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虞智芝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31):4831-4832
目的:探讨孕期营养状况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方法:对在该院行正常产前检查的600例正常孕妇进行营养知识、态度及行为的问卷调查,并通过动态检测孕早期(20周前)、孕中期(26~27周)、孕晚期(35~36周)各类营养素指标,探讨其与妊娠结局的关系。结果:孕妇文化程度与营养知识、态度及行为呈正相关(P<0.01);孕妇BMI异常是新生儿出生体重异常的危险因素(P<0.01),孕妇BMI越高,新生儿出生体重异常的危险越大,未发现其他因素与新生儿出生体重的相关性;孕期铁蛋白水平与产后出血量呈负相关(P<0.05)。结论:应加大对孕妇孕期营养知识的宣传教育,改善孕期膳食营养结构。孕前及孕期合理控制体重对减少异常体重儿的出生及妊娠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分析子痫前期的妊娠结局,了解孕妇孕前不同体重指数及孕期体重不同增加量与子痫前期的妊娠结局关系。方法将130例基层医院建档产检的子痫前期孕妇按孕前体重指数及孕期体重增加量分为:孕前体重指数(BMI)正常,孕期体重增加正常组29例;孕前BMI正常,孕期体重增加超重组30例;孕前BMI超重,孕期体重增加正常组22例;孕前BMI超重,孕期体重增加超重组49例。分析四组孕妇妊娠结局及新生儿结局。结果孕前BMI正常,孕期体重增加超重组较孕期体重增加正常组发生妊娠期糖尿病的风险增加。孕前BMI超重,孕期体重增加超重组较孕期体重增加正常组妊娠期糖尿病及重度子痫前期、剖宫产发生率均增加。无论孕前BMI是否正常,孕期体重增加超重组均较孕期体重增加正常组新生儿出生体重增加。结论在基层医院对于高危人群,孕前进行干预,重视合理控制体重,孕期规律产检,控制体重增加在合理范围内,可减少孕期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孕妇体质对母儿及分娩的影响。方法:对632例单胎、足月妊娠、无内外科合并症的孕妇自妊娠13周前开始至分娩定期测量体重、身高、计算体重指数(BMl),观察不同BMI组的妊娠并发症、分娩方式及新生儿情况。结果:孕前BMI≥28及分娩时BMI≥30者羊水过多发生率显著增加:分娩时BMI≥25以上特别是BMI≥30者及整个孕期体重增长≥20kg、整个孕期BMI增长在7以上者孕妇的剖宫产率、巨大儿发生率均显著增加。结论;孕前体重指数过重和孕期体重增长过多是妊娠并发症、不良妊娠结局的重要因素。根据本资料分析孕期体重增长应控制在20kg以内、孕期体重指数增加应控制在7以内。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孕前体重指数(BMI)与妊娠期糖尿病发生风险及妊娠结局的相关性。方法择取围生期孕产妇420例,调查孕前BMI、妊娠期糖尿病及妊娠结局。结果超重和肥胖孕妇发生GDM的风险显著增高;超重、肥胖孕妇的剖宫产率、早产率、巨大儿发生率高于体重正常孕妇;肥胖孕妇孕期体重增加水平、孕期BMI指数增加水平较体重正常孕妇低;超重孕妇新生儿血糖水平均较体重正常孕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前BMI与GDM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和胰岛素抵抗呈正相关,孕前高BMI是GDM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孕前WHR、孕前BMI和孕期BMI增长(BMI△)对妊娠并发症及新生儿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2014年1-12月458例于红桥区铃铛阁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册进行孕期检查有妊娠结局,既往无高血压、糖尿病、甲状腺等疾病的单胎孕妇的资料,分析孕期并发症、分娩结局及新生儿情况。结果孕前WHR0.85,孕前BMI≥24kg/m2,孕期BMI△≥6kg/m2时,对孕期的并发症、分娩情况及新生儿结局均有影响。大大提高了妊娠糖尿病、妊娠高血压、剖宫产、产后出血、产后感染、羊水过多、胎膜早破、巨大儿、胎儿窘迫、胎儿畸形等的发生率(均P0.05)。母婴并发症均高于孕前期体重正常者和孕期体重增长正常者[1]。结论对孕前体重异常人群早期干预,指导孕期合理增重,合理控制孕期体重增长在一定范围内,为母婴获得良好妊娠结局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孕前体重指数(BMI)和孕期增重对妊娠结局产生的影响,获得最适宜增重范围,为孕期体重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9月在清远地区医院(连州镇中心医院、清远市保健院、清远市中医院、清远市清城区医院、清远第二人民医院)系统定期产检及分娩的首次怀孕的初产妇10 563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孕前BMI值不同将其分为体重过低组、正常体重组和超重组与肥胖组,统计其孕期增重,并对妊娠并发症及妊娠结局作分析及描述性研究。结果超重组与肥胖组孕妇的妊娠并发症发生率高于体重过低组及正常体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清远地区孕期适宜增重12~17.8 kg。