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  探究并分析心理治疗对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消化功能及心理状态的影响。  方法  于2018年5月—2020年5月,选取杭州市萧山区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85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43例、对照组4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心理治疗。观察并记录2组患者治疗效果。  结果  治疗后3个月2组患者症状积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观察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症状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2.23±0.62)分vs.(3.65±0.65)分,P=0.021];治疗后3个月2组患者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观察组患者SCL-90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10.43±0.58)分vs.(12.25±0.53)分,P=0.012];治疗后3个月2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均显著升高,观察组治疗后3个月生存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85.36±5.81)分vs.(73.53±5.86)分,P=0.008]。  结论  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心理治疗能有效改善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消化功能及生活质量,降低患者SCL-90评分。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针刺联合运动处方治疗产后腰痛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2020年3月—2021年6月在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健康管理中心接受治疗的60例产后腰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观察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观察组行针刺和运动处方,治疗组行针刺和推拿疗法,2组患者均治疗2周。治疗前后采用疼痛分级指数(PRI)评价患者疼痛情况,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价功能障碍程度,并观察治疗前后各项指标的变化。  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PRI[(7.17±1.39) 分]较治疗前[(17.67±1.56) 分]显著改善(t=32.737,P<0.001),治疗组治疗后PRI[(7.47±1.48) 分]较治疗前[(17.70±1.56) 分]显著改善(t=37.330,P<0.001);治疗后, 观察组ODI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15.73±2.75)分vs. (37.17±2.44)分, P<0.001], 治疗组ODI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16.33±2.91)分vs.(37.10±2.51)分, P<0.001];2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针刺联合运动处方或推拿治疗均可有效改善产后腰痛患者的疼痛及功能障碍,临床疗效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3.
程增艳  张平  王詠  彭敏 《中华全科医学》2022,20(12):2138-2142
  目的  比较真实动作与规定动作体验对抑郁患者心理状态的不同影响并探究其作用机制。  方法  于2021年11—12月协和深圳医院精神科招募26名抑郁患者,按随机区组分别进入实验组与控制组,每组13例。实验组进行真实动作体验,控制组进行规定动作体验。体验前后采用压力感知量表、内感受性知觉多维评估量表、海德堡状态问卷、身体自我效能感量表分别测评。  结果  相较于前测,实验组后测的压力感知显著改善[(2.89±0.97)分vs.(3.84±0.94)分,P < 0.001],幸福感显著提高[(3.51±1.04)分vs.(4.10±0.89)分,P < 0.001],内感受性知觉显著增强[(3.70±0.59)分vs.(4.37±0.63)分,P < 0.001];控制组压力感知显著改善[(3.17±0.72)分vs.(3.59±0.67)分,P=0.003],幸福感显著提高[(3.50±0.82)分vs.(4.04±0.95)分,P=0.006],实验组相较于控制组,压力感知(t=2.394, P=0.023)与内感受性知觉(t=2.400, P=0.025)的改善更显著。内感受性知觉完全中介了动作方式对压力感知的影响(中介效应值为0.243,P < 0.05,占总效应的46%)。  结论  基于舞蹈治疗的动作体验能有效改善抑郁患者的心理状态。内感受性知觉的中介作用可能是真实动作相较于规定动作更有利于抑郁患者减轻压力感知的重要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4.
