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43例IgA肾病,通过光镜(LM),电镜(EM),特别是免疫荧光(IF)检查,显示肾小球系膜区存在IgA或IgA为主的免疫复合物沉积为特征而患者无肾外体征。LM检查IgA肾病表现各种形态学类型。本组43例首次肾活检病理形态表现为弥漫系膜增生性肾炎(55.8%),局灶增生性肾炎(27.9%),轻微病变(9.3%)及弥漫硬化性肾炎(2.3%),未见有膜性及膜增生性改变;有C3沉积占93%,IgM沉积占69.8%,IgG沉积占11.6%;EM发现系膜基质增生并有团块状电子致密物沉积。  相似文献   

2.
分析临床表现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小病变肾病(MCD)、IgM肾病(IgMN)和非IgA、IgM系膜增殖性肾炎(MsPGN)病理改变(微机定量图像分析)和临床表现的联系。发现:(1)3种疾病以IgMN发生率最高(48.89%),一过性肾功损害、激素依赖比例以MsPGN为高,IgMN、MsPGN存在明显血尿;(2)病理定量分析表明:IgMN和MsPGN的系膜细胞数、系膜基质增宽及间质改变较MCD明显增  相似文献   

3.
分析临床表现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微小病变肾病(MCD)、IgM肾病(IgMN)和非IgA、IgM系膜增殖性肾炎(MsPGN)病理改变(微机定量图像分析)和临床表现的联系。发现:(1)3种疾病以IgMN发生率最高(48.89%),一过性肾功损害、激素依赖比例以MsPGN为高,IgMN、MsPGN存在明显血尿;(2)病理定量分析表明:IgMN和MsPGN的系膜细胞数、系膜基质增宽及间质改变较MCD明显增高(P<0.01),MsPGN系膜区增宽比IgMN更明显(P<0.01);(3)IgMN、MsPGN间质病变越重,越易伴有高血压、血尿、一过性肾功损害和激素依赖,其中以MsPGN更明显。表明IgMN肾病预后相对较好,而MsPGN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4.
22例系膜性IgM肾病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郝继英  王质刚 《北京医学》1998,20(3):162-164
报告22例系膜生IgM肾病,占同期原发性肾小球疾病(肾活检证实)总数的13.92%,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NS)15例,单纯性蛋白尿5例,蛋白尿伴镜下血尿2例。血清IgM明显升高者16例,其中1例最高达4.09g/L。  相似文献   

5.
IgA肾病的病理性临床及肾功能的关系(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皮肤肾活检证实的IgA肾病49例,分析其免疫荧光、电镜所见与临床表现及肾功能之间的关系,发现临床表现为镜下血尿、肾病综合征、或有高血压及肾功能损害者,其病理变化多较严重,在免疫荧光检查中,多数同时存在有IgA、IgC、IgM沉积。电镜检查示电子致密物广泛沉积在系膜内、内膜下及上皮下,或者同时存在于系膜区和基底膜内,多提示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6.
经皮肤肾活检证实的IgA肾病49例,分析其免疫荧光、电镜所见与临床表现及肾功能之间的关系,发现临床表现为镜下血尿、肾病综合征,或伴有高血压及肾功能损害者,其病理变化多较严重。在免疫荧光检查中,多数同时存在有IgA、IgG及IgM沉积。电镜检查示电子致密物广泛沉积在系膜内、内膜下及上皮下,或者同时存在于系膜区和基底膜内,多提示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探讨抗原刺激粘膜免疫及封闭网状内皮系统与IgA于肾小球系膜沉积的关系实验用8-10周BALB/c雌性小鼠60只,分别口服饮食抗原(麦胶蛋白和牛-γ球蛋白),并于实验开始后前3周用或不用印度墨水尾静脉注射。实验第14周后杀检,作肾组织病理检查。结果表明:单纯口服饮食抗原组,免疫荧光显示,肾小球系膜IgA阳性率为(58%~67%);口服抗原加网状内皮系统封闭组,则为(73%~83%),IgA荧光稍强于IgG。光镜和电镜结果均提示肾小球系膜区增生;网状内皮系统功能在14周明显减弱。24h尿蛋白无异常。第14周静注同类抗原后部分有一过性血尿。结果提示:口服饮食抗原,可导致IgA在肾小球系膜区沉积;如封闭网状内皮系统,则可减慢IgA的排泄速度,进一步促进IgA在肾小球系膜区沉积。  相似文献   

