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2):2247-2248
分析脑卒中后癫痫发作的临床特点及脑电图特征。选取2015年2月~2016年1月就诊于我院的脑卒中后癫痫发作患者25例,分析脑卒中患者癫痫发作临床特点。记录患者癫痫发作的时间、类型和脑卒中后癫痫发作脑电图特征。迟发型癫痫发生率于脑梗死患者中较高,而早发型癫痫发生率于蛛网膜下腔出血和脑出血患者中较高,迟发型癫痫中部分性发作高于早发型癫痫,而早发型癫痫中部分性发作继发全面性发作高于迟发型癫痫(P0.05),迟发型癫痫中全面性发作早发型癫痫中无明显差异(P0.05)。脑卒中后癫痫患者发作期间3例脑电图正常、2例边缘状态脑电图改变;20例脑电图异常,脑电图异常患者中以癫痫样放电为主。脑卒中后癫痫发作的类型及时间具有密切联系,不同类型脑卒中导致癫痫的发生率有明显不同,而脑电图检查多以癫痫样放电为主。因此实施脑电图监测能有效为医师诊断、治疗脑卒中后癫痫发作提供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吴宏涛  周东  王慧  徐鸿儒 《华西医学》2002,17(4):460-461
目的:(1)探讨各类癫痫发作时症状和脑电图特点及录像脑电图监测(VEEG)在癫痫诊断、分类、定位上的价值。方法:将404例癫痫患者分为2组:1、临床诊断癫痫组,2、临床疑诊癫痫组。采用同步录像脑电图监测仪纪录患者发作时临床和脑电图表现,分析其监测结果。采用医用统计软件包SPSS软件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结果:确诊癫痫组患者的痫样放电检出阳性率:VEEG达82.3%,与常规脑电图(REEG)阳性率33.2%有显著性差异。88.7%临床表现为部分性发作的患者,可检出部分性痫样波。结论:VEEG对癫痫患者脑电异常的检出率高于REEG。VEEG可以为部分性癫痫发作提供定位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脑电图连续监测对脑卒中后癫痫发作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9月至2020年8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78例脑卒中后癫痫发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进行脑电图连续监测,分析癫痫发作类型,统计不同疾病类型脑卒中癫痫发作情况。结果 脑电图连续监测结果显示,78例脑卒中后癫痫发作患者中,早发型癫痫发作51例,占65.38%(51/78),迟发型癫痫发作类型27例,占34.62%(27/78);早发型癫痫患者中部分性发作检出率(1.96%,1/51)低于迟发型癫痫(33.33%,9/27),部分性继发全身性发作检出率(62.75%,32/51)高于迟发型癫痫(25.93%,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早发型癫痫检出率[52.94%(27/51), 35.29%(18/51)]高于迟发型癫痫[18.52%(5/27), 0.00%(0/27)],脑梗死患者的早发型癫痫检出率(11.76%,6/51)低于迟发型癫痫(81.48%,22/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电图连续监测应用于脑卒中后癫痫发作中,能准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视频脑电图(video electroencephalogram,VEEG)和常规脑电图(routine electroencephalogram,REEG)对癫痫疾病诊断及病灶定位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安徽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癫痫中心收治的103例疑似癫痫患者,患者均接受REEG和VEEG检查。比较2种脑电图检查方法对受检者痫性放电、临床症状以及同步临床发作的检出率,分析VEEG检出痫性放电的时相特征和癫痫患者病灶的定位情况。结果:VEEG痫性放电、临床症状、同步临床发作检出率分别为76.69%(79/103)、46.60%(48/103)和53.16%(42/79),均明显高于REEG的44.66%(46/103)、18.45%(19/103)、19.57%(9/4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VEEG检出的79例痫性放电患者中,睡眠期VEEG检出率为65.82%(52/79),高于清醒期的24.05%(19/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VEEG睡眠期检出痫性放电的52例患者中,非快速眼动睡眠期(non-REM sleep,NREM)Ⅰ~Ⅱ期、Ⅲ~Ⅳ期、REM期分别占78.85%(41/52)、17.31%(9/52)、3.85%(2/52),上述脑电图时相痫性放电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REEG、VEEG临床确诊癫痫分别为9例和42例,VEEG确定病灶部位为颞叶区15例,额叶区11例,枕叶区8例,中央区5例以及大脑半球皮层区3例。结论:与REEG比较,VEEG更能充分了解脑电活动信息和临床发作情况,为癫痫疾病诊断和病灶定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的急性脑血管病与癫痫发作的关系。方法 对 75例急性脑血管病并发癫痫患者的发生率、发作类型、发作时间、颅脑CT、EEG及临床疗效回顾分析。结果 结现脑梗死、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均可并发癫痫发作 ,蛛网膜下腔出血癫痫发生率显著高于脑梗死及脑出血 ;脑梗死以局限性发作为主 ,而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以全身性发作为主 ;脑出血及蛛网膜下腔出血比脑梗死出现癫痫发作时间早。