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基于Hb和胆红素水平评定黄茵安胎汤与西医治疗ABO血型不合新生儿溶血效果的差异。方法选取56例母儿ABO血型不合妊娠者,随机分成中药组和西医组各28例,其中中药组采用自拟方黄茵安胎汤治疗,对照组采用维生素片联合吸氧的西医治疗,观察2组治疗效果、妊娠结果以及新生儿黄疸、溶血预后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中药组总有效率、正常分娩率均显著高于西医组(P均0.05);中药组新生儿Hb、Apgar评分、胆红素水平及重症黄疸发生率和西医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黄茵安胎汤治疗母儿ABO血型不合疗效显著,可显著提升该种妊娠者正常分娩的概率,对新生儿黄疸以及溶血症状的改善具有明显作用,值得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基于抗体效价和胆红素水平探讨黄茵安胎汤联合西医治疗ABO血型新生儿溶血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60例母体与胎儿ABO血型不合的妊娠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数字随机法分为实验组(n=30例)和对照组(n=3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方法,实验组采用西医方法联合黄茵安胎汤进行治疗,比较2组抗体效价下降用时、新生儿胆红素水平、溶血症黄疸出现情况的差异。结果 2组妊娠者治疗后抗体效价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治疗后实验组妊娠者的抗体效价、血清胆红素水平均明显低于照组(P均0.05);血红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新生儿黄疸例数及溶血症例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血清胆红素水平与抗体效价呈显著正相关(r=0.733,P=0.024);血红蛋白水平与抗体效价呈现负相关(r=-0.472,P=0.051),但相关不显著。结论黄茵安胎汤联合西医对母儿ABO血型不合的妊娠者抗体效价下降及新生儿胆红素水平改善作用明显,且能够有效预防新生儿黄疸及溶血症状的出现,具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基于抗体效价水平研究黄茵安胎汤与西医治疗对ABO血型不合新生儿预后的影响。方法将母儿ABO血型不合的妊娠者58例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9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吸氧联合服用维生素C、维生素E等西医治疗,观察组给予中药方黄茵安胎汤治疗,基于抗体效价的下降水平,对2组间疗效差异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妊娠者抗体效价水平下降到1∶64研究组用时〈30 d和30~60 d的例数均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效价水平下降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组中抗体效价水平为1∶128的妊娠者有效率均明显优于1∶256的妊娠者(P〈0.05);研究组黄茵安胎汤疗效明显优于西医治疗(P〈0.05)。研究组抗体效价水平为1∶128的妊娠者预后显著优于抗体效价水平为1∶256者,且整体均显著优于对照组预后(P均〈0.05)。结论黄茵安胎汤对ABO血型不合新生儿的抗体效价改善效果明显,且与治疗初期抗体效价水平呈显著相关性,因此临床应针对就诊时效价水平合理选择治疗方案;茵安胎汤整体治疗溶血效果及预后明显优于西医治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脐带血血清溶血三项、总胆红素检测结果与新生儿ABO溶血病、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462例ABO血型不合孕妇分娩的新生儿脐血溶血三项及总胆红素结果,根据母婴血型、黄疸出现的时间(日龄≤3 d和日龄3 d)分组分析。结果母婴O-A/B血型不同组脐血胆红素明显高于母婴O-O血型相同组,新生儿ABO溶血病的发生率、游离抗体试验及抗体释放试验阳性率均明显高于母婴O-O血型相同组,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及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率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高胆红素血症不同发生时间新生儿脐血溶血三项、母婴血型、新生儿性别及初产妇、经产妇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脐血总胆红素水平越高,新生儿发生高胆红素血症的时间越短,当脐带血胆红素30μmol/L时,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概率明显增加。结论检测母婴ABO血型不合新生儿脐血的溶血三项及其血清总胆红素水平有利于临床对新生儿ABO溶血病、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早期诊断与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5.
