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TACE联合亚砷酸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维  魏涛  邹三鹏  刘倩平 《基层医学论坛》2009,13(34):1069-1070
目的评价TACE联合持续灌注As2O3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对21例不能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肝癌患者。采用顺铂40mg、丝裂霉素10mg、5-氟尿嘧啶0.75g和碘油10-30ml行TACE治疗;之后埋置皮下化疗泵,予以持续肝动脉灌注As2O3,剂量为20mg/d,每天1次,共7d,间隔4周重复。共2~5个疗程。结果21例中CR0例(0%),PR10例(47.6%),SD9例(42.9%),PD2例(9.5%)。客观有效率(CR+PR)为47.6%,获益率(CR+PR+SD)为90.5%,AFP下降率为80.0%;毒性反应主要为发热、胃肠道反应、血液学及肝脏毒性。结论TACE联合肝动脉持续灌注As2O3用于治疗原发性肝癌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轻,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回顾性分析周剂量伊立替康(irinotecan,CPT-11)联合低剂量5-氟尿嘧啶、顺铂、亚叶酸(LD-FP)持续灌注治疗21例晚期复治大肠癌的近期疗效、生存期和不良反应.[方法]CPT-1160 mg/m2静脉滴注,第1、8、15天;5-氟尿嘧啶(fluorouracil,5-FU)300 mg/m2/d,第1~14天,采用微量泵持续静脉给药;顺铂(cisplatin,DDP)5 mg/d静脉滴注,第1~5天,第8~14天;亚叶酸(folinic Acid,CF)100 mg·m2-1·d-1静脉滴注,第1~14天,28 d为1周期,2周期化疗结束后评价疗效.[结果]总有效率(overall response rate,ORR)20.0%,临床获益率75.0%,中位疾病进展期(median time to progression,mTTP)为5个月,中位生存期(median overall survival,MST)为15个月.主要毒性为胆碱能症状、黏膜炎、迟发性腹泻和粒细胞减少.胆碱能症状及黏膜炎均表现轻微,Ⅲ-Ⅳ度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为14.3%.Ⅲ度迟发性腹泻发生率9.5%.[结论]伊立替康采用每周剂量给药的方式联合LD-FP持续灌注治疗晚期大肠癌有一定疗效、毒副作用无增加,可以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
李永标 《微创医学》2011,6(3):211-213
目的探讨肝动脉介入性热灌注化疗栓塞治疗不能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肝癌的近期疗效。方法 39例不能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肝癌患者,经股动脉选择性肝动脉置管,采用表阿霉素(EADM)、5-氟尿嘧啶(5-FU)、丝裂霉素(MMC)、顺铂(CDDP)行热灌注化疗栓塞治疗,间隔40~50 d再次治疗,2次治疗后评价近期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39例患者显效8例(20.5%),有效14例(35.9%),稳定15例(38.5%),进展2例(5.1%),总有效率为56.4%。AFP下降>50%者16例,其中11例恢复正常。结论肝动脉介入热灌注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安全有效,其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羟基喜树碱(HCPT)、顺铂(DDP)、亚叶酸钙(CF)与氟尿嘧啶(5-Fu)静脉化疗联合DDP和5-FU腹腔灌注化疗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和毒性反应。方法:采用生理盐水1 000mL+DDP 60mg+5-Fu 1.0g腹腔灌注化疗,联合HCPT 10mg,d1~5,CF 0.1g和5-Fu 0.5g静脉化疗治疗41例晚期胃癌患者。结果:41例患者总有效率(CR+PR)为58.5%。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消化道反应和骨髓抑制,且以1、2级为主。结论:HDLF方案联合腹腔灌注化疗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较好,不良反应轻,安全有效,患者的化疗成功率高且生存质量改善,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护理叶美娟(附属弋矶山医院干部外科)目前临床上对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治疗常选用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它与全身化疗(口服、静脉给药)比较具有癌肿局部药物浓度高、毒性反应轻、病人痛苦少、疗效显著等优点。我院1994年9月...  相似文献   

6.