结论 急性脑血管病可以并发癫痫发作 ,且不同类型的脑血管病其癫痫发作有各自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自发性颅内出血后急性癫痫发作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自发性颅内出血后急性癫痫发作与进展性脑水肿、中线移位和临床神经功能恶化的关系。方法 对72例脑卒中患者 (缺血性卒中 30例 ,脑出血 4 2例 )入院后进行脑电图监测 ,于出血后 2 4、4 8、72h进行头颅CT扫描 ,确定癫痫发生率、发作的时间及与出血量和中线移位的关系 ,并于出院时用Glasgow预后评分对患者进行评估。结果 共有 17例患者入院 72h内脑电图有癫痫波 ,脑出血 13例 (33% ) ,脑梗死 4例 (13% ) ,脑出血患者癫痫发生率明显高于后者 (P <0 0 5 ) ;以皮层出血发生癫痫最常见 ,其次是皮层下出血 ;发作形式以局灶性发作继发全身发作居多 ;癫痫发作患者与NIH卒中评分低和中线移位明显相关 (P <0 0 5 )。结论 脑出血常伴癫痫发作 ,与出血后脑水肿和中线移位增加有关 ,并伴有明显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视频脑电图(VEEG)监测对儿童发作性癫痫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临床诊断为癫痫及疑为癫痫、不疑癫痫或其他发作性疾病的726例患儿进行4-24hVEEG监测。并对其脑电波形及临床发作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VEEG异常542例(74.66%),其中非特异性异常117例(16.12%),痫样放电425例(58.54%)。726例中505例行常规脑电图检测,非特异性异常91例(18.02%),痫样放电42例(8.32%)。两者相比有显著差异。726例、VEEC监测后明确诊断非癫痫187例,癫痫493例。结论 VEEG对儿童癫痫诊断、分型、定位及与非癫痫发作性疾病的鉴别有重要价值.更能发现特殊的类型,有利于研究和发现癫痫发作的生理机制和诱因。  相似文献   

8.
目的针对脑卒中后癫痫发作的临床特点和视频脑电图表现进行研究,为患者的治疗和预后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随机选择2012年12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脑卒中后癫痫发作患者12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对患者的临床症状、特点,以及视频脑电图特征和表现进行观察分析。结果在本次研究中,脑梗死患者23例,占19.17%;脑出血患者38例,占31.67%;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59例,占49.17%。早发型癫痫发生率为65.00%,迟发型癫痫发生率为35.00%。脑梗死迟发型癫痫发生率(60.87%)明显高于早发型癫痫发生率(39.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出血早发型癫痫发生率(65.79%)明显高于迟发型癫痫发生率(34.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蛛网膜下腔出血早发型癫痫发生率(77.97%)明显高于迟发型癫痫发生率(22.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部分性发作的早发型癫痫发生率(7.69%)与明显低于迟发型癫痫发生率(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部分性发作继发全面性发作早发型癫痫发生率(48.72%)明显高于迟发型癫痫发生率(23.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0例脑卒中后癫痫患者发作期间视频脑电图正常12例,边缘状态脑电图改变10例,视频脑电图异常患者98例。视频脑电图异常以癫痫样放电为主。结论脑卒中后癫痫发作的时间与类型存在相关性,不同类型的脑卒中患者的癫痫发生率不同,且视频脑电图以癫痫样放电为主。  相似文献   

9.
癫痫灶定位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越来越多的顽固性癫痫患接受外科治疗,而癫痫外科治疗的关键是癫痫灶的准确定位。脑电图检查是癫痫外科术前综合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普通脑电图(REEG)是诊断癫痫最基本、最重要的检查方法,但对癫痫灶的定位(定侧)诊断方面的敏感性、准确性及特异性均较低,确定诊断率只有60%左右,对致痫灶的定位诊断献报道为22%~45%,但是有较高的假阳性率出现。128导视频脑电图(VEEG)的出现,显提高了癫痫灶的空间分辨率,并且发作表达形式与异常脑电图统一结合起来,对癫痫分型及鉴别诊断和痫灶定位诊断十分重要,发作期VEEG记录是癫痫定位的必要前提。作选择53例癫痫手术患,通过MRI、MRS、术前REEG、128导长程VEEG监测及术中皮层脑电图,进行比较分析,为癫痫的术前诊断及定位提供更有价值的资料。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视频脑电图(VEEG)在脑瘫患儿合并痫性发作监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脑瘫患儿112例分为有发作组(监测前有发作性症状)75例和无发作组(监测前无发作性症状)37例,分别进行VEEG监测4 h,对监测中各种状态及事件进行标记,结束后将记录的脑电图与临床录像资料同步回放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有发作组检测到发作60例,其中痫性发作34例,癫痫诊断率45.33%;无发作组检测到痫性发作15例,癫痫诊断率40.54%,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应重视VEEG在脑瘫患儿中的应用,减少癫痫的误诊和漏诊。  相似文献   

11.