孕期内适当增重者并发症发生率较低。结论孕前BMI及孕期增重对围产期并发症及新生儿有重要影响,孕妇孕前适宜体重及孕期体重增长在适宜水平能降低孕妇及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率,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孕前不同体重指数孕妇和妊娠期体重增长过度的孕妇与妊娠期并发症的发生以及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对2019年10月到2020年4月在本院分娩单胎的1242例孕妇进行分析,根据表1分组:孕前BMI(18.5-24.9)及孕后体重增长(11.5-16Kg)在正常范围内的为A组,孕前BMI(18.5-24.9)正常,孕期体重增长过快(>16Kg)的为B组,孕前BMI(25.0-29.9)但孕期体重增长7-11.5Kg的为C组,孕前BMI(25.0-29.9)且孕期体重增长>11.5Kg的为D组,比较孕产妇基本资料,年龄、身高及孕次、产次、产检次数无差异。计算出不同组别的妊娠期高血压、产后出血、巨大儿及剖宫产率百分比进行比较,并将数据输入IBMSPSS25.0软件进行分析,根据不同BMI的体重增长情况进行妊娠并发症及妊娠结局分析。结果:体重过多增长的孕妇及孕前肥胖的孕妇分别与体重正常并体重增长未超出指南建议的孕妇相比,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巨大儿、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及剖宫产率发病百分比均有升高,其中D组妊娠期高血压P<0.05有显著差异,巨大儿在B组及D组中P<0.05,有显著差异,剖宫产率在B组C组D组中P均<0.05,有显著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孕前肥胖和妊娠期过多的体重增长均会使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巨大儿、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及剖宫产率增加。孕前指导体重指数控制在正常范围及孕期继续提供正确的体重增长指导可减少妊娠合并症的发生及不良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8.
孕前体质指数及孕期增重与母婴预后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正常孕妇孕前体质指数(BMI)及孕期增重对母婴健康影响.方法 选取单胎初孕妇360人作为研究对象,按孕前BMI及孕期增重≤10,10.5~15,15.5~20,20.5~25,>25.5 kg分组,并分别随访其妊娠结局.结果 孕前肥胖组剖宫产、新生儿出生体重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组、孕期增重>15.5 kg孕妇妊高征、妊娠期糖尿病明显增加(P<0.05),肥胖组孕期增重>10.5 kg孕妇剖宫产明显增加(P<0.05);正常组孕期增重>20.5 kg孕妇剖宫产明显增加(P<0.05);孕期体重增加与新生儿出生体重无关(P>0.05).结论 孕前体质指数是妊娠期并发症危险因素;孕期体重增加过多与妊娠结局有关,孕期合理控制饮食不会影响新生儿出生体重.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广州市育龄妇女孕前体重指数(BMI)与不良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对2009年1月1日至2012年1月1日在广东省妇幼保健院进行产前检查并分娩,且本次妊娠为单胎妊娠、就诊时均入组登记的资料完整的产妇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本次妊娠的年龄、孕周、生育史、既往疾病史、吸烟史和代谢性疾病(高血压、糖尿病)家族遗传史,并对其孕期体重增长详细记录,待分娩后完整随访妊娠结局。结果 3年共追踪入组时资料完整并随访到妊娠结局的孕妇3 608人,孕妇平均年龄为(28.25±4.13)岁,孕前平均BMI为(20.34±2.82),孕期体重平均增长(15.21±4.35)kg。孕妇BMI和体重均随孕周的增长而增加(均P0.01)。其中孕前低体重(BMI18.5)669人、孕前正常体重(18.5≤BMI24.0)2 476人及孕前超重或肥胖(BMI≥24.0)463人;不同孕前体重组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分别为6.73%(45/669)、33.12%(820/2 476)和46.87%(217/463),3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孕前体重的调查对象妊娠结局发生子痫前期、妊娠期糖尿病(GDM)、早产、巨大儿和足月低体重儿的比例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其中子痫前期、GDM、早产和巨大儿的发生率与孕前体重成正相关关系(r=58.37、85.33、50.20、23.62,均P0.01),足月低体重儿的发生率与孕前体重成负相关关系(r=-10.15,P0.05)。结论孕前体重指数异常可能与母儿不良妊娠结局密切相关,孕期体重增长应根据孕前体重指数有不同的模式。  相似文献   

10.
