征表现为发病率呈下降趋势,男性农民是高危人群,主要由犬伤引起,其发病主要与未采取规范的暴露后预防措施、动物疫苗接种率低和暴露程度高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宜昌市狂犬病的流行规律,为制定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本市2000-2009年报告的所有狂犬病病例进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和分析.结果 2000-2009年全市共报告狂犬病患者78例,年均发病率为0.20/10万,病死率100.00%.全市13个县(市、区)均有病例报告,以当阳市、枝江市发病多(39例),占全市报告总数的50.00%;40岁以上年龄组发病占75.64%;发病以农民和学生为主.肇事动物以犬为主,占96.15%;致伤动物均无疫苗免疫史.结论 犬只管理不规范,群众暴露后未注射疫苗是狂犬病流行的因素.加强狂犬病疫情监测,加强犬类管理,及时做好暴露人群处理是防控狂犬病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陕西省1955-2017年狂犬病流行情况及第三流行期流行特征,为科学防控狂犬病提供依据。  方法  收集1953-2003年历史疫情资料、2004-2017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狂犬病监测资料及2009-2017年狂犬病患者个案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1953-2017年,陕西省出现3次人间狂犬病流行。2009-2017年报告人狂犬病病例270例,每月均有狂犬病病例发生。病例主要集中在关中和陕南地区,陕北地区偶有病例报告。男女性别比为2.5:1,职业构成以农民为主(84.4%)。伤人犬中家养犬和流浪犬的构成比为13.1:1,家养犬伤人多发生在农村地区(86.9%)。暴露级别以Ⅲ级为主(84.2%)。超六成病例在伤后未对伤口进行任何处理,狂犬疫苗接种率和免疫球蛋白使用率均较低。  结论  民众对狂犬病的危害认识不足,致伤害后处理不规范甚至不处理,从而引起发病。应加大狂犬病防控知识宣传,并将重点放在农村偏远地区,倡导民众伤后主动就医病合理利用报销政策。  相似文献   

18.
A survey of human rabies and antirabies prophylaxis was carried out in Nigeria by the use of questionnaires, and review of hospital records and case notes. 169 cases of laboratory or clinically diagnosed human rabies were recorded from 38 hospitals and five state epidemiological units over a 10-year period. 167 (99%) were bitten by dogs, one by a cat and one by a monkey in captivity. Rabies was more frequently encountered in children aged 19 years and under, 70% of cases occurring in this age group. A higher incidence of the disease was also found in the low socio-economic or illiterate group. The lack of awareness of the consequences and seriousness of the disease coupled with the inadequate facilities for post-exposure anti-rabies treatment in rural areas account for the higher rates of rabies in this group. The monthly distribution of the disease shows that more cases of rabies occurred in man during the dry months of the year due to higher incidence of canine rabies during the same period.A total of 7,549 victims of animal bites received post-exposure anti-rabies treatment from 38 hospitals over a 10-year period. The survey also revealed that apart from the normal post-exposure antirabies vaccination, other forms of treatment are sought by dog-bite victims. The dependence on such treatment may contribute to the relatively high incidence of rabies in Nigeria. These studies also show that the antirabies vaccination rate in Nigeria is about 40 to 62 per 100,000 people per annum. The poor state of record keeping, the acute shortage of antirabies vaccine and the failure of some patients to report to hospitals following dog-bites may explain the low rate of post-exposure antirabies vaccin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