视频脑电图监测小儿发作性疾病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视频脑电图在小儿发作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癫痫组166例,可疑癫痫组49例,应用美国PIVEEG400-C型视频脑电图仪进行3~4h的动态监测,包括至少1个清醒-睡眠周期,完成各种诱发试验。结果:癫痫组VEEG痫性放电124例(74.69%),监测到临床发作26例,其中癫痫发作20例,非癫痫发作6例;可疑癫痫组VEEG痫性放电13例(26.53%),监测到临床发作16例,其中癫痫发作3例,非癫痫发作13例。137例痫性放电的患儿中99例(72.26%)确定了发作类型。43例(31.39%)明确了癫痫综合征的诊断。结论:视频脑电图监测在鉴别癫痫发作性质、确定发作类型方面提供了准确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视频脑电图(VEEG)在儿童发作性疾病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常规脑电图检查为正常或边缘状态及轻度异常不能确诊的发作性疾病患儿共164例进行VEEG监测。结果 164例患儿检出痫样放电63例,检出率为38.41%,NREMⅠ~Ⅱ期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他睡眠期,确诊癫痫81例,62例癫痫的发作类型得到确定。结论视频脑电图可显著提高痫样放电的检出率,有助于儿童发作性疾病鉴别诊断及癫痫的分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癫痫临床诊断过程中应用视频脑电图进行监测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5月至2011年4月专科门诊与住院收治的癫痫患者200例,对患者视频脑电图检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统计临床发作与异常放电情况。结果 200例患者进行常规脑电图检测,临床发作11例,监测发现异常放电67例。视频脑电图监测中临床发作113例,监测过程中出现异常放电149例。患者中91例患者同时存在临床发作时的异常放电诊断为癫痫,84例确定发作类型,25例患者修正了原有的发作类型。结论视频脑电图能够有效提高癫痫的确诊率,明确脑电波的异常放电,对癫痫的诊断与分型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脑电图对额叶癫痫患儿诊断及治疗的指导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5月于我院确诊的80例癫痫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儿实施磁共振成像(MRI)、常规脑电图、长程视频脑电图检查。比较三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结果;采用长程视频脑电图监测患儿治疗前、后的癫痫发作情况,评价其癫痫控制效果;并比较不同预后患儿的脑电图表现。结果长程视频脑电图检查对小儿额叶癫痫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均高于常规脑电图和MRI检查(P<0.05)。长程视频脑电图监测结果显示,治疗后,额叶癫痫患儿的癫痫发作次数明显少于治疗前,癫痫发作单次持续时间明显短于治疗前(P<0.05)。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96%;预后良好组的局灶性痫性放电比例低于预后欠佳组,清醒期枕区节律性δ活动比例高于预后欠佳组(P<0.05)。结论长程视频脑电图对小儿额叶癫痫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还可对小儿额叶癫痫的治疗进行指导,对其治疗效果及预后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5.
脑瘫合并癫痫患儿的动态脑电图监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目的:观察动态脑电图监测对脑瘫继发性癫痫的诊断价值.方法:临床诊断合并有癫痫的脑瘫患儿50例均予常规脑电图检查并与24 h动态脑电图监测结果比较.结果:24 h动态脑电图监测有痫样放电45例(90%),其中40例为同步痫样放电,癫痫诊断符合率达80%,显著高于常规脑电图33例(66%).结论:24 h动态脑电图可监测到临床癫痫发作时同步脑电图的变化,提高痫样放电检出率和明确诊断,协助判断癫痫的发作类型.  相似文献   

16.
