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36岁,男性.吸毒者,胸骨下方痛.放射至左上肢。既往身体健康一无心脏病史,每天吸烟两包,有时吸食可卡因。人院前24h还吸食可卡因1次.无糖尿病、高血压或家族冠心病史.  相似文献   

2.
36岁,男性,吸毒者,胸骨下方痛,放射至左上肢。既往身体健康,无心脏病史,每天吸烟两包,有时吸食可卡因。入院前24h还吸食可卡因1次,无糖尿病、高血压或家族冠心病史。体检:生命征,体温37℃;脉搏100次/min,血压150/90mm Hg。因胸痛不安烦燥,鼻黏膜炎症,胸部清晰,心脏无杂音。实验室检查:如图1所示。问:可卡因能引起该病人心脏事件吗?图1心电图何秉贤(新疆医科大学一附院心内科,新疆乌鲁木齐830054)此病例吸食可卡因有胸痛并放射至左上肢,由于所附心电图欠清晰,但可看到V1和V2已有高大的R波,而V3和V4R波降低看不清,且V4似呈QS形,V5、V6有…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46岁,因吸食可卡因30 min后出现休克,由120急送我科救治.入院时患者神志不清,双瞳等大等圆,对光反应灵敏,头及四肢间断抽动,烦躁不安,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口腔内有大量分泌物,四肢湿冷,双手及膝关节以下均明显发绀,颈软,双肺呼吸音粗,双下肺可闻及少许干湿啰音,心率齐,心音低,腹平软,无肌紧张,四肢肌张力正常,病理反射未引出.据患者陪同人员介绍,患者在入院前24 h内多次吸食麻果、K粉等,出现胸痛及肌肉酸痛后,为减轻疼痛又服用了可卡因,30 min后就出现了休克表现.  相似文献   

4.
可卡因对心血管的损害及其治疗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赵连友,李中言综述可卡因(CC)是美国最常被滥用的药物,至少有500万美国人经常吸食,约5%~10%的急诊病人为CC中毒。1973年前,几乎无因CC过量而死亡者,近年来,因其死亡的人显著地增加。CC易损...  相似文献   

5.
H IV感染(AIDS)与吸毒已成为目前美国及西方社会最常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随着高效抗逆转录治疗方法(HAART)在H IV感染患者中的应用,感染H IV的患者存活时间明显延长,患者可能并非死于AIDS,而可能死于由H IV感染及吸食可卡因所致的心脏疾患,故观察H IV感染及吸食可卡因患者早期心脏亚临床改变(心脏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分析其与H IV及可卡因的关系并进行相应干预,有助于延长H IV感染吸毒患者的生命。但应用Fram ingham冠心病发生危险指数(FRS)对同时有H IV感染和吸毒的青年患者未来可能发生冠心病的预测评价的研究目…  相似文献   

6.
杜捷夫  孟庆义 《心脏杂志》2009,21(2):215-219
目的 通过招募美国马里兰州巴尔第摩市年龄25~54岁的黑人青年有(无)HIV感染和(或)应用可卡因者使用酶抑制剂(PI)以及长期应用可卡因是否出现冠状动脉狭窄进行研究。方法 对在美国马里兰州巴尔第摩市招募的既往无心血管症状和传统心血管危险因素的109名年龄在25~54岁,有(无)HIV感染和(或)应用可卡因黑人青年,抽血检测血脂、血糖并应用64排多层CT对心脏及冠状动脉进行扫描,并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可能引起冠状动脉狭窄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109名被调查者的年龄为25~54岁,39名(35.8%)为女性;胆固醇水平为(4.01±0.88)mmol/L,CT检查见其中35例(32.1%)有冠状动脉钙化。74例CT检查未查见冠状动脉钙化,74例中有8例(11%)的被调查者冠状动脉狭窄>20%,其中5例(7%)冠状动脉狭窄≥50%;44例(59%)患者曾应用可卡因,应用过可卡因的患者中21例(28%)患者应用时间超过15年。109名被调查者,40例(36.7%)曾服用PI,在有和无冠状动脉斑块的被调查者中,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吸食可卡因、年龄和服用PI有显著差异。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发现使用PI和长期应用可卡因的时间是引起冠状动脉狭窄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 在HIV感染患者中,长期应用可卡因及同时使用PI可能与非钙化的冠状动脉斑块独立相关。  相似文献   