8.
IgA肾病肉眼血尿型和大量蛋白尿型的临床与病理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gA肾病是IgA或以IgA为主的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肾小球系膜区为特征的肾小球肾炎。目前认识到,约20%~50%的患者可逐渐导致肾功能衰竭,蛋白尿的程度与肾功能减退相关(1);而单纯性血尿多为良性过程(2)。为此,本文对肉眼血尿型和大量蛋白尿型IgA肾...  相似文献   

9.
血液淋巴系统恶性肿瘤与弓形虫感染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ELISA法对48例血液淋巴系统及126例其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作了弓形虫IgM抗体及循环抗原(CAg)的检测,前者阳性率分别为33.33%(IgM),29.17%(CAg)后者阳性率为19.04%(IgM),15.87%(CAg)同时检测正常人34例,感染率为2.94%(IgM),2.94%(CAg),三者间存在的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弓形虫感染与恶性肿瘤尤其与血液淋巴系统恶性肿瘤密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IgA肾病(IgAN)超微结构变化和各项免疫组化反应的病理意义及在本病演化进展中的作用,以寻找导致本病恶化的影响因素和反映预后的早期指征。方法对122例IgAN患者肾活检组织,进行系统的超微结构观察,其中60例运用SP法进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纤维连接蛋白(FN)的免疫组化染色,以半定量的方法对各项超微结构病变及免疫组化反应结果进行分级,并和组织病理上肾小球损伤程度、肾小管间质损伤程度、临床分型、免疫学类型相对照,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1)肾小球系膜旁区半球形沉着或大量沉着、系膜基质溶解、旁区病变、基膜异常、沉着物出现于基膜内皮下或上皮下,以及系膜细胞插入,都是病变进展过程中较早期的重要事件。它们和组织病理上肾小球损伤程度呈正比,相互影响,最终可导致肾小球节段性或球性硬化的不可逆损伤。(2)系膜区α-SMA免疫组化反应可反映系膜细胞的机能状态和增殖情况。PCNA反应和肾小球的损伤程度呈正相关。系膜区FN反应增强,表明系膜基质增多,亦与肾小球损伤程度呈正相关。(3)肾小管损伤程度、间质细胞α-SMA和PCNA表达增强均和肾小球损伤程度密切相关。结论(1)肾小球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讨肾小球疾病的病理类型与临床治疗的关系,对肾小球疾病131例行肾穿刺活组织检查。其中原发性肾小球疾病120例,继发性肾小球疾病11例,前者以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sPGN)居多,占29.2%,其次是IgA肾病(IgAN),占25.8%。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57.2%。治疗后,随访6个月至6年,总痊愈率和好转率为76.7%,病理类型中的微小病变(MCNS)、轻度MsPGN、IgM肾病(IgMN)、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EnPGN)等的疗效及预后好,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重度MsPGN及组织损害严重的IgAN等疗效差。提示治疗效果、预后与病理类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IgA肾病33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IgA肾病33例,占原发性肾小球疾病肾活检总数之19.1%。临床表现最常见为无症状性尿检异常,共22例,占66.7%。其次是肾病综合征占18.2%。病理类型主要为局灶性肾小球肾炎和弥漫性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分别占48.5%和33.3%。本组14.7%患者发生慢性肾功能不全(Scr〉132μmol/L)。经分析认为,本病发生慢性肾功能不全与病理上肾小球硬化及小管间质病变有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3.
李武  余枢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1994,23(4):269-271,345
对病理学确诊的25例病毒性心肌炎(VMC)和10例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心内膜心肌活检标本,运用ABC技术,进行了免疫球蛋白IgG,IgM,IgA和补体C3的检测。结果:20例VMC和9例DCM的标本中,发现了IgG和IgM的沉积,主要分布于心肌肌膜和毛细血管内皮,IgG的肌膜沉积与同步做的病理切片中观察到的心肌细胞坏死和炎性细胞浸润有病理形态学联系。两组的肌膜沉积与同步做的病理切片中观察到的  相似文献   