范爱华  汪剑  许凤琴 《安徽医学》2012,33(5):576-577
目的探讨羟基喜树碱(HCPT)、顺铂(DDP)、亚叶酸钙(CF)与氟尿嘧啶(5-Fu)静脉化疗联合DDP和5-Fu腹腔灌注化疗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和毒性反应。方法采用生理盐水1 000 ml+DDP 60 mg+5-Fu 1.0腹腔灌注化疗联合HCPT 10 mg,d 1~5,CF 0.1和5-Fu 0.5静脉化疗治疗41例晚期胃癌患者。结果 41例患者总的有效率(CR+PR)达58.5%。毒性反应主要表现为消化道反应和骨髓抑制,且以I、II级为主。结论 HLF方案联合腹腔灌注化疗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较好,毒副反应轻,安全有效,患者的化疗有效率高且生存质量改善,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伊立替康(CPT-11)及联合5-氟尿嘧啶(5-Fu)、顺铂(DDP)对人肝癌细胞株的细胞毒性作用。[方法]利用MTT比色法检测CPT-11,5-Fu,DDP3种药物对人肝癌HepG2细胞株的抑制率,进一步测定3种药物单药及联合用药对细胞生长抑制的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不同浓度CPT-11,5-Fu,DDP作用细胞后,细胞生长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这一抑制作用随药物浓度的升高而增强(P〈0.01),单药对肝癌细胞株抑制作用最强的为CPT-11,其次为DDP,5-FU(三药作用于相同起始浓度的肝癌细胞株48、72、96、120h后细胞数量分别为4.70±0.25、12.71±0.23、20.30±1.59、24.20±2.31;6.50±0.81、16.25±0.72、24.60±0.65、31.30±2.31;9.50±0.06、17.75±0.19、30.00±0.41、38.40±1.01;单位为1×10^4个/孔,与对照组比较P〈0.01)。联合用药时抑制作用最强的为CPT-11、DDP、5-Fu联合用药组,后依次为CPT-11、DDP联合、CPT-11、5-Fu联合、5-FU、DDP联合(四组药物作用于相同起始浓度的肝癌细胞株48、72、96、120h后细胞数量分别为6.30±0.79、9.50±0.66、14.50±0.03、21.40±0.66;6.60±0.54、12.20±0.71、20.90±0.45、28.80±0.36;9.00±0.61、16.40±0.29、30.40±0.37、37.30±0.25;12.00±0.02、18.80±0.39、30.70±0.07、35.40±0.08;单位为1×10^4个/孔,与对照组比较P〈0.01)。[结论]CPT-11对肝癌细胞株具有一定的细胞毒性作用,并强于目前肝癌临床常规用药5-FU、DDP、CPT-11可与DDP、5-FU联合应用于原发性肝癌的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周剂量紫杉醇联合低剂量5-氟尿嘧啶(5-FU)持续输注二线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和毒性反应。[方法]经病理确诊的晚期胃癌20例,均为一线治疗后失败或复发者,应用PTX 60 mg/m^2,d1、8、15,静脉滴注3 h;5-FU300 mg/d,便携式微量泵持续24 h静脉滴注,连续14 d;DDP5 mg/d,第1-5天,第7-12天,静脉滴注,21-28 d为1周期,中位化疗周期为3周期,共完成64周期化疗。[结果]20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CR 1例,PR 7例,SD 5例,PD 7例,RR 40%,TCR 65%;中位无进展时间5个月(3-24个月),中位生存时间8个月(5-30个月)。化疗相关毒性反应主要为骨髓毒性、恶心呕吐、脱发、口腔黏膜炎和神经毒性。[结论]周剂量紫杉醇联合低剂量5-FU持续输注二线治疗晚期胃癌疗效较好,毒性反应轻微,患者能够耐受,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研究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C677T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肝癌患者肝动脉化学治疗栓塞术(TACE)疗效的关系.[方法]给125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行TACE治疗,其中63例给予复方碘油加顺铂(DDP)、吡柔比星(THP)和丝裂霉素(MMC)混悬剂灌注;62例给予复方碘油加DDP,THP及5-氟脲嘧啶(5-FU)混悬剂.经行2次TACE治疗后进行临床疗效评价.采用Real-time PCR检测MTHFRC677T基因多态性,分析不同基因型与TACE治疗疗效的关系.[结果]125例患者的总有效率为35.2%,其中复方碘油混合DDP,THP及MMC治疗组有效率为38.1%,复方碘油混合DDP,THP及5-FU治疗组有效率为32.3%,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94).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与2种TACE治疗均无相关性.[结论]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对肝癌TACE常用药物的敏感性无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合并动一静脉瘘的血管造影表现及介入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85例原发性肝癌伴有肝动-静脉瘘患者的临床资料。85例中肝动脉-门静脉瘘79例,其中9例伴有肝动脉-肝静脉瘘,单纯肝动脉-肝静脉瘘6例。所有患者均给予肝动脉内化疗栓塞术(TACE)和肝动脉内化疗灌注(TAI)治疗。78例根据动-静脉瘘特点,采用弹簧圈、明胶海绵颗粒或PVA颗粒封堵瘘口并行碘油栓塞。7例因瘘口大,同时有门静脉主干瘘,未能封堵,仅行化疗灌注。结果59例一次封堵成功,19例肝内有大小不等的多发瘘口,反复栓塞,仍有少量瘘口不能完全封堵。在后续介入治疗中发现,瘘口封堵成功者,26例瘘口重新开通或有新的瘘口出现,再次封堵瘘口后成功。一月后CT复查,56例肿瘤明显缩小,乙碘油沉积良好,占全部病例的66%。13例肿瘤缩小不明显,乙碘油沉积较少,占15%。16例肿瘤增大,占19%,总有效率81%。65例甲胎蛋白(AFP)阳性的患者中59例术后AFP值下降。结论原发性肝癌合并动-静脉瘘使介入治疗的难度增加,术中有效的封堵瘘口可为肝癌的进一步治疗创造机会,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提高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1.