李晶  杨艳萍 《华西医学》2014,(2):226-228
目的对儿童非癫痫性发作疾病(NES)中的视频脑电图(VEEG)监测进行分析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10年10月-2012年11月VEEG监测确诊的58例NES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8例患儿中有50例在监测过程中出现NES临床发作事件,而VEEG监测未发现有同步的痫样放电;5例为NES合并癫痫,临床发作时无同步的VEEG痫样放电;还有3例患儿无发作时痫样放电,既往亦无癫痫病史,但通过VEEG监测发现有与临床不同步的非发作期痫样放电。结论VEEG是诊断儿童NES及与癫痫发作鉴别的客观有效的检查方法,可视为NES诊断的金标准。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癫痫患儿应用视频脑电图监测(VEEG)的诊断效果及定位准确性。方法我院收治的癫痫及疑似癫痫患儿120例,分为癫痫组(已确诊)、可疑癫痫组(有癫痫发作病史但未监测到发作期痫样放电者)各60例,分别使用视频脑电图组(VEEG)和单纯脑电图组(EEG)检测,对比两组的癫痫检出率、放电特点以及临床发作表现、癫痫发作类型、痫性放电起始部位。结果 VEEG在癫痫组(93.33%vs68.22%)和可疑癫痫组(82.22%vs51.11%)的痫性放电检出率高于EEG组,痫样放电同步临床发作率高于EEG组(65.59%vs48.44%),VEEG确定放电起始部位47例,EEG组35例,VEEG组鉴别顶叶区癫痫率低于EEG组,(P均0.005)。痫样放电与同步临床发作患儿确诊为癫痫,共61名,包括失神发作15例(24.59%);强直阵挛性发作24例(39.34%);肌阵挛发作11例(18.03%);复杂性发作2例(3.28%);单纯性发作7例(11.48%);部分继发全身性发作1例(1.64%),其他发作类型1例(1.64%)。结论癫痫患儿应用VEEG检测,检出率高,定位准确,操作简单,价格低廉,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拉莫三嗪联合丙戊酸钠片治疗卒中继发癫痫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8年2月收治的99例卒中继发癫痫患者临床资料,均予以脑卒中常规治疗,将采用丙戊酸钠片治疗的48例患者纳入对照组,采用拉莫三嗪联合丙戊酸钠片治疗的51例患者纳入研究组。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脑电图变化(累及导联数、癫痫样放电)、癫痫改善情况(癫痫发作频率、持续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4.12%,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治疗1年后研究组累及导联数、癫痫样放电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1年后研究组癫痫发作频率低于对照组,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拉莫三嗪联合丙戊酸钠片治疗卒中继发癫痫患者,疗效确切,能明显改善脑电图变化,促进癫痫消失,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9.
背景老年卒中后继发癫痫是老年人癫痫的主要原因,对卒中的康复和预后有一定的影响.目的探讨卒中后癫痫发作与卒中类型、部位以及卒中面积的关系.设计病例分析.单位山东省千佛山医院神经内科.对象选择1999-01/2004-12山东省千佛山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脑卒中后继发癫痫患者68例,男42例,女26例;年龄60~83岁,平均(68±7)岁.患者均知情同意.方法[1]根据入组患者卒中后癫痫首发时间分为早发型癫痫(卒中后2周内发作);迟发性癫痫(卒中后2周后发作),分析癫痫发生时间与卒中类型的关系.[2]根据影像学结果将缺血性卒中(包括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按梗死面积分为<一侧半球的1/4,1/4~1/2和>1/2;按脑出血量分为小于20 mL,20~40 mL和大于40mL.分析癫痫发作与卒中部位和面积的关系.[3]对患者进行对症治疗,并采用复诊形式进行随访6个月~4年,平均21个月.[4]计数资料差异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脑卒中后癫痫发作患者68例均进入结果分析.[1]癫痫发生时间与卒中类型的关系早发性癫痫患者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数明显多于迟发性癫痫患者(10,2例;4,0例,P<0.05),而脑血栓形成患者数明显少于迟发性癫痫患者(3,36例,P<0.05).[2]癫痫发作与卒中部位和面积的关系脑梗死面积占一侧半球的1/4~1/2和>1/2患者明显多于<一侧半球的1/4(26,17,9例,P<0.05);脑出血20~40和>40 mL患者明显多于<20 mL者(4,9,1例,P<0.05).[3]癫痫发作的预后21例早发性癫痫患者中,6例以癫痫为首发症状,15例患者2周内未再发作.47例迟发性癫痫患者中,18例1年后完全控制;23例癫痫控制良好;6例发作较频繁.结论[1]早发性癫痫以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和脑栓塞为主,迟发性癫痫以脑血栓形成为主.[2]脑梗死面积超过一侧半球面积的1/4,脑出血>40mL者发生癫痫的危险性明显增高.[3]早发性癫痫的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脑电图检查对儿童失神癫痫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收治的失神性癫痫患儿进行动态脑电图监测,比较其发作间期和发作期的脑电图特征。结果发作期患儿脑电图的过度换气诱发试验阳性率、痫波出现率和中央区痫灶比例分别为100.00%、100.00%和77.65%,均明显高于发作间期患儿脑电图(P<0.05)。结论脑电图检查可有效鉴别儿童失神癫痫的发作间期和发作期,对临床治疗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