《临床医学工程》2018,(3):383-384
目的探讨孕前和孕期体重与妊娠相关并发症及妊娠结局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住院分娩的200例孕妇,根据BMI分为偏瘦组(BMI<18.5 kg/m~2)、正常组(18.5 kg/m~2≤BMI<24 kg/m~2)、超重组(BMI≥24 kg/m~2),根据孕妇的孕期体重增长值分为A组(△W<15 kg)、B组(15 kg≤△W≤20 kg)、C组(△W>20 kg)。比较不同孕前体重组、不同孕期体重增长组孕妇的妊娠相关并发症及妊娠结局。结果不同孕前体重组的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巨大儿、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孕期体重增长组的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巨大儿、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孕妇孕前的最佳BMI应控制在18.5~24 kg/m~2,孕期体重增加应控制在7~15kg,建议孕妇合理膳食、适量运动,保持心态平衡,注意调整体重,从而有效降低妊娠相关并发症及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乌鲁木齐市维吾尔族和汉族妇女孕期体重增加现状,并探讨其对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影响。方法:以乌鲁木齐市维吾尔族、汉族产妇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714例孕产妇进行既往生育史、孕前体重、孕期增重、新生儿体重的调查,比较分析不同民族孕妇孕期增重及新生儿出生体重。结果:乌鲁木齐市产妇孕前BMI指数为(21.63±3.68)kg/m2;孕期增重(16.89±5.82)kg;新生儿出生体重(3.30±0.51)kg;维吾尔族和汉族之间的孕前BMI、孕期增重、新生儿出生体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维吾尔族低体重儿和巨大儿发生率高于汉族(P<0.05);汉族新生儿体重分组不同,产妇的孕期增重及孕前BM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新生儿出生体重与孕期增重有关。结论:孕期增重对新生儿出生体重有影响,孕前控制体重、孕期控制适宜的体重增长有利于母婴的健康。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孕前体重指数(BMI)和孕期体重增加对大于胎龄儿(LGA)和巨大儿发生风险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6562例次足月单胎分娩的孕妇孕前和孕期产检资料,按孕前BMI值分为偏瘦组(BMI18.5)、正常体重组(18.5≤BMI24.0)、超重组(24.0≤BMI27.0)和肥胖组(BMI≥27.0),分别计算4组孕妇在孕期体重不同程度增加的情况下发生LGA和巨大儿的相对风险值(OR)。结果:孕前BMI越高,孕期体重增加越多,分娩LGA和巨大儿的风险和比例越高。孕前偏瘦组的妇女,孕期体重增加超过18.0kg时,发生LGA的风险高于其他孕前BMI组;孕期体重增加超过25.0kg时,则发生LGA和巨大儿的风险均明显高于其他孕前BMI组。结论:孕前BMI和孕期体重增加过多均对LGA和巨大儿的发生有很大影响,应在保证营养的条件下,尽可能控制孕期体重的增加。  相似文献   

13.
王燕  胡传来  张勤  陶兴勇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12):1806-1808
目的:探讨孕妇孕前体重、孕期增重对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影响。方法:选取1 419例单胎妊娠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问卷调查孕妇的基本情况,定期产前检查时记录孕周并测量体重,随访研究对象妊娠结局。并采用LMS法分别建立孕妇不同孕前BMI组孕期不同周次增重的百分位数曲线。结果:超重组孕妇的新生儿出生体重最高,正常组次之,低体重组最低,三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前BMI<18.5的低体重组孕妇小于胎龄儿的检出率要高于其他两组的孕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MS曲线示三组孕母孕期体重增加呈逐渐上升趋势,孕早期三组体重增重甚少,孕中期体重增加小于孕晚期。孕前低体重组孕妇孕期总增重较正常体重组和超重组多。结论:孕前体重和孕期增重与新生儿的出生体重有密切关系,应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合理控制。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初产妇孕前体重和孕期增重对新生儿体重的影响。方法 以2018年哈尔滨某医院产科无妊娠期合并症的健康初产孕妇及其单胎活产儿为研究对象,收集产妇产检和分娩记录,对产妇进行问卷调查,按照中国成人BMI范围标准对产妇进行分组,分析影响新生儿体重的相关因素及产妇孕前体重及孕期增重对新生儿体重的影响。结果 本研究共对826对健康初产妇及其新生儿进行调查,初产妇平均年龄为(26.36 ± 4.21)岁,孕前BMI平均为(22.18 ± 3.15),文化程度以大专及以上为主,占46.12%,居住地以城镇为主,占83.41%,孕期增重均值为(15.26 ± 4.12)kg,平均孕周为(38.83 ± 1.08)周。在826名新生儿中,男、女性别比为1.15∶1,低出生体重儿17例(占2.1%),正常出生体重儿748名(占90.6%),巨大儿61例(占7.4%)。家庭人均月收入、孕前体重、孕期增重情况不同的产妇分娩新生儿体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孕前体重、孕期增重不同的产妇分娩的新生儿体重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孕前体重、孕期增重均与新生儿出生体重呈正相关(r =0.147、0.239)。