7.
<正>可卡因是全球广泛使用的毒品,大约有1 320~1 980万使用者〔1〕。可卡因可引起急性心肌梗死、心肌病、心律失常、高血压、主动脉夹层、猝死、急性肺水肿等〔2〕,更有高达83%的无临床症状可卡因使用者存在心肌水肿和心肌纤维化等"安静的"心肌损伤〔3〕。目前认为它是最常引起心血管疾病的毒品〔4〕。在可卡因相关性心肌梗死的诊断和治疗中,存在一些特殊的问题。因此,了解可卡因相关性心肌梗死的特点,可以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美国黑人青年长期应用可卡因对其颈内动脉管径变化的影响。方法对美国巴尔地摩市57名可能有应用可卡因历史的黑人青年进行问卷调查,同时抽血检测血常规、血脂、C反应蛋白(CRP),并行颈内动脉核磁共振检查(MRI)以了解颈内动脉结构的变化情况。应用多元回归模型分析颈内动脉管径变化与应用可卡因的关系。结果在应用可卡因的患者(n=40)CRP及白细胞总数WBC(1×109/L)较未应用过可卡因的患者(n=17)均略有升高[(5.14±12.31)vs(1.29±0.92)μg/L,P=0.059及(5.03±1.70)vs(4.12±1.22),P=0.059],而平均红细胞容积(MCH)和平均红血球浓度(MCHC)稍低于未用过可卡因的患者[(29.34±2.18)vs(31.77±4.50)pg,P=0.055及(33.23±0.75)vs(33.67±0.49)g/dl,P=0.38],但均无显著差别。平均颈内动脉壁厚度(MTICV)可卡因组与无可卡因组未见显著差别[(0.952±0.244)vs(0.968±0.275)cm,P=0.822],颈内动脉壁增厚者(MTICV>1.0 cm)比例两组无显著差别(25.0%vs29.4%,P=0.729);应用单变量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可见颈内动脉水平测量外径(HOD)、垂直内径(VID)、外轮廓面积(OA)、颈内动脉内轮廓面积(ILA)、外轮廓体积(OV)、内径轮廓体积(LV)与应用可卡因呈显著负相关。应用多变量回归模型分析,可见颈内动脉的HOD,VID,OA,ILA,OV,LV仅与应用可卡因呈现显著负相关,而颈内动脉的管径变化与年龄、性别、身高体质量指数(BMI)、CRP、HIV感染无相关性。结论长期慢性应用可卡因可造成颈内动脉的缩窄。由于动脉长期缩窄可引起动脉缺血和动脉粥样硬化,由此或可推论长期慢性应用可卡因引起的颈内动脉收缩也许是动脉粥样硬化最初表现的形式。  相似文献   

9.
人类吸入可卡因和吸烟能增加心脏需氧代谢,或可能导致氧的供应减少。由于可卡因作为毒品广为滥用,引起不良反应甚多,尤其在吸烟者中,胸痛、心肌梗塞和猝死的发生率明显增加。本文评价了有或无冠心病者,经鼻吸入可卡因、吸烟或两者共用时对心肌需氧和冠脉内径大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作者报告474例急性可卡因中毒者中,有44例被诱发癫痫,并进一步评价其癫痫类型、危险因素和预后意义。病(?)和方法本组474例急性可卡因中毒患者。摄入可卡因90分钟内出现癫痫即称为可卡因所致癫  相似文献   

11.
美国学者McKee等对71例可卡因成瘾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9个月的心血管事件进行观察,发现支架内血栓发生率为7.6%,而正常对照组为0.6%(P〈0.001),心肌梗死、猝死或再次血管血运重建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因此作者认为,可卡因增加了支架内血栓形成的几率。  相似文献   

12.
可卡因通常被用作临床局部麻醉,但因其具有兴奋作用而被有些人滥用,导致疾病发生.自从1977年首次报道可卡因相关性卒中以来,许多学者逐渐意识到滥用可卡因可导致多种脑血管病,其确切的病理生理学机制尚不十分清楚,可能涉及多种机制.
Abstract:
Cocaine is usually used in clinical local anesthesia. However, because of its excitatory effect, it is also abused by some people, and thus results in the onset of disease. Since the first cocaine-related stroke was reported in 1977, many researchers have gradually realized that cocaine abuse causes many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 its exact pathophysiological mechanism remains unknown and it may be involved in a variety of mechanisms.  相似文献   

