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本文对25例冠心病血淤证患者的红细胞变形性、外周微循环进行了同步检测,并以22例冠心病非血淤证患者作对照,发现冠心病血淤证组红细胞变形性指数明显低于冠心病非血淤证组(P<0.01),后组约为前组的6.5倍;甲襞、球结膜微循环积分值前组高于后组(P<0.05或0.01),而它们的三个组成部分——微血管形态、循环动态、周围现象的积分值,两组比较仅循环动态或血流状态差异有显著性(P<0.01)。说明:(1)红细胞变形性指数降低较之外周微循环障碍,是诊断血淤证的一个既敏感又特异更客观的指标,虽然外周微循环障碍仍不失为诊断血淤证的良好依据之一。(2)冠心病血淤证的微循环改变主要表现在血流状态的严重障碍上,此点还有待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对90例血瘀及气虚血瘀证病人进行甲皱微循环检查,部份病例进行血浆血栓素B_2(TXB_2)、6-K-PGF_1α的同步检测,并与健康人对照。结果表明血瘀证微循环改变为管袢较模糊,异型管袢增多,血流减慢以粒线流、粒流为主;红细胞聚集增多,血色暗红,有渗出、出血等改变,积分值为3.43±1.13(与正常组比较,p<0.01)。气虚血瘀证微循环障碍更加严重,尚有血色变浅、管袢扩张等改变,积分值为4.48±1.54(与血瘀证组及正常组比较,p<0.01),正常组积分值为1.61±0.96。血瘀证、气虚血瘀证血浆TXB_2水平均增高(与正常对照组相比,p<0.01),且气虚血瘀证血浆TXB_2高于血瘀证(p<0.05)。两组患者血浆6-K-PGF_1α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但两组患者TXB_2/6-K-PGF_1α(T/K)值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相关分析表明两组患者微循环障碍与血浆T/K值改变呈正相关,提示两者有密切关系,微循环障碍与血浆血栓素A_2(TXA_2)—前列环素(PGI_2)平衡失调可能是血瘀证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300例痛证患者甲皱微循环观察:均有程度不同的甲皱微循环障碍。各项异常指标较101名正常人相应指标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主要表现在:(1)血色暗红出现率增高。(2)管袢顶淤血≥30%出现率增高。(3)血流减慢。(4)畸形管袢≥40%出现率增高。结果支持“久痛多淤”的观点。  相似文献   

4.
本文按照同病异证比较原则,设立平行对照组,通过对23例高血压病兼血淤证和32例不兼血淤证病例(均为高血压病Ⅱ期、中医辨证为肝阳上亢)进行红细胞变形性和外周微循环的对照联合检测分析,前组与后组比较,发现红细胞变形性指数降低、甲襞—球结膜微循环计分增高,其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说明红细胞变形性降低和微循环障碍对以血淤为兼证的病证表现形式具有诊断价值,突破了以往研究血淤证均以其为临床主证时方加以研究的传统限区。  相似文献   

5.
冠心病中医辨证病理生理学基础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心、肺、脑、血管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等方面多项指标探讨冠心病不同证型的病理生理学特点,初步结果表明:本虚辨证中冠心病二组患者的心功能,肺功能、血管功能皆较对照组差,而且肾虚组较心虚组更差。标实辨证中痰浊组的 TG、TC 值明显高于血淤组,HDL/TC 则低于血淤组.上述指标似可作为冠心病本虚、标实辨证的部分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心元胶囊是否有改善微循环的药效。方法在微循环显微分析系统下观察心元胶囊对局部滴加肾上腺素造成的肠系膜微循环障碍的影响,主要观测微动脉管径、毛细血管密度和血流速度等。结果心元胶囊对局部滴加肾上腺素造成的微循环障碍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即扩张微动脉血管,增加毛细血管网开放数和加快微动脉血流速度(P<0.01),促进微循环恢复正常流动(P<0.01);心元胶囊的这种药效作用具有量-效关系(P<0.01)。结论心元胶囊有改善微循环障碍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高血压病中医不同证型心脏结构及功能变化比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中医不同证型患者心脏结构、收缩功能和舒张功能变化及程度的差异。方法:以切面及多普勒超声法检测89例1~2级高血压病患者心脏结构、收缩功能和舒张功能指标。在通过协方差分析校正其他因素的混杂影响后,比较中医不同证型组间心脏结构及功能指标的差异,并以正常血压者82例为对照。结果:与正常血压者相比,高血压病患者有一系列心脏结构及功能变化,包括心室壁肥大、收缩功能和舒张功能异常,心脏后负荷增加;不同证型组间比较,左室收缩功能指标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舒张早期充盈功能减退,晚期充盈功能代偿性增强,以肝火亢盛组为甚,其次为阴阳两虚组。  相似文献   