徐欢  霍蕊  许婉红  李慧 《中华全科医学》2022,20(9):1624-1627
  目的  探讨动态交替式气垫床联合营养支持对外伤性危重患者压力性损伤(pressure injury, PI)的预防作用。  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在亳州市人民医院急诊外科接受治疗的外伤性危重患者13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5例。观察组患者行营养支持联合动态交替式气垫床护理,对照组患者行营养支持联合喷气式气垫床护理。观察比较2组患者PI前期表现发生率、PI发生率、昏迷与健康状况及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  结果  治疗7 d后,观察组患者未出现压力性损伤,对照组患者出现压力性损伤1期3例,2组患者的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44);治疗后7 d,观察组患者的压力性损伤前期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20)。2组患者Braden评分在时间、组别、时间与组别的交互作用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治疗5、7 d时的Braden评分高于对照组[(13.87±1.18)分vs. (13.11±1.38)分; (14.79±1.80)分vs.(13.73±1.86)分,均P<0.05],治疗7 d后,观察组患者GCS评分[(8.11±1.74)分vs.(6.83±1.43)分]及APACHEⅡ评分[(16.68±3.01)分vs.(19.16±3.26)分,均P<0.05]显著优于对照组,提示营养支持联合动态交替式气垫床对外伤性危重患者具有较好的康复作用。  结论  营养支持联合动态交替式气垫床对外伤性危重患者压力性损伤预防效果更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融入加速康复理念的护理措施在腹腔镜下肝癌切除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选择2019年8月—2020年10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行腹腔镜下肝癌切除术的8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观察组40例,应用加速康复理念的护理措施;对照组40例,应用传统的护理措施。比较2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围手术期指标、术后应激指标、护理满意度的差异。  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24 h(t=5.300,P<0.001)及术后48 h的疼痛评分(t=6.030,P<0.001)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2.68±1.01)d vs. (3.21±1.13)d]、术后排便时间[(3.56±1.02)d vs.(4.55±1.21)d]、腹腔引流管拔除时间[(3.39±1.05)d vs.(4.14±0.99)d]、住院时间[(7.53±1.74)d vs.(9.28±2.13)d]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肝门阻断时间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第1天和第4天的空腹血糖、C-反应蛋白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90.00% vs. 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加速康复理念护理措施可以减少腹腔镜肝癌切除患者术后疼痛感、促进患者术后康复,降低术后应激反应,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与实用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老年脑梗死患者不同时机康复治疗的效果及对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为临床康复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将2018年5月—2021年5月龙游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80例老年脑梗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0例,2组分别于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后2周内和2~4周进行康复治疗,均治疗4周。比较2组NIHSS评分、FMA评分、BI评分、炎性因子水平(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超敏C-反应蛋白)及康复效果。  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NIHSS评分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7.61±1.87)分vs.(8.95±2.09)分,P<0.05];2组患者FMA评分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73.06±6.34)分vs.(64.15±4.78)分,P<0.05];2组患者BI评分均升高(P<0.05),观察组高于对照组[(68.35±6.83)分vs.(57.11±7.29)分,P<0.05];治疗后,2组患者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超敏C-反应蛋白均降低(均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84.44%)高于对照组(71.11%,P<0.05)。  结论  老年脑梗死患者于生命体征稳定后2周内进行康复治疗可改善神经功能、肢体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且可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提高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  将体表胃肠起搏器结合常规护理应用于肠镜检查后出现腹胀的患者,观察其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2019年8月—2020年10月在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行电子结肠镜检查后出现腹胀的6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电子结肠镜检查后的常规护理,观察组将体表胃肠起搏器与常规护理相结合干预肠镜后腹胀患者,比较2组患者干预半小时后腹胀缓解率、肛门首次排气时间、腹胀完全缓解时间及患者满意度。  结果  2组患者在镜检结束后出现腹胀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半小时后腹胀缓解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43.33%vs.16.67%,χ2=5.079,P=0.024);观察组患者肛门首次排气时间[(13.56±9.69)min vs.(25.99±10.23)min,t=4.832,P < 0.001]和腹胀完全缓解时间[(33.79±11.57)min vs.(160.26±41.89)min,t=15.940,P < 0.001]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96.67% vs.73.33%,P=0.026)。  