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吗替麦考酚酯是新型免疫抑制药,可以选择性抑制T、B淋巴细胞增殖,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器官移植、免疫性肾病、消化系统免疫性疾病以及重症肌无力等疾病.本文对其药代动力学及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难治性肾病综合征(RNS)是指对激素依赖或对激素和(或)其他细胞毒药物抵抗的肾病综合征(NS)。近年来霉酚酸酯(MMF)开始用于免疫性肾小球疾病的治疗。作者用MMF联合小剂量强的松治疗RNS,取得了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霉酚酸酯治疗四例小儿难治性肾病的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霉酚酸酯(Mycophenolate Mofetil, MMF)作为一种新型免疫抑制剂,直到80年代后期才应用于临床,主要用于各种器官移植(肾移植、心移植、肝移植、胰岛移植等),特别是肾移植,以抑制其排异反应。该药虽已用于成人狼疮性肾炎的治疗,但用于治疗小儿肾小球疾病还少见。我科自1998年初开始将MMF试用于2例狼疮性肾炎和2例难治性肾病患儿,取得满意效果,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麦考酚吗乙酯(MMF)治疗肾病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为临床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通过目前可获得的临床观察结果(系统评价、Meta分析和随机对照试验)进行检索、收集、利用和评价,明确MMF应用于肾脏疾病的临床疗效。结果:各种系统评价、Meta分析和随机对照试验的结果虽不尽相同,但肯定有效,而且其不良反应均低于对照组。结论:MMF对治疗肾脏疾病(IgA肾病、狼疮肾炎、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具有一定疗效,且不良反应少。但需要大规模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以及长期随访,才能进一步评价MMF在肾脏疾病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一项临床前研究表明 ,血管活性肠肽 (VIP)可能会减少一些可引起风湿性关节炎 (RA)的致残性关节疾病的发生。西班牙的主要研究者Delgado认为 ,VIP对RA及其他慢性炎症疾病和依赖于Th1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如节段性回肠炎、多发硬化症和自身免疫性糖尿病可能有潜在的治疗作用。以前研究表明 ,在RA开始时Th1细胞因子应答占优势 ,在急性期Th2应答与疾病缓解有关。VIP调控先天及后天的免疫性 ,具有广泛的抗炎作用 ,通过调整巨噬细胞信号促进Th2应答并抑制Th1应答。Delgado及其同事在具有人RA的实验鼠模型上 …  相似文献   

6.
张明发  沈雅琴 《抗感染药学》2019,16(12):2040-2045
苦参碱能抑制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胶原的合成,并诱导凋亡和基质金属蛋白酶的表达,对增生性瘢痕具有防治作用。苦参碱也能抑制皮肤癌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也能抑制表皮角质形成细胞的增殖和黑素的生成。苦参碱对各种免疫性和非免疫性皮肤炎症均有抗炎作用,临床上已被试用于皮炎的治疗。综述苦参碱对皮肤疾病的药理作用及其临床应用近况的文献资料,并对其药理作用做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金美花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18):2829-2830
糖皮质激素是临床应用最广泛的药物之一,主要用于补充机体分泌不足和大剂量发挥药理作用诸方面.超生理量的糖皮质激素具有抗感染、抗过敏、抗休克和抑制免疫反应等多种药理作用,常被运用于治疗各类应急反应、免疫性疾病和炎性反应,但也有许多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
霉酚酸酯治疗狼疮性肾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玲  李维奇 《天津药学》2002,14(3):19-21
霉酚酸酯(MMF)是霉菌酵解物中分离出的霉酚酸(MPA)半合成衍生物,能选择性抑制次黄嘌呤核苷酸脱氢酶,影响嘌呤核苷酸的合成,从而抑制淋巴细胞增生及抗体的产生,同时抑制内皮细胞黏附分子的表达,MMF治疗狼疮性肾炎(LN)的实验研究及临床应用均表明,MMF可控制狼疮活动,抑制自身抗体的产生,减少蛋白尿,降低血肌酐,改善肾脏病理,很少骨髓抑制及肝脏损害。  相似文献   

