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代谢组学对机体的整体性认识与中医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的思维方法有诸多相同之处,恰当而充分地将代谢组学研究方法应用到中医证候分型诊断、证本质、中医药干预效果、指导临床治疗等方面,可能加快中医药与现代生命科学技术的结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的中医药研究也将因代谢组学的应用进入新的阶段.本文综述了近年来中医药运用代谢组学技术提高自身理论现代化、科学化、诊疗水平的现状,并对将代谢组学运用到慢阻肺肺气虚证的研究进行了归纳.  相似文献   

2.
代谢组学技术是研究机体代谢网络和代谢产物与机体所处环境之间联系的重要方法,与中医药的基本理论和诊疗思维有异曲同工之处.目前,采用代谢组学技术研究中医证候学和药效物质基础的工作正在开展,为中医药复杂理论体系的研究、中医药现代化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代谢组学和中医药学的结合,将探索出中医药复杂理论体系研究的新方法与新途径.  相似文献   

3.
代谢组学技术:中医药发展的重大契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分析了代谢组学技术对解决中医"证"的研究困境和中药质控及安全性评价的意义,指出了运用代谢组数据模型描述"证"的契合性和重要价值。分析了应用代谢组学构建中药指纹图谱标记研究、有效开展中药安全性整体评价研究的巨大优势。认为代谢组学将成为中医药研发的一个重大契机,必将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成熟,将会对中医药现代研究带来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4.
中医体质、病证研究与代谢组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人体健康到病理改变,从体质到证候,人体的代谢产物会随之发生相应的动态变化.利用代谢组学研究人体代谢物组,可以用于一些疾病的诊断,揭示其病理过程,并预示部分疾病的转归.代谢组学与中医体质和证候学的研究有着不谋而合之处;基于代谢组学进行人体体质以及结合"辨证论治"和"以方测证"开展证候的现代研究,为"治未病"和证候客观化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线索.中医药防治理论与代谢组学的结合将为中医药的现代化和国际化开辟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核磁共振代谢组学研究技术运用到艾滋病中医证候学研究的思路。方法:搜索近年来关于核磁共振代谢组学研究的相关文献,查找有关艾滋病的中医传统证候研究文献,并进行整理、分析、归纳。结果:随着核磁共振技术的不断成熟,现已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等多个领域。结论:核磁共振技术的代谢组学研究为艾滋病中医证候的现代化提供有力的技术平台,为阐明艾滋病中医证候实质,构建艾滋病中医辨证论治理论体系提供了更深层次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阐述代谢组学技术的优势,促进代谢组学技术在体质研究中的应用。方法:介绍中医体质的影响因素与代谢组学及其研究优势,论述代谢组学在中医体质学研究中的应用方向及代谢组学方法应用进展。结果:拓展中医体质研究思路和方法,加快传统中医药与现代生命科学技术的结合,推动中医药现代化,为中医药的发展提供新的空间。结论:代谢组学技术原理与中医体质理论和诊疗思维有异曲同工之处,在整体观及动态变化状态上具有相似性,运用代谢组学方法进行体质可分、体病相关等中医体质关键科学问题的研究,为探索中医药理论的现代研究提供了新的支撑。  相似文献   

7.
中医药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凝聚了历代医家经验和智慧,是中华民族丰富的宝藏。代谢组学是一门新兴的科学研究技术,其关注的是机体代谢产物的整体性变化,以推测机体内部发生的变化,这与中医学"整体观"、"司外揣内"的思维模式不谋而合。因此,运用代谢组学方法进行中医证候研究,在寻找中医证候的潜在标志物和差异性代谢通路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为探索中医证候本质、使用现代科学术语阐释中医药内涵提供了突破口。文章回顾了近年来运用代谢组学方法进行的中医证候本质的临床研究进展,试图归纳中医证候的代谢特点和探索中医证候本质。  相似文献   

8.
薛骞 《中医药学刊》2008,(1):176-177
分析了代谢组学技术对解决中医“证”的研究困境和中药质控及安全性评价的意义。指出了运用代谢组数据模型描述“证”的契合性和重要价值。分析了应用代谢组学构建中药指纹图谱标记研究、有效开展中药安全性整体评价研究的巨大优势。认为代谢组学将成为中医药研发的一个重大契机,必将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成熟,将会对中医药现代研究带来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9.
代谢组学是继基因组学、转录组学和蛋白组学之后新近发展起来的一种组学方法。代谢组学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证候本质研究,是中医药现代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概述近10年代谢组学在中医证候本质研究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0.
代谢组学是近年来新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研究过程包括样品制备、代谢产物的检测、分析与鉴定。代谢组学研究方法与中医药治疗疾病的整体观念相一致,在中医证候临床研究及动物模型研究中取得了一定成果,有助于揭示中医证候的本质,将进一步推动中医药事业现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1.
代谢组学是研究机体代谢网络和代谢产物整体变化及内在变化规律的重要方法,与中药学的研究思路有一定的相似性。在中药现代化的研究过程中,充分借鉴代谢组学的研究方法,将加快传统中药学与现代生命科学的结合,推动中药现代化的发展。该文主要从代谢组学的概念、代谢组学在中药毒性作用机制、中药方剂配伍机制、中药方剂药效作用机制和中药炮制机制等研究中的应用予以阐述。总结了代谢组学在中药现代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2.
代谢组学作为系统生物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思路与中医的整体观和辨证论治特点相似。因此,将代谢组学技术应用于中药复方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代谢组学技术的简述,以及代谢组学技术在中药复方的药效及作用机制研究、安全性评价研究、配伍研究等方面的应用进行阐述,初步分析并总结了近几年代谢组学技术应用于中药复方研究的概况;指出了其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技术操作不规范、药理研究与临床应用衔接薄弱等;同时认为代谢组学技术必将得到发展与完善,从而更好地为中药复方研究服务。  相似文献   

