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现代高技术局部战争卫勤保障中,战伤一线救治新理论和新技术正在实战中研究和应用,并呈现出突出和明确的发展趋势。战伤一线救治新理论主要包括聚焦后勤与全谱卫勤、一体化卫勤与模块化、卫勤信息化、伤病员分级分类与时效、伤病员立体后送和持续作战能力等。战伤一线救治新技术概述了常见伤情出血、急性失能性组织损伤、疼痛、休克、神经损伤和低体温等救治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以及野战卫生装备与信息技术在救治中的运用,并从救治存在的问题与改进和未来发展前景两个方面描述了战伤一线救治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现代战争高强度、高投入、高毁损的特点,使颅脑战伤的伤因与伤类发生了新的变化,伤情更加复杂,卫勤保障亦面临严峻的挑战。作者对现代颅脑战伤发生特点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智能化战创伤模拟人在战伤救治中训练效果,并探讨其作用及效益.方法 对机动卫勤分队成员分别使用智能化战创伤模拟人和真人模拟伤员进行训练,使用语义分化量表对两种训练手段进行评价,包括伤员仿真效果评价、技术训练效果评价、教学满意度评价3个模块,13个评价指标.结果 伤情外观仿真和问题发现能力两组无统计学差异,医患沟通交流方面两组存在统计学差异,真人伤员组评价高于模拟人组,生命体征仿真、伤情处置变化、检伤评估能力、急救仪器使用、急救技术提升、应急处理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激发学习兴趣、增强急救自信、实战化效果、训练严肃性增强方面两组存在统计学差异,模拟人组评价均高于伤员组.结论 智能化战创伤模拟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替代真人伤员,且在功能上更加优于真人伤员,能够用于战伤救治能力提升,有助于提升教学训练组织规范.在战伤救治训练中有广泛的应用场景.  相似文献   

4.
海战伤护理属于战伤护理的一部分,其伤情规律及护理原则与一般战伤大致相同。但由于海战的特殊环境,海水高渗(海水渗透压为人血浆的4.3倍)、高钠(海水钠离子为血浆的3倍)、含有大量细菌(每毫升海水约有100万个细菌)及低温等,使合并海水浸泡的战伤伤情较陆战伤更加严重和复杂化,使海战伤护理技术具有诸多与陆战伤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高技术局部战争的特点和卫勤保障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有其特殊的特点和规律,它对战伤和卫勤保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对高技术局部战争的基本特征、作战理论的变化、战场和现代战伤的特点进行了研究。同时,又对军队如何适应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组建卓有成效的卫勤保障体系以及如何提高军队在三防条件下的生存能力和救治能力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现代战争中爆炸伤的发生率、致死率、类型和特点,为我军制订高效战伤救治措施及建立战伤数据库提供参考.方法 根据《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的优先报告条目》规范构建检索策略、文献纳入标准,对所有关于现代战争爆炸伤发生率、伤情特点、致伤机制及特殊战伤的文献进行检索.结果 最终纳入分析的文献共31篇,包括32474例爆炸伤伤员数据.纳入分析的爆炸伤伤员数据主要来自持久自由军事行动、伊拉克自由行动(包括新黎明行动)、美军"科尔号"驱逐舰遇袭事件和克罗地亚军事冲突中的美军伤员数据.在致伤部位分布中,头面颈部爆炸伤占15.8%~89.5%,躯干爆炸伤占1.8%~80.8%,四肢爆炸伤占45.2%~96.6%,未特指受伤部位的烧伤和血管损伤占15.4%~70.6%.针对不同致伤机制进行分析,非密闭空间爆炸所导致的冲击伤和穿透伤占主要部分,而密闭空间爆炸如舰艇舱室内爆炸所致损伤以烧伤为主.通过对损伤严重程度进行分析,固定爆炸装置造成的损伤严重程度最高,需要配置大量损伤控制和手术复苏力量.结论 绝大多数的伤员数据来自美军成熟的伤员数据库,这些数据库为创伤流行病学研究提供了数据基础.我军应尽快建立战伤数据库,为战伤救治指南制订、防护装备改进、综合卫勤保障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7.
现代高技术战争眼战伤发展与时效救治策略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现代高技术战争武器发展对眼战伤的影响,提出未来战争眼战伤"时效救治"的卫勤需求与实施策略.方法调研现代高技术战争战伤和眼战伤卫勤资料,分析眼战伤发展趋势,根据时效救治原则提出眼战伤的救治新策略.结果①现代高技术战争武器类型向高爆性和精确制导性转变,眼战伤致伤因素主要为弹片伤,并将出现激光眼损伤、各类白内障眼损伤、化学毒剂眼损伤以及合并身体其它部位的多发性眼损伤等新的眼战伤伤类.②现代高技术战争眼战伤救治应以措施的实施时间为中心实施时效救治.结论在未来高技术局部战争中,眼战伤致伤因素日趋复杂,并将出现新的伤类,但仍以爆炸伤为主.针对眼爆炸伤救治需求、新型眼战伤伤类的出现、眼战伤救治的特殊性以及眼科学技术的发展,眼战伤的救治需要实施"时效救治"策略.  相似文献   