莲黄汤治疗母儿ABO血型不合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莲黄汤治疗母儿ABO血型不合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60例母儿ABO血型不合的孕妇随机分为两组, A组采用莲黄汤加减治疗, B组采用西医治疗, 随访疗效。结果 两组抗体效价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A组有效率为90.0%, B组有效率为56.7%。A组新生儿平均脐血胆红素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新生儿5 min Apgar评分、体重及脐血血红蛋白含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莲黄汤治疗母儿ABO血型不合有较好的疗效, 能有效降低其血清抗体效价, 预防产后新生儿ABO溶血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清热安胎汤对孕期母儿ABO血型不合溶血病治疗效果及对血清抗体效价的影响。方法对66例母儿ABO血型不合的孕妇采用驭黄汤治疗,定期检测抗体效价。结果治疗后抗体效价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总有效率95%。结论清热安胎汤治疗母儿ABO血型不合溶血病疗效较好,能有效降低血清抗体效价,预防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六味茵陈汤治疗ABO母婴血型不合50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科 《陕西中医》2007,28(11):1488-1489
目的:探索中医传统复方对孕妇血清IgG血型抗体效价的影响,及与新生儿ABO溶血病发生的关系。方法:采用中药六味地黄汤合茵陈蒿汤加减治疗,监测治疗前后孕妇血清IgG血型抗体效价。结果:治疗50例孕妇中,血型抗体效价下降47例,有效率94%,产后新生儿ABO溶血病发生3例,发病率6%。结论:在应用六味茵陈汤治疗母婴ABO血型不合、高滴度孕妇后,其血型抗体效价明显降低,新生儿ABO溶血病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茵陈蒿汤加味治疗母儿ABO血型不合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120例孕妇随机分成两组,研究组60例服用茵陈蒿汤加味,对照组60例给予葡萄糖、维生素等西医综合治疗,4周为1个疗程,随访疗效。结果 1)临床疗效:研究组总有效率91.53%;对照组总有效率73.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研究组血清抗体效价治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研究组与对照组均改善中医证候,研究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93.22%,对照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71.43%,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茵陈蒿汤加味母儿ABO血型不合疗效满意,能够有效降低母儿血型不合孕妇的血清抗体效价,改善中医症状,中药方剂简单、方便、有效,对于围产期保健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母婴ABO血型不合的新生儿进行早期护理干预,预防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方法:对80例母婴ABO血型不合的新生儿进行早期干预,动态观察新生儿黄疸指数。结果:对母婴ABO血型不合的新生儿进行精心护理和动态严密观察病情,可以预防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防溶安胎散防治ABO母儿血型不合的临床疗效。方法:符合研究标准的孕10—40W孕妇1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80例服防溶安胎散,对照组70例服维生素C与维生素E。结果:降低IgG抗体A(B)效价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2.5%,对照组为58.57%,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3例先兆流产,2例早产,对照组4例先兆流产,3例难免流产,5例早产,两组先兆流产、早产两项比较,P〉0.05;不良妊娠(难免流产+死胎+早产)情况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溶血指标中,脐血TSB、Hb改善率、两组新生儿溶血发病率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防溶安胎散在孕期防治ABO母儿血型不合效果满意,能有效防治ABO母儿血型不合溶血病的发生,减轻发病程度,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11.
ABO血型不合可导致流产、胎死腹中或新生儿溶血死亡,给孕妇、胎儿或新生儿带来较大的危害.笔者用滋肾清湿安胎方治疗ABO血型不合20例,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ABO血型不合可导致流产、胎死腹中或新生儿溶血死亡,给孕妇、胎儿或新生儿带来较大的危害。笔者用滋肾清湿安胎方治疗ABO血型不合20例,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固胎茵陈汤预防ABO母儿血型不合的临床疗效。方法:IgG抗A(抗B)抗体效价〉1:128的孕妇85例,随机分为3组,用药组32例,西药组28例,中药组25例。西药组予维生素C、维生素E及鲁米那口服;中药组口服茵陈蒿汤,用药组口服固胎茵陈汤。观察IgG抗A(B)抗体效价、新生儿溶血指标、阿普加(Apgar)评分、体重及黄疸开始时间、黄疸程度等。结果:总有效率用药组为93.75%,西药组为75.00%,中药组为96.00%,用药组与西药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用药组与中药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用药组与中药组新生儿脐血总胆红素均低于西药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3组新生儿Apgar评分、体重、脐血红蛋白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用药组新生儿有2例发生早发性黄疽,1例重度黄疸,无溶血病例;西药组新生儿有5例发生早发性黄疸,3例重度黄疸,2例发生溶血病;中药组新生儿有1例发生早发性黄疸,1例重度黄疸,无溶血病发生。西药组发生黄疸的情况明显多于用药组及中药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固胎茵陈汤防治ABO母儿血型不合有较好的疗效,能有效降低新生儿ABO血型不合引起的黄疸发病率。  相似文献   

14.
