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了解海南省儋州市乡镇居民和学生对登革热防治知识的知晓情况和防控行为的持有情况,为制定和完善登革热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儋州市登革热高发的8个乡镇中的60个自然村的居民和学生进行登革热相关知识和行为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一般情况、登革热知识知晓情况、登革热防控行为持有情况3个部分。结果 5 435名调查对象中,乡镇居民3 023人(占55.62%),学生2 412人(占45.38%)。调查对象对4个方面的登革热知识平均知晓率为26.81%(5 828/21 740),其中居民平均知晓率为28.94%,学生平均知晓率为24.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调查对象对4个登革热防控行为的平均持有率为61.88%(13 453/21 740),其中居民平均持有率为65.23%,学生平均持有率为57.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儋州市乡镇居民和学生对登革热防治知识知晓率偏低,今后应通过多种途径开展登革热防控知识宣传教育工作,有效提高人群的防控知识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溧阳市输入性疟疾社区健康干预项目的 实施效果,为探索输入性疟疾社区健康教育工作模式提供参考.方法 根据输入性疟疾病例分布,2017年选择溧阳市竹箦镇前村村为干预村、西芮村为对照村.将建立出国劳务人员登记制度,进行社区宣传和入户干预,以及开展专题讲座和知识宣传作为干预措施.采用疟疾防治知识、信念和行为问卷,调查目标人群在实施健康干预前、后的疟疾防治健康知识知晓率、正确信念持有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结果 实施健康干预后,干预村村民疟疾防治健康知识知晓率、正确信念持有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较实施前有所提高,分别由干预前的17.72%、39.94%和38.78%上升至79.01% (P<0.01),80.45% (P<0.01)和92.98% (P <0.01);对照村村民疟疾防治健康知识知晓率、正确信念持有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由第一次调查的4.32%、14.23%和32.98%上升至第二次调查的41.74%(P<0.01)、53.70% (P<0.01)和86.20% (P<0.01).实施干预后,干预村村民疟疾防治健康知识知晓率和正确信念持有率均高于对照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健康行为形成率与对照村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社区宣传与入户干预有效结合的模式用于输入性疟疾防治健康教育工作,可提高目标人群疟疾防治健康知识知晓率、正确信念持有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学校结核病健康教育模式。方法统一培训健康教育教师和校医,对初一年级新生开展结核病健康教育干预活动,利用自填式问卷前后对照评价健康教育干预效果。结果教育前后学生5条核心知识知晓率、行为形成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信念持有度6个问题中除"你认为自己是否会得肺结核"外,其他5个问题教育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时发现信念持有度的改变从构成比上显示呈双向改变趋势。结论将结核病健康教育纳入学校常规教学活动,学生结核病防治知识需求学习主动性得到提高,知识知晓率、行为流行率与信念持有率有很大的提高与改善。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西安市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结核病健康教育效果进行评价,为进一步开展全市结核病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取随机分层抽样方法和社区干预试验的研究方法,对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开展一系列的健康教育活动,健康教育前后采用相同问卷进行两次问卷调查,比较健康教育前后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正确态度持有率、正确行为持有率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西安市城镇居民结核病防治知识总知晓率由干预前的60.10%提高至87.19%,农村居民由54.69%提高至83.06%。3条核心知识总知晓率城镇居民由40.17%提高至83.05%,农村居民由36.00%提高至77.43%。3条核心信息全部知晓率城镇居民由7.10%提高至21.59%,农村居民由6.83%提高至17.99%。正确态度和行为持有率也明显上升。居民获取结核病防治知识的途径主要为“电视、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体,居民最希望的途径为“医务人员讲解”和“网络”。结论对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开展结核病健康教育效果显著,但需进一步强化“可疑症状”“免费政策”和“免费机构”核心信息的宣传。