13.
心血管并发症是可卡因中毒最常见的急诊原因。本文介绍了可卡因对心血管的毒性作用,以及可卡因引起的常见心血管并发症和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4.
<正>可卡因曾经作为局部麻醉药在临床使用,但目前已成为全球广泛使用的毒品[1]。可卡因是最常引起心血管疾病的毒品,除急性心肌梗死、心肌病、心律失常、主动脉夹层、猝死外,还可导致高血压[2-3]。血压的增高在上述心血管病的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1可卡因与急性高血压可卡因通过激动中枢兴奋和拟交感神经作用导致血压急性增高已成定论。在体大鼠实验表明,静脉注射可卡因0.62mg/kg,1min后平均动脉压可以增加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采用墨西哥利什曼原虫亚马孙亚种(L.m.a.)及巴西利什曼原虫巴拿马亚种(L.b.p.),分别感染叙利亚金色仓鼠及非洲白尾鼠;再将吸食这两种鼠血的白蛉分别制戒匀浆,接种于血琼脂平板,以检测白蛉吸入的虫数及其发育情况。作者在仓鼠后足垫及白尾鼠尾根部分别皮内注射L.m.a.及L.b.p.前鞭毛体各1.5×10~7个。3~7个月后,局部产生病变。麻醉病鼠,让长须白蛉吸食病变部血。取鼠病变组织浓集无鞭毛体,将含5.25或50个L.m.a.或L.b.p.无鞭毛体的50μl悬液,分别  相似文献   

16.
可卡因的心血管并发症及急症处理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总医院周书明综述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郑秋甫审校可卡因是最危险的成瘾性药物之一。它引起全身性的血管收缩,造成许多脏器损伤,心血管系统的并发症是其重要损伤之一。近年来,由于非法应用可卡因的人数增加,由此...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告1例因频繁吸入可卡因生物碱而引起的致命性弥漫性肺泡出血。患者,女,36岁,黑人。平素健康,抽烟已10年,每日1包.有滥用可卡因史,入院前2周,每周吸入可卡因2~3次。曾因呼吸困难伴血痰2周,诊断为支气管炎。给予氨苄青霉素口服无效。T:37.6℃,P_2110次/min,R:30次/min,BP:102/68mmHg.肺部闻及湿性罗音.WBC:13 900/mm~3,N:36%,L:28%,E:26%,ESR:34mm/h、尿常规正常。BUN:10mg/dl,血清肌酐0.7mg/dl.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吸食冰毒者的吸毒行为及性行为特征。方法在某地社区招募21名吸食冰毒者,对每名吸毒者进行一对一深入访谈,每人1.5~2h,了解其吸毒行为特征。结果调查对象首次吸食冰毒的原因以好奇和同伴影响为主;吸食场所以家中为主,吸毒方式均为烫吸,未发现注射吸毒;存在毒品混合使用的现象。吸食冰毒者大多有多个性伴,存在群交性行为;大部分吸毒者吸食冰毒后会出现性亢奋;极少数吸食冰毒者性交时使用安全套。结论吸食冰毒人群普遍存在高危性行为,艾滋病性病知识存在误区。为有效控制艾滋病性病在该人群中的传播,需要采取有针对性的综合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新型毒品吸食者多性伴性行为发生情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抽取成都市强制戒毒所的新型毒品吸食者进行问卷调查,使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20名调查对象中,男性占78.6%(173人),20~29岁占42.9%(94/219)。33.7%(83人)的承认自己有多性伴性行为,74.5%(164人)的表示其有固定性伴,18.2%(40人)的承认其发生过商业性行为,29.1%(64人)的发生过临时性行为。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吸食年限、吸食频率、每次吸毒平均花费为多性伴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新型毒品吸食者易发生多性伴行为、无保护性行为,应开展综合干预措施,减少不安全性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获得性Q-T间期延长常常是凶险的先兆,因为它可导致威胁生命的室性心律失常。而促使Q-T间期延长的原因很多,其中一大类为外源性的化学物质,包括Ⅰ类抗心律失常药物、三环抗抑郁剂、酚噻嗪类、抗组胺剂和胃肠外给药型的红霉素。尽管可卡因被广泛滥用,但此前在人类未发现能导致Q-T间期延长。 本病例为一17岁女孩。因连续72h使用可卡因后出现焦虑不安入院。无类似过去史,也未服用其他任何药物。体检:嗜睡,能被唤醒,且醒后定向力正常。其余检查基本无殊。实验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