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抗-HBc和IgM抗-HBc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ELISA法检测52例急性肝炎(简称急肝),38例慢性迁延性肝炎(简称慢迁肝)及45例慢性活动性肝炎(简称慢活肝)血清中抗-HBc和IgM抗-HBc的水平,同时用RIA法检测HBsAg。结果表明,IgM抗-HBc在急肝和慢活肝中阳性率高,在慢迁肝中阳性率低,统计学上差异显著;平均几何滴度,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抗-HBc滴度以慢活肝最高,与慢迁肝和急肝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在急肝中,抗-HBc显著升高或IgM抗-HBc持续阳性者,其HBsAg不易转阴。并对抗-HBc滴度与HBsAg阳性的关系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2.
李向荣  刘林 《安徽医学》1993,14(5):41-41
<正> 乙肝和丙肝均系血液传播,为探索蚌埠地区两者重叠感染率和各型乙肝的丙肝病毒感染情况,我们于1992年5月,对120例各型乙肝和乙肝病毒无症状携带者(ASC)进行了抗HCV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一般资料:性别:男105例,女15例;年龄20~68岁,平均35.5岁。乙肝病毒“两对半”(ELISA)检测情况:120例HBsAg均阳性,其中伴HBeAg和抗HBc阳性(三阳)30例;伴抗HBe和抗HBc阳性40例;仅伴抗HBc阳性41例;单HBsAg阳性9例。临床分型:按第六次全国肝炎会议(1990,上海)诊断标准计:急肝(AH)43例,慢迁肝(CPH)23例;慢活肝(CAH)33例;亚  相似文献   

3.
本文应用EIA法对184例HBsAg阳性的各型乙肝患者血清标本作了抗-HD的检测,结果3例抗-HD阳性,检出率为1.63%(3/184).其中慢活肝3.23%(1/31);慢迁肝2.86%(1/35);HBsAg无症状携带者0.85%(1/118).慢性肝炎患者中抗-HD检出率高于HBsAg携带者,可能提示HDV感染与乙肝慢性化密切相关,并发现检出的3例HDV感染者,其HBV复制指标受到不同程度抑制.  相似文献   

4.
应用敏感的单克隆抗体捕获夹心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202例各型HBV感染者血清IgA抗-HBc.在1∶1000稀释度,重肝、肝硬化、慢活肝、急乙肝、肝癌、慢迁肝和无症状HBsAg携带者IgA抗-HBc阳性率分别为100%、89.47%、89.19%、87.5%、85%、77.5%、和67.5%在1∶5000稀释度,急乙肝的S/N值(X±SD)是7.59±3.40,显著高于慢活肝(5.62±3.93)、慢迁肝(5.05±3.19)和无症状HBsAg携带者(1.99±2.74)(P<0.05).结果提示IgA抗-HBc与肝损害程度密切相关;对急乙肝的诊断和预后判断有一定意义;多数无症状HBsAg携带者有肝损害.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各国学者对乙肝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为了对乙肝的诊断、病期、传染性、愈后及转归作出准确合理的分析,兹就近年来对乙肝检测指标及临床意义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一、表面抗原(HBsAg)和表面抗体(抗-HBs) HBsAg阳性仅表示HBV感染,不反映HBV复制,HBsAg阳性其它肝功能正常可能为HBsAg携带者或既往感染过乙肝。HBsAg本身无传染性,但根据HBsAg滴度的高低可估计患者的传染性,HBsAg滴度越高,HBeAg、DNAP、HBVDNA阳性的可能性越大。最近的研究显示,无论是急肝还是慢肝,HBcAg阳性者均存在HBsAg滴度高的血清中,因此,可根据HBsAg的滴度高低来估计患者的传染性,滴度越高传染性越大。但有学者报告HBsAg滴度与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414例病毒性肝炎病人的血清进行了巨细胞病毒IgM(CMVIgM)检测,发现CMVIgM阳性36例,检出率为8.69%。其中急性肝炎(包括亚急重肝)3/206,阳性率为1.45%,其中成人3/130,阳性率为2.30%;慢迁肝乙型(14/98)为14.2%;慢活肝乙型(11/78)为14.4%;肝硬化为25.0%(8/32)。肝硬化组明显增高。提示CMV感染演变为肝硬化不能排除。在CMVIgM阳性乙肝患者中,病毒活跃复制者占77.77%,CMVIgM阴性乙肝中,病毒复制活跃者占62.76%。抗—HBcIgM、IgG同时阳性伴随CMVIgM阳性者31例,说明以乙肝病毒复制感染率为高。且与抗—HBcIgM、IgG呈伴随关系,更说明与慢肝及病毒活化感染CMV有关。CMVIgM阳性的慢迁肝、慢活肝、肝硬化治愈好转率较CMVIgM阴性的慢迁肝,慢活肝,肝硬化的治愈好转率为低,提示病情较重。  相似文献   

