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2 毫秒
1.
药物流行病学与药物警戒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药物流行病学学科的形成,起源于药物警戒的开展。经过不断地发展,现在的药物流行病学早已不仅仅是药物警戒,而药物警戒仍是药物流行病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就药物流行病学的专业特征和面临的任务,特别是药物流行病学与药物警戒之间的关系,作如下交流。  相似文献   

2.
摘要:开展药物流行病学研究必须关注其所涉及的伦理问题,尤其在隐私保护和知情同意等方面。本文在国内外药物流行病学研究的伦理发展基础上,结合我国《药物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学指南》的相关要求,对我国药物流行病学研究中存在的伦理问题进行分析,以促进药物流行病学的健康发展,保护受试者及公众的权益。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研2008年我院急诊科处方,探讨其处方药物的合理性。方法:利用自行编制的处方评价系统对我院急诊科2008年全年处方进行分析。结果:我院急诊科就诊患者以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外伤者居多,18~45岁年龄段为我院急诊患者的主体,抗菌药物的使用较高。结论:针对急诊科收治患者及用药特点,应建立流行病学监测网络且进行抗菌药物的流行病学调研,并加强急诊科医师的培养及学习,有利于抗菌等药物的使用更加合理,有利于提高我院急诊的救治水平。  相似文献   

4.
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及合理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我院抗菌药物的用药情况的调查分析。了解我院目前的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流行病学统计方法,用DUI值作为评价医院用药是否合理的指标。结果:15种抗生素的DUI值,小于1者14个,大于1者1个。结论:我院抗菌药物的使用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政府、企业和学术界三方合作促进中国药物流行病学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方法和结果:讨论政府、企业、学术界在药物流行病学研究领域合作的重要性,介绍世界范围内可借鉴的合作经验,商榷我国开展药物流行病学研究三方合作的机遇与挑战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结论:欧美国家在药物流行病学研究中,三方合作合理运用药物流行病学进行药物疗效和安全评价工作发挥了积极作用。针对我国特定的机遇和挑战,政府、企业和学术界三方的有效合作可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从而促进药物流行病学研究人才培养,医疗信息资源开发和制定有关的法律法规,并最终推动这一学科在中国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6.
试论在我国开展药物流行病学研究的必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药物的重要性、有效性及开展药物不良反应监察工作等方面,论述了在我国开展药物流行病学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7.
摘 要药物流行病学是指采用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研究药物及医疗产品在人群中的使用情况和效果,从而评价其安全性和有效性的一门学科。规范化的开展药物流行病学研究是上述工作的基础,因此,中国药学会药物流行病学专业委员会在系统综述国内外药物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学标准和指南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医疗卫生实践,咨询多学科专家意见,制定出符合我国国情的药物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学指南,并在其基础上提出了团体标准,为政府监管部门、研究机构、药物生产企业等开展药物流行病学研究提供指引和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介绍世界卫生组织网站中的药物流行病学信息。方法:介绍世界卫生组织网站结构和药物流行病学信息所处栏目。结果:药物流行病学信息主要分布于健康主题和WHO子网站中。结论:世界卫生组织网站中有丰富的药物流行病学信息。  相似文献   

9.
我院治疗药物监测的开展与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通过对我院2000年91例治疗药物检测的结果分析,统计检测结果的合格率情况,以期对其它医院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现开展的氨茶碱,地高辛等检测项目的结果用百分数和平均浓度进行统计,结果:氨茶碱在正常范围的百分数为25.0%,地高辛为50%,结论:我院现开展的治疗药物检测结果不在治疗范围内的所占比例较大。  相似文献   

10.
摘 要 目的:针对药物流行病学在临床药学中的研究领域开展可视化引文分析。 方法:借助可视化引文分析工具HistCite,以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的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扩展版为数据源,综合运用文献计量分析、引文分析和可视化技术,分析药物流行病学在临床药学研究文献中的核心期刊和当前研究的热点,并用可视化方法展示临床药学研究的发展历史。结果:得到了Pharmacoepidemiology and Drug Safety等10种药物流行病学在临床药学领域的核心期刊,确定了药物流行病学研究的热门研究主题,并用引文编年图直观地展示药物流行病学在临床药学研究领域的发展历史和阶段。结论:药物流行病学在临床药学研究领域发展迅速,HistCite能够快速、直观地展现药物流行病学在临床药学研究领域的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因特网上的药物流行病学信息。方法:介绍ISPE网站结构。结果:ISPE网站重点栏目为会议、信息资源和出版物。结论:ISPE网站有利于药物流行病学的学科建设。  相似文献   

