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文统计了260例家庭透析,均为加拿大 Ontario省的16个透析中心的病例,其中血液透析(血透)150例,不卧床的持续腹膜透析(CAPD)89例,间歇性腹膜透析21例,每个病者的血透时间平均为20.08±11.96月,腹透为7.42±5.86月。回顾性研究结果表明:①家庭透析半年和主要在1年后,CAPD 和血透的血生化情况基本相同;②培训患者自己作家庭  相似文献   

2.
本文旨在研究需维持血液透析(血透)的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患者,血透对血浆儿茶酚胺的影响。作者观察11例患者(男5,女6),年龄30~85(平均56.5±20.4)岁。其中糖尿病肾病变5例,慢性肾炎3例,高血压肾硬化3例。观察期间均未服用降压药及可能影响血浆儿茶酚胺测定的药物。血透前平均血压为151±18/73±14mmHg。所有患者内生肌酐清除率(Ccr)为0~4ml/min。患者均取半卧位,30分钟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血液透析 (HD)患者逐渐老年化 ,随着年龄的增大 ,病死率也相应增高 ,慢性肾功能衰竭需血液透析维持生命的称为长期血透。本文将 1993~ 2 0 0 2年行长期血透的死亡老年患者 45例 ,分成 2组 (公费组和自费组 ) ,就其死因进行分析。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老年患者 45例 ,公费组2 0例 ,开始透析年龄 60~ 80岁 ,平均( 67 75± 2 3 5 9)岁 ,自费组 2 5例 ,开始透析年龄 62~ 84岁 ,平均 ( 67 36± 2 9 48)岁。 2组患者血透前病情类似 ,具有可比性 ,血液肌酐 5 0 0 μmol·L-1以上 ,年龄及肾功能检查无统计学差异。公费组最长血透时…  相似文献   

4.
老年尿毒症患者由于年龄较大 ,并发症较多 ,而依靠长期血液透析维持生命 ,所以提高老年血透患者的长期生存率已成为临床研究的重要课题。我们对我院 32例老年血透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对如何提高老年血透患者长期存活率的若干问题作初步探讨。1 材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32例老年尿毒症患者 ,男 15例 ,女 17例。根据存活时间进行分组 :透析存活 4年以上为长期存活组 (简称存活组 ) ,同期透析不足 4年死亡者为死亡组〔1〕。存活组 :男 9例 ,女 10例 ,平均年龄 6 3.1± 2 .1岁 (6 0 .0~75 .5岁 ) ,透析前平均内生肌肝清除率 (Ccr) 12…  相似文献   

5.
作者将受检者分为6组,A 组、正常者10例;B组、非透析的终末期肾病患者8例。Scr2.2~11.3mg/dl,平均6.5±3.4mg/dl;C 组、血透不足5年的7例,平均血透12.3±19.6月;D 组、血透5~10年的7例,平均血透93.3±13.3月;E 组、血透超过10年的6例,平均血透151.7±18.0月;F 组、患有腕管综合征(CTS)的血透患者10例,平均血透170.3±45.0  相似文献   

6.
高嗜酸粒细胞综合征的临床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嗜酸粒细胞综合征 (HES)是以外周血及骨髓中嗜酸粒细胞 (EOS)增高 ,多系统EOS浸润为特征的血液系统疾病。我们对HES和其他EOS增多症患者进行对照研究 ,旨在探讨HES的临床特征。一、资料和方法1.对象 :1991年 1月至 2 0 0 1年 10月北京协和医院诊治的 4 0例EOS增多症患者 ,外周血EOS绝对计数均 >0 4×10 9/L。 15例符合HES全部 3条诊断标准[1] 即 :(1)外周血EOS计数 >1 5× 10 9/L ,且持续 6个月以上 ;(2 )无寄生虫感染、过敏、血管炎及肿瘤等引起EOS增多的证据 ;(3)具有多系统受累的表现 ;另有 4例除病程少于 6个月外符合…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CRF)病人的高血压是肾素依赖性还是与血管内外间隙间的细胞外液容量(ECFV)分布异常有关,作者对65测 ECFV 正常的CRF 病人(其中包括31例透析病人)进行了研究。本组病人男34例(平均年龄40±16岁),女31例(平均年龄43±15岁);慢性血透患者31例(无肾切除者);非透析34例,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均<12  相似文献   

