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实验室信息系统(LIS)实现了检验科检验数据的信息化管理,规范了检验报告单,避免了人工书写出现错误、不规范的行为.我科应用瑞美信息系统后,加大了工作效率.但在工作中仍出现了5例涉及信息系统使用的医疗纠纷.本文就如何规范LIS管理,防范医疗纠纷方面进行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开发数字化、自动化的、符合ISO15189相关要求的实验室信息系统。方法以科学合理的实验室工作流程为基础,结合条形码、仪器通讯,卫生信息交换标准(HL7)等技术要求,采用多层架构设计,编写多层架构实验室信息系统。结果运行后实验室实现了标本条码化、双向通信、无纸化报告、质控管理、办公管理等信息自动化;全面提升了实验室的工作效率,保证了检验质量,有效促进了检验与临床、检验与患者的沟通和服务。结论采用多层架构、HL7标准等设计的多层架构检验信息系统符合ISO15189对实验室信息系统要求,并满足现代化实验室发展的要求,有更多的可扩展性。  相似文献   

3.
实验室信息系统的日常管理与维护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随着医院信息化建设的逐步深入,作为医院信息系统重要组成部分的实验室信息系统(LIS)也逐渐走入实验室.相比于传统的检验流程,LIS系统在减少了诸多手工操作环节的同时,减少了差错出现的机会,缩短了从检验医嘱下达到医师收到检验结果的时间,有利于医师尽早做出临床诊断,从而有效减少门诊、住院患者诊疗时间,提高医院工作效率.本院使用的LIS系统由上海科华奇效公司提供,实验室信息系统软件采用PowerBuilder工具开发,系统服务器采用Windows2000 Server操作系统,客户机采用Windows98/Windows2000/WindowsXP操作系统,并实现了与医院信息系统(HIS)的无缝链接.在本院LIS系统运行的过程中,伴随从传统纸质检验申请单、报告单的传统流程到检验电子医嘱和网络报告单模式的改变,医师、护士以及检验人员对LIS系统的依赖性越来越强.如何保证LIS系统安全、有效地运行,保证检验结果及时、可靠地传达到医师手中,是LIS系统管理人员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在实践过程中,作者认为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做好LIS系统的管理与维护工作.  相似文献   

4.
检验科实验室信息系统的应用体会及研发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检验事业的快速发展和电子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提高,实验室信息系统(Laboratory Infomafion System,LIS)也得到迅速普及,并逐步延伸到基层医院.本科室于2005年安装LIS系统后,立即体会到了LIS系统的优越性.通过LIS系统自动接受和处理实验室内部不同仪器的检测结果,实现了检验数据的数字化分析及储存,保证了检测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安全性,降低了检验人员手工处理大批量患者基本信息和检测数据的劳动强度,从而达到了提高效率,降低差错,减少成本的目的[1].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临床实验室信息系统(LIS)在门诊静脉采血室应用的重要性。 方法 门诊静脉采血室采用Power builder 9.0作为开发环境,引用南方医学检验信息系统。 结果 应用LIS系统后,只需1人操作,节约了人力,缩短了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结论 在门诊静脉采血室应用LIS,能够快速、及时地为患者提供检验结果,提高了医疗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6.
LIS系统与HIS系统数据交换及整合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通过将检验科信息系统(LIS系统)与医院信息系统(HIS)进行整合,实现了患者信息、诊断信息、检验申请信息及检验结果的同步传输,实现了完整意义上的信息共享。下面对我院LIS系统和HIS系统的信息共享与交换整合的设计和实现进行简单的介绍。  相似文献   

7.
目的满足医院和委托实验室之间标本检验管理需要,研究、设计合适的检验数据共享方案。方法采用HL7、XML、SOAP信息交换标准和技术,以及IHE实验室技术框架进行数据交换。结果在医院和委托实验室间架设实时在线的安全网络连接,实现标本交接、检验结果自动获取、结果报告、编码转换等功能,并成功实施用于委托检验的信息化管理。结论标准化、自动化的跨区域的异构实验室信息系统互联方案,可消除"信息孤岛"现象,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和医疗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8.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与完善,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 HIS)和实验室信息系统(Laboratory Information System, LIS)已经日趋成熟,并被医疗机构广泛采用.HIS系统功能大,收费、药品管理、医生工作站以及职能部门日常管理等通过HIS系统得以实现,通过条形码技术,在检验科实现了LIS与HIS的对接,实现了患者信息、结果等信息的共享.本院基于HIS开发出一批检验工作者方便实用的新功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实验室信息系统(LIS)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及计算机网络,实现临床实验室的信息采集、存储、处理、传输和查询,并提供分析及诊断支持的计算机软件系统。LIS系统涉及的数据信息一般包括患者信息、样本信息、检验申请信息、检验结果、结论信息以及实验室运作和管理的其他辅助信息[1]。目前,LIS系统已广泛应用于医院临床实验室。室内质量控制(IQC)是指实验室为了监测和评价本室工作质量,决定常规检验报告能否发出所采取的一系列检查、控  相似文献   