12.
252例小儿药源性疾病的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刚  梁荆芬 《儿科药学》2000,6(4):40-41
目的 为了解本地区小儿药源性疾病的流行病学概况,以便进一步开展药物不良反应监察。方法 以计量统计分析方法对我院1997-1999年诊断为药物致病住院的252例小儿病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本地区小儿药源性疾病以A型为主;疾病主要表现为皮肤过敏(36.51%),过敏性休克(14.68%)以及嗜睡等神经系统反应(17.06%)等;发病年龄呈正态规律分布:药物包括β-内酰胺等15大类85个品种,维生素,疫  相似文献   

13.
《药学进展》2011,(5):211-211
为促进药物流行病学事业的进步,推动药物安全领域的工作,中国药学会与国际药物流行病学学会定于2011年10月28~30日在北京共同主办"第六届亚洲药物流行病学大会(6th ACPE)暨2011中国药学会药物流行病学学术年会(AMCP-CPA)。大会的主题为"药物流行病学与风险管理:从科学研究到临床实践———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14.
《中国药师》2011,(10):1559-1559
为促进药物流行病学事业进步,推动药物安全领域工作,中国药学会与国际药物流行病学学会(ISPE)定于2011年10月28~30日在北京共同主办“第六届亚洲药物流行病学大会(6^th ACPE)暨2011中国药学会药物流行病学专委会学术年会(AMCP—CPA)”。大会的主题为“药物流行病学与风险管理:从科学研究到临床实践——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15.
摘要:药物基因组学在新药临床试验及个体化用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基因组水平的生物标志物可用在药物流行病学研究的设计中,用于识别个体对药物疗效有差异的原因,以及有药物毒性风险的个体。本文介绍了药物基因组学生物标志物的筛选方法,以及举例介绍了如何用药物流行病学的方法开展药物基因组学研究,包括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和观察性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目的:开展有效的药物警戒,保障医院安全、有效、适宜的药品使用。方法:对药品流通使用全过程、全方位监控,用流行病学的方法研究潜在的风险。结果:经过3年来的工作实践,药物警戒得到了临床医护人员普遍认可,有效地减少了药物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结论:药物警戒作为医院药品安全使用的屏障,值得普遍推广,其建设架构和开展方式又需要深入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17.
《中国药师》2011,(9):1399-1399
为促进药物流行病学事业进步,推动药物安全领域工作,中国药学会与国际药物流行病学学会(ISPE)定于2011年10月28。30日在北京共同主办“第六届亚洲药物流行病学大会(6^thACPE)暨2011中国药学会药物流行病学专委会学术年会(AMCP-CPA)”。大会的主题为“药物流行病学与风险管理:从科学研究到临床实践——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18.
为促进药物流行病学事业的发展,推动药物安全领域工作的进展,中国药学会与国际药物流行病学学会定于2011年10月28至30日在北京共同主办“第六届亚洲药物流行病学大会(6th ACPE)暨2011中国药学会药物流行病学专委会学术年会(AMCP—CPA)”。大会的主题为“药物流行病学与风险管理:从科学研究到临床实践——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19.
《中国药师》2011,(6):906-906
为促进药物流行病学事业进步,推动药物安全领域工作,中国药学会与国际药物流行病学学会(ISPE)定于2011年10月28~30日在北京共同主办“第六届亚洲药物流行病学大会(6^th ACPE)暨2011中国药学会药物流行病学专委会学术年会(AMCP-CPA)”。大会的主题为“药物流行病学与风险管理:从科学研究到临床实践——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20.
为促进药物流行病学事业进步,推动药物安全领域工作,中国药学会与国际药物流行病学学会(ISPE)定于2011年10月28-30日在北京共同主办“第六届亚洲药物流行病学大会(6thACPE)暨2011中国药学会药物流行病学学术年会(AMCP—CPA)”。大会的主题为“药物流行病学与风险管理:从科学研究到临床实践——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