8.
临床上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常伴发心血管疾病 ,这也是其死亡的 1个重要原因。现报告 5 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尿毒症患者的常规心电图于后。1 临床资料1 1 在我院作维持血液透析之尿毒症患者 5 2例。病例资料完整 ,男性 18例、女性 3 4例 ,年龄 2 6~ 75 (5 7 5 8± 11 5 5 )岁。每周血透 2~ 3次 ,平均透析时间 2~ 144 (40 0 2± 3 7 89)个月。1 2 引发尿毒症的原发病 慢性肾小球肾炎 2 2例 ,慢性肾盂肾炎 5例 ,糖尿病 9例 ,原发性高血压 8例 ,类风湿性肾损害 3例 ,多囊肾 2例 ,药物性肾损害 1例 ,输尿管癌 1例 ,原因不明 1例。1 3 除 2…  相似文献   

9.
辛伐他汀诱导嗜酸粒细胞凋亡的体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降脂药辛伐他汀对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外周血嗜酸粒细胞(EOS)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分离10例患者外周血EOS,加入不同浓度辛伐他汀(1、5、10、20μmol/L)和甲羟戊酸(MVA,100μmol/L)进行体外培养,并以0μmol/L辛伐他汀作为空白对照组,用流式细胞术检测EOS凋亡,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EOS活化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水平。结果(1)EOS与辛伐他汀(5μmol/L)共同孵育6、12、24、48h凋亡率分别为(32±4)%、(47±7)%、(62±9)%、(86±14)%,对照组分别为(23±3)%、(24±3)%、(41±6)%、(70±12)%,两组在同一时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2)EOS体外培养12h,1μmol/L辛伐他汀即可促进EOS凋亡,此作用在5μmol/L时达最大效应。1、5、10、20μmol/L辛伐他汀共培养EOS凋亡率分别为(37±3)%、(51±3)%、(53±4)%、(52±4)%,与空白对照组[(24±3)%]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00)。(3)活化caspase3水平变化与EOS凋亡率一致。EOS体外培养12h时1、5、10、20μmol/L辛伐他汀共培养分别为(14±4)μg/L、(22±4)μg/L、(24±4)μg/L、(23±5)μg/L,与空白对照组[(8±3)μg/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03)。(4)辛伐他汀可促进EOS凋亡及增加EOS活化caspase3水平的作用可被  相似文献   

10.
已发现透析的尿毒症患者某些金属微量元素存在不平衡状态。为此作者对血液透析患者血铷 (Rb)的浓度和相关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方法 ① :选取 70例慢性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 ,其中男 40例、女 3 0例、平均年龄 ( 59±5)岁 ,透析时间 ( 97± 6)个月 ;同时取 75例义务献血者为正常对照组 ,其中男 62例、女 1 3例、平均年龄 ( 43±3 )岁。取血标本测定血浆Rb浓度 ;②选取 2 0份慢性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尸体解剖和 (或 )皮肤、骨活检标本 ,其中男 1 1例、女 9例 ,平均年龄 ( 58± 3 )岁 ,透析时间 ( 1 1 8±7)个月。对照组为从没有肾脏病…  相似文献   

11.
腹膜透析患者透出液一氧化氮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氧化氮 (NO)是重要的细胞信使 ,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在腹膜透析患者的透出液中NO状态如何报道甚少。我们对3 5例维持性腹膜透析 (PD)患者的透出液NO进行了检测。对象与方法1.对象 :维持性PD患者 3 5例 ,男性 15例 ,女性 2 0例 ,平均年龄 (63 .6± 12 .2 )岁。慢性肾小球肾炎 15 ,糖尿病肾病 13例 ,先天性多囊肾、慢性间质性肾炎和止痛药肾病各 2例 ,缺血性肾病 1例。平均血尿素氮 (2 5 .3± 4.8)mmol/L ,血肌酐(984.3± 3 72 .4) μmol/L。平均透析时间 (16.5± 16.1)个月。均采用美国百特公司提供的 1.5 %或 2 .5 %葡…  相似文献   

12.
接受血液透析的患者发生嗜酸性细胞增多(简称E),以往很少有人报道,有关透析的专著甚至未提及此现象。作者报道某医院近几年77例维持血透治疗的尿毒症患者,每周透析18小时,其中19例(25%)发生了E(>500个/rnm~3)。嘈酸性细胞平均数为1.391±(SEM)319(范围500~9,028)/mm~3。血透后平均20±3月发生 E,所有患者一旦发生 E 即持续存在,但有2例嗜酸性细胞持续升高6和72个月后回复正常。除血透外,未发现其他引起 E 的原因。19例有E 的患者中9例有搔痒,但58例无 E 的患者中23例亦  相似文献   