结论  体表胃肠起搏器结合常规护理能有效减轻结肠镜检后腹胀程度且提高护理满意度,适合在临床推广并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丹参酮胶囊联合异维A酸软胶囊、克拉霉素片治疗寻常型痤疮的疗效,为临床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9年1月—2020年12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04医院治疗的137例寻常型痤疮分为对照组(68例,异维A酸软胶囊、克拉霉素片)和研究组(69例,丹参酮胶囊联合异维A酸软胶囊、克拉霉素片),比较2组患者疗效、安全性以及治疗前后皮损积分、炎性因子及体液免疫指标。  结果  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82.61%)高于对照组(66.18%,P<0.05)。研究组治疗后IgG[(8.12±1.28)g/L vs.(12.08±1.29)g/L]、IL-4[(19.13±2.39)ng/L vs.[(25.67±3.36)ng/L]、IL-17[(1.98±0.33)ng/L vs.(2.47±0.41)ng/L]、TNF-α[(28.67±4.52)ng/L vs.(36.28±5.46)ng/L]以及皮损积分脓疱[(1.51±0.35)分vs.(1.89±0.46)分]、丘疹[(1.34±0.22)分vs.(1.73±0.41)分]、粉刺[(1.31±0.28)分vs.(1.79±0.32)分]、结节囊肿[(1.24±0.26)分vs.(1.69±0.22)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丹参酮胶囊联合异维A酸软胶囊、克拉霉素片可有效治疗寻常型痤疮,降低患者炎性因子,一定程度上改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异甘草酸镁注射液对无黄疸型巨细胞病毒肝炎患儿肝功能、T淋巴细胞亚群及巨细胞病毒DNA (CMV-DNA)的影响。  方法  选取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儿童消化科2017年8月-2020年6月间收治的无黄疸型巨细胞病毒(CMV)肝炎患儿60例, 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30例。对照组患儿静滴还原型谷胱甘肽注射液治疗, 观察组患儿予异甘草酸镁注射液治疗, 均连续治疗2周。比较2组患儿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T淋巴细胞亚群及CMV-DNA拷贝数, 同时比较2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  治疗后, 观察组外周血ALT、AST及碱性磷酸酶(ALP)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48.05±12.53) U/L vs.(72.34±20.60) U/L、(46.90±16.54) U/L vs.(81.35±22.36) U/L、(51.67±13.85) U/L vs.(80.21±16.39) U/L, t=5.518、6.784、7.285, 均P < 0.001], CD3+和CD8+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 < 0.001), CD4+和CD4+/CD8+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 < 0.001), CMV-DNA拷贝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01);2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0.00%、13.33%,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88)。  结论  异甘草酸镁对无黄疸型CMV肝炎患儿的临床疗效显著, 能改善机体免疫功能, 促进患儿肝功能恢复, 且治疗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脚踏车运动疗法与加巴喷丁治疗血液透析伴不宁腿综合征(restless legs syndrome,RLS)患者的效果及对睡眠质量、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  将宁波市北仑区人民医院2018年12月—2020年6月间收治的60例行血液透析合并RLS患者按随机信封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加巴喷丁治疗,观察组采用脚踏车运动疗法与加巴喷丁治疗;治疗前和治疗12周后对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进行调查。  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国际下肢不宁腿综合征等级评估量表(IRLS)、阿森斯失眠量表(AIS)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7.03±1.83)分vs.(13.64±2.11)分,(4.12±1.11)分vs.(5.99±0.94)分,(7.03±0.75)分vs.(9.13±0.88)分],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健康调查量表(SF-36)心理维度评分和SF-36生理维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78.12±6.22)分vs.(70.04±5.33)分,(79.98±7.48)分vs.(69.82±6.32)分],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  结论  采用脚踏车运动疗法与加巴喷丁联合应用可显著改善血液透析伴RLS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提高患者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逍遥散合半夏厚朴汤对肝郁脾虚型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和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影响情况.方法 选取2019年4月-2021年10月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温州市中医院收治的60例肝郁脾虚型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艾司西酞普兰片口服治疗,研究组患者予以逍遥散合半夏厚...  相似文献   

12.
黄锦  朱丞 《中华全科医学》2022,20(10):1688-1690
  目的  探讨帕利哌酮缓释片、阿立哌唑联合治疗对精神分裂症精神病性症状和认知功能的改善作用及对催乳素的影响。  方法  2019年9月—2021年9月建德市第四人民医院招募精神分裂症患者96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干预组接受帕利哌酮缓释片联合阿立哌唑10 mg/d治疗,对照组给予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经8周治疗,观察2组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MATRICS共识认知成套测验(MCCB)评分和催乳素变化。  结果  治疗后,2组PANSS、MCCB评分均较前改善(均P<0.001),催乳素水平升高(P<0.001);干预组PANSS评分[干预组(65.06±10.47)分,对照组(70.17±6.36)分,P=0.005]、信息处理速度[干预组(55.06±6.48)分,对照组(49.85±4.76)分,P<0.001]、注意警觉[干预组(54.33±9.37)分,对照组(48.94±5.31)分,P=0.001]、工作记忆[干预组(50.33±5.65)分,对照组(45.96±4.65)分,P<0.001]、催乳素水平[干预组(46.52±2.59)ng/mL,对照组(65.63±8.32)ng/mL,P<0.001]均优于对照组。治疗后2组词语学习、视觉学习、推理和问题解决能力和社会认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帕利哌酮缓释片联合阿立哌唑可有效改善精神分裂症精神病性症状、认知功能,阿立哌唑可降低帕利哌酮缓释片引起的高催乳素水平。   相似文献   

13.