《陕西中医》2016,(1):25-26
目的:观察采用茵栀黄口服液治疗母婴ABO血型不合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维生素E胶丸、维生素C片以及袋装葡萄糖口服治疗;治疗组给予茵栀黄口服液治疗。10d为1个疗程,共计4个疗程为1周期,经过2个周期后;对两组的抗体效价改变、有效率以及新生儿发生病例黄疸的比例、脐带血总胆红素(TBIL)以及血红蛋白(Hb),Apgar5分钟评分以及体重的对比分析,相关数据采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第1周期后,两组不同效价的患者分布无差异。第2周期后,治疗组的低效价人数显著增加,高效价人数显著降低,差异具有显著性。治疗组的新生儿TBIL和病理性黄疸人数显著低于对照组,但Hb、体重和Apgar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组于对照组总体疗效比较,治疗组的总体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茵栀黄口服液治疗母婴血型不合,临床疗效较好,可在今后临床中使用。  相似文献   

15.
母儿血型不合是指孕妇和胎儿之间因血型不合而产生的同族血型免疫疾病,在我国以ABO血型不合较为常见。母儿血型不合对孕妇多无影响,但是,可以引起胎儿或者新生儿免疫性溶血病,导致流产、胎儿畸形、死胎,严重者导致新生儿智力发育和运动功能障碍。笔者以自拟加味茵陈汤治疗ABO血型不合80例,疗效显著,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坤草安胎汤治疗ABO血型不合所致自然流产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母儿ABO血型不合引起的自然流产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62例,采用中药坤草安胎汤治疗;对照组58例采用中药茵陈蒿汤治疗。两组患者于妊娠中晚期均予西医综合治疗10日。两组病例服药至分娩或动态观察抗体效价降至1∶64以下时可停药。主要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IgG抗A(B)抗体效价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IgG抗A(B)抗体效价与治疗前比较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降低血清IgG抗A(B)抗体效价有效率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流产、死胎及早产情况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坤草安胎汤治疗母儿ABO血型不合引起的自然流产疗效显著,可明显降低血清抗体效价水平,可通过调节机体免疫功能与状态达到保胎效果,提示中药治疗ABO血型不合所致的自然流产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茵陈蒿汤加减对ABO母婴血型不合孕妇抗体滴度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确诊为ABO母婴血型不合的128例孕妇纳入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4例。2组均给予常规对症处理,对照组联合应用茵栀黄口服液治疗,治疗组给予茵陈蒿汤加减治疗,2组孕疗程均为30 d。比较2组孕妇抗体滴度、免疫功能、治疗效果。结果:临床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95.31%明显高于对照组82.81%(χ~2=5.133,P0.05);血清抗体水平:治疗组血清抗体在1∶64及以下87.50%明显高于对照组50.00%(χ~2=19.236,P0.05);免疫功能:治疗组CD3+、CD8+数量高于对照组,CD4+计数、CD4+/CD8+比值均低于对照组(t=2.308~11.158,P0.05)。结论:茵陈蒿汤辨证方有助于降低ABO母婴血型不合孕妇抗体滴度,改善母体免疫功能,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莲黄汤对母儿ABO血型不合溶血病抗体效价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母儿ABO血型不合是一种抗原抗体免疫反应性疾病,是新生儿溶血性疾病的重要病因,占我国新生儿溶血病的96%,是围生期一种潜在性的重症疾患。为了降低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生率,提高新生儿的生存质量,笔者采用莲黄汤治疗母婴ABO血型不合的孕妇,并定期检测血清抗体效价,取得一定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补气活血滋阴汤对子痫前期(PE)患者血清胱抑素C (Cys-C)及尿微量白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将90例PE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补气活血滋阴汤;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终止妊娠时孕周、终止妊娠时血压控制情况,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血清Cys-C水平、尿微量蛋白水平,并统计两组母婴结局。结果: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 0. 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终止妊娠时孕周明显长于对照组(P 0. 05),终止妊娠时收缩压、舒张压明显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后,两组血清Cys-C水平、尿微量蛋白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 0. 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较对照组胎盘早剥、产后大出血、母体肝肾损伤、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均明显降低,新生儿Apgar评分、新生儿出生体重明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补气活血滋阴汤治疗PE,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中医症状,控制血压,降低Cys-C及尿微量白蛋白水平,改善母婴结局。  相似文献   

20.
根据中医学清热除湿、补肾安胎的理论,采用消抗安胎饮治疗产前ABO血型不合,能够显著的降低血清抗体IgG,降低胆红素及血清转氨酶效果,并有抗过敏作用,从而有效地防治ABO溶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