林燕  陆明 《西部医学》2011,23(9):1650-1652,1655
目的观察复方斑蝥胶囊联合CPT-11+CF+5Fu化疗治疗晚期大肠癌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87例大肠癌患者随机分两组,对照组40例,单用CPT-11+CF+5Fu化疗方案,用法:CPT-11 150-180 mg/m^2,第1、8天,亚叶酸钙200 mg/m2静脉滴注2 h,第1、2天,5-氟脲嘧啶300 mg/m2静脉推注,第1、2天,600 mg/m^2持续微泵推入22 h,第1、2天,21天为1个周期;治疗组47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斑蝥胶囊0.75 g,2次/日,连用15天。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是44.81%和33.6%,差异无显著性(P=0.3355);KPS评分改善率分别是65.96%和40.00%,差异有显著性(P=0.0274);1年生存率分别是53.19%和40.00%,差异无显著性(P=0.2193),不良反应治疗组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复方斑蝥胶囊联合CPT-11+CF+5Fu方案治疗晚期大肠癌较单用CPT-11+CF+5Fu方案治疗疗效好,不良反应轻,生活质量改善明显,生存期有所延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CPT—11联合5-FU/CF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构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全组29例,CPT-11180mg/m^2静滴90min,d1;CF200mg/m^2静滴2h,d1-2,5-FU 400mg/m^2静推后,5-FU 600mg/m^2用微量化疗泵持续静推22h,d1-2,每2周重复。治疗2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29例患者中CR 0例,PR11例,SD13例,PD5例,总有效率34.48%。主要毒副反应为迟发胜腹泻(Ⅲ/Ⅳ度发生率为34.48%)及中性粒细胞减少(Ⅲ/Ⅳ度发生率为27.59%。结论CPT-11联合5-FU/CF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有效率高,毒副反应可以耐受,可作为晚期结直肠癌的一线或二线化疗方案。  相似文献   

13.
5-FU、HCPT诱导人肝癌SMMC-7721细胞凋亡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两种传统抗癌药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羟基喜树碱(10-hydroxycamptothecin,HCPT)对人肝癌SMMC-7721细胞凋亡的影响,从细胞凋亡的角度探讨其抗癌机制,为它们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用不同浓度的5-FU(2.5、5、7.5、15、25 mg/L)和HCPT(0.25、0.5、1、1.5、2 mg/L)分别干预人肝癌SMMC-7721细胞生长,采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荧光显微镜、透射电镜和DNA凝胶电泳方法观察培养不同时间(12、24、48、72 h)人肝癌SMMC-7721细胞的凋亡,并比较两种药物诱导人肝癌细胞凋亡的效果。结果5-FU、HCPT均能诱导人肝癌SMMC-7721细胞产生凋亡,产生最高凋亡率的作用时间均为48 h,最佳浓度分别为7.5、1 mg/L,最高凋亡率分别为38.7%、42.6%,5-FU、HCPT两种药物诱导人肝癌SMMC-7721细胞凋亡的效果相当,而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5-FU、HCPT均能诱导人肝癌SMMC-7721细胞产生凋亡,小剂量的5-FU、HCPT有望作为凋亡诱导剂用于临床肝癌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伊立替康(CPT-11)联合顺铂和5FU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与毒副反应。方法将50例晚期胃癌患者分成两组,治疗组25例采用ICF方案:CPT-11180mg/m^2静脉滴入90mindl;顺铂70mg/m^2静脉滴入d1;5-FU400mg/m^2持续静脉滴入d1-d5,每4周重复,至少两个周期;对照组25例采用CF方案:顺铂70mg/m^2静脉滴入d1;5-FU400mg/m^2持续静脉滴入d1-d5,每4周重复至少两个周期。结果所有病人均可评价。治疗组有效率为52%,中位生存期为10.25个月,一年生存率为44%;对照组有效率为24%,中位生存期为7.45个月,一年生存率为16%,以上两者在有效率,总生存及一年生存率之间均有显著差异。治疗组在腹泻、骨髓抑制发生率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但经过相应处理后均能控制。