结论 初产妇孕前体重、孕期增重影响新生儿出生体重,孕前肥胖与孕期增重过多易导致分娩出巨大儿的风险增加,应加强初产妇的产前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目前该院正常产前检查(产检)的不同体重指数孕妇妊娠期体重增长的情况,并对其妊娠结局进行分析,指出根据不同体重指数进行正确体重增长指导的重要性。方法:对2009年1月~2010年1月在该院检查及分娩的2 557例孕妇进行分析,按孕妇孕前体重指数(BMI)进行分组,计算出不同组别的孕期体重增长值,并与2009年Institute of Medicine(IOM)体重增长指南进行比较,得出超出指南建议体重的比率,并随访妊娠结局。结果:四组孕妇体重超出指南建议的比率分别为38.36%、40.77%、65.36%、63.64%。这些孕妇与正常孕妇相比,剖宫产率、妊娠期糖尿病(GDM)、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均升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提供正确的体重增长指导有着重要的意义,可以减少不良的妊娠结局,并可以减少妇女及后代肥胖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孕妇体重指数(BM I)与产后切口感染的关系。方法:选取单胎初产妇36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按照孕前和产前BM I分组:①孕前BM I≥25者33例为孕前肥胖组,孕前BM I25者327例为孕前正常组;②产前BM I≥28者204例为产前肥胖组,产前BM I28且孕期体重增长不超过15 kg者156例为产前正常组。分别随访产妇腹部或会阴切口愈合情况。结果:孕前肥胖组及产前肥胖组与正常组切口愈合情况比较,甲级、乙级及丙级愈合率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孕前BM I≥25、产前BM≥I28是产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控制孕前BM I及孕期体重过度增长,可降低产后切口感染率。  相似文献   

17.
孕妇体重指数及其增长对妊娠结局影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傅斌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8):1024-1026
目的:探讨孕期体重指数及其增长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测量450例孕产妇的孕前体重、身高和孕期体重增加情况,计算体重指数(BM I),并随访妊娠结局。结果:超重组和肥胖组的妊娠高血压疾病、阴道助产、剖宫产、巨大儿以及高危新生儿率均明显高于消瘦组和正常组,但妊娠期糖尿病(GDM)+妊娠期糖耐量异常(G IGT)、产后出血和低体重儿较消瘦组和正常组略高,无统计学差异;C组的剖宫产率和巨大儿率明显高于A组和B组,而妊娠高血压疾病、GDM+G IGT、阴道助产、产后出血、低体重儿和高危新生儿率均略高于A组和B组,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孕期体重指数及其增长是影响妊娠结局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孕妇孕前体质指数及孕期增重情况对妊高征及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影响。方法:监测2412例足月单胎初产妇孕前的身高、体重和孕期体重增加情况,并随访妊高征、巨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情况。结果:孕前高体重组孕妇妊高征和巨大儿的发生率明显高于低体重组和理想体重组(P〈0.001);低体重组孕妇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率明显高于理想体重组和高体重组(P〈0.001);无论孕前体质指数如何,当孕期体重增加≥18kg时妊高征和巨大儿的发生率明显增高(P〈0.001);当孕期体重增加〈9kg时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率明显增高(P〈0.001)。结论:孕前体质指数和孕期增重是妊高征及新生儿出生体重的重要影响因素,提倡定期产前检查及重视母亲孕期体重变化。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孕前体重指数(BMI)预测孕期增重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06年1月至2006年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进行正规产前检查并分娩的孕妇518例,分析其身高、孕前体重及BMI与孕期增重的相关性。结果:在控制及不控制身高因素的影响下,孕前体重与孕期增重均具有显著负相关性。在不控制孕前体重因素的影响下,身高与孕期增重无相关性;控制孕前体重因素的影响后,身高与孕期增重有显著相关性。在不控制身高及孕前体重因素的影响下,BMI与孕期增重存在显著相关性;而控制身高及孕前体重因素的影响后,BMI与孕期增重的相关性不存在。结论:身高和孕前体重是孕期增重的主要影响因素,孕前BMI与孕期增重无相关性,故用BMI预测孕期增重的临床价值是有限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孕妇孕前及孕期体重指数变化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分析732例孕妇孕前体重指数(BMI)、整个妊娠期体重指数增长幅度(△BMI)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高BMI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明显高于正常BMI组;低BMI组胎盘功能不良明显高于正常BMI组;低BMI组、高BMI组糖代谢异常、剖宫产率明显高于正常BM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当△BMI6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糖代谢异常、巨大儿和剖宫产率明显高于△BMI=4~6组;当△BMI4时胎盘功能不良、早产率明显高于△BMI=4~6组。结论:孕前体重指数及孕期体重指数变化对妊娠结局有很大影响,孕前、孕期进行营养咨询和体重控制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