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实验将猪后肢股血管束移入真皮下血管网与浅筋膜之间,并通过显微镜、组织学、透明标本及动脉铸型等方法观察皮瓣血液供应重构过程,结果示:水后3~4W新生血管形成并连结血管束与真皮下血管网,术后6~3W,新生血管增大,皮瓣血运建立,所有顶制薄形轴型皮瓣原位移植全部成活。  相似文献   

2.
目的 在动物模型上探索岛状筋膜瓣诱导预制扩张皮瓣的存活和血供建立时限 ,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在大白鼠的侧胸腹形成以侧胸血管为蒂的岛状筋膜瓣 (1.5cm× 2 .0cm) ,经皮下转移至背部 ,其下埋置扩张器 ,扩张完毕后 ,形成以筋膜瓣血管蒂为载体的预构扩张皮瓣 ,观察皮瓣的成活 ,并行微血管照影 ,了解且扩展可促进微血管的再生微血管构建情况。结果 岛状筋膜瓣的血管与皮肤血管网在 3周后即建立了良好的吻合 ,预构皮瓣建立了丰富的血供 ,且扩展可促进微血管的再生 ,预构皮瓣的长宽可比筋膜瓣大 2 .5~ 4.0倍。结论 皮肤扩张的同时应用岛状筋膜瓣预构的轴型皮瓣能建立起丰富的血管网 ,以筋膜瓣血管为蒂移植安全 ,较传统扩张或随意皮瓣应用更灵活 ,可将岛状或游离皮瓣作远位移植 ,且皮瓣更薄  相似文献   

3.
目的在动物模型上探索岛状筋膜瓣诱导预制扩张皮瓣的存活和血供建立时限,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大白鼠的侧胸腹形成以侧胸血管为蒂的岛状筋膜瓣(1.5cm×2.0cm),经皮下转移至背部,其下埋置扩张器,扩张完毕后,形成以筋膜瓣血管蒂为载体的预构扩张皮瓣,观察皮瓣的成活,并行微血管照影,了解且扩展可促进微血管的再生微血管构建情况.结果岛状筋膜瓣的血管与皮肤血管网在3周后即建立了良好的吻合,预构皮瓣建立了丰富的血供,且扩展可促进微血管的再生,预构皮瓣的长宽可比筋膜瓣大2.5~4.0倍.结论皮肤扩张的同时应用岛状筋膜瓣预构的轴型皮瓣能建立起丰富的血管网,以筋膜瓣血管为蒂移植安全,较传统扩张或随意皮瓣应用更灵活,可将岛状或游离皮瓣作远位移植,且皮瓣更薄.  相似文献   

4.
真皮下血管网薄皮瓣的实验研究与临床应用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以12只家猪为实验动物,对随意型真皮下血管网薄皮瓣及岛状真皮下血管网薄皮瓣的减薄层次、范围及其血供的可靠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意型及岛状真皮下血网薄皮瓣减薄层次,在真皮下血管网的下方保留0.3cm脂肪和在真皮下血管网的下方保留1/3浅筋膜层,两种减薄层次的成活率无显著差异。随意型真皮下血管网薄皮瓣成活的长宽比例为2.5:1,术后6天可断蒂。岛状真皮下血管网薄皮瓣可减薄60%~70%。临床应用随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采用腓浅动脉岛状筋膜蒂皮瓣治疗小腿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1例膝关节至足踝部皮肤缺损患者采用腓浅动脉岛状筋膜蒂皮瓣移位治疗。结果随访31例,时间3周-5年。27例皮瓣完全成活,4例皮瓣远端部分坏死。结论采用腓浅动脉岛状筋膜蒂皮瓣治疗小腿皮肤缺损,该皮瓣血供可靠,切取方便,不牺牲主干血管,基本可满足小腿前外侧创伤修复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岛状颞浅血管颈部预制扩张皮瓣修复面部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1  