8.
国际疾病分类体系(ICD)是由世界卫生组织(WHO)依据疾病特征,按照特定分类规则,对疾病信息以字母和数字代码进行表达的体系。ICD构建了国际统一的疾病分类信息的标准,构成了全球医疗健康数据的基础,推动了全球医疗信息应用,在国际上得到了广泛使用,并根据应用需求不断进行完善升级。与此同时,ICD在军事领域也得到了较为普遍的应用,例如,美军将ICD融入其卫勤保障体系中,在提升战伤救治质量、优化卫勤决策方面发挥了基础性的积极作用。ICD最新版本ICD-11具有先进科学的基础模型系统以及较为完善的内容体系,在军事领域应用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因此,我军应在整合现有成果的基础上,吸收借鉴ICD发展和外军应用实践的经验,针对战伤分类信息标识应用的实际需求,构建完善的战伤分类信息标识体系,提升战伤分类的先进性和科学性,为未来的军事斗争卫勤准备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9.
背景 近年来,战术战伤救治(tactical combat casualty care,TCCC)理念的推广使其成为国际军事医学聚焦的热点问题,也是我军的培训热点.目的 探讨国内CNKI数据库战伤救治的研究现状、热点及未来趋势.方法 检索CNKI数据库自建库至2019年12月31日收录的战伤救治相关文献,应用CiteSpace5.6.R4软件进行国内战伤救治文献计量及可视化分析.结果 共纳入1058篇文献,发文量整体呈增长趋势,个别小型合作团体相对独立,机构间缺乏沟通交流.关键词以"战伤救治""战伤""卫勤保障"等为主,并形成18个聚类,近年来研究热点以"战术战伤救治""模拟培训""应急医学救援""机动卫勤力量"等为主.结论 国内战伤救治研究团体、机构的沟通交流有待提升,下一步发展趋势可能是应急医学救援、机动卫勤力量、伤病康复、信息化救援等.  相似文献   

10.
关于提高海军医务人员战伤救治能力的探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战伤救治是医务人员应用医药卫生技术手段对伤员实施的诊断、分类、治疗、护理和后送的过程 ,是战时卫勤保障的基础性工作。海军医务人员是实施海上军事斗争卫勤保障的骨干力量 ,其战伤救治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卫勤保障质量 ,甚至会影响到战役的进程。因此 ,加强海军医务人员平时的战伤救治训练 ,提高战伤救治能力 ,意义十分重大。1 致伤特点及对医务人员的要求未来海上高技术局部战争呈大纵深、高立体、宽正面、非线性、非接触、非对称、远程精确打击的作战模式 ,将对参战人员产生一系列新的致伤特点。一是常规武器加大了科技含量 ,杀伤…  相似文献   

11.
Epidemiologic analysis of warfare. A historical review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R M Garfield  A I Neugut 《JAMA》1991,266(5):688-692
Although warfare is thought to be responsible for high and increasing levels of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in the modern era, little comparative epidemiologic research is available on the subject. Most research on past wars has been carried out for purposes of military planning. The present report provides an overview of the direct health impacts of various wars on military and civilian populations during the last 200 years. Risk factors for injury and death are analyzed. Changes in weaponry, military strategy, and medical services are found to modify the health effects of warfare.  相似文献   

