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miR-200c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无病生存期(diease free survial,DFS)的关系.方法:收集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普外科2012年5月至2013年1月64例胃癌手术切除的标本及相关临床资料,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miR-200c在胃癌组织和配对癌旁非癌组织中的表达.回顾性分析miR-200c表达水平与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DFS相关性.结果:胃癌组织中miR-200c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癌旁非癌组织(3.29vs5.91,P<0.01).miR-200c的表达水平与肿瘤TNM分期、浸润深度、转移和脉管瘤栓呈显著负相关(均P<0.01).miR-200c高表达组患者中位DFS明显长于低表达组患者(22.0 vs 13.5个月,P<0.01),其表达水平与患者DFS呈正相关(P<0.01).结论:miR-200c在胃癌组织中低表达,其表达水平与肿瘤TNM分期、肿瘤浸润深度和脉管瘤栓呈负相关,与DFS呈正相关,在胃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检测miR-133a-3p 在胃癌组织及患者血浆中的表达水平及其对胃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并探讨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普外科2012 年5 月至2013 年5 月胃癌手术切除的组织标本及术前外周静脉血标本52例,每例组织标本采集肿瘤组织(非坏死部分)和配对的癌旁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RT-qPCR)法检测miR-133a-3p 在胃癌组织、癌旁组织、血浆及健康体检者血浆(35 例)的表达情况,分析miR-133a-3p 的表达水平与胃癌患者中位DFS及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CCK-8 法检测过表达或沉默miR-133a-3p 对胃癌SGC7901 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miR-133a-3p 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降低(P<0.01),其表达水平与肿瘤TNM分期、肿瘤侵润深度(T)、淋巴结转移(N)及脉管瘤栓相关(P<0.01);在胃癌患者血浆中的表达明显升高(P<0.01),其表达水平与肿瘤TNM分期、淋巴结转移(N)及脉管瘤栓相关(P<0.05);与患者血清中CA199的表达水平正相关(P<0.01)。胃癌组织中miR-133a-3p 高表达组患者中位DFS 明显高于低表达组(20.8 vs 14.8 个月,P<0.05)。血浆中miR-133a-3p 的高表达组患者中位DFS明显低于低表达组(14.4 vs 20.3 个月,P<0.05)。过表达miR-133a-3p 可明显抑制SGC7901 细胞的增殖能力,同样沉默其表达可明显促进SGC701 细胞的增殖能力(均P<0.05)。结论:miR-133a-3p 可明显抑制胃癌细胞SGC7901 的增殖能力,在胃癌组织和血浆中存在明显异常表达,其表达与患者预后明显相关,可作为胃癌早诊早治及患者临床预后判定的潜在标志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 TGF-β能够诱导肿瘤细胞发生上皮间质转化,促进肿瘤发生侵袭转移.miR-200c/141能够抑制上皮间质转化的发生.但TGF-β在胃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对miR-200c/141表达影响尚不清楚.本研究旨在探讨胃癌组织中TGF-β表达水平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对miR-200c和miR-141表达影响.方法 收集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普外科2012-05-01-2013-01-01胃癌根治性手术切除标本64例,采用qRT-PCR技术检测TGF-β、miR-200c及miR-141在胃癌组织和配对癌旁非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TGF-β表达水平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与miR-200c和miR-141水平的相关性.TGF-β处理胃癌细胞株SGC-7901,观察其对miR-200c和miR-141表达的影响.结果 TGF-β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上调率为66.67%,其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非癌组织[Median,Interquartile Range(2.50,2.43:0.84,0.42);P=0.005].miR-200a、miR-200b、miR-429、miR-200c和miR-14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下调率分别为53.13%、48.44%、50.00%、78.13%和76.19.miR-200c和miR-14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低于癌旁非癌组织,均P<0.001.miR-200c和miR-141的表达存在正相关关系,r=0.840,P<0.001.TGF-β表达水平与miR-200c和miR-141的表达水平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均P<0.001.TGF-β能够诱导胃癌细胞株SGC-7901中miR-200c和miR-141表达显著降低.TGF-β的表达水平与淋巴结转移情况及脉管瘤栓情况存在显著相关性,与患者性别、年龄、组织学分级、TNM分期、肿瘤侵袭深度和肿瘤远处转移情况无相关性,均P>0.05.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微小RNA-182(miRNA-182)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50例胃癌患者肿瘤组织和非癌胃组织,采用RT-PCR方法检测miRNA-182的相对表达量,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资料和预后的相关性。