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索农村居民健康素养干预方法,对健康教育综合干预进行效果评价.方法 以讲座、宣传栏、宣传版、入户资料、广播、电视和报纸等为干预手段,对淮安市盱眙县农村居民进行为期4个多月的健康教育综合干预,并进行干预前后健康素养水平效果评价.结果 干预后,农村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健康观念持有率、健康行为形成率和相关健康技能持有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柯桥区居民预防登革热相关知识和行为水平,为开展登革热防治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按柯桥区中、西、南和北方位各随机抽取2个乡镇(街道),再从8个乡镇(街道)各随机抽取80人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居民基本情况、预防登革热知识、预防登革热行为和知识获取途径,对居民预防登革热知识和行为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共调查640人,回收有效调查问卷620份,问卷有效率为96.88%。调查男性317人,占51.13%,女性303人,占48.87%;年龄为15~84岁,平均(41.91±14.90)岁;文化程度主要为初中及以上,506人,占81.61%。预防登革热知识知晓率为66.19%;居住地曾发生过登革热疫情的居民知晓率为72.84%,高于居住地未曾发生登革热疫情居民的59.41%(P0.05);女性居民知识知晓率为68.98%,高于男性的63.53%(P0.05);随着居民文化程度的提高,预防登革热知识知晓率呈上升趋势(P0.05)。预防登革热行为持有率为63.83%,且随着文化程度的提高,预防登革热行为持有率呈上升趋势(P0.05);不同性别、年龄和居住地类型居民的预防登革热行为持有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居民获取登革热知识的主要途径是电视和微信,分别占69.03%和56.13%。结论柯桥区居民预防登革热知识知晓率及行为持有率较低,应加强预防登革热的健康教育,提高居民登革热防治知识水平和意识。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生活方式干预对农村居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简称慢病)及其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改变的影响。方法在山东省中西部八个县(市、区)部分乡村,采取发放宣传材料、盐勺、油壶、制作宣传栏、举办健康教育课堂等形式对农村居民进行慢病防治知识宣传与行为生活方式干预,采取随机抽样方法进行人群干预效果调查。结果除高血压病防治基本知识外,干预人群对健康知识的知晓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和对照人群在对待膳食中盐油与血压、血脂关系的态度差别最大,干预人群明显优于对照人群,相差20%~40%。干预人群盐、油摄入量分别为11.18、32.72g/(人·d),低于对照人群[分别为12.67、38.57g/(人·d),P〈0.01],盐、油摄入达标率(15.5%和53.3%)均高于对照人群(9.4%和36.6%)。结论生活方式干预显著提高了农村居民对慢病相关健康知识的知晓率,明显地改善了他们对待健康相关问题的态度,生活行为方式发生了一定程度的转变,但健康生活方式仍未形成,需要长期坚持不懈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行动。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新入校中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程度、态度、行为现状,探讨对中学生艾滋病知识宣传及行为干预的有效方式。方法在某中学随机抽取301名新入校学生参加讲座,讲座前后分别进行问卷调查,收集调查对象对艾滋病防治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等相关信息。结果干预前后有效应答率为90.03%、86.71%。干预后学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有了明显提高(P〈0.01),除对拒绝吸毒和婚前性行为态度无明显改变外(P〉0.05),对待其他艾滋病相关态度和行为均有明显的转变(P〈0.01);干预前初一与高一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相关态度、行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在中学生中开展艾滋病防治教育效果明显。在初中阶段开展艾滋病防治教育,更具有积极和广泛的意义。艾滋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作为预防艾滋病有效可靠的疫苗,应该作为初中生健康必修课,并考虑将初中生掌握艾滋病防治知识纳入毕业考核。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农村居民存在的最突出的卫生及行为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提高农村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探索农村社区健康素养干预方式。