10.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6,(21):3085-3085
正实验室信息系统(LIS)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及计算机网络,实现临床实验室的信息采集、存储、处理、传输、查询,并提供分析及诊断支持的计算机软件系统。其主要任务是协助检验医师对检验申请单及标本进行预处理,检验数据的自动采集或直接录入,检验数据处理、检验报告的审核,检验报告的查询、打印等。LIS统计信息准确及时,能提高检验信息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S)对输血科工作效率和工作误差的影响,以及输血信息化的建设远景.方法 选择2012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新疆军区总医院输血科通过信息管理系统统计的共计26 294份输血资料为研究对象.按照统计输血资料所采用的信息管理系统不同,将其分为LIS使用前组(n=12 759)及LIS使用后组(n=13 535).LIS使用前组的输血资料统计采用“军卫一号”输血与检验管理系统,统计时间为2012年1月1日至12月31日;LIS使用后组输血资料统计采用LIS,统计时间为2013年1月1日至12月31日.信息管理系统统计的输血资料包括工作效率和工作差错发生率2个部分.工作效率指标包括配发血效率、血型检测效率、传染病检测效率等;工作差错发生率包括标本误差率、漏计费误差率、重复计费率、血液过期率.对2组输血资料上述各个指标之间的差异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 ①LIS使用后组的血型检测效率为(33.9±3.5)份/(人·d),传染病检测效率为(80.3±5.1)份/(人·d),分别高于LIS使用前组的(24.3±3.1)份/(人·d)和(60.2±4.5)份/(人·d),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0.52、-19.23,P<0.001).②LIS使用后组的标本误差率、漏计费误差率、重复计费率及血液过期率分别为(0.0300±0.000 3)%、(0.080 0±0.001 8)%、(0.250 0±0.001 9)%及(0.080 0±0.001 5)%,均低于LIS使用前组的(0.940 0±0.002 4)%、(0.960 0±0.003 8)%、(1.030 0±0.004 8)%及(0.480 0±0.005 0)%,并且差异均亦有统计学意义(t=31.06、11.01、6.76、2.97,P<0.05).结论 LIS可提高输血科工作效率并减少差错,今后输血信息化工作可针对输血流程管理、大数据分析、扁平化管理、质量控制、信息化标准及信息安全等方面继续加强改进.  相似文献   

12.
背景:医疗仪器种类繁多且数据结构各异,缺乏统一的交互标准,严重阻碍了医疗仪器的信息化共享。目的:以心电图仪为研究对象,应用健康信息交换第七层协议(Health Level Seven,HL7)信息化标准实现其信息化交互,探讨基于HL7的医疗仪器信息化交互的可行性和优越性。方法:分析比较现有的数据交换标准,以HL7注释心电图作为心电图仪的交互标准,以消息引擎方式在WINCE嵌入式平台下采用.Net和可扩展标记语言关键技术实现心电图仪的标准心电数据交换协议消息解释和HL7信息化编码,并验证其有效性。结果与结论:对信息化编码后的数据成功通过HL7结构的有效性验证,心电图数据能解析并正确显示。研究结果验证了心电图仪HL7信息化的可行性,且实现方法具有较好的可扩展性和通用性。  相似文献   