同时,采用RT-PCR方法检测胃癌细胞株和正常胃上皮细胞中miRNA-182的相对表达量。结果:肿瘤组织中miR-182表达水平显著高于非癌胃组织(P<0.01),人胃癌细胞株中miR-182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胃上皮细胞(P<0.01)。miR-182的表达水平与胃癌的大小、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呈明显相关(P<0.05)。miR-182低表达者生存时间明显高于高表达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R-182在胃癌组织和胃癌细胞中表达均上调,且与病情进展和预后相关,可能成为判断胃癌预后的新的分子标记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miR-142-5p对多柔比星诱导的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收集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88例HCC患者手术切除的癌组织及癌旁组织(距癌灶组织边缘2~5cm)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人HCC组织和癌旁组织、人正常肝细胞以及HCC细胞系中miR-142-5p的表达量.向HCC细胞SMMC-7721中转染miR-142-5p mimics,流式细胞术检测过表达miR-142-5p后SMMC-7721细胞在多柔比星(doxorubicin)(1 μg/ml)诱导下凋亡的变化;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miR-142-5p可靶向结合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 mRNA结合蛋白3(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2 mRNA-binding protein 3,IGF2BP3)基因,并采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进行验证.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过表达miR-142-5p的SMMC-7721细胞中IGF2BP3的mRNA及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癌旁组织和正常肝细胞相比,HCC组织(-6.91±2.61vs-11.59±2.59,P<0.01)和多种HCC细胞系中miR-142-5p呈明显低表达(均P<0.01);过表达miR-142-5p可显著促进多柔比星诱导的HCC细胞SMMC-7721的凋亡[(49.40±3.47)% vs (19.50±1.74)%,P<0.01];过表达miR-142-5p可明显降低HCC细胞中IGF2BP3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P<0.01),敲减IGF2BP3表达可进一步促进多柔比星诱导的SMMC-7721细胞的凋亡(P<0.01).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结果显示,miR-142-5p能够抑制IGF2BP3的3'UTR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活性.结论:miR-142-5p在HCC组织标本和体外培养细胞系中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转染miR-142-5p mimics后能够促进多柔比星诱导的HCC细胞的凋亡,其机制可能与miR-142-5p靶向作用IGF2 BP3从而促进HCC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测胃癌组织和血清中VEGF、组织的p53、MVD的表达,并观察其与胃癌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以及三者的相关性.方法:应用酶联免疫技术(ABC-ELISA方法)检测73例胃癌患者术前血清和2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中的VEGF表达水平,同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VEGF、P53和CD34的表达.结果:胃癌患者术前血清VEGF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体检者(VEGF:101.8±53.3ng/Lvs 16.1±22.5 ng/L,P<0.05).胃癌患者术前血清VEGF表达水平随浸润深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而增高(P<0.05),而与年龄、性别及病理类型无关.胃癌组织VEGF的阳性表达率为71.2%,癌旁组织中VEGF 未见阳性表达,P<0.05;胃癌组织VEGF表达水平与胃癌浸润深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有关(P<0.05),而与年龄、性别及病理类型无关.胃癌患者术前血清VEGF的表达水平与组织VEGF的表达呈正相关(r=0.346,P<0.01).胃癌组织中p53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p53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性别、年龄、病理类型、浸润深度无关(P>0.05),与淋巴结转移、TNM分期、远处转移有关,P<0.05.MVD值在胃癌组织中明显高于胃癌癌旁组织,并与性别、年龄、病理类型无关(P>0.05),与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无远处转移有关(P<0.05).胃癌患者术前血清与组织VEGF表达水平分别与p53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316,P<0.01;r=0.290,P<0.05);胃癌患者术前血清与组织VEGF表达水平分别与MVD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434,P<0.01;r=O.512,P<0.01);胃癌患者p53与MVD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431,P<0.01).