13.
高通量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甲状旁腺素水平及骨代谢的变化   总被引:42,自引:3,他引:39  
目的研究高通量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甲状旁腺素(PTH)水平及相关骨代谢的影响,并分析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91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根据其使用透析器不同,分为高通量组(HF组,n=54例)、低通量组(LF组,n=37例),比较两组在维持透析时间<5年、5~10年及>10年三个时间段患者血PTH及透析前、后血钙,透析前血磷,透析后血磷下降率;同时两组各选择15例患者比较骨活检病理改变;分析造成高、低通量透析患者血PTH水平及骨病理差异的可能原因.结果随透析年限的延长,低通量透析患者血PTH大幅度升高,而高通量透析患者则为轻度升高.透析年限<5,5~10年及>10年三个时间段,高通量透析患者血PTH水平都非常显著低于低通量透析组患者,分别为(105.6±130.2)pg/Lvs(507.8±426.8)pg/L(P<0.01),(225.4±333.0)pg/Lvs(1035.1±928.5)pg/L(P<0.01),(238.2±333.0)pg/Lvs(1797.7±853.9)pg/L(P<0.01).骨活检病理病变(类骨质面积,破骨细胞数)也显著轻于低通量透析患者(P<0.05).高、低通量透析患者透析前血钙(2.49±0.22mmol/Lvs2.14±0.26mmol/L)、透析后血钙(2.84±0.18mmol/Lvs2.55±0.35mmol/L),及透析后血磷下降率(57.47±9.87%vs45.73±13.30%)差异非常显著(P<0.001).结论高通量透析能显著降低患者血PTH水平,改善肾性骨病,这种作用可能与增加磷的清除,及升高患者血钙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多索茶碱对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患者外周血嗜酸粒细胞(EOS)钙依赖性钾离子(KCa)通道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分离8例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外周血EOS,并均分为对照组和多索茶碱孵育组,采用细胞贴附式膜片钳技术封接成功后在浴槽液中加入0.2μm ol/L血小板活化因子(PAF)激活KCa通道,比较两组EOS KCa通道动力学的改变。结果细胞贴附式时浴槽液中加入0.2μm ol/L PAF时出现电流活动,对照组通道开放概率为0.135±0.021、开放时间为(5.75±0.40)m s、关闭时间为(2.17±0.50)m s,多索茶碱孵育组其相应值分别为0.044±0.018、(2.39±0.13)m s、(23.73±2.50)m s,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PAF能开放EOSKCa通道,多索茶碱可通过缩短EOS KCa通道开放时间,延长关闭时间,降低哮喘患者EOS KCa通道开放概率。  相似文献   

15.
慢性尿毒症维持性血透患者免疫受损,其机理复杂,其中血透对免疫损伤可能是一重要原因。我们选择单次血透前后淋巴细胞转化率的变化,了解血透对尿毒症免疫的影响。材料和方法一、病例选择各种疾病引起的终末期慢性尿毒症正在行血透治疗的患者22例,其中男12例,女10例,年龄51.31±2.52岁(24~69岁)。血透为2~3次/周,每次持续4~6小时,均采用铜仿膜,透析机由瑞典Gambro公司制造,使用空心纤维透析器。血样标本均于透析开始前和结束时透析器/滤过器血管导管入口处采集。二、实验方法采用微量全血3H—TdR掺入法,以PHA作刺激剂。测定细胞内放射性物质的相对活性,以脉冲数表示(cpm)。  相似文献   

16.
高血压在血液透析患者中有很高的发生率。近年报道 ,在透析过程中 ,血压升高明显多于血压降低[1] 。本研究旨在观察血透过程中患者的血压变化规律 ,了解血压升高的严重程度 ,以有效地预防和降低心脑血管并发症。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 在血透中心接受维持性血透的终末期肾病患者随机选择 2 8例。其中男性 2 2例 ,女性 6例 ,平均年龄5 2 .37± 14.5 7岁 ,透析史最短 6个月 ,最长 6年。透析时间 :每周透析 2次 ,每次 5h ,有 1例每周透析 3次 ,每次 5h。透析液种类 :醋酸盐、碳酸盐。方法 ①干体重标准 :以没有水肿、体内钠总量、液体容量下降…  相似文献   