13.
探讨应用代谢组学技术研究中药配伍减毒的策略。通过分析代谢组学技术应用于中药复方配伍减毒研究的优势,提出基于代谢组学的有毒中药配伍减毒研究方法和内容。代谢组学是继基因组学、转录组学和蛋白质组学之后发展起来的一门全新学科,具有整体、动态、综合与分析的特点。作为系统生物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谢组学在中药配伍减毒研究中表现出很大的应用潜力。在中药复方配伍减毒研究中应用代谢组学的方法,应从基于药物代谢物组的毒性成分以及有效成分辨识、基于代谢组学的中药毒性靶器官以及毒性生物标志物的确定、基于代谢组学的对证控毒作用机制探究、基于系统建模的毒性成分组合与配伍减毒活性之间关联性分析4个方面进行。代谢组学应用于复方配伍减毒研究具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4.
基于代谢组学技术的中药质量控制研究思路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代谢组学是继基因组学、转录组学和蛋白质组学之后的又一门新兴组学技术,在方法学上具有整体性、系统性及综合性的特点,恰与中医药理论的整体观、动态观、辨证观相吻合。本文综述了代谢组学技术在中药效应物质基础、质量评价研究中的应用,并针对目前中药质量控制的不足,提出了基于代谢组学技术的中药质量控制研究思路,即采用代谢组学的技术及其分析方法,明确中药药效物质基础及其在药用植物中代谢变化的影响因素,从而建立与临床疗效相关的中药质量控制方法,确保中药临床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代谢组学是继基因组学、转录组学和蛋白质组学之后新近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作为后基因时代的一种全新的组学技术,代谢组学以系统生物学为理论基础,以生物体液为研究对象,以现代谱学分析技术为支撑,对生物体内低分子量化学组分进行多维多息分析,最终以明晰机体生物学变化本质为目的。代谢组学近年来发展迅速,广泛应用于中医药研究领域,为研究中医药复杂理论体系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研究平台。文章通过论述代谢组学用于中医药复杂理论体系中的中医藏象、中医证候、中医体质、中药复方等理论,充分显示出代谢组学在中医药复杂理论体系研究中的优势及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6.
代谢组学是关于生物体内源性代谢物质种类、数量及其变化规律的学科。本论文在分析国内外有关代谢组学应用于中医药研究的文献基础上,探讨代谢组学与中医证候、中医整体观、中药质量标准化研究、中药的活性成分的研究以及中药方剂研究的关系,认为代谢组学能够以现代化的科技手段实现对活体组织器官进行无损伤、几乎接近生理条件的动态研究,这种研究特点与中医学的整体观、系统观和辨证论治思维相吻合,与中医认识和解释疾病的方法相一致;采用系统生物学的策略和方法,以基于疾病和药物干预下的系统代谢网络的整体性和动态性的变化来评价中药整体效应,用以解释中药方剂对疾病的治疗作用,使得代谢组学成为中药现代化研究中一个非常合适的方法。代谢组学将会是中医药现代化研究较为合适的切入点而且非常有用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7.
代谢组学技术及其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代谢组学是继基因组学、蛋白组学和转录组学之后出现的一门新兴的"组学",目前已在生命科学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展现出良好的前景。代谢组学通过分析外界刺激后生物体内相对分子质量较低的代谢物的全面变化,来认识生物体的生理和病理状态。代谢组学为中药安全性评价,中药复方的物质基础与作用机制研究以及中医证候的认识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8.
代谢组学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8,自引:7,他引:1  
目的:介绍近年来代谢组学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方法:通过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近年来代谢组学在中医药研究中应用的文献32篇,对该领域进行总结归纳。结果:代谢组学能够揭示中医药治疗疾病过程中生物体系内所发生的代谢物的变化和代谢通路及途径的改变,强调从整体角度研究生物体的功能水平,与中医理论的"整体观"相一致,符合中医药多组分、多靶点、整体综合效应的特点。广泛应用中医证候、经络与针刺、中药药效、作用机制和物质基础以及中药安全性评价等领域。在中医药研究中应用代谢组学的方法,应进一步提高分析测定的水平、将适用的分析技术进行整合,实现多种化合物的同时检测;完善代谢组学数据库的建设;加强代谢组学研究中的数据处理与分析的整合,满足其高通量、大规模的数据处理要求。结论:代谢组学应用于中医药研究具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9.
中医证候的科学实质研究是中医现代化的关键,本文尝试阐述一种中医证候基础研究的初步思路,即通过考查现有的小儿腺病毒肺炎及其中医药治疗现状、代谢组学及其在中医证候的应用现状,探讨 其在小儿病毒性肺炎诊疗规范中的应用价值。该方法主要通过能体现中医学“整体观念”的代谢组学作为技术手段,研究小儿病毒性肺炎中最常见的痰热闭肺证;并通过与健康儿童的代谢物质进行比较,确认小儿病毒性肺炎之痰热闭肺证的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