结论:胃癌患者VEGF、p53与MVD胃癌的发生、发展、转移及预后起着重要的作用,有望成为胃癌术前诊断、判断转移危险的新的肿瘤标志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miR-214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40例胃癌患者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miR-214的差异表达;同时检测血浆miR-214在56例胃癌患者及40例正常组织中的表达。结果miR-214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组织;与正常组织比较,胃癌患者中的血浆miR-214表达明显增高;血浆miR-214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无关,与疾病分期及生存期密切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回归分析发现疾病分期、miR-214的表达可作为独立的预后因子(P<0.05)。结论循环miR-214表达与胃癌肿瘤分期和生存时间相关,检测循环miR-214可能作为评估胃癌患者临床预后的靶基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miR-203a-3p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对胃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收集胃癌组织标本44例,采用Real-time PCR方法检测胃癌组织标本中miR-203a-3p的表达,并分析其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生物信息学预测miR-203a-3p的靶基因,并采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进行验证;免疫组化检测胃癌组织标本中PRMT5的表达情况,分析其表达水平与miR-203a-3p表达的相关性;利用脂质体介导的瞬时转染方法过表达miR-203a-3p或同时过表达miR-203a-3p和PRMT5,并通过CCK-8实验检测胃癌细胞的增殖情况.结果:胃癌组织中miR-203a-3p的表达水平与正常组织对照相比显著降低(P<0.01),并且miR-203a-3p的表达水平与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显著相关;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证实miR-203a-3p可以直接结合在PRMT5 3'-UTR上,即PRMT5是miR-203a-3p的直接靶基因;在胃癌组织标本中,PRMT5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织对照(P<0.01),并且其表达水平与miR-203a-3p表达呈显著负相关(r=-0.4124,P<0.01);过表达miR-203a-3p后,胃癌BGC823细胞的增殖能力显著低于miR-NC对照组(P<0.01),并且,"挽救"实验表明在过表达miR-203a-3p的细胞中同时过表达PRMT5后会部分恢复miR-203a-3p对细胞增殖的抑制(P<0.01).结论:miR-203a-3p可通过下调靶基因PRMT5的表达,进而抑制胃癌细胞增殖.因此,miR-203a-3p可作为胃癌疾病临床治疗的潜在靶点.  相似文献   

9.
王思贺 《现代肿瘤医学》2020,(10):1707-1711
目的:分析miR-155-5p和ELK3在胆囊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其表达与胆囊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5年5月在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45例胆囊癌患者的肿瘤组织和癌旁非肿瘤组织,采用RT-PCR检测组织中miR-155-5p和ELK3 mRNA表达水平,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组织中ELK3蛋白表达情况,分析肿瘤组织中miR-155-5p和ELK3表达水平的关系,分析miR-155-5p和ELK3表达水平与胆囊癌患者肿瘤大小、转移、浸润等病理特征及3年总生存率的关系。结果:肿瘤组织中miR-155-5p、ELK3 mRNA表达水平及ELK3蛋白阳性率均高于癌旁非肿瘤组织(P<0.05);肿瘤组织中miR-155-5p和ELK3表达水平呈正相关(P=0.002);miR-155-5p表达水平与肿瘤大小、组织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血管浸润、胆管侵犯、肝脏侵犯有关(P<0.05),ELK3阳性率与FIGO分期、淋巴结转移、血管浸润、胆管侵犯和肝脏侵犯有关(P<0.05);miR-155-5p高表达组患者3年总生存率低于miR-155-5p低表达组患者(P<0.05),ELK3阳性表达患者3年生存率低于ELK3阴性表达患者(P<0.05)。结论:胆囊癌组织中miR-155-5p和ELK3表达上调,与胆囊癌转移、侵袭等恶性生物学行为及不良预后密切相关,可作为胆囊癌临床预后预测的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57例胰腺癌患者的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的miR-24-3p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57例胰腺癌初诊患者术后的癌组织及癌旁组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miR-24-3p在胰腺癌组织和相应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用χ2检验分析miR-24-3p的表达与胰腺癌患者临床病理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用Kaplan-Meier单因素分析计算累积生存率和Log-rank检验分析胰腺癌组织中miR-24-3p的表达量与胰腺癌患者术后预后的关系。结果:miR-24-3p在胰腺癌组织中相对高表达;miR-24-3p的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分化程度、肿瘤位置和血管浸润无关(P>0.05),而与肿瘤的大小、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miR-24-3p高表达组患者的3年累计生存率明显低于miR-24-3p低表达组患者(P<0.05)。结论:miR-24-3p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其癌旁组织,提示其参与了胰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1.