目的 探讨应用颞浅血管束颈部预制扩张皮瓣修复面部较大软组织缺损的原理及临床应用方法。 方法  1998年~ 2 0 0 3年 ,对 6例面部瘢痕挛缩的患者 ,将颞浅血管植入颈部扩张皮瓣皮下 ,经 3个月组织扩张 ,形成以颞浅血管为蒂的颈部预制扩张皮瓣 ,移位修复同侧面部软组织缺损。预制扩张皮瓣最大范围为 12 cm× 8cm,蒂长 7~8cm。 结果 术后 6个预制扩张皮瓣 ,移位后有一过性充血潮红 ,均完全成活。修复面颊部及颏部软组织缺损后 ,随访3~ 6个月 ,效果良好。 结论 以颞浅血管颈部预制扩张皮瓣修复面部软组织缺损方法可靠。颞浅血管束与扩张皮瓣接触范围的大小与蒂部所携带皮瓣的面积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颞浅筋膜的解剖学研究,阐明岛状颞浅筋膜瓣移植预制颈部轴型皮瓣的解剖学基础.方法 选用32侧甲醛固定、16侧新鲜的头颈部标本进行解剖,观测颞浅筋膜组织结构及其血管分布、分支及走行情况,并在新鲜尸体标本上进行岛状颞浅筋膜瓣移植到颈部的模拟手术设计.结果 颞浅筋膜是SMAS筋膜的一部分,颞浅动脉是颞浅筋膜的主要血供来源.以颞浅血管为蒂的舌状颞浅筋膜瓣蒂长达6~8 cm,翻转移植可至颈部胸锁乳突肌的中段区域.结论 颞浅筋膜有恒定的感觉神经和血管分布,岛状颞浅筋膜瓣有足够长度的血管蒂供移植至颈部,是预制颈部轴型皮瓣的良好载体.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自体软骨移植在动脉岛状皮瓣中的变化规律.方法在24只新西兰大白兔腹部用一侧的腹壁浅动静脉形成2.0cm×3.0cm岛状合叶皮瓣,并在其中植入自体耳软骨(0.8cm×1.2cm),与植入对侧皮下的相同大小的耳软骨比较,进行移植后不同时期的形态学及组织学观察.结果软骨移植后,其面积大小无明显变化,软骨经过退行性变和新的软骨形成过程,逐渐恢复其原有结构.移植后8周,岛状皮瓣内的移植软骨中有大量的新软骨形成,12周恢复正常的软骨结构,而植入皮下的移植软骨,移植后12周的表现相当岛状皮瓣的第8周水平.结论在岛状皮瓣中,移植软骨的结构恢复较快,岛状皮瓣中丰富的血管床和特有的细胞因子水平可能有助于移植软骨的血运恢复和新的软骨组织形成.  相似文献   

9.
预制皮瓣的概念是通过将知名血管或含知名血管的筋膜、肌肉等组织移植于本来没有知名血管部位的某一层次,或者将游离皮片移植于含有血管束并有丰富血运的筋膜、大网膜等组织上,通过重新血管化形成的轴型皮瓣。我们在临床应用吻合血管的阔筋膜瓣移植的基础上,创新设计将离体的足跟或手掌修剪后移植在阔筋膜瓣上,形成足跟或手掌预制皮瓣,成活后再应用显微外科技术,通过吻接血管神经,使离体的足跟或手掌再移植回原位,充分利用了自体组织,在临床上取得了满意效果,现介绍操作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0.
MEDPOR材料片薄筋膜覆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试以极薄的颞深筋膜替代较厚的颞浅筋膜覆盖MEDPOR耳廓支架 ,以求能更清晰地显露支架的仿真外观。但颞深筋膜不包含轴型血管 ,成岛状瓣后其血运不足以支持移植皮片成活。该实验观察能否通过MEDPOR相互交通的细密孔隙 ,以毛细血管长入的方式 ,与支架背面的颞浅筋膜建立血运联系 ,以支持移植皮片成活。方法 在兔背部深、浅两层筋膜之间插入 30mm× 15mm× 2mm的MEDPOR片。对照组即时于深筋膜深面掀起 ,上植皮片 ;实验组原位缝回 ,3周后再于深筋膜深面掀起 ,切断深筋膜蒂部后 ,于深筋膜深面植皮 ,观察两组植皮成活情况。结果 对照组兔 6只 ,4只皮片全部坏死 ,2只植皮 80 %以上坏死 ;实验组兔 6只 ,皮片全部成活。结论 不含轴型血管的深筋膜成瓣后 ,其血运不足以支持皮片成活 ;深、浅两层筋膜之间 3周内可通过一定厚度的MEDPOR材料的孔隙建立血运联系 ,且仅依靠此新建立的跨MEDPOR的血运联系 ,即能支持深筋膜上所植皮片的成活。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一种以大鼠隐血管束为预制血管蒂的全腹壁预制皮瓣模型的设计及应用价值。方法:将18只SD大鼠按Ⅰ期手术与Ⅱ期手术之间的间隔时间2、4、6周分为三组。Ⅰ期手术制备大鼠后肢隐血管束预制血管蒂,Ⅱ期手术切开皮瓣四边,形成以预制隐血管束为蒂的岛状皮瓣。Ⅰ期、Ⅱ期术后观察皮瓣血运,记录皮瓣成活面积及成活率。检测Ⅱ期皮瓣血管蒂旁局部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含量,取成活皮瓣制作病例切片,HE染色,计算血管密度(血管数/mm2)。运用统计学方法比较各组间差异。