13.
实验室信息系统在临床微生物检验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一套能全面控制临床微生物检验分析全过程及内部管理和外部服务的实验室信息系统(LaboratoryInformationSystem,LIS),做到无纸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全面提升服务质量。方法在windows2003操作系统中采用SQLserver2000系统数据库,用Powerbuilder9.0编写应用程序,各病房电脑终端与LIS服务器相连,通过检验医嘱模块打印检验项目申请条码;LIS系统内部建立录入模块、分析模块、数据处理及报告模块、院感管理及统计模块、数据库维护模块、质控模块、试剂管理模块、物资管理模块、设备管理模块等。结果实现了标本的自动接收、记费、内部条形码、数据的自动传输和审核、工作量及医院感染统计、耐药分析等模块的应用,大量减少了手工劳动及差错率。结论建立一套全面的临床微生物信息管理系统,是提高工作效率,全面提升服务质量的有效途径,也是促进工作模式转变和建立实验室标准化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在实验室信息系统(LIS)上建立微生物检验主要标本类型的体系,减少微生物标本送检类型与申请类型的不一致,实现微生物分析前质量控制的管理目标。方法收集2015年1月1日至1月31日的3 304份微生物送检标本,在LIS系统中设置主要标本类型微生物项目申请程序后,统计6月20-24日1 532份微生物送检标本,比较设置前后的标本类型错误率,后于7月9-13日,8月10-15日分别再次收集微生物送检标本1 635份和1 340份;持续观察错误率的变化,比较设置前后错误率是否有统计学差异,比较设置前后LIS系统特点。结果设置前微生物送检标本标本类型错误率为的4.6%(152/3 304)。设置后,微生物送检标本类型错误率为1.3%(20/1532),与设置前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224,P0.05),持续观察阶段微生物送检标本类型错误率保持在较低水平,分别为1.04%(17/1635)和0.9%(13/1340),与设置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新设置的LIS系统,降低了微生物标本类型的错误率,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达到微生物分析前质量控制的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HBV 5项血清标志物(HBVM)自动审核规则,通过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S)与自动化分析仪的接口软件实现HBVM检测结果的自动审核。方法根据临床要求、HBVM指标的临床意义、检验结果间的逻辑关系及结果的回顾性验证等要求,形成嵌入LIS的HBVM的结果自动筛查模块,比较使用前后的工作效率。结果 (1)共设定报警提示、HBsAg阳性提示、少见模式判断提示、历史审核提示4大类共13条审核规则。(2)对12 874份血清标本的测试结果自动筛查,自动筛查通过率为70.9%。(3)由一名资深技师对100份临床标本进行检测,应用筛查模块前后,每份报告从标本上机到报告发送,平均耗时由2.1 h下降至1.4 h。结论 HBVM自动审核模块功能的应用,提示LIS可实现自动化检验项目结果的自动筛查,有效地改善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避免因人为疏忽造成遗漏复查。  相似文献   

16.
目的实现超声影像信息系统(UIS)、医院信息系统(HIS)、PACS之间的信息传递与交互,构建客户端—中间服务层—服务端的3层架构的超声医学科工作运行平台。方法参照医疗信息整合(IHE)工作流模式设计工作流程,采用XML技术实现信息交互和共享,遵循DICOM 3.0标准完成影像信息的采集、传输、存储,遵循HL7标准完成模型之间的通讯。结果该平台可实现检查预约、排队叫号、结构化报告书写及发布等功能,并与Full PACS、EMR进行信息交互,缩短检查预约、排队等候和发送报告的时间,进一步优化和规范了超声科工作流程。结论该平台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An understanding of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integration and their quasi-integration variants is important for pathologists to formulate a competitive strategy for hospital clinical laboratories. These basic organizational concepts, in turn, are based on the need to establish control over critical laboratory inputs and outputs. The pathologist seeks greater control of mission-critical system inputs and outputs to increase the quality and efficiency of the laboratory operations. The LIS produces horizontal integration of the various hospital laboratories by integrating them vertically. Forward vertical quasi-integration of the laboratories is mediated primarily by the LIS through front-end valued-added features such as reporting of results and creating a long-term on-line test result archive. These features increase the value of the information product of pathology for clinicians and increase the cost of switching to another system. The LIS can also serve as a means for customizing the information product of the laboratories to appeal to new market segments such as hospital administrators.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信息系统在绩效分配考核体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运用质量管理信息系统平台对录入的信息统计回收、清洗消毒、包装、灭菌、发放各岗位工作量、工作质量和护士能力系数、满意度评价为主的绩效考核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对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绩效考核管理实施后临床服务满意度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有效的激励机制可以提高服务满意度和工作质量,促进该学科的专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规范护理病历书写,减少护士书写时间,提高护士工作效率。方法采用Client/Server体系结构,以Oracle数据库作为服务端,客户端程序使用PowerBuilder9.0语言作为开发工具。结果护理病历系统功能强大,简单易用,具有标准化、智能化等优点。结论护理病历系统的开发和应用,有利于规范护理文书的书写,提高护理文书的质量和护士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