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肺癌患者围手术期呼吸功能的训练与指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肺癌患者行围手术期呼吸功能训练对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的影响。方法 :选择 15例行肺叶或全肺切除的肺癌患者 ,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术前和术后呼吸功能的训练和指导。结果 :15例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 ,无发生肺部感染、肺不张、呼吸衰竭等肺部并发症。结论 :对肺癌患者行围手术期呼吸功能的训练与指导可减少肺部感染、肺不张、呼吸衰竭等肺部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围手术期的呼吸指导与护理对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及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行肺叶或全肺切除的肺癌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围手术期呼吸指导与护理。结果:60例患者均能按期进行手术。结论:对肺癌患者行围手术期的呼吸指导与护理,可减少肺部感染,肺不张呼吸衰竭等肺部并发症发生,同时也是保证患者以最佳状态接受手术并早康复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3.
肺癌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围手术期的呼吸指导与护理对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及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行肺叶或全肺切除的肺癌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围手术期呼吸指导与护理。结果:60例患者均能按期进行手术。结论:对肺癌口才行围手术期的呼吸指导与护理,可减少肺部感染,肺不张呼吸衰竭等肺部并发症发生,同时也是保证患者以最佳状态接受手术并早康复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4.
肺癌病人围手术期呼吸功能的训练与指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肺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年龄在40岁以上,男性多于女性。据统计,肺癌在我国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5%。目前,对肺癌的主要治疗方法是手术治疗。而患者常因术前呼吸功能低下及术后手术创伤与引流部位疼痛,不能进行有效的深呼吸和咳嗽、排痰,会出现肺不张、肺部感染和呼吸衰竭等并发症。为此,围手术期呼吸功能的训练和指导对肺癌患者至关重要。2003~2005年我院收治57例肺癌手术病人,我们把围手术期呼吸功能的训练和指导作为护理重点,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肺癌病人围手术期呼吸功能的训练与指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肺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年龄在40岁以上,男性多于女性.据统计,肺癌在我国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5%[1].目前,对肺癌的主要治疗方法是手术治疗.而患者常因术前呼吸功能低下及术后手术创伤与引流部位疼痛,不能进行有效的深呼吸和咳嗽、排痰,会出现肺不张、肺部感染和呼吸衰竭等并发症.为此,围手术期呼吸功能的训练和指导对肺癌患者至关重要.2003~2005年我院收治57例肺癌手术病人,我们把围手术期呼吸功能的训练和指导作为护理重点,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肺癌患者围手术期呼吸道管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围手术期的呼吸道管理对肺部术后并发症发生及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行肺叶或全肺切除的肺癌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围手术期呼吸道管理。结果:60例患者均能按期进行手术,术后恢复良好,未发生肺部感染、肺不张、呼吸衰竭等并发症。结论:加强肺癌患者围手术期的呼吸道管理,可减少肺部并发症发生,同时也是保证患者以最佳状态接受手术并促进早日康复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7.
45例肺癌患者围手术期呼吸功能训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围手术期是指从确定手术治疗起,至与此有关的治疗基本结束的一段时间[1].肺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主要的治疗方法是手术肺叶或全肺切除治疗.由于手术引起的切口疼痛或者引流部位疼痛,使患者不能进行有效的深呼吸和咳嗽排痰,可能出现肺炎、肺不张、呼吸衰竭等肺部并发症.术前进行深呼吸训练者,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在呼吸指导、排痰等方面可降低呼吸道并发症的发生[2].本院胸外科2001年1月至2003年12月期间手术治疗肺癌患者45例,经过围手术期呼吸功能训练,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高龄肺癌患者围术期呼吸功能训练与指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幸敏 《临床医学》2009,29(1):123-124
目的对高龄肺癌患者进行围术期的呼吸功能训练与指导。方法对50例高龄肺癌患者,通过术前心理护理,积极控制呼吸道感染,改善肺功能,在护士指导下行术前、术后呼吸功能训练与指导,对不配合呼吸功能训练者行支气管镜吸痰等措施。结果本组50例患者顺利度过恢复期。结论对高龄肺癌患者加强围术期的呼吸功能训练与指导,能够减少手术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总结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围术期呼吸道管理经验,以提高其手术耐受力.对35例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的患者进行呼吸道护理,术前呼吸道准备,指导患者进行呼吸功能练习:腹式呼吸,咳嗽及深呼吸训练;术后加强呼吸道监护,有效咳嗽,防治肺炎、肺不张、呼吸衰竭等肺部并发症发生.35例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患者经实施有效的呼吸道护理,均能积极配合医疗与护理,无1例在围手术期发生肺部并发症.术后9~16d均痊愈出院.加强呼吸道护理可使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顺利渡过围术期,减少术后呼吸道并发症,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0.
肺癌根治支气管成形术后并发症的分析与预防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明珠  陆优仙 《护理学报》2006,13(11):44-45
分析了肺癌根治支气管成形术术式的特点,预见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肺不张、肺部感染、呼吸功能衰竭、支气管胸膜瘘、肺栓塞、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即术前全面评估患者心肺等各项功能,正确指导患者呼吸功能训练;做好患者围术期的呼吸道管理,必要时及早行环甲膜置管排痰;术后对心肺功能进行严密的监测。本组2例术后发生心律失常,其余患者未出现任何并发症。18例患者全部临床治愈。  相似文献   

11.