7.
应用酶联免疫反应(ELISA)方法,检测了广西地区368例临床各类肝病病人血清的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结果表明,各类肝病的抗HCV阳性率为38.3,%。在急肝、慢迁肝、慢活肝、重肝、肝硬化和肝癌中,抗HCV阳性率分别为15.8%(3/19)、23.1%(6/26)、21.2%(7/33)、37.5%(3/8)、44.4%(28/63)和42.9%(94/219)。抗HCV阳性率有随肝病慢性化而增高的趋势,肝硬化和肝癌的抗HCV阳性率明显高于急性或慢性肝炎患者(P<0.005),且发现HBsAg阴性肝病者的抗HCV阳性率明显高于HBsAg阳性患者。对肝癌患者的调查分析表明,HCV和HBV感染在性别、城乡、民族、文化水平等人群特征分布一致。抗HCV阳性的肝癌患者平均年龄较HBsAg阳性患者高11岁左右。  相似文献   

8.
我们对133例各型乙肝病毒感染者进行了抗HBs-搞独特型抗体(抗HBs-抗Id检测),结果表明抗HBs-抗Id阳性率在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携带者、慢活肝、慢迁肝和急肝中分别为46.15%、32.50%、25.53%和12.12%;并且抗HBs-抗Id阳性率在乙型肝炎e抗原(HBeAg)和前S_2抗原(Pre-S_2-Ag)均阳性者中为62.07%(18/29),在HBeAg及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阴性者中为12.12%(4/33)。提示抗HBs-抗Id与HBsAg持续状态有关,并与HBV的复制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9.
对415例HBsAg阳性的急性肝炎、无症状携带者、慢迁肝、慢活肝、肝硬变、重型肝炎以及肝细胞癌患者进行了抗-HCV测定,阳性率分别为5%,0%、13.0%、13.9%、25.9%、62.5%以及7.7%,平均阳性率13.9%。结果提示肝脏损害严重的患者抗-HCV阳性率高于肝脏损害轻微的病例(P<0.05)。合并HCV感染的乙型肝炎患者HBeAg阳性占60.3%,抗HBe阳性仅10.3%(P<0.05)。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道南宁地区(肝癌高发区)HDV 感染的血清学调查,用 ELiSA 法检测血清中的抗 HD,共检测212例,抗 HD 阳性25例,阳性率11.79%.其中急性肝炎的阳性率16.6%(2/12),慢迁肝为12.56%(7/56),慢活肝为20%(2/10),肝硬化为0%(0/4),肝癌为40%(2/5),HBsAg 携带者为9.6%(12/125).证明南宁地区有 HDV 感染.并提示 HDV 感染可促进或加重肝病的慢性化、与肝癌的发生可能有一定的联系.  相似文献   

11.
采用Abbott EIA法对各种HBsAg阳性人群血清抗HDV抗体进行了调查,结果在1004份血清标本中检出有18份标本抗HDV抗体阳性,阳性率为1.8%。抗HDV抗体检出率与年龄、性别无关。但在无症状HBsAg携带者、急性乙型肝炎、慢性乙型肝炎(包括慢性活动性肝炎、慢性迁延性肝炎、肝硬化)、肝癌患者血清中,抗HDV抗体检出率有显著性差别,分别为0.6%、0%、1.7%、和12.1%。这些阳性血清中抗HDV抗体滴度<1:10,间隔2~6个月后对部份患者重新采血复查时,抗HDV抗体转为阴性。研究结果提示了低感染率的D型肝炎在我国的存在。  相似文献   

12.
应用第二代抗─HCV酶免疫试验检测了194例各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结果抗─HCV阳性率为23.2%,其中,重型肝炎(SH)者为44.4%、原发性肝癌(PHC)者为37.5%、肝硬化(CIR)者为36.6%、慢活肝(CAH)者为26.1%、慢迁肝(CPH)者为16.7%、急性肝炎(AH)者为7.1%、无症状HBsAg携带者(ASC)的为6.7%,提示肝病越严重,其抗─HCV的阳性率就越高。还发现重叠感染HCV的乙型肝炎患者之HBV复制率较低。  相似文献   

13.
动物实验证实HB_s Ag iRNA 具有过继对HB_s Ag的特异性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作用。应用HB_s Ag iRNA治疗后可以使原来HP_s Ag刺激白细胞粘附抑制试验(LAI)阴性慢性乙型肝炎(简称慢乙肝)患者的淋巴细胞变为LAI阳性,并可促进抗-HB_s的生成。国内已有报道,认为对慢乙肝有一定治疗效果,对降低血清HB_s Ag滴度、促进HB_s Ag阴转有一定作用。我们于1982年9月至1983年6月应用HB_s Ag iRNA穴位注射对50例HB_s Ag阳性的慢性活动性肝炎(简称慢活肝)、慢性迁延性肝炎(简称慢迁脚下肝)和无症状HB_sAg携带者进行了治疗观察,报道于下。  相似文献   