[摘要] 目的:探讨miR-141-3p 通过靶向PTEN并调控PI3K/Akt 通路对卵巢癌细胞增殖、侵袭和凋亡的影响。方法:收集2014 年4 月至2017 年10 月河南省人民医院妇产科收治的资料完整的28 例卵巢癌患者肿瘤组织和相应的癌旁组织,采用qPCR检测卵巢癌组织和细胞系中miR-141-3p 的表达水平,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141-3p 和PTEN的靶向关系;过表达或敲降miR-141 及PTEN基因后,采用CCK-8、Transwell 和Annexin V-FITC/PI 双染流式术检测卵巢癌A2780 细胞增殖、侵袭和凋亡水平,WB实验进一步检测miR-141-3p 对PTEN-PI3K/Akt 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结果:miR-141-3p 在卵巢癌组织和细胞系中高表达(P<0.05 或P<0.01)。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证实miR-141-3p 靶向作用于PTEN并下调其表达水平(P<0.01)。与对照组相比,敲降miR-141-3p 后A2780 细胞的增殖受到显著抑制(48 h 时,0.36±0.04 vs 0.82±0.06,P<0.05)、侵袭能力明显降低[穿膜细胞数(45.14±7.88)vs(215.32±16.04)个,P<0.01]、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 (9.29±0.65)% vs(1.85±0.26)%,P<0.01]。过表达PTEN显著抑制了A2780 细胞中p-Akt 的表达(均P<0.01)、抑制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均P<0.01)而明显促进细胞凋亡(均P<0.01),在过表达PTEN的同时过表达miR-141-3p 或添加IGF-1 后可逆转上述的变化。结论:miR-141-3p 能够促进A2780 细胞增殖、侵袭和诱导凋亡,其机制可能与靶向调控PTEN并激活PI3K/Akt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2.
李密  刘匀慧  姚远 《现代肿瘤医学》2020,(13):2333-2336
目的:检测宫颈癌组织中微小RNA-141(miR-141)与长链非编码RNA-H19(lncRNA-H19)表达情况,并探究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9月至2014年12月本院确诊收治的宫颈癌患者62例,取宫颈癌组织及癌旁组织;取血清检测肿瘤指标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利用实时定量PCR(qRT-PCR)法检测宫颈癌及癌旁组织中miR-141、lncRNA-H19表达情况,采用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患者血清SCCA水平。结果:与癌旁组织相比,宫颈癌组织中miR-141和lncRNA-H19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宫颈癌组织中miR-141表达与患者临床分期、血清SCCA水平显著相关;宫颈癌组织中lncRNA-H19表达与患者有无淋巴结转移、血清SCCA水平显著相关;Pearson分析发现,宫颈癌组织中miR-141和lncRNA-H19表达水平显著正相关;miR-141低表达患者3年总生存率为37.50%,显著高于miR-141高表达者的8.00%;lncRNA-H19低表达患者3年总生存率为41.67%,显著高于lncRNA-H19高表达者的13.16%。结论:miR-141和lncRNA-H19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升高,与宫颈癌疾病严重程度有关,可能作为判断宫颈癌患者预后的生物指标。  相似文献   

13.
[摘要] 目的:探究lncRNA MALAT1/miR-141-3p/ZEB1 分子轴对胃癌(GC)SGC7901 细胞侵袭、迁移及上皮间质转化(EMT)的调控作用。方法:收集2014 年4 月至2017 年5 月武汉商职医院普外科手术切除的GC组织(非坏死部分)和配对癌旁组织(距肿瘤组织>5 cm)标本38 例,同时选取正常胃上皮细胞GES1 及GC细胞系SGC7901、HGC27、BGC823、MKN45 和MKN28。qPCR实验检测MALAT1、miR-141-3p 在GC组织和细胞系中的表达水平,CCK-8 和Transwell 实验检测敲降MALAT1 对SGC7901 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WB 实验检测ZEB1、E-cadherin、N-cadherin 和Vimentin 的表达情况。双荧光酶素报告基因验证MALAT1、miR-141-3p 和ZEB1 的靶向关系,CCK-8 和Transwell 实验检测MALAT1/miR-141-3p/ZEB1 分子轴对SGC7901 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结果:MALAT1 在GC组织和细胞系中高表达(P<0.05 或P<0.01)。敲降MALAT1 显著抑制了SGC7901 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及EMT(P<0.05 或P<0.01);MALAT1 与miR-141-3p、miR-141-3p 与ZEB1 均具有直接靶向关系;进一步研究表明,同时过表达miR-141-3p 和MALAT1 或ZEB1 能够逆转miR-141-3p 对SGC7901 细胞生物学行为的抑制作用。结论:MALAT1通过靶向下调miR-141-3p 对ZEB1 的抑制作用,进而促进SGC7901 细胞侵袭、迁移及EMT。