卢沙  陈广烈 《中华全科医学》2022,20(9):1506-1508
  目的  探索网络静观认知团体治疗对首发抑郁症患者抑郁、焦虑、心理弹性和睡眠质量的影响。  方法  选择2020年1月—2021年9月于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就诊的84例首发抑郁症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药物治疗,40例)和干预组(药物+网络静观团体治疗,44例)。观察2组8周治疗后抑郁评分、焦虑评分、心理弹性评分和睡眠质量评分变化。  结果  经过8周治疗后,2组抑郁评分、焦虑评分、心理弹性评分、睡眠质量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均P<0.001),治疗后组间比较发现干预组抑郁评分[(5.84±3.50)分]、焦虑评分[(8.07±2.65)分]、心理弹性评分[(80.68±6.66)分]和睡眠质量评分[(5.93±1.87)分]均优于对照组[(9.38±4.54)分、(11.23±4.88)分、(72.28±5.29)分、(7.73±2.03)分,均P<0.001]。患者基线抑郁评分与心理弹性评分呈负相关(r=-0.747, P<0.001),与睡眠质量评分呈正相关(r=0.892, P<0.001)。  结论  网络静观认知团体治疗可缓解首发抑郁症患者抑郁、焦虑情绪,提高心理弹性,改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十字针刀结合改良抽吸罐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价值。  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在舟山市妇幼保健院治疗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十字针刀结合改良抽吸罐治疗,2次为1个疗程;对照组采用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50 mg/次,3次/d;2组均连续治疗14 d。比较2组临床疗效,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情况,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者炎症因子水平。  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80,P=0.006);治疗后治疗组VAS评分为(1.03±0.43)分,低于对照组的(3.38±1.01)分(t=11.726,P < 0.001);治疗组CRP、IL-1β、IL-6分别为(6.23±1.36) mg/L、(3.37±0.58) pg/L、(6.56±2.08) pg/L,低于对照组的(11.41±3.21) mg/L、(5.57±1.01) pg/L、(9.87±1.74) pg/L(t=8.138,P < 0.001;t=10.346,P < 0.001;t=6.685,P < 0.001)。  结论  十字针刀结合改良抽吸罐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明显缓解患者疼痛。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三黄三仙汤治疗脾肾亏虚型晚期乳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CRF)的疗效,为提高晚期乳腺癌患者的生存质量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浙江省肿瘤医院2019年9月—2020年5月收治的80例脾肾亏虚型晚期乳腺癌患者分为对照组(40例)与观察组(40例),对照组给予姑息性化疗及相应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中药“三黄三仙汤”治疗。对比分析2组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KPS)与中医临床症状评分、Piper疲乏量表评分,血清细胞因子与T淋巴细胞亚群各指标的变化,并记录不良反应情况。  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中医临床症状评分、Piper疲乏量表评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低于对照组,KPS评分、干扰素-γ(IFN-γ)和白细胞介素-2(IL-2)水平高于对照组(P < 0.05)。观察组治疗后CD4+、CD8+、CD4+/CD8+比值均优于对照组[(40.30±11.21)% vs.(35.06±9.37)%、(15.30±3.29)% vs.(17.17±3.53)%、(2.52±0.48)vs.(1.90±0.41),均P <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0.00% vs. 27.50%,P < 0.05)。  结论  三黄三仙汤能有效改善脾肾亏虚型晚期乳腺癌患者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缓解患者癌因性疲乏症状,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提高机体免疫能力,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运脾补血方辅助治疗缺铁性贫血患儿的近远期疗效及对铁代谢指标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9年9月—2020年6月嘉兴市中医医院收治的80例脾胃虚弱证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给予维生素C、右旋糖酐铁口服液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用运脾补血方。比较2组近远期疗效、不良反应、铁代谢及实验室指标水平。  