结果:Ⅰ期术后各组大鼠腹部皮瓣全部成活;Ⅱ期术后1周,Ⅰ组皮瓣全部坏死,Ⅱ组、Ⅲ组皮瓣平均成活率分别为(14.68±1.02)%,(16.19±1.71)%(P<0.05);Ⅱ期皮瓣局部组织VEGF平均含量:Ⅰ组243.95±4.37,Ⅱ组240.89±3.11,Ⅲ组239.19±2.61(P>0.05);大鼠平均血管密度6周组较4周组略有增多,但差别不大(P>0.05)。结论:大鼠隐血管束全腹壁预制皮瓣模型,可以作为研究提高预制皮瓣成活率的基础,Ⅰ期手术与Ⅱ期手术之间的时间间隔至少需4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一种以大鼠隐血管束为预制血管蒂的全腹壁预制皮瓣模型的设计及应用价值。方法:将18只SD大鼠按Ⅰ期手术与Ⅱ期手术之间的间隔时间2、4、6周分为三组。Ⅰ期手术制备大鼠后肢隐血管束预制血管蒂,Ⅱ期手术切开皮瓣四边,形成以预制隐血管束为蒂的岛状皮瓣。Ⅰ期、Ⅱ期术后观察皮瓣血运,记录皮瓣成活面积及成活率。检测Ⅱ期皮瓣血管蒂旁局部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含量,取成活皮瓣制作病例切片,HE染色,计算血管密度(血管数/mm2)。运用统计学方法比较各组间差异。结果:Ⅰ期术后各组大鼠腹部皮瓣全部成活;Ⅱ期术后1周,Ⅰ组皮瓣全部坏死,Ⅱ组、Ⅲ组皮瓣平均成活率分别为(14.68±1.02)%,(16.19±1.71)%(P<0.05);Ⅱ期皮瓣局部组织VEGF平均含量:Ⅰ组243.95±4.37,Ⅱ组240.89±3.11,Ⅲ组239.19±2.61(P>0.05);大鼠平均血管密度6周组较4周组略有增多,但差别不大(P>0.05)。结论:大鼠隐血管束全腹壁预制皮瓣模型,可以作为研究提高预制皮瓣成活率的基础,Ⅰ期手术与Ⅱ期手术之间的时间间隔至少需4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索颞浅筋膜预置耳后扩张皮瓣,在修复面部较大面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方法 自2007年,对10例较大面部浅表性组织缺损患者,采用颞浅筋膜预置耳后扩张皮瓣进行修复.Ⅰ期手术形成由颞浅动脉顶支供血的筋膜岛状瓣,预置于耳后乳突区皮下,同时在筋膜瓣下埋置皮肤扩张器.注水完成并保持3~5个月,动脉造影观察颞浅动脉分支在耳后的区分布.Ⅱ期手术取出扩张器,形成以颞浅动脉直接供血的耳后岛状皮瓣,经皮下隧道转移覆盖面部创面.结果 本组患者术后随访6~18个月.2例术后24h出现皮瓣远端静脉回流受阻,致浅表组织坏死,于2周内创面愈合.其余皮瓣存活良好.皮瓣切取最大面积7 cm×3.5 cm.结论 颞浅筋膜岛状瓣预置耳后扩张皮瓣,皮瓣薄,供皮区无需植皮,面部不增加额外切口,适合于面部较大面积创面的修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自体软骨移植在动脉岛状皮瓣中的变化规律。方法 在 2 4只新西兰大白兔腹部用一侧的腹壁浅动静脉形成 2 .0cm× 3.0cm岛状合叶皮瓣 ,并在其中植入自体耳软骨 (0 .8cm× 1.2cm) ,与植入对侧皮下的相同大小的耳软骨比较 ,进行移植后不同时期的形态学及组织学观察。结果 软骨移植后 ,其面积大小无明显变化 ,软骨经过退行性变和新的软骨形成过程 ,逐渐恢复其原有结构。移植后 8周 ,岛状皮瓣内的移植软骨中有大量的新软骨形成 ,12周恢复正常的软骨结构 ,而植入皮下的移植软骨 ,移植后 12周的表现相当岛状皮瓣的第 8周水平。结论 在岛状皮瓣中 ,移植软骨的结构恢复较快 ,岛状皮瓣中丰富的血管床和特有的细胞因子水平可能有助于移植软骨的血运恢复和新的软骨组织形成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一种较好的修复面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方法。方法手术分两期进行。一期手术时,以颞浅动静脉为蒂,掀起颞顶浅筋膜岛状瓣,沿同侧发际线切开,在耳后乳突区皮下剥离,形成适当大小的囊腔,将颞顶筋膜瓣转移至囊腔内,适当固定,于筋膜瓣下放置皮肤扩张器;扩张完毕后,取出扩张器,以颞浅动静脉为蒂,掀起耳后乳突区预制岛状筋膜皮瓣,用于面部皮肤缺损的修复。