方法采通过巡展、举办健康教育讲座、咨询、技能演示、视频教育等多种形式,对武汉市农村居民进行1年的干预,并对农村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进行本底调查和干预评价。结果居民的总体健康知识知晓率提高了9.3%,健康行为形成率提高了4.8%,健康技能持有率提高了5.9%。结论农村居民在健康基本知识、行为生活方式与习惯及健康基本技能方面表现较干预前有较大提高。通过现场干预实践,提高了农村居民健康素养,干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社区健康教育干预措施对人群糖尿病防治知识及行为的影响,为有效开展社区糖尿病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社区干预试验研究方法,选择干预社区和对照社区,对干预社区居民实施以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为主的干预活动;通过比较2个社区基线及1年半后糖尿病防治知识和行为变化情况,评估干预效果。结果 1年半后,干预社区居民糖尿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比干预前明显提高,糖尿病相关健康行为形成率也有所提高;而在对照社区,社区居民糖尿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均没有明显变化。结论糖尿病社区健康教育与干预项目对社区居民糖尿病知识认知水平的提高和健康行为的形成有较好的促进作用,应加强社区糖尿病健康教育与行为干预工作。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北京市城区成年居民传染病相关知识、行为和技能方面的现况及传染病相关知识的获取途径,为政府制定科学的传染病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系统抽样法从东城、西城和海淀3个区抽取5250名18~59周岁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乙肝传播途径"、"发热判断标准"、"被狗咬伤后处理方法"、"艾滋病传播途径"等知识的知晓率低于45.7%,"注射流感疫苗"、"到发热门诊戴口罩"、"咳嗽/打喷嚏时遮挡"等行为的形成率低于34.6%,"能看懂简单的化验单"、"能获取想要的传染病知识"、"能看懂药品说明书"等技能的掌握率低于77.7%。成年居民大部分知识知晓率、大部分行为形成率和技能掌握率随文化程度的增高而增高(P<0.05)。传染病相关知识获取途径,通过电视4231人(81.6%)、报纸或杂志3500人(67.5%)、网络2725人(52.6%)、社区宣传2265人(43.7%)、向医务人员咨询1537人(29.7%)、听周围人谈论1318人(25.4%)、传单或折页1264人(24.4%)。成年居民从以上7种途径获取传染病相关知识的能力随着文化程度的增高而增高(P<0.05)。结论北京城区成年居民传染病相关知识知晓率、行为形成率和技能掌握率有待提高,应加强成年居民传染病相关的宣传教育,并考虑文化程度较低者的接受能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四川省阿坝州大骨节病病区居民开展大骨节病健康教育的效果,为建立切实可行的干预方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阿坝州4个县的6个大骨节病村为干预组,8个村为对照组,在干预组进行健康教育,比较干预前后对大骨节病知信行的改变。结果干预后,干预组村民总体知识知晓率从36.3%提高到68.8%(P〈0.05),各知识条目知晓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村民愿意食用大米的比例由94.4%提高到97.1%(P〈0.05),村民愿意食用硒碘盐的比例由95.1%提高到98.7%(P〈0.05);但干预前后干预组大米占主食比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54.8%和56.1%;干预后干预组(97.8%)食用硒碘盐率高于对照组(78.9%,P〈0.05)。结论实施健康教育,可提高阿坝州大骨节病病区村民的大骨节病相关知识、食用大米和硒碘盐的主动性以及村民食用硒碘盐的比例。但主食大米行为的改善尚需时日,且需经费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适合我国农村的健康村建设策略和模式。方法在江苏省高邮市、河南省宜阳县、陕西省旬邑县选取36个行政村,随机分配到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为期3个月。开发动员干预试点地区领导开展健康村建设。18个干预村都制定了《健康村管理制度》;开展了环境整治行动和健康教育服务,并实施了加强基层卫生工作的措施。以《卫Ⅺ项目健康村评价指标体系》为基础设计基线调查和效果评价的内容。调查方法包含问卷调查。结果基线调查现场观察401户家庭,完成村民问卷调查1547份。干预效果评价现场观察362户家庭,完成村民问卷调查1366份。干预结束后,干预村居民常见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较基线时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常体育锻炼的比例由13.8%上升到24.8%(P0.05),坚持饭前洗手的比例由47.9%上升到56.4%(P0.05)。干预村的综合评分由基线的(63.4±9.2)分上升到(84.9±8.4)分。一半(9/18)的干预村达到健康村标准,对照组仅有2个(2/18)村达到标准。结论以健康促进行动纲领为核心的综合干预措施科学有效。