结论伊立替康联合顺铂和5-FU治疗晚期胃癌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可以耐受,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顺铂(DDP)与5-氟尿嘧啶(5-FU )在合并用药前后对体外培养的人胃癌细胞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观察体外培养的人胃癌细胞系SGC-7901在DDP与5-FU合并用药前后细胞存活率的差异,并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变化, 透射电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变化.[结果]DDP与5-FU合用与单独应用化疗药相比细胞存活率明显下降,其增效倍数为单独用药的2.73~4.48倍(P<0.01), 细胞生长停止在S期,S期数分数为0.51,有效抑制了细胞有丝分裂及DNA合成, 细胞超微结构显示:联合用药后,细胞核固缩、空泡形成、微绒毛减少、线粒体及内质网肿胀.[结论]结果表明顺铂与小剂量化疗药合用,可获得强于化疗药单独用药的疗效,5-氟尿嘧啶增加了化疗药物对肿瘤细胞的毒性,增加了细胞对药物的敏感性,降低了药物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体外药敏试验,检测目前常用化疗药物对体外培养的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的敏感性,为临床对化疗药物的选择提供参考,从而减少临床对化疗药物选择的盲目性,更好地实行个体化治疗。方法通过改良四氮唑盐(tetrazolium salt,MTT)比色法进行肺癌细胞体外药敏试验,对41例肺癌患者的新鲜肿瘤标本进行体外培养和化疗药物敏感性检测,并对其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PTX、NVB、DDP、L-OHP的敏感率均在40%以上,提示非小细胞肺癌对以上药物敏感,而CPT-11、VCR、THP、ADM、EPI、IFO、CBP的敏感率均低于30%,提示在非小细胞肺癌化疗过程中应用以上药物可能存在耐药,非小细胞肺癌中腺癌和鳞癌对16种化疗药物的敏感性也有一定的差异性。结论术后肺腺癌的辅助化疗中应首选PTX、5-FU、DDP、L-OHP、CPT、VP-16、Docetaxel;肺鳞癌的辅助化疗中应首选PTX、DDP、L-OHP、NVB,VCR、THP、ADM均100%耐药,临床应用中应注意避免应用这些药物。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依利替康(CPT-11)联合5-氟尿嘧啶(5-FU)、亚叶酸钙(CF)治疗晚期大肠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24例晚期大肠癌患者采用CPT-11150mg/m^2 加入0.9%氯化纳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第1天;5-FU400mg/m^2静脉推注,再用5-FU600mg/m^2通过全自动注药泵持续静脉输注22h,第1、2天;CF200mg/m^2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第1、2天。14d为1个周期,3周为1个疗程。结果24例患者中,完全缓解(CR)1例,部分缓解(CR)7例,稳定(SD)10例,进展(PD)6例,总有效率为33.3%。不良反应主要有:迟发性腹泻12例和中性粒细胞减少17例。结论CPT-11联合5-FU、CF方案治疗晚期大肠癌患者有较好的疗效,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建立结肠癌人源性肿瘤组织异种移植(patient-derived xenograft,PDX)模型并研究其在化疗药物筛选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新鲜的人结肠癌手术标本移植于BAIB/c裸小鼠皮下建立结肠癌PDX模型,稳定传至第3代;将PDX模型肿瘤组织与人肿瘤组织H&E染色,比较其组织形态特征;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肿瘤...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替尼泊甙(VM-26)与紫杉醇(TAX)、顺铂(DDP)、5-氟尿嘧啶(5-FU)联合用药对胃癌细胞BGC-823体外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MTT法测定VM-26单药及分别与TAX、DDP、5-FU联合用药对胃癌细胞BGC-823的细胞生长抑制率,计算联合用药指数。结果:单药作用下BGC-823细胞生长抑制率随药物剂量的增加而增大,TAX、VM-26、DDP、5-FU的IC50依次增大。VM-26分别和TAX、DDP、5-FU联合应用时,BGC-823细胞生长抑制率较相同剂量单药应用时增大,IC50降低;联合用药指数分别为1.22,0.43,1.04。结论:VM-26可抑制胃癌细胞的生长,VM-26与DDP联合有协同作用,与5-FU联合有相加作用,与TAX联合有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