8.
李伟  彭欣  王冰  秦林  郎庆龙 《陕西中医》2009,30(12):1662-1663
目的:研究四物汤对血虚大鼠肠系膜及足底微循环的机制调节作用。方法:通过皮下注射乙酰苯肼(APH)制备血虚模型大鼠,用BI2000医学分析系统重点观察微循环动静脉流速(BFVA、BFVV)、微动静脉管径(DA、DV)及其DA/DV的变化,同时进行足底微循环的相关检测。结果:血虚大鼠肠系膜微循环血色暗淡,网点数减少,流态呈粒线流甚至聚集流,动静脉流速明显减慢;DV明显增大,而DA/DV极其显著性降低(P<0.01或P<0.005),有明显的渗出反应。足底微循环量明显降低。四物汤能明显改善上述微循环的异常改变,尤其能明显提高肠系膜DA/DV(P<0.01或P<0.005),明显提高肠系膜和足底血流速度(P<0.005),减少肠系膜渗出。结论:四物汤对大鼠血虚、血瘀、出血状况有改善作用,尤其是在血流速度以及血管管径的调节作用明显;四物汤在补血活血的同时具有改善血虚证微循环的功能。  相似文献   

9.
脉管炎丸0.1、0.2g·kg~(-1)ig qd×15可明显改善10%高分子右旋糖酐6ml·kg~(-1)所致小鼠微循环障碍程度,改善微血流流态(流速)、红细胞聚集及毛细血管充盈程度。  相似文献   

10.
痔血宁合剂治疗痔出血作用机理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痔出血的发病机理及痔血宁合剂的作用机理。方法 :通过凝血实验观察其对凝血的影响 ;观察肿胀 ,验证其抗炎作用 ;观察痔血宁对渗出的作用 ,验证其对血管反应方面的作用 ;通过对微循环流态、细动静脉管径的变化 ,及毛细血管开放数的观察 ,来验证其对微循环的改善作用。结果 :痔血宁不能缩短小鼠的凝血时间(P >0 0 5 ) ;大剂量组能明显抑制小鼠耳廓肿胀 (P <0 0 1) ;对渗出反应有抑制作用 (P <0 0 0 1) ;使小鼠细动静脉血管管径增大 ,微循环血流加速 ,毛细血管开放数增多 (P <0 0 5 )。结论 :痔血宁合剂具有抗炎、抗渗出及改善微循环的作用。大剂量痔血宁合剂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10味平性药和5味寒性药对血淤证大鼠肠系膜微循环的影响。方法灌胃给药,14 d,末次药后1 h,麻醉,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尾静脉注射内毒素6 mg/kg,90 min后,观察各组大鼠肠系膜的血流速度、血管管径、毛细血管网交点计数。结果与模型组比较,10味平性药组和5味寒性药组均可提高微循环血流速度(P<0.01);除平性药蒲黄低剂量组外,其余各平性药组和寒性药组均可增加网交数(P<0.05或P<0.01);平性药桃仁、苏木、银杏叶、血竭、三棱、王不留行、蒲黄高剂量组、合欢皮低剂量组及寒性药大黄和丹参均可扩张微血管管径(P<0.05或0.01)。结论对内毒素所致微循环障碍的作用,10味平性药和5味寒性药均可提高微循环血流速度并增加网交数;平性药桃仁、苏木、银杏叶、血竭、三棱、王不留行、蒲黄、合欢皮及寒性药大黄和丹参可扩张微血管管径。  相似文献   

12.
脾阴虚证与微观血瘀证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报告运用血液流变学、甲皱微循环检查方法对34例脾阴虚证患者进行了多项指标观察,并与35例健康人对照分析。结果显示脾阴虚证患者具有微观血瘀的征象,其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红细胞硬化指数增高,血沉增快;甲皱微血管血色暗红、袢顶扩张、红细胞聚集、血流缓慢瘀滞,甲皱微循环形态积分值、流态积分值、袢周状态积分值及总积分值均增高(P<0.05~0.01)。揭示了脾阴虚证与微观血瘀证同时共存的客观现象及两者内在的相关性。提示对于脾阴虚证患者,在补益脾阴时,佐以养血活血之品实属必要。  相似文献   

13.
60例郁证活血化瘀治疗前后的甲皱微循环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60例郁证与100例健康人甲皱微循环观察发现:郁证患者毛细血管袢数减少,管袢短,管径细,多见扭曲管袢、红细胞中度或重度聚集以及粒流和粒缓流。60例郁证患者运用活血化瘀法治疗前后的甲皱微循环发现:患者症状的改善和微循环异常的改善大致相平行,其治疗后的管袢数、管长、流速、流态与治疗前比较 P<0.01,而形态、管径比较 P<0.05,在一定程度上证实活血化瘀方药对管径有双向调节作用。认为活血化瘀法可列为郁证的常用治法之一。  相似文献   