开发村主任、支部书记,动员全体居民参与,是适合我国农村的健康村工作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内蒙古牧区居民重点传染病健康教育的干预效果。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分层抽样方法,抽取内蒙古通辽市科左后旗的4个苏木8个嘎查村为干预组,通辽市库伦旗的4个苏木8个嘎查村为对照组;进行健康教育,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估。结果干预后,干预组的重点传染病相关知识平均知晓率为从45.0%提高至69.8%(P〈0.01);健康行为方面,干预组的传染病相关健康行为中,"便后洗手"的形成率最高(94.0%),"帮助牛羊分娩时戴橡胶手套"的形成率最低(17.7%);干预组对药品说明书各项内容的阅读理解正确率均比干预前高(P〈0.01);现场行为操作方面,干预后干预组测量体温、咳嗽吐痰和洗手3种行为的操作总分分别为(7.58±2.75)、(3.80±1.29)和(6.56±1.75)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内蒙古牧区实施预防重点传染病的干预适宜技术,有效提高牧民重点传染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对控制传染病与提升自身保健能力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5.
苏北地区社区居民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社区居民艾滋病相关知识和态度状况,评价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为制定合理的艾滋病防治策略提供决策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在苏北地区7个县市各随机抽取1个社区,每个社区随机抽取部分居民作为干预组,对其实施健康教育,其余未接受健康教育的居民为居民对照组;在徐州医学院随机抽取部分大学生作为大学生对照组。结果共发放问卷1700份,收回有效问卷1595份,有效率93.82%。其中干预组372人,居民对照组1147人,大学生对照组76人。艾滋病知识得分干预组为54.30±21.28分,居民对照组为52.88±20.16分,大学生对照组为81.95±3.68分。艾滋病态度得分干预组为68.33±24.67分,居民对照组为65.31±27.61分,大学生对照组为87.76±9.88分。与居民对照组比较,干预组对“艾滋病全称”、“病毒英文缩写”、“艾滋病感染者以20~29岁居多”、“患性病者易传播艾滋病”、“咳嗽喷嚏不可以传播”和“蚊虫叮咬不可以传播”的知晓率较高(P〈0.05);除“患有性病更容易传播艾滋病”的知晓率干预组与大学生对照组相当外,其余题目知晓率干预组均低于大学生组(P〈0.05)。干预组在“健康教育是最好的预防”和“想接受更多艾滋知识”的正确持有率均高于居民对照组(P〈0.05);除“对艾滋病人恐惧”的正确持有率与大学生组相当外,其余题目的正确持有率均低于大学生对照组(P〈0.05)。结论大部分的艾滋病知识题目得分与态度题目得分干预组高于居民对照组,但健康教育效果并不明显,预防艾滋病的健康教育应该有行政参与有领导重视,利用各种组织机构和大众媒体深入推广普及。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利用健康促进策略,采取学校一家庭一社区联动的模式对小学生肥胖状况进行干预,并评价该模式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抽取上海市青浦区经济、教学条件相似的两所城区小学作为研究现场,一所为干预组,另一所为对照组。研究对象为该二校的3年级全体小学生,共466名。其中,干预组264名,对照组202名。采用调查表了解研究对象对肥胖的知识、态度、行为(KAP),测量调查对象的身高、体重,检测血糖、血脂等指标。在此基础上,采取学校-家庭-社区综合干预的模式对干预组研究对象进行群体干预,包括健康教育、合理膳食、加强运动等;对照组则不施加任何有组织的干预措施。[结果]调查结果显示干预前:(1)小学生肥胖相关知识水平普遍较低;(2)“爱吃甜食”、“每日看电视时间”、“父母亲肥胖”和“高出生体重”是儿童肥胖的危险因素;(3)两校间小学生超重肥胖率、血糖异常率均无明显差异,血脂相关指标中除了对照组学生三酰甘油平均值和异常率均高于干预组(P〈0.05)之外,其他指标均无明显差异。采取干预措施一年后:(1)干预组学生超重肥胖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并略低于对照组学生,但差异尚无统计学意义(P〉0.05);(2)干预组学生相关血生化指标中除低密度脂蛋白平均值和异常率均明显下降外,其他指标未见明显变化;对照组学生除了血胆固醇外,其余血脂指标均有明显上升;(3)学生对肥胖的KAP变化:干预组学生的肥胖知晓率较干预前明显提高,高于对照组(P〈0.01);小学生对预防肥胖态度也有了明显地改变,饮食、运动行为有一定改善。[结论]利用健康促进策略,采用学校-家庭-社区联动的综合干预模式预防小学生肥胖是可行、有效的,应持续推进并值得在社区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计划生育服务机构开展人工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PAFPS)的干预效果。方法:在福建省3家计划生育服务机构选取愿意参加本研究的625例人工流产妇女,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分别于术前和术后6个月进行内容相同的"避孕及相关知识"的问卷调查。