老年肺癌患者围手术期呼吸道管理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老年肺癌患者围手术期的呼吸道护理。方法:按照随机原则将患者分成2组,实验组术前严格戒烟2周,利用负荷腹式呼吸及登楼梯训练肺功能2周;术后给予综合胸部物理疗法,保持呼吸道通畅。对照组行常规围手术期护理。统计两组患者术后呼吸道并发症的情况。结果:实验组术后并发感染1例,无1例死亡;对照组术后并发感染3例,肺不张3例,因呼吸衰竭而死亡1例。两组结果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加强老年肺癌患者围手术期的呼吸道护理,可以有效地减少术后呼吸道并发症,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2.
对38例行剖胸手术的患者术前、术后进行呼吸训练与指导,观察术后患者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训练后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无肺部并发症的发生。认为围手术期呼吸功能训练可改善患者肺功能,减少肺部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有效预防肺癌术后肺部并发症的综合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肺癌开胸手术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人均能按期进行手术,术后恢复良好;本组5例病人继发轻度肺部感染,经积极治疗后治愈出院,其余均未发生肺部感染、肺不张、呼吸衰竭等并发症.[结论]加强肺癌病人围术期的综合护理管理,可有效预防肺部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对38例行剖胸手术的患者术前、术后进行呼吸训练与指导,观察术后患者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训练后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无肺部并发症的发生.认为围手术期呼吸功能训练可改善患者肺功能,减少肺部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5.
80岁以上肺癌43例术后肺部并发症原因分析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龄肺癌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原因及护理。方法:回顾分析我院对43例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术后发生肺部并发症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发生肺部并发症15例,其中肺不张8例,呼吸衰竭2例,肺漏气3例,间质性肺炎1例,细菌性肺炎1例,死亡2例。结论:高龄肺癌患者术后易发生肺部并发症,做好围手术期的护理,可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6.
呼吸功能训练健康教育在心胸外科手术病人康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胸手术创伤大、时间,术中常挤压肺叶,刺激肺门及支气管,反射性地引起呼吸道分泌物增加,体外循环术后肺损伤等,不可避免地造成呼吸功能下降.再加上病人对呼吸功能训练健康教育知识缺乏,不能进行有效地呼吸功能锻炼,易发生呼吸道感染、肺不张、急性呼吸衰竭等呼吸功能训练并发症,直接影响病人的恢复和预后.通过术前及术后的呼吸指导,可有效地增加肺活量,恢复肺功能,达到预防术后肺部的并发症的发生.因为改善术后呼吸功能的方法之一是对病人进行呼吸功能锻炼[1],所以,护理人员在围手术期对病人进行有效地健康教育,使病人掌握有效的呼吸功能训练方法,将有利于手术后排痰、肺复张和控制感染[2].……  相似文献   

17.
探讨有效预防胸腔镜辅助下经小切口行肺癌术后肺部并发症的综合护理措施.对28例胸腔镜辅助下经小切口行肺癌手术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术前、术后护理.患者术后恢复良好,除2例患者继发轻度肺部感染,经积极治疗后治愈出院,其余均未发生伤口感染、肺部感染、肺不张、呼吸衰竭等并发症.加强整体护理是胸腔镜辅助下经小切口行肺癌手术患者早日康复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8.
胸外科手术造成胸壁肌肉的广泛损伤,术后胸痛明显,呼吸肌破坏较显著,肺功能下降,容易出现肺部感染、肺不张、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呼吸衰竭等并发症[1].作者应用呼吸功能训练器对开胸手术患者进行术后呼吸功能训练,使肺功能得到不同程度改善,从而降低开胸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肺癌患者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的高危因素,并探讨其对肺癌手术安全性的预测价值,指导围术期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胸外科2000年8月~2008年8月接受手术治疗的409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可能与术后并发症发生相关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该组患者手术死亡率为4.16%(17/409),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2.47%(51/409),主要并发症包括肺部感染、肺不张、心律失常、呼吸衰竭、脓胸、支气管胸膜瘘、胸腔出血等。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70岁(OR=15.335)、吸烟指数〉400支年(OR=6.108)、合并重要器官基础疾病(OR=7.973)、行全肺切除术(OR=8.165)和一秒率(FEV1.0%)≤60%(OR=1.031)是肺癌患者手术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的高危因素。结论对肺癌患者术前评估上述相关因素,可初步预测术后并发症发生的概率,为患者顺利渡过围术期和提高手术的安全性提供积极的临床指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实施围手术期强化呼吸功能训练在食管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需行食管癌根治手术的8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呼吸功能训练,观察组实施围手术期强化呼吸功能训练方案。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心率、呼吸频率、动脉血氧饱和度、肺功能及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心率、呼吸频率、动脉血氧饱和度、肺功能等相关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围手术期强化呼吸功能训练方案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促进术后病体康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