14.
冷水七醇提物对小鼠肠系膜微循环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冷水七醇提物对微循环的影响。方法:采用活体肠系膜微循环观察法,观察冷水七对正常小鼠肠系膜微循环细动、静脉口径及毛细血管开放量的影响。结果:冷水七醇提物能明显增加正常小鼠肠系膜微循环血流速度,增大细动脉和静脉口径,增加毛细血管开放数量,10min开始有效,30min作用最强,60min仍然有较好的作用。结论:冷水七具有改善小鼠肠系膜微循环作用,是其具有良好活血、镇痛功效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对脓毒症休克新西兰大白兔肠系膜微循环的影响。方法将3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抽取10只入正常对照组,剩余20只全部给予脂多糖1.0 mg/kg的剂量进行内毒素休克造模,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实验对照组、醒脑静组。造模后醒脑静组沿耳缘静脉持续滴入醒脑静注射液5 m L/(kg·h),正常对照组及实验对照组滴入0.9%氯化钠溶液5 m L/(kg·h)。分别在实验的3 h、6 h通过BI-2000医学图像系统观察并记录选定部位微循环毛细血管动静脉血色、管径、流速、流态、毛细血管网交点计数变与化,并监测0 h、3 h、6 h心率、平均动脉压、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变化。结果正常对照组比较,实验对照组微静脉、微动脉管径明显收缩,血流速度减慢,毛细血管交叉网点开放数明显减少,心率、IL-8、TNF-α值明显升高,血压明显降低,血液流态以线粒流、粒缓流为主,少数为粒摆流甚至出现血流停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实验对照组比较,治疗6 h后,醒脑静组微静脉、微动脉管径明显扩张,血流速度增快,毛细血管交叉网点开放数明显增多,心率、IL-8、TNF-α明显下降,血压显著升高,血液流态显著改善,以线流、线粒流为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醒脑静注射液能显著改善脓毒症休克新西兰大白兔肠系膜微循环灌注,降低IL-8、TNF-α水平。  相似文献   

16.
气滞血瘀与气虚血瘀辨证微观指标的观察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临床观察表明气滞血瘀和气虚血瘀两证在面、舌、甲、脉诊上各有一定的证候特征。面部血流图、舌甲微循环、脉图及心血管功能检测结果,两组病人除具有C/HS、h_4/h_1、RT增高,微循环红细胞聚集、瘀阻,流速减慢等“血瘀”共性之外,气滞血瘀病人出现HD、α/[α β]、h_3/h_1、w/t等明显升高,AC降低,微血管襻痉挛,絮状血流等血液周围血管异常的现象,提示正常心输出量、高外周阻力是气滞血瘀证的病生特征;而气虚血瘀患者多有HS、HS/α[t_4—t_1]/t、t_1/t及反映心脏功能的4项指标(SV、CO、SI、CI)都明显低下,微血管襻短小、模糊、充盈度差等心功能减退,血液灌注不良的现象,提示低心泵、低心输出量是气虚血瘀证的病生特征。  相似文献   

17.
血瘀和活血化瘀的研究进展及其前景(续)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二、血瘀本质的探讨目前研究的结果,比较一致认为血瘀可能是一个与血液循环有关的病理过程,它与血液积蓄、血流滞缓等血液循环障碍有着密切的关系,具体的表现在:(一)微循环障碍:血瘀证患者微循环紊乱的共同特点是:1.血流缓慢与瘀滞:手指甲皱和球结膜微循环观察,可见血瘀证患者微血管中血细胞流动速  相似文献   

18.
血淤证是中医学的病理概念。微循环功能障碍是血淤证病理学诊断的重要指标。活血化淤法多有改善微循环功能、增强血液流动性和降低血液粘度的作用.本文列举了血淤证辨证论治八法,以及应用丹参加平衡盐液治疗流行性出血热的临床体会.  相似文献   

19.
眼底出血及中药治疗前后眼血流图的初步观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采用眼血流图检测方法对37例气滞血淤型眼底出血患者进行观测。结果眼底出血组眼血流图各项指标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表现为眼循环血量的减少、流速减慢、眼血液充盈困难、血管紧张度增加和弹性减退等,呈明显的血淤病理特征。而对23例气滞血淤型眼底出血患者用活血化淤中药为主治疗前后眼血流图的观测则发现,随着病情的好转,眼血流图各指标得以相应改善。说明眼血流图能量比较真实地反映眼底出血患者血淤程度的轻重。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不同屈光度近视患者黄斑区视网膜血流密度的变化特征,初步探索其与中医证型的关系。方法 纳入2021年6月—2022年6月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诊治的近视患者123例(123只眼),按照屈光度数分为低度近视组(A组)57例(57只眼)和高度近视组(B组)66例(66只眼)。另再纳入健康人51例(51只眼)作为对照组(C组)。检测所有受试者的等效球镜度(SE)、眼轴长度(AL)、浅层视网膜毛细血管丛(SCP)血流密度和深层视网膜毛细血管丛(DCP)血流密度,由指定中医眼科医师对所有近视患者完成辨证分型,将以上信息均录入Excel软件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一般资料:(1)中医证型患者例数排序为肝肾亏虚证>脾虚气弱证>心阳不足证。(2)3个证型患者的年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743,P=0.000)。与肝肾亏虚证比较,脾虚气弱证(t=2.760,P=0.018)和心阳不足证(t=4.133,P=0.000)均较低;与脾虚气弱证比较,心阳不足证较低(t=2.123,P=0.038)。(3)3个证型患者的SE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948,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