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χ2=4.501,P < 0.05);治疗后,观察组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平均红细胞体积、血红蛋白、血清铁、转铁蛋白饱和度[(328.45±32.84)g/L、(85.74±9.20)fL、(130.88±15.66)g/L、(16.65±3.12)μmol/L、(35.74±6.20)%]明显高于对照组[(304.74±30.22)g/L、(75.33±8.82)fL、(118.30±17.26)μmol/L、(13.84±3.05)分、(30.55±6.84)%],均P < 0.05;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复发率为7.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7.50%(χ2=5.541,P <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7.50%)与对照组(12.5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92,P>0.05)。  结论  运脾补血方辅助治疗缺铁性贫血患儿效果显著,能够有效调节机体血细胞及铁代谢情况,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药物治疗、感觉统合训练和行为治疗对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2017年1月-2019年6月儿童心理科门诊收治的72例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药物治疗+行为治疗)和观察组(感觉统合训练+行为治疗+药物治疗),每组36例.比...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究脾氨肽口服液用于变应性鼻炎治疗的临床效果,并分析其对患者血清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8年4月—2019年5月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变应性鼻炎患者93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脾氨肽组(46例)与常规组(47例),对比2组临床疗效、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  结果  脾氨肽组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P=0.031);治疗后,脾氨肽组CD3+[(70.33±6.89)%]、CD4+[(39.28±4.31)%]及CD4+/CD8+(1.64±0.39)均高于常规组[(59.46±7.26)%、(36.04±4.76)%、1.35±0.43,均P<0.001],CD8+[(24.12±2.38)%]低于常规组[(26.34±2.11)%,P<0.001];治疗后脾氨肽组血清白介素-2[(75.52±10.48)pg/mL]、γ-干扰素[(85.56±6.24)pg/mL]高于常规组[(69.27±8.53)pg/mL、(68.81±7.07)pg/mL],白介素-4[(115.58±34.45)pg/mL]、白介素-5[(625.64±114.28)pg/mL]水平低于常规组[(168.37±40.22)pg/mL、(837.57±117.49)pg/mL,均P<0.001];治疗后脾氨肽组鼻结膜炎生活质量评分低于常规组(P<0.001)。  结论  脾氨肽口服液可提高变应性鼻炎疗效,发挥免疫调节作用,减轻机体变态反应与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9.
麻光喜  张骏  杨益宇  王宇 《中华全科医学》2021,19(12):2051-2054
  目的  评价血小板裂解液用于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椎体融合术后治疗的临床疗效。  方法  以2018年4月—2020年4月于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就诊并接受治疗的140例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70例。2组均实施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研究组在此基础上予以血小板裂解液椎间孔隙注射。记录患者手术指标,评价手术前后疼痛反应[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及腰椎功能水平[腰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比较术后12个月患者腰椎影像学指标,观察术后并发症情况。  结果  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182.41±17.28)min]显著长于对照组[(167.86±15.49)min, t=5.219,P<0.001],而术中出血量[(218.64±19.53)mL]及住院时间[(6.59±0.71)d]与对照组[(221.57±19.06)mL、(6.41±0.69)d]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896、1.514,P=0.372、0.132);研究组术后3、6、9、12个月VAS评分和ODI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01);术后12个月,2组腰椎间融合率(98.57% vs. 94.2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30,P=0.362),而研究组椎骨融合层数[(4.68±0.52)层]和腰椎间隙高度[(11.62±1.12)mm]均显著高于对照组[(2.91±0.34)层、(10.53±1.04)mm,t=23.873、5.891,均P<0.001];2组术后12个月内均未出现并发症。  结论  血小板裂解液腰椎间孔隙注射可有效缓解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椎体融合术后疼痛反应,改善腰椎功能恢复水平,提高腰椎间组织愈合程度和稳定性,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