干预组术后发放专门针对人工流产妇女编印的《避孕及相关知识宣传手册》,同时采取知情选择的原则指导落实一项"高效"(除外安全期、体外排精和紧急避孕药)的避孕措施,免费提供3个月的避孕药具,于术后2周、1个月、3个月进行跟踪随访,填写《干预随访表》;对照组常规处理。随访6个月后,两组妇女均填写统一的"6个月随访表"。结果:①术前两组的基本情况、"避孕及相关知识"分值、术前6个月的避孕措施使用率、"高效"避孕措施使用率、非意愿妊娠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②术后6个月干预组避孕措施使用率、避孕知识分值、"高效"避孕措施使用率、坚持使用率和正确使用率均高于对照组(P均0.01);干预组非意愿妊娠率低于对照组(P0.01)。③术前与术后6个月自身比较:知识分值均有提高,但对照组提高幅度低于干预组(P0.01);避孕措施使用率对照组术前(59.3%),干预组术后6个月(90.7%),干预组术前(66.4%),术后(96.3%)两组均有提高,但对照组提高的幅度低于干预组(P0.01);非意愿妊娠率对照组术后6个月和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术后6个月低于术前(P0.01)。结论:在计划生育服务机构开展PAFPS可以充分利用计划生育服务网络优势进行培训、宣传、指导和随访,显著提高人工流产妇女的生殖健康知识水平和避孕效果、降低非意愿妊娠率,干预措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以大众营养健康教育需求为导向开展的营养健康教育效果,为有效开展大众营养健康教育进行有益探索。方法以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不同层次的调查对象,了解大众营养知识需求,并根据调查结果设计健康教育内容及教育效果干预前后评价问卷,进行健康教育干预。结果健康教育干预后吃鱼有益健康、鸡蛋含胆固醇高、可补铁食物、可补钙食物、吃粗粮与脚气病的关系、可补锌食物6个知识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营养对健康的重要性、希望得到营养师指导2个态度干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搭配营养、调整晚餐2个行为干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77.93和10.97,P<0.01)。自愿参与率达到96.0%,满意率达到99.6%。结论开展以需求为导向的营养健康教育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调查和评估甘肃省碘缺乏病健康教育工作效果,为适时采取针对性防治措施和调整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全省PPS抽取30个县,共调查1 815人,其中小学生912人,家庭主妇903人.结果 学生和家庭主妇的防治知晓率分别为62.2%和71.4%、及格率分别为67.8%和84.6%;"人体缺碘的主要危害"、"预防缺碘最好的方法"、"市场袋装盐的碘盐图案"学生和家庭主妇的知晓率分别为76.4%和85.1%、66.2%和83.3%、88.3%和82.6%,女生和男生的知晓率分别为77.1%和75.8%、68.0%和64.5%、87.3%和89.2%;学生和家庭主妇获得碘缺乏病知识的主要来源是学校和医生;项目县主动向父母讲述碘缺乏病知识的学生比例最高为100.0%,最低只有3.1%;不同文化程度家庭主妇知识及格率、平均分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职业家庭主妇知识平均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过近几年的努力,我省碘缺乏病健康教育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存在薄弱环节,应进一步加强学校和家庭主妇健康教育工作,充分发挥学生和家庭主妇在碘缺乏病防治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彭元  李平非  王晓玲  刘鲲 《实用预防医学》2012,19(11):1632-1635
目的评估2010-2011年长沙市城乡社区高血压综合干预效果。方法 2010年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从9个区县中各抽取一个社区(乡镇),每一社区随机抽取3个居委会(村),每个居委会(村)随机抽取35~65岁常住居民30名,分成高血压患者组、高危人群组和健康人群组,每组各10名,社区干预1年后这些对象再次被调查。结果总计合格调查对象776名,其中女性387名,男性389名。高血压相关危险因素中"经常饮酒"、"不运动少运动"、"感到精神压力"的暴露率总体上比社区干预前下降(P<0.05或P<0.01);"不运动少运动"高危组和健康组下降显著(P<0.01);而"吸烟"率改变不明显,"盐摄入过量"患者组有所升高(P<0.05);空腹血糖受损(IFG)率平均为9.1%,糖尿病患病率平均为6.5%,年龄和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TC、TG异常率患者组、高危组均明显高于健康组。血压水平随年龄增长而显著升高(P<0.01);血压控制率城市社区由31.3%上升至50%(P<0.01),但干预后乡镇社区提高不明显。结论通过健康教育与良好生活方式指导,对于各组居民改变日常生活习惯的影响不一,生活方式干预对高危和健康人群获益更多;对于高血压患者的规范管理和血压控制效果城市社区仍明显好于乡镇社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