9.
白芍总苷在风湿免疫性疾病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综述白芍总苷在风湿免疫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进展,以指导此类疾病的治疗。方法:对近年有关白芍总苷在风湿免疫性疾病中应用的文献报道进行总结分析。结果:白芍总苷可用于多种风湿免疫性疾病的治疗,且药效温和、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轻微。结论:白芍总苷在风湿免疫性疾病治疗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4.5肾病综合征(NS) [处方1]泼尼松20mg 每天3次 口服 适应证:NS。分析:糖皮质激素(简称激素)是治疗免疫性肾脏疾病的主要药物,通过抑制炎症反应、抑制免疫反应、抑制醛固酮和抗利尿激素分泌、影响肾小球基底膜通透性等综合作用而发挥其利尿、消除尿蛋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张志来  顾觉奋 《中国新药杂志》2012,(23):2744-2747,2770
酚霉脂酸(MMF)作为一种免疫抑制剂在临床上一直被广泛应用。随着对其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MMF不仅在抗菌和抑制免疫排斥反应中发挥作用,而且还在抗癌、抗氧化、抗病毒和抗纤维化等方面具有很好的活性。对其作用机制的不断深入研究有助于临床的合理用药,为新药的开发和研究提供新的构思和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风湿免疫性疾病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对60例患者进行分析。结果风湿免疫性疾病属于慢性、进展性、侵蚀性疾病,诊断不及时或临床治疗效果不佳,病情会进一步加重,损害关节或多个内脏器官。结论早诊断早治疗,有效控制并发症有助于风湿免疫性疾病患者预后的改善。  相似文献   

13.
<正>吗替麦考酚酯(MMF)是一种新型抗代谢类免疫抑制剂,通过在体内脱酯转化为麦考酚酸(MPA)活性成分发挥作用。MPA是次黄嘌呤单核苷酸脱氢酶抑制剂,抑制鸟嘌呤核苷酸的从头合成,有效抑制T、B淋巴细胞增殖,而发挥高效的免疫抑制作用[1,2]。MMF与钙调磷酸酶抑制剂(CNI)联合应用能够显著改善移植物的长期存活。临床已用于预防和治疗肾、肝、心脏及骨髓器官移植的排异反应。麦考酚钠肠溶片(EC-MPS,商品名米芙)是MPA的钠盐形式,疗效与MMF相似,与MMF立即在胃中释放MPA不同,EC-MPS在小肠中延迟释放MPA,明显地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和耐受性。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唐明珍  李伟杰  向明 《中国药师》2012,15(8):1186-1188
免疫抑制药的应用给器官移植、自身免疫病的临床治疗带来了突破性进展。目前,免疫抑制药主要作用于免疫效应性T、B淋巴细胞,如环孢素(CsA)、他克莫司(KF506)通过阻断IL-2的转录抑制T细胞的分化和增殖;吗替麦考酚酯(MMF)通过抑制鸟嘌呤合成,选择性阻断T、B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15.
原佩贤 《河北医药》2013,(13):2004-2005
甲状腺疾病主要分成内科治疗的甲状腺疾病以及外科治疗的甲状腺疾病。主要包括:甲状腺功能亢进、急性甲状腺炎、甲状腺肿、甲状腺肿瘤等,结节性甲状腺疾病为一种常见的甲状腺疾病,可分为良性结节与恶性结节,给予早期的临床准确诊断对患者临床治疗方案的确定具有重要意义。血清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以及甲状腺球蛋白抗体为导致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的自身抗体,其水平的变化对甲状腺相关疾病的临床  相似文献   

16.
霉酚酸酯治疗弥漫增生性狼疮肾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狼疮肾炎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 ,也是继发性肾脏疾病中主要的疾病。随着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的应用 ,使许多患者病情得到缓解 ,延长了患者生存时间 ,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 ,但临床上常因药物的副作用而受到限制 ,霉酚酸酯 ( MMF)作为一种新型免疫抑制剂 ,其最早应用于  相似文献   

17.
静脉滴注免疫球蛋白用于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和炎症性疾病的治疗,其作用机制包括对自身抗体的作用,抑制补体结合,阻止膜攻击复合物形成,调节巨噬细胞Fc受体,抑制致病性细胞因子和其他免疫调节分子等。该药不反应反应较少,主要有皮肤过敏反应、无菌性脑膜炎、血浆黏度增加和血栓形成以及肾功能损害等。  相似文献   

18.
器官移植患者的霉酚酸酯治疗药物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学艳  施孝金 《上海医药》2009,30(8):346-349
麦考酚酸酯(霉酚酸酯,mycophenlate mofetil,MMF)是麦考酚酸(霉酚酸,mycophenolic acid,MPA)的一种酯类衍生物。MMF无生物活性,口服后迅速水解为具活性的MPA。MMF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新型免疫抑制剂,临床上主要用于预防和治疗器官移植排斥反应。  相似文献   

19.
细胞因子IL-12和IL-23参与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两者均为含有p40亚基的异源二聚体。人源化单克隆抗体ustekinumab可与IL-12和IL-23的p40亚基结合,抑制其药理作用。本文回顾分析ustekinumab在银屑病、银屑病关节炎、克罗恩病等免疫性疾病治疗中的临床评价。  相似文献   

20.
<正>糖皮质激素在临床上使用比较广泛,主要具有抗炎、抗病毒、抗休克及抗免疫作用。临床上应用这类药物治疗多种疾病,如结缔组织病,严重急性感染多种原因引起的休克,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过敏性疾病,某种血液病及肿瘤等。正确合理使用可以发挥较好的疗效,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