17.
既往研究表明慢性血透患者长期服用大量氢氧化铝同时给予1-α-羟维生素 D_3能使血浆铝浓度升高。对此有两种可能的机理;小肠对铝的吸收增加或是组织铝储存减少而转运至细胞外液。为了明确何种机理起作用,作者对15例慢性血透患者采用与既往研究相同的剂量(每周6μg)和时间(4周)的1-α-羟维生素 D_3进行研究。病人和方法 15例稳定的慢性血透患者(男10,女5)均无严重的甲状旁腺机能亢进,平均年龄为61.5±14岁,血透持续时间为79±44月。所采用透析液含铝量<0.31μmol/L。所有患者进入研究后,停  相似文献   

18.
支气管哮喘患者诱导痰炎性指标与气道反应性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诱导痰中硝酸盐/亚硝酸盐(NO_3~-/NO_2~-)浓度和嗜酸粒细胞(EOS)计数与气道反应性的相关性,探讨上述指标对评估病情、调整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治疗方案的指导意义。方法 2003年2月至2004年6月华西医院哮喘门诊收集轻至中度非急性发作期哮喘患者35例,其中轻度9例,中度26例;经吸入糖皮质激素(ICS)和长效β_2受体激动剂(LABA)联合治疗1年,随访期间记录哮喘症状积分,测定气道反应性[以比气道传导率下降35%所需的激发剂浓度(PC_(35)sGaw)表示]、诱导痰中 EOS 计数和 NO_3~-/NO_2~-浓度。15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测定其诱导痰 EOS,NO_3~-/NO_2~-浓度。结果 35例患者中26例完成1年或以上的治疗和随访。26例患者 PC_(35)sGaw 治疗前为0.08g/L,治疗3个月为1.40g/L,随后7个月维持在2.64 g/L 水平。在治疗第3个月时,诱导痰NO_3~-/NO_2~-水平从治疗前的(734±72)×10~(-3)g/L 下降至(230±41)×10~(-3)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6.26,P<0.05),治疗7个月时 NO_3~-/NO_2~-水平降至(137±27)×10~(-3)g/L,与健康对照[(136±20)×10~(-3)g/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q=3.77,P>0.05)。治疗3个月后 EOS 计数为0.014±0.007,与健康对照(0.016±0.00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q=2.94,P>0.05);随访期间任一时点PC_(35)sGaw 与 EOS 计数无相关(r_1=0.237,r_2=0.536,r_3=0.675,P 均>0.05)。5个月内 PC_(35)sGaw 与NO_3~-/NO_2~-水平呈负相关(r_1=-0.872,r_2=-0.653,r_3=-0.639,r_4=-0.656,P 均<0.05)。结论 PC_(35)sGaw 与诱导痰 NO_3~-/NO_2~-是反映哮喘气道炎症较为敏感的指标,可作为评价疗效及调整治疗方案的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皮质醇(CTS)、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与心钠素(ANF)等在血透患者血透前后的改变及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了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血透前后血浆皮质醇(PCTS)、促肾上腺皮质激素(PACTH)及心钠素(PANF)的变化.结果透析前PCTS及PACTH较低,分别为173.4±42.1μg/L及17.5±10.8ng/L;而PANF为406.8±177.1ng/L,则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透析后PCTS为200±88μg/L,轻微升高(P>0.05);PACTH31.2±22.2ng/L明显增高(P<0.05);而PANF201.8±111.7ng/L显著降低(P<0.01)结论本结果支持PANF浓度是判断细胞外液容量的敏感指标.且进一步提示ANF是ACTH及CTS分泌的抑制剂.  相似文献   

20.
目前有关透析患儿的β_2微球蛋白(β_2M)水平的资料不多。作者分析28例一直使用高效能透析膜(聚砜膜),维持每周3次血液透析滤过(HDF)的患儿。其中男孩12例,女孩16例;6例有残余尿量每日100ml 以上,平均年龄8岁7个月;平均透析32个月;原发病均是各种肾病引起的肾病综合症。在透析开始时取动脉血用放免法测定β_2M,结果均显著升高:34±8.5mg/L,此值与性别无明显关系(男孩33±9.4m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