14.
临床与病理对比结果:①临床拟诊急肝35例,活检病理诊为急肝25例(符合率71.4%),慢迁肝4例,慢活肝6例。②临床拟诊慢迁肝33例,病理诊为急肝4例,慢活肝8例。③临床诊为慢活肝39例,病理为慢活肝26例(符合率66.7%),急肝3例,慢迁肝4例,肝硬化6例。临床为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10例,病理诊断急肝1例,慢迁肝3例,慢活肝、日本血吸虫各1例,正常4例。11例肝硬化中病理诊断肝癌、重症肝炎、慢活肝各1例。9例临床拟诊肝癌中2例为肝硬化,7例符合诊断。故临床诊断有低估倾向,对肝病最好争取作肝活检。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告了2401例不同人群中抗-HBc滴度测定结果与临床意义。用IAHA(1∶50,1∶100,1∶900,1∶8100)法测定了235例HBsAg阳性和170例健康人抗-HBc。并且,对1475例HBsAg阴性者,408例工作人员及113例HBsAg、抗-HBs均阴性者进行了抗-HBc测定,发现17/17例急乙肝患者(100%),67/72例慢乙肝患者(94.4%),35/42例乙慢迁肝患者(83.3%),10/15例携带者(66.6%)IAHA滴度均≥1:900,P<0.01。同时研究了IAHA滴度与SGPT的关系,17例SGPT≥400者(100%),70/74例SGPT 100-400者(94.6%),103/136例SGPT正常者(75.6%)IAHA滴度亦均≥1∶900。P<0.01。认为如果IAHA滴度≥1:900指示HBV感染的存在或HBV的复制。所以,抗-HBc的检测可以作为今后对乙型肝炎诊断及预后观察的一项指标。  相似文献   

16.
采用免疫沉淀法对187例乙肝病毒感染患者作了DNA聚合酶(DNA--P)的测定。在各类肝炎中DNA—P的阳性检出率以慢活肝最高为66.6%,依次为急性肝炎45%,携带者33.5%,慢迁肝31.5%。本文分析了乙肝的抗原抗体系统与DNA—P检出率的关系。经统计学处理,DNA—P检出率与HBsAg滴度增高呈正相关γs=0.99,P<0.01。HBeAg阳性组DNA—P检出率为62.4%,抗—HBe阳性组DNA—P检出率为29.5%,抗—HBs阳性8例、DNA—P均为阴性。抗—HBc—IgM强阳性组DNA—P检出率为86.4%。作者认为1/3无症状携带者DNA—P活力增高表明病毒在复制,因此携带者在流行病学上的意义不可忽视。又鉴于18例抗—HBe阳性血清DNA—P活力增高,因此在判断HBeAg~-/抗—HBe~+患者病毒复制情况时,应予慎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及抗体同时阳性患者的临床流行病特点。方法 应用ELISA方法对乙型肝炎感染者HBV标志物进行初筛后 ,对乙肝表面抗原及抗体同时阳性患者 ,应用MEIA定量法确证检测HBsAg、抗 HBs、HBeAg、抗 HBe ,应用PCR方法定量检测HBV DNA ,并对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综合分析。 结果及结论 ①HBsAg与抗 HBs同时阳性的检出率 2 91% ,检出率最高为重型肝炎 7 4 1% ,其次依次为慢性肝炎 4 90 %、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 2 6 %、肝硬化 1 98%、急性肝炎 0。②无症状感染者、急性肝炎和肝硬变三者合并后的检出率与慢性肝炎、重型肝炎组比较 ,差异具有显著性 (P <0 0 5 )。③HBsAg高滴度组HBV DNA量及阳性率明显高于低滴度组 ,差异具有显著性 (P <0 0 5 )。④抗 HBs值与HBV DNA量间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对201例各型乙型病毒性肝炎病人血清抗-HBcIgM和DNA-P作了平行检测。结果表明,抗-HBcIgM阳性血清的DNA-P的检出率比抗HBcIgM阴性血清的检出率高,但非直接的,线性的关系。抗-HBcIgM在急肝、慢活肝、慢迁肝、携带者中的阳性率分别为95.9%、90%、47.8%、56.5%。因此,单项抗-HBcIgM阳性,尤其在弱阳性时,不能说明病毒复制和具有传染性,也不是近期感染的唯一标志。  相似文献   

19.
乙型病毒性肝炎是临床常见的传染病,属于中医“胁痛”、“黄疸”、“积聚”等范畴。我们自2004年3月~2005年12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肝23例,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3例中男17例,女5例,年龄18~55岁,病程1.5~23年,平均4.2年;慢迁肝20例、慢活肝3例。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肝区疼痛、乏力、纳差、恶心、腹胀、口苦、失眠等症状。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异常,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乙肝e抗原(HBeAg)阳性,乙肝核心抗体(抗-HBc)阳性。全部病例符合1995年北京第五次全国传染病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1]。1.2治疗方…  相似文献   

20.
采用单克隆抗preS_2RPHA法检测HBV所致各型肝炎的preS_2,检出率为:急肝86.6%、慢迁肝81.2%、慢活肝87.5%、肝硬化83.3%、肝癌80%、HBsAg携带者73.3%,健康人为0。此结果与国内文献报道相似。证明preS_2检出在HBsAg携带者中低于各型肝炎。preS_2检出与HBeAg阳性检出呈正相关。在慢肝中检出preS_2,提示preS_2可作为观察病毒复制和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