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XIST和miR-101-3p在子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58例子宫颈癌和配对的癌旁组织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组织中LncRNA XIST和miR-101-3p的表达,分析其与子宫颈癌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并评价其临床意义。结果:与癌旁组织比较,qPCR显示宫颈癌组织中LncRNA XIST的表达明显上调(P < 0.05),miR-101-3p的表达明显下调(P < 0.05);且二者在表达水平上呈负相关(r=-0.68,P=0.000)。LncRNA XIST和miR-101-3p的表达均与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组织大小及临床分期之间存在相关性(P均<0.05)。结论:LncRNA XIST与miR-101-3p的表达呈负相关,可能成为早期筛选宫颈癌的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环状RNA FBXO11(circFBXO11)调控miR-376a-3p/小核糖核蛋白多肽B基因(SNRPB)轴对胃癌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肿瘤外科30例手术切除的胃癌患者的癌和癌旁组织标本,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胃癌组织中 SNRPB 蛋白阳性表达率 ,qPCR 法检测胃癌组织、胃癌细胞系SNU-1、AGS及HS-746T 和胃黏膜细胞 GES1 中 circFBXO11、miR-376a-3p 和 SNRPB mRNA 的表达水平。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circFBXO11 与 miR-376a-3p 、miR-376a-3p 与 SNRPB 之 间 的 靶 向关系。将 si-NC、si-circFBXO11、miR-NC、miR-376a-3p、si-SNRPB、si-circFBXO11+anti-miR-NC、si-ircFBXO11+anti-miR-376a-3p、si-circFBXO11+pcDNA-NC、si-ircFBXO11+pcDNASNRPB等分别转染进SNU-1细胞,用CCK-8法、流式细胞术以及WB法分别检测细胞的增殖活力、凋亡率以及SNRPB、cyclin D1和C-caspase-3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癌旁组织比较,胃癌组织中circFBXO11表达水平显著升高、SNRPB蛋白阳性率升高、miR-376a-3p表达显著降低(均P<0.01);与GES1细胞比较,胃癌细胞中circFBXO11和SNRPB表达水平显著升高、miR-376a-3p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均 P<0.01)。circFBXO11 靶向负调控 miR-376a-3p 表达,miR-376a-3p 靶向负调控 SNRPB 表达。抑制circFBXO11表达或过表达miR-376a-3p或抑制SNRPB 表达后 ,SNU-1 细胞的增殖活力降低、凋亡率升高(均P<0.01)。抑制miR-376a-3p表达可部分逆转抑制circFBXO11对SNU-1细胞增殖和凋亡的作用(均P<0.01)。过表达SNRPB可部分逆转抑制circFBXO11对SNU-1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均P<0.01)。结论:胃癌组织中circFBXO11呈高表达,抑制circFBXO11表达可抑制胃癌细胞增殖并诱导细胞凋亡,其机制与调控miR-376a-3p/SNRPB通路相关。  相似文献   

16.
背景与目的:miR-124在多种肿瘤中发挥抑癌基因样功能,如肺癌、前列腺癌、膀胱癌和乳腺癌,但是其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尚不清楚。该研究旨在研究miR-124在正常胃黏膜上皮细胞与不同胃癌细胞及胃癌组织及正常胃黏膜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胃癌患者性别、年龄、组织学分级、T分期、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及预后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reaction,RTFQ-PCR)检测miR-124在人胃黏膜上皮细胞及胃癌细胞中的表达,采用原位杂交法检测miR-124在胃癌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结果:RTFQ-PCR结果显示,miR-124在胃癌MKN-74、MKN-28、MKN-45、MGC-803、SGC-7901及AGS细胞中的表达均低于GES-1细胞;原位杂交实验结果显示,miR-124在正常胃黏膜中呈强阳性表达,在胃腺癌组织中表达下降、局灶阳性或缺失;统计分析显示,miR-124与胃腺癌患者组织学分级、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及肿瘤大小无关;Kaplan-Meier生存曲线统计分析显示,miR-124低表达患者的总生存时间和无病生存时间显明低于miR-124高表达患者;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miR-124表达下调是影响患者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miR-124在胃癌细胞及组织中表达下调,并且与患者的组织学分级、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及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