14.
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48例尿蛋白定性阴性的Ⅱ型糖尿病(NIDDM)患者尿微量白蛋白(Alg)、IgG,血、尿β2-微球蛋白(β2-MG),并与34例正常人及8例临床糖尿病肾病(DN)患者比较。结果显示尿Alb正常及异常的两组NIDDM,IgG、尿β2-MG均明显增高(P〈0.01),血β2-MG尚无变化。而DN组除尿Alb、IgG、β2-MG均明显增高外,血β2-MG亦明显升高(P〈0.001)。  相似文献   

15.
不育妇女巨细胞病毒感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爱斌  刘谦 《湖北医学院学报》2000,21(2):156-157,161
目的:探讨妇女不育与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的关系。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对98例育龄妇女的血清进行了巨细胞病毒抗体IgM、IgG的检测,其中48例为不育妇女,另50例为正常对照组。结果:不育组HCMV-IgG的阳性率为62.5%,对照组为70.0%,两者差异不明显(P〉0.05),但不育组HCMVIgM阳性率为48.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0%(P〈0.05)。对不育  相似文献   

16.
应用放免疫法测定了84例慢性肺心病急发期的IgG,sIgA,IgE,cAMP,cGMP。从临床及实验室角度判定慢性肺心病急发期植物神经类型,并分析与免疫球蛋白及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慢性肺心病急发期植物经类型分为均衡型(48/84例,57.1%),交亢型(17/48例,20.2%),亢奋型(12/84例,14.3%),迷亢型(7/84例,8.3%),各型与免疫球蛋白及预后的关系为,均衡型IgG  相似文献   

17.
IgA肾病的研究现状陈迎章黄建中(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海口570102IgA肾病(IgAnephropathy)又称“Berger病”是指一组以肾小球系膜区的显著弥漫性IgA沉积为特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临床表现为反复血尿发作。自1969年Be...  相似文献   

18.
采用链脲佐菌素建立大鼠糖尿病(DM)模型,观察DM形成后1、2、4周肾小球中纤维连接蛋白(FN)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表达。结果:FN在DM1周和2周鼠肾小球内的表达无明显变化;在第4周,FN除了系膜区染色明显加深外(P〈0.05),还出现了肾小球基底膜的强染。在第1周,模型鼠肾小球系膜区bEGF染色较正常加强(P〈0.05),第2周恢复到基础水平,第4周在系膜区又出现了较1周时更强的表达(P〈0.05)。上述结果提示,DM早期肾小球内即有细胞外基质的堆积,FN为一般感指标;bFGF后期表达上调与FN沉积有关。  相似文献   

19.
136例IgA肾病临床和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新疆地区不同民族IgA肾病(IgAN)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方法:通过肾活检确定IgAN的病理类型、病理分级以及免疫球蛋白沉积的种类和方式,结合临床分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比较汉族和维吾尔族的差别。结果:本组中汉族、维吾尔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检出率分别为15.3%、25.49%和33.33%。临床分型:慢性肾炎型54例(39.7%)、肾病综合征型49例(36%)、隐匿性肾小球疾病型26例‘19^.1%)和肾衰综合征型7例(5.2%)。病理类型:轻度系膜增生48例(35.29%)、中度系膜增生50例(36.76%)、局灶节段肾小球硬化(FSGS)16例(11.76%)、重度系膜增生13例(9.56%)、膜性肾病2例(1.47%)、增生硬化5例(3.68%)和增生性肾炎2例(1.47%)。结论:IgAN的临床分型、病理类型和病变程度以及病理分级有关,与种族关系不大;和免疫球蛋白沉积的种类和方式无关,在免疫球蛋白沉积的种类和方式上种族的影响不大。新疆IgAN在族别、临床分型、病理类型和病理分级等方面有自身特点。  相似文献   

20.
66例成人原发肾病综合征临床治疗与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然  田松 《北京医学》1995,17(4):217-220
本对66例原发肾病综合征患进行病理类型与临床疗效分析。最常见病理类型为系膜增殖性肾炎,占42.5%,其次为膜性肾病,占32.5%,IgA肾病占15.0%。微小病变型及系膜增殖性肾炎对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效果好,膜性肾病治疗效果差。不同病理类型患病理损害程度与疗效相关。伴肾小管间质病变治疗效果差(P〈0.05)。NSⅠ型疗效明显优于NSⅡ型(P〈0.05)。50岁以下原发肾病综合征(P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