12.
军事训练伤是部队最常见的一类伤病,是部队非战斗性减员及战斗力减弱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世界各国军队面临的重大医疗问题。我军军事训练伤康复目前处于起步阶段,其中对于康复支具的应用尚缺乏足够的基础理论机制和临床实践研究。本文主要阐述康复支具的作用和实践应用对于军事训练伤的预防、治疗与康复的重要性,促进康复支具在军事训练伤防治中的应用,为部队战斗力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3.
基于ArcGIS设计与开发的某方向海军军事医学地理信息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聚焦我国海军训练环境多元性、官兵伤病发生规律特殊性等问题,依托某方向海军卫勤保障大样本调研数据,基于ArcGIS二维开发平台设计并开发了某方向海军军事医学地理信息系统,将海军官兵伤病数据、军队和地方卫生资源数据与空间地理数据相关联,实现了海军官兵伤病监测与预警、卫勤资源信息化管理以及卫勤保障辅助决策等功能。  相似文献   

14.
围绕中国海军战略转型,立足军事医学教育面向战场、面向部队、面向未来,本文对海军军医大学《军事航海心理学》课程进行了实战化探索和重构。在分析原课程实战化教学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新课程深化实战化教学改革的思路。新课程应围绕实战调整教学内容、加大战斗应激和心理卫勤保障教学比重,应形成“自习准备+理论授课+实践教学+海上演习”教学模式,应依托高科技手段创设实战化教学环境,组建实战化教学队伍,实现教员向理论、技能和经历复合型转变,以期提高学员平时心理健康维护、战场心理损伤救治和心理卫勤保障三大岗位任职能力。  相似文献   

15.
在信息化条件下,军队医院机动卫勤分队战备训练在意识理念、训练人才、训练内容和训练方法等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降低了战备训练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也对战备训练效果造成影响。本文从上述4个方面进行系统剖析,为有效解决战备训练的瓶颈问题提供新思路,使信息化条件下军队医院机动卫勤分队战备训练真正落到实处,从而有效提高军队医院机动卫勤分队的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16.
林庆贤  李帅 《医学与社会》2012,25(6):58-59,71
本文通过对当前军队在医疗保障、经济补偿中,存在的军队卫生事业费补偿与医疗需求矛盾突出、对外医疗有偿服务补偿能力弱化、补偿机制制约保障质量、军地医疗保障衔接不畅等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军民融合式军队医疗保障和经济补偿模式,提出推行第三方付费补偿机制、拓宽社会经济补偿渠道、完善军队医疗保险制度、加强经济补偿法律制约等军民融合式军队医疗保障和经济补偿新模式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信息化战争对军队医院机动卫勤分队现有的保障能力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战备训练对提升其保障能力的意义尤为重要:战备训练是提升卫勤保障能力的主要途径,是提高正规化管理水平的强力手段,是牵引卫生装备发展的有力杠杆,是推动卫勤理论创新的实践源泉,是检验卫勤方案设计的试验平台,是培育锤炼战斗精神的必然举措。本文从上述6个方面进行剖析,以有效解决战备训练的瓶颈问题,从而进一步加强信息化战争条件下军队医院机动卫勤分队的战备训练,提高战备训练的效果和水平。  相似文献   

18.
重型创伤性颅脑损伤是战时威胁战士生命的首要伤情。在美军“自由伊拉克行动”和“持久自由行动”中,虽然早期救治机构未配置神经外科专科力量,但通过早期介入以及积极有效的救治策略稳定伤员病情,为后续确定性治疗提供基础,使得战士重型颅脑创伤的救治效果甚至优于同期平民。笔者通过分析美军早期救治机构在重型颅脑创伤救治中的价值、任务和存在的问题,以期为我军重型颅脑创伤卫勤保障能力的提高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科研合作网络分析揭示美国军事医学研究机构科研合作情况,为我国军事医学研究以及科研合作提供参考。方法:利用文献数据分析工具TDA清洗数据和构建高频研究机构共现矩阵,利用可视化工具软件Ucinet进行网络分析。结果:美国军事医学科研机构学术合作网络紧密,具有小世界特性,内部知识流动性较强,没有绝对的知识壁垒,也未出现知识的绝对垄断者。军事医学科研机构参与合著发文比重较高,且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小规模机构更倾向机构间合作。美国军事医学科研机构选择军事类科研机构合作时未过于依赖高水平机构,基本与同类型科研机构开展合作,主要包括军医大学、一流大学和一流企业。地缘因素是左右其开展合作的最主要因素。结论:对于前沿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及军民两用性应用研究,应充分借助军事医学科研机构的地缘优势,鼓励军事机构与优秀地方科研机构开展广泛合作。对更具军事应用的研究领域,应注意利用行政命令、政策杠杆促进合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