结果自1999年以来,临床应用9例,其中面部黑痣2例,面部血管瘤2例,面部瘢痕5例。颞顶筋膜岛状皮瓣蒂长5.5~7cm,平均6.2cm,筋膜瓣面积4cm×3cm~7cm×7cm,平均5.7cm×4.9cm,预制筋膜皮瓣面积为5cm×5cm~8.0cm×7.5cm,平均6.4cm×6.1cm;术后皮瓣全部成活,供瓣区直接拉拢缝合者5例,另行皮片移植修复者4例。结论颞顶筋膜皮瓣血管蒂长,转移方便,血运丰富,耳后乳突区皮肤在质地、色泽、厚度等方面均与面部皮肤最为接近,是一种良好的修复面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介绍超长蒂颞浅动脉筋膜岛状皮瓣修复鼻翼缺损的手术方式.方法 29例外伤性鼻缺损,其中采用颞浅动脉额支筋膜岛状皮瓣修复12例,颞浅动脉顶支筋膜岛状耳后皮瓣修复14例,预制颞浅动脉顶支筋膜耳后皮瓣3例.结果 27例皮瓣的颜色、质地和形态良好,疗效满意;2例出现皮瓣部分坏死,需再次修复手术.结论超长蒂颞浅动脉筋膜岛状皮瓣治疗鼻尖、鼻小柱及鼻翼缺损,供区损伤小,受区颜色形状好;并且预制的超长蒂颞浅动脉筋膜岛状耳后皮瓣血运可靠,可一次解决衬里问题,此皮瓣是修复鼻尖、鼻翼缺损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7.
超长蒂颞浅筋膜岛状皮瓣修复鼻部缺损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介绍超长蒂颞浅动脉筋膜岛状皮瓣修复鼻翼缺损的手术方式。方法29例外伤性鼻缺损,其中采用颞浅动脉额支筋膜岛状皮瓣修复12例,颞浅动脉顶支筋膜岛状耳后皮瓣修复14例。预制颞浅动脉顶支筋膜耳后皮瓣3例。结果27例皮瓣的颜色、质地和形态良好。疗效满意;2例出现皮瓣部分坏死,需再次修复手术。结论超长蒂颞浅动脉筋膜岛状皮瓣治疗鼻尖、鼻小柱及鼻翼缺损,供区损伤小,受区颜色形状好;并且预制的超长蒂颞浅动脉筋膜岛状耳后皮瓣血运可靠,可一次解决衬里问题,此皮瓣是修复鼻尖、鼻翼缺损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8.
腓浅动脉逆行岛状皮瓣治疗小腿远端皮肤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采用腓浅动脉逆行岛状筋膜蒂皮瓣治疗小腿远端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腓浅动脉逆行岛状皮瓣治疗此种病人17例。术后根据皮瓣成活情况进行评价。结果随访17例,时间3周~5年,术后皮瓣完全成活14例。3例皮瓣远端部分坏死。结论采用腓浅动脉逆行岛状筋膜蒂皮瓣治疗小腿远端皮肤缺损,该皮瓣血供可靠,切取方便,不牺牲主干血管,基本可满足小腿下段创伤修复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寻求一种解决以颞浅血管额支为蒂的额部扩张岛状皮瓣术后容易出现静脉同流的方法.方法 手术分两期进行.Ⅰ期,在额肌下剥离,形成适当大小的囊腔,然后以颢浅血管顶支为蒂,形成颞顶筋膜瓣,转移至额部皮瓣下,舒展同定于额肌下面,于筋膜瓣下埋置扩张器;Ⅱ期,取出扩张器,以颞浅血管额支和转移带血运的筋膜瓣为蒂,形成额部扩张岛状皮瓣,转移、修复面部皮肤缺损.结果 自2004年以来,临床应用3例,均为烧伤后面部瘢痕患者,术后皮瓣全部成活,无静脉淤血等皮瓣回流不畅的情况出现.结论 将血管移植皮瓣预构技术应用到传统的以颞浅血管额支为蒂的额部扩张岛状皮瓣,不增加治疗时间,可有效地缓解皮瓣移植后的静脉回流问题,是解决额部扩张岛状皮瓣术后静脉回流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采用腓浅动脉岛状筋膜蒂皮瓣治疗小腿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腓浅动脉岛状皮瓣治疗35例.术后根据皮瓣成活情况进行评价.[结果] 随访31例,时间7周~7年,平均8.9个月.术后皮瓣完全成活30侧.1侧皮瓣远端部分坏死.[结论] 采用腓浅动脉岛状筋膜蒂皮瓣治疗小腿皮肤缺损,该皮瓣血供可靠,切取方便,